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甲基化是體細胞重編程過程中重要的表觀遺傳屏障

2020-11-28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DNA甲基化是體細胞重編程過程中重要的表觀遺傳屏障。然而,整個基因組的甲基化是如何被重新編程的,這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未知的。Sardina等人通過繪製正在重新編程的細胞的DNA甲基化圖來解決這個問題,並表明TET蛋白和轉錄因子協同配合去甲基化對重新編程至關重要。

DNA甲基化在哺乳動物發育過程中起著重要的轉錄調控作用。兩種酶系統,即DNA甲基轉移酶(DNMT)和10 - 11易位蛋白(TET),甲基化和去甲基化DNA從C到5-甲基胞嘧啶(5mC),再回到C,建立全基因組的甲基化模式,這是決定細胞命運所必需的。不適當的甲基化通過DNMTs或TETs導致發育異常和疾病。例如,缺失或抑制TET蛋白與小鼠學習和記憶不良和人類急性髓系白血病等缺陷有關。

多能幹細胞,包括胚胎幹細胞和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s),是分析發育過程的良好模型系統,與體細胞不同的是,它們處於DNA低甲基化狀態。在成熟因子(如Oct4和Nanog)中發現的基因調控元件(GREs)在體細胞中高度甲基化以保持沉默,它們必須在iPSC生成過程中進行去甲基化。部分重編程細胞在重編程過程中出現,主要是由於不能去甲氧基化和不能還原多能基因。相比之下,增強子和啟動子在完全重編程的iPSCs中表現得很低調,因此,DNA甲基化,無論是被動的還是主動的,都是成功重編程的限速步驟。然而,在重新編程過程中,控制去甲氧基薑黃素- 脫羥基的具體機制仍不清楚。

Sardina等人使用了一個B細胞重編程系統,其中ccaat - enhancercerbinding protein a (C/EBPa)可以在4天內將B細胞重編程到Ba0狀態,然後用可誘導的Oct4、Sox2、Klf4和C - myc (OSKM)完成重編程,並演示了兩波去甲基化過程。第一個過程包括B-Ba0-第1天細胞階段的主動去甲基化,第二個過程包括第2天4天的被動去甲基化。由於這個B細胞重編程系統遵循了小鼠胚胎成纖維細胞(MEF)重編程中染色質可及性動力學的相同二進位邏輯,因此它應該為探索DNA甲基化與染色質可及性之間的關係提供巨大的機會。有趣的是,當與化驗分析transposaseaccessible染色質測序數據,薩迪納等人表明染色質位點發生脫甲基的一部分被打開或之前脫甲基作用在可訪問性(dba)富含AP1之前,Klf, Oct4圖案,符合關閉打開(CO) 2 co4富含AP-1, Oct4、襪,Klf圖案觀察之前。這些結果很可能使Klf4、Oct4和Sox2成為先鋒因子,因為它們可以與這些位點結合。在重新編程MEFs時,Sardina等人還發現了3827位dba, 463個區域與B細胞數據集共享。然而,當Klf4單獨過度表達時,只有Klf4發揮了超級先鋒的作用,這表明Klf4在重新編程過程中介導去甲基化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

KLF4介導去甲基化的候選夥伴應該是作為所有TETs (Tet1, Tet2, Tet3,三重敲除或TKO)完全敲除的一種TET蛋白,因為MEFs無法進行間充質-上皮轉化(MET)而取消了重編程。這可能是由於TKO導致miR-200啟動子的高甲基化狀態,而miR-200啟動子是MET的關鍵調控因子。因此,DNA去乙基化似乎是由粉防己酶精確協調的。此外,單個TET蛋白的缺失會導致不同的表型,Tet2的缺失對重新編程的影響最大,缺失後iPSC的生成明顯減少,說明Tet2對重新編程非常重要。此外,研究還表明,過表達TET2可促進脫乙基酶活性依賴性的重編程。早期激活Tet2,然後招募到Nanog和Esrrb位點,將5mC轉化為5-羥甲基胞嘧啶。因此,TET2很可能成為KLF4協調其先導功能的候選合作夥伴。在這三種TETs中,Sardina等人發現在MEF和B細胞重編程系統中,只有Tet2被提前激活。此外,當在MEFs中過表達時,Tet2可以去除miR-200啟動子上的甲基化,使TKO MEFs免於重編程缺陷。因此,Klf4以及其他轉錄因子(TFs)可能在重新編程時招募Tet2去甲基化染色質可達性動力學臨界位點。

