ADAR1依賴性的RNA編輯促進MET和iPSC重編程

2021-01-13 科學網

ADAR1依賴性的RNA編輯促進MET和iPSC重編程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12 15:22:47

西班牙聖地牙哥大學(USC)健康研究所(IDIS)Miguel Fidalgo、Diana Guallar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Jianlong Wang課題組合作取得新進展。他們發現ADAR1依賴性的RNA編輯可通過減弱內質網(ER)壓力,促進間充質到上皮的轉化(MET)和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重編程。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2020年5月11日的《細胞-幹細胞》雜誌上。

他們顯示,在iPSC重編程過程中,ADAR1介導的腺苷到肌苷(A到I)編輯丟失會破壞MET。並阻礙誘導多能性的獲得。使用化學和遺傳方法,他們表明缺乏ADAR1依賴的RNA編輯通過雙鏈RNA(dsRNA)傳感器MDA5誘導畸形的先天免疫反應,釋放ER壓力並阻礙上皮命運的獲得。

他們發現從A到I的編輯會阻止MDA5應答和螯合編碼膜蛋白的dsRNA,這通過激活PERK依賴的未摺疊蛋白應答途徑,從而促進MET來促進ER穩態。因此,這項研究在細胞命運轉變過程中為ADAR1及其A到I編輯活動確立了關鍵作用,並描繪了MET底層的關鍵調控層,以控制有效的重編程。

據介紹,A到I的RNA編輯被ADAR1催化,並大大改變了細胞的轉錄組,儘管在體細胞重編程中的功能性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研究。

附:英文原文

Title: ADAR1-Dependent RNA Editing Promotes MET and iPSC Reprogramming by Alleviating ER Stress

Author: Diana Guallar, Alejandro Fuentes-Iglesias, Yara Souto, Cristina Ameneiro, Oscar Freire-Agulleiro, Jose Angel Pardavila, Adriana Escudero, Vera Garcia-Outeiral, Tiago Moreira, Carmen Saenz, Heng Xiong, Dongbing Liu, Shidi Xiao, Yong Hou, Kui Wu, Daniel Torrecilla, Jochen C. Hartner, Miguel G. Blanco, Leo J. Lee, Miguel López, Carl R. Walkley, Jianlong Wang, Miguel Fidalgo

Issue&Volume: 2020-05-11

Abstract: RNA editing of adenosine to inosine (A to I) is catalyzed by ADAR1 and dramatically alters the cellular transcriptome, although its functional roles in somatic cell reprogramming are largely unexplored. Here, we show that loss of ADAR1-mediated A-to-I editing disrupts mesenchymal-to-epithelial transition (MET) during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C) reprogramming and impedes acquisition of induced pluripotency. Using chemical and genetic approaches, we show that absence of ADAR1-dependent RNA editing induces aberrant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through the double-stranded RNA (dsRNA) sensor MDA5, unleashing endoplasmic reticulum (ER) stress and hindering epithelial fate acquisition. We found that A-to-I editing impedes MDA5 sensing and sequestration of dsRNAs encoding membrane proteins, which promote ER homeostasis by activating the PERK-dependent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pathway to consequently facilitate MET. This study therefore establishes a critical role for ADAR1 and its A-to-I editing activity during cell fate transitions and delineates a key regulatory layer underlying MET to control efficient reprogramming.