圖1在TF指導下的TETs重編程過程中的脫甲基動力學:轉錄因子(TFs)引導ten- 11易位(TET)蛋白在B細胞重編程過程中以級聯方式去甲基化染色質位點,從而誘導多能幹細胞。這些TFs可能在不同的重編程階段(細胞類型)調節不同的基因調控網絡。

為了探究這個問題,Sardina等人測試了TFs引導TET蛋白靶向位點並促進去甲基化的想法(見上圖)。在此基礎上,Tet2靶向於Oct4、Sall4、Esrrb、Nanog和Zfp42等多能基因,介導相關GREs的去甲基化。同時,C/EBPa也可以結合Klf4的兩種造血促進劑,激活其表達。在天真的狀態下,51%的Tet2結合位點與Klf4重疊,表明Klf4與Tet2可能在功能上進行合作。實際上,Klf4與Tet2結合,引導其進入高甲基化和不可到達的染色質位點,從而去甲基化,釋放被抑制的多能增強子,這表明Klf4具有新型的先導活性。因此,KLF4可能在C/EBPainduced Ba0重編程之後啟動重編程階段。最後,幼稚多能因子Tfcp2l1也可以與Tet2相互作用,並將其招募到多能基因的GREs中,多能基因在重新編程後期進行去甲基化。

總體而言,Sardina等人的研究提供了在重編程過程中TFs、TETs和DNA去甲基化之間相互作用的複雜分析。他們令人信服地表明,TFs在重新編程的不同階段招募和引導TETs去甲基化並激活這些基因。這般原則應該適用於更廣泛的情況,如發展和癌症。中斷這一過程可能導致癌症的治療,特別是涉及到TET蛋白的惡性過程。