DOI: 10.1016/j.stem.2020.04.016

Source: https://www.cell.com/cell-stem-cell/fulltext/S1934-5909(20)30155-7

相關焦點

  • ...團隊揭示YTHDF2/3通過不同的RNA降解途徑共同調控體細胞重編程
    該研究揭示了在體細胞重編程過程中,識別RNA m6A甲基化修飾的reader蛋白YTHDF2和YTHDF3通過不同的RNA降解途徑協同調控體細胞中相關基因的降解,促進間質上皮轉換(MET,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從而利於重編程的順利進行。
  • STM | Beclin1在心肌重編程中的作用及分子調控機制
    該論文揭示了調控iCM命運轉換的自噬依賴性和非依賴性途徑。一方面,在iCM重編程中, Atg5依賴性自噬被誘導並且可以促進iCM的重編程。另一方面,自噬因子 Becn1與PI3K III複合物相互作用後可以抑制經典的Wnt /β-catenin信號通路,進而以與自噬無關的方式負調控iCM的誘導。
  • 科學家揭示DDX5對體細胞重編程的關鍵作用
    該文章首次揭示了RNA結合蛋白(RBP)DDX5對體細胞重編程的重要作用和調節機制,這將加深人們對RBP介導細胞命運決定的認識。 RBPs不僅在維持細胞內穩態有重要的功能,在分化和維持細胞特性等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儘管RBPs功能的多樣性和必要性幾乎涉及了RNA代謝的所有過程,但RBPs在細胞命運轉變中的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
  • TIMP1缺陷的衰老重編程促進前列腺癌轉移
    TIMP1缺陷的衰老重編程促進前列腺癌轉移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5 0:53:37 瑞士南部的腫瘤研究所(IOSI) Andrea Alimonti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
  • Cell子刊:揭示m6A修飾調控體細胞重編程的機理
    該修飾由甲基轉移酶複合體(METTL3、METTL14和WTAP等)、去甲基化酶(FTO和ALKBH5)和結合蛋白(YTHDF1/2/3、YTHDC1/2等)共同調控,參與到幹細胞命運決定、胚胎發育等重要生理過程。早期的研究表明,m6A在幹細胞多能性的維持與分化、體細胞重編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不同條件下的研究結論有所差別。
  • 7個因子重編程的故事
    在醫學方面,細胞重編程的作用也不可忽視,它是組織修復、器官重建以及發展個體化的再生醫學的基礎。在農業方面,植物發育、抗性產生、雜種優勢等,都與細胞重編程有一定的聯繫,細胞重編程理論能更好指導實踐,為促進農業生產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 廣州生物院m6A修飾調控體細胞重編程機理研究獲進展
    該研究揭示了在體細胞重編程過程中,識別RNA m6A甲基化修飾的reader蛋白YTHDF2和YTHDF3通過不同的RNA降解途徑協同調控體細胞中相關基因的降解,促進間質上皮轉換(MET),從而利於重編程的順利進行。
  • 肝癌癌胚內皮細胞重編程促進免疫抑制性巨噬細胞的產生
    肝癌癌胚內皮細胞重編程促進免疫抑制性巨噬細胞的產生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26 13:55:21 新加坡基因研究院Ramanuj DasGupta、Ankur Sharma、Florent Ginhoux和新加坡國家癌症中心
  • 前沿| 將iPSC重編程為強大的自然殺傷細胞 增強抗腫瘤的潛力和活性
    來源:生物谷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Stem 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利用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s)並剔除一個關鍵基因,開發出了能在體內和體外對特定白血病具有更強抵禦活性的自然殺傷細胞;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是與T細胞和B細胞同屬於一個家族的淋巴細胞,其是機體先天性免疫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能夠在體內循環
  • EBF1促進相分離以使染色質進行重編程
    EBF1促進相分離以使染色質進行重編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9 21:55:19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免疫生物學和表觀遺傳學研究所Rudolf Grosschedl團隊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廣州生物院首次揭示KDM2B-PRC1在重編程中的功能
    研究首次揭示KDM2B-PRC1複合物在iPS誘導重編程過程中的促進功能,發現BMP信號通過削弱KDM2B-PRC1複合物在染色質上的結合併激活中內胚層基因的調節機制。這項表觀遺傳方向的基礎研究成果闡述了一個參與細胞潛能調控的重要蛋白質機器的功能,並發現通過細胞環境調控該機器的機制,為未來誘導特定功能細胞提供了理論依據。