相關焦點

  • 頡偉組發表綜述總結哺乳動物早期發育中的表觀遺傳重編程
    在這個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生物學問題是表觀遺傳記憶是如何進行遺傳和重編程以完成親本到合子的發育轉變。近年來,微量細胞表觀遺傳和表觀基因組分析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在分子層面揭示這一過程的動態調控和功能成為可能。
  • 廣州生物院闡明lncRNA通過表觀遺傳抑制重編程的發生
    體細胞重編程為幹細胞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其中必需克服眾多障礙,才能到達終點,成為真正的幹細胞。研究發現體細胞重編程過程中,可以誘導lincRNA-p21的表達,通過lincRNA-p21維持抑制性的表觀遺傳修飾來阻礙相關多能性基因的表達,從而阻礙這一過程的發生。該成果已於12月17日在國際性期刊Cell Research 上在線發表。
  • ...合作揭示小鼠體細胞核移植胚胎發育過程中染色質高級結構重編程...
    147bp的DNA纏繞在組蛋白八聚體後形成核小體念珠結構是染色質的一級結構,之後經過不斷地摺疊堆積,最終形成了複雜的染色質三維結構。在哺乳動物中,染色質三維結構對基因的調控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高通量染色體構象捕獲技術(Hi-C)和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近年來,科學家們已經揭示了多種重要生物學事件發生過程中的染色體三維結構信息。
  • 【學術前沿】頡偉組發表綜述總結哺乳動物早期發育中的表觀遺傳重...
    早期發育過程中表觀遺傳學重編程模式2020年10月8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頡偉實驗室(第一作者為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後夏煒焜)受邀在Stem Cell Reports發表綜述「Rebooting the epigenomes during mammalian early embryogenesis」(哺乳動物早期胚胎發育過程中的表觀基因組重啟),詳細總結了哺乳動物早期發育過程中表觀遺傳學重編程的研究進展
  • 研究繪製人類幹細胞多譜系分化和重編程的多維表觀遺傳圖譜
    細胞重編程是指在特定條件下將代表成體細胞「身份」的表觀遺傳記憶擦除,使之重新獲得多能幹性的過程。經重編程產生的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C)在疾病的機制研究、藥物篩選和細胞移植治療等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R-loop是一種特殊的染色質結構,由RNA:DNA雜合鏈和游離的單鏈DNA組成。
  • Cell發表關於人類原始生殖細胞中基因表達網絡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
    因此,對人類早期胚胎以及原始生殖細胞的發育過程進行深入的研究對於理解人類胚胎發育特徵以及對於反覆流產、胚胎停育、不孕不育等疾病發病機制的認識具有重要意義。基因組DNA甲基化作為一種重要的表觀遺傳修飾方式,是調控細胞分化發育過程中基因表達的主要機制之一,它並不改變基因序列,但是可以遺傳給後代,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而發生改變,在胚胎發育、幹細胞分化、癌症發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 生殖細胞表觀遺傳研究獲新進展 對後代影響重大
    日前,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了北京大學喬傑、湯富酬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人類原始生殖細胞的轉錄組和DNA甲基化組景觀圖。該項成果為探究人類生殖細胞表觀遺傳重編程、DNA甲基化隔代遺傳及幹細胞向精卵定向分化等問題提供了理論基礎,對開展輔助生殖技術安全性評估、疾病對後代影響評價等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 劉光慧等合作繪製人類幹細胞多譜系分化和重編程多維表觀遺傳圖譜
    細胞重編程是指在特定條件下將代表成體細胞「身份」的表觀遺傳記憶擦除,使之重新獲得多能幹性的過程。經重編程產生的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C)在疾病的機制研究、藥物篩選和細胞移植治療等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R-loop是一種特殊的染色質結構,由RNA:DNA雜合鏈和游離的單鏈DNA組成。R-loop在許多物種中保守存在,且參與調控染色質修飾、DNA複製和基因表達等多種生物學過程。
  • 當DNA甲基化遇上RNA甲基化:果實成熟的表觀遺傳調控
    (5mC)和RNA甲基化(m6A)是兩種重要的核酸修飾,在基因表達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並參與諸多生物學過程。解析成熟調控機制,不僅能夠在理論上認知植物發育的重要階段,而且能夠為改良果實品質、延長貯藏保鮮時間提供依據。果實成熟受精細調控,近期研究顯示,表觀遺傳調控在果實成熟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大量成熟相關基因的表達與DNA甲基化狀態有關。DNA去甲基化酶基因SlDML2突變將導致基因組尺度的DNA超甲基化並顯著抑制果實成熟。作為一種保守的表觀遺傳修飾,DNA甲基化主要通過影響基因的轉錄發揮功能。
  • 同濟大學高紹榮/江賜忠合作揭示胚胎發育過程的重編程模式