  • CRISPR基因編輯的ESC/iPSC應用於再生和個性化醫學
    Takahashi和Yamanaka(2016)在將體細胞重編程為多能狀態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發現。在他們的研究中,通過強迫異位表達轉錄因子OCT4,SOX2,KLF,c-MYC,NANOG和LIN28,重編程了諸如皮膚活檢來源的成纖維細胞和外周血來源的T淋巴細胞等體細胞。這些細胞被稱為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表現出相似的基因表達,表觀遺傳學特徵和分化潛能,可與ESC一樣,產生任何體細胞。
  • 細胞編程與重編程的機制
    細胞編程與重編程研究是對生命本質的探索,其對推動幹細胞研究走向應用和臨床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強相關研究對未來人類健康的保障至關重要。  (3) 揭示了m6A甲基化對細胞重編程的調控作用   周琪研究組與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楊運桂課題組、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王秀傑課題組合作,揭示了microRNA通過序列互補調控mRNA 甲基化修飾形成這一全新的作用機制,以及m6A修飾在促進體細胞重編程為多能性幹細胞中的重要作用,在解析m6A修飾形成的位點選擇機制、拓展microRNA的新功能和發現新的細胞重編程調控因素方面均取得了開創性的重要突破
  • DNA甲基化是體細胞重編程過程中重要的表觀遺傳屏障
    多能幹細胞,包括胚胎幹細胞和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s),是分析發育過程的良好模型系統,與體細胞不同的是,它們處於DNA低甲基化狀態。在成熟因子(如Oct4和Nanog)中發現的基因調控元件(GREs)在體細胞中高度甲基化以保持沉默,它們必須在iPSC生成過程中進行去甲基化。部分重編程細胞在重編程過程中出現,主要是由於不能去甲氧基化和不能還原多能基因。
  • 通過改造光敏劑受體優化活性氧生成促進巨噬細胞向M1表型重編程
    通過改造光敏劑受體優化活性氧生成促進巨噬細胞向M1表型重編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7 14:44:19 南方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李凱研究小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他們發現可以通過改造光敏劑受體影響活性氧
  • 廣州生物院闡明lncRNA通過表觀遺傳抑制重編程的發生
    米格爾實驗室人員通過分析多能性相關的、分化相關的及p53誘導產生的三種類型的lncRNAs分別在體細胞、未完全重編程的細胞、幹細胞這三種細胞中的表達譜,試圖研究lncRNA在這個過程中表達模式的改變,以此找出可能影響效率的候選者。
  • 科學家闡明癌細胞重編程血管促進癌症擴散的...
    ,而且血管的內皮細胞和癌細胞彼此能夠親密接觸,並且互相影響彼此,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Cancer Cell上的一項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國癌症研究中心和海德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就對內皮細胞和癌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了深入研究。
  • iPSC來源的CAR-巨噬細胞(CAR-iMac)用於新型免疫細胞治療
    誘導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C)由人體外周血單核細胞經過重編程產生,具有分化成為多種體細胞的潛能,由於其來自病人本身、易於擴增、且具有單克隆基因修飾/編輯的便利性等優點,受到廣泛的關注,近年來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其中一個重要的應用即是分化為免疫細胞。
  • 巨噬細胞重編程可減少炎症,促進組織修復
    巨噬細胞的調控程序不僅能讓身體抵禦感染,還能確保炎症在最初的免疫反應後自然消退,促進組織修復。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中,免疫系統會過度反應,危害身體健康。抗炎巨噬細胞的出現有助於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
  • 我國曹雪濤課題組揭示m6A介導的細胞代謝重編程...
    RNA修飾,特別是最為常見的哺乳動物mRNA修飾---N6-甲基腺苷(m6A)---能夠調節基因表達和病毒感染。比如,m6A甲基轉移酶複合物組分METTL3/14限制寨卡病毒產生,而m6A去甲基酶ALKBH5和FTO增強這種病毒的產生。在病毒和宿主之間的相互作用中,由m6A修飾介導的細胞代謝重編程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