    和正常的胚胎發育模式不同的是,體細胞核移植(SCNT)技術是將已經分化的體細胞移入去核卵母細胞內,使體細胞的染色質發生重編程,繼而重啟胚胎發育過程並獲得完整個體的技術。雖然SCNT是目前為止唯一一種可以使體細胞獲得完整全能性的手段,但是由於在重編程過程中出現了各種表觀遺傳水平修飾的異常,使得SCNT胚胎的發育能力處於較低水平,也極大程度地限制了該項技術的應用前景。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高紹榮團隊長期致力於小鼠SCNT胚胎發育異常原因的探索。
  • 當DNA甲基化遇上RNA甲基化:果實成熟的表觀遺傳調控 | Genome...
    論文標題:RNA methylomes reveal the m6A-mediated
  • Stem Cell Rep:抑制DNA甲基化調控因子 讓iPSC更像ESC
    近日,來自美國耶魯幹細胞中心的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Stem Cell Reports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一個microRNA家族在體細胞重編程過程中對DNA甲基化水平起到了重要調節作用,抑制該microRNA能夠使誘導多能幹細胞的DNA甲基化水平更加接近胚胎幹細胞。
  • 劉光慧/曲靜/孫前文/張維綺等繪製人類細胞分化和重編程過程R-loop等多維表觀圖譜
    R-loop 在不同細胞類型中可以通過不同的分子機製作為調控基因表達的激活劑或抑制劑,R-loop 主要富集在增強子、啟動子區域,並且通常與活化組蛋白標記如 H3K4me3 共定位。雖然 R-loop 在調節染色質結構、染色體開放度和轉錄過程中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 R-loop 在細胞分化和可塑性中的具體功能仍然缺乏詳細的理解。
  • 科學家揭示DDX5對體細胞重編程的關鍵作用
    該文章首次揭示了RNA結合蛋白(RBP)DDX5對體細胞重編程的重要作用和調節機制,這將加深人們對RBP介導細胞命運決定的認識。 RBPs不僅在維持細胞內穩態有重要的功能,在分化和維持細胞特性等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儘管RBPs功能的多樣性和必要性幾乎涉及了RNA代謝的所有過程,但RBPs在細胞命運轉變中的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
  • 科學家發現DNA被動去甲基化的新作用
    DNA甲基化是胞嘧啶的甲基化是最重要的表觀遺傳學修飾之一,多項生物學過程均涉及DNA甲基化水平的調控。DNA在複製的過程中新合成的子鏈是沒有DNA甲基化的,需要由DNMT1在細胞周期的S期完成DNA甲基化從母鏈到子鏈的遺傳。這一甲基化遺傳過程一般可以保證DNA甲基化在細胞增殖過程的穩定遺傳。如果這一過程受到阻礙,DNA甲基化水平會有明顯降低,導致DNA的被動去甲基化。
  • 「珍藏版」綜述|染色質複製與細胞的表觀遺傳記憶
    撰文 | 十一月責編 | 兮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質的遺傳是保持細胞表觀遺傳記憶的核心。在不同的模式生物細胞分裂過程中,甲基化是研究最多的組蛋白翻譯後修飾。因此,本文中主要關注組蛋白甲基化修飾,同時需要強調的是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其他標記的維持也非常重要。大多數證據支持這樣一種觀點:在DNA複製過程中,經過修飾的親代組蛋白被有效且準確地回收到姐妹染色單體中,這意味著新複製的染色質與親代組蛋白修飾能夠相呼應。
  • 表觀遺傳學揭秘長壽,衰老有望被逆轉!
    ,在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對小鼠的體細胞核進行了OSKM-重編程,使其恢復到胚胎狀態,由這個胚胎發育而來的成年小鼠並沒有表現出任何早衰症狀。並且OSKM在與多種轉錄因子和表觀遺傳酶的協助下可以改變染色質的結構,更改染色質景觀。 最為關鍵的是,在重編程引發的逆轉細胞衰老的過程中,表觀遺傳的逆轉發生於細胞功能逆轉之前,並且抑制H3K9me3甲基轉移酶等表觀遺傳因素會大幅減弱衰老細胞被逆轉的程度。
  • 文獻精讀 甲硫氨酸代謝通過表觀遺傳重編程調節輔助細胞反應
    這篇文章闡明甲硫氨酸是影響CD4+ T輔助(Th)細胞表觀遺傳重編程的關鍵營養素。利用代謝組學發現,甲硫氨酸被激活的T細胞迅速吸收作為通用甲基供體S -腺苷-甲硫氨酸(SAM)生物合成的主要底物。在T細胞中,甲硫氨酸是維持細胞內SAM所必需的。甲硫氨酸的限制減少了影響Th17細胞增殖和細胞因子產生的關鍵基因啟動子區域的 H3K4me3水平。
  • 北大團隊首次單細胞水平上剖析早期胚胎甲基化動態
    DNA甲基化是哺乳動物在胚胎發育階段表觀遺傳調控的重要事件,對多個生物學過程都至關重要,如基因表達抑制、轉座子轉錄活性調節、X染色體的失活,以及基因組印記的維持等。喬傑教授團隊與湯富酬教授團隊長期合作,致力於探索人類早期發育過程中生殖細胞與胚胎的表觀遺傳學修飾與基因表達調控的分子機制,已在Cell 、Nature等雜誌發表系列文章,精確繪製了人類植入前胚胎和胎兒生殖細胞發育過程中的轉錄組、DNA甲基化組圖譜,為了解人類自身胚胎發育特徵提供了重要數據。
  • 江賜忠​/高紹榮/陳嘉瑜發現體細胞核移植...
    總之,該研究表明H3K9ac的重編程對於最佳SCNT效率很重要,並確定Dux是此過程中的關鍵轉錄因子。文章模式圖(圖源自Cell Stem Cell )表觀遺傳重編程在SCNT胚胎的發育中起關鍵作用。異常的H3K9me3,H3K4me3和DNA重新甲基化被證明是有效的屏障,極大地限制了SCNT胚胎的完整發育。此外,H3K27me3印跡在體細胞中的丟失阻礙了SCNT胚胎的發育。同時,SCNT後核心組蛋白上的賴氨酸乙醯化發生了巨大變化。如先前的工作所示,SCNT胚胎中的H3K9ac強度遠低於正常胚胎中的H3K9ac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