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展| 新型CuAs基超導體探索取得進展

2021-01-07 中科院物理所

自2008年鐵砷基超導體(LaFeAsO1-xFx)被發現後,(Ba1-xKx)Fe2As2,FeSe和KxFe2Se2等高溫超導體的湧現極大地推動了超導物理及相關學科的發展。在鐵基超導體中,超導物性決定單元是反螢石型的[Fe2X2]2-(X=As, Se)層,當其中的Fe原子被Ni或Co替代後,自旋密度波或磁相變和結構相變等被抑制,出現超導,並且Tc先增加後減小,表現出dome形狀的超導相圖。更重要的是,在不同的摻雜區域會出現量子臨界相變、nematic(向列相)和線性電阻率等新奇物性。但是,當Fe原子被Cu替代後,僅在單一樣品BaFe0.956Cu0.044As2中觀察到極低的Tc(2.0 K),這是因為Cu在As四配位環境下不能提供有效的載流子摻雜。設計新型的CuAs基化合物,將Cu的3d電子態提高至費米能級,並探索其中可能存在的超導物性,是超導領域的前沿科學問題之一。

最近,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先進材料與結構分析實驗室A02組博士生陳旭在郭建剛副研究員和陳小龍研究員的指導下,與物理所胡江平研究員、張慶華副研究員和復旦大學李世燕教授等合作,首次製備出新型CuAs基超導體系RE2Cu5As3O2(RE=La, Pr, Nd),其中[La2O2]2+層為載流子庫層,[Cu5As3]2-為超導物性決定層,其結構不同於[Fe2X2]2-(X=As, Se)層,如圖1A所示。在[Cu5As3]2-層中,存在強的As-As共價鍵,將兩個反螢石型的[Cu2As2]2-層連接起來,如圖1B所示。密度泛函理論計算表明,RE2Cu5As3O2費米能級處的能態主要來源於Cu(1)的3d和As(1)的4p電子,Cu(2)的電子態貢獻較少。低溫測試表明La2Cu5As3O2和Pr2Cu5As3O2的電阻率在80 K和40 K分別出現了上翹現象,這可能與某種有序相變密切相關,如圖1C所示。對Cu原子進行Ni摻雜,發現摻雜量為40%時,RE2Cu5As3O2的c/a和As-As共價鍵發生了異常變化,如圖2A和2B所示。極低溫電學測試表明,La2(Cu1-xNix)As3O2的Tc隨Ni摻雜量增多呈現先增大後減小的行為,最大值(Tc=2.5 K)出現在40% Ni摻雜量的樣品中,如圖2C所示。同時,對於非超導的Pr2Cu5As3O2和Nd2Cu5As3O2,Ni摻雜能夠有效地誘導出超導,Tc也呈現先增後減的趨勢。圖3是RE2Cu5As3O2的超導電子相圖,可以看出在La2(Cu1-xNix)As3O2中,當摻雜量較低時,存在兩相競爭和共存的區域。在中等摻雜量時,RE2(Cu1-xNix)As3O2的Tc均呈現dome形狀的變化趨勢,最高的Tc都對應著40%的Ni摻雜量。在高摻雜量時,體系出現了四方到正交的結構相變。

進一步地,項目組將該結構類型拓展至[Ni5As3]2-基化合物,發現Ce2Ni5As3O2展現出四方到正交的結構相變,而Sm2Ni5As3O2表現出類似電荷密度波的異常相變。隨著Cu摻雜量的增加,RE2Ni5As3O2表現出與RE2Cu5As3O2相類似的結構演化,但並未發現超導,可能與異常增大的As離子高度有關。項目組利用獨特的As-As共價鍵,率先將超導體系從FeAs基拓展至CuAs基,其中所展現的新現象,如相變與超導共存與競爭、結構臨界點和dome形狀的Tc等,為理解過渡族金屬砷化物超導體的微觀機理提供了新的視角。

圖1. RE2Cu5As3O2的晶體結構和電阻率隨溫度的變化曲線。

圖2. RE2(Cu1-xNix)5As3O2的部分結構參數和Tc隨Ni摻雜量的變化曲線。

圖3. RE2(Cu1-xNix)5As3O2的超導相圖。

以上研究成果發表於iScience14, 171-179 (2019)和Inorg. Chem.58, 2770-2776 (2019),該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7YFA0304700, 2016YFA030060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772322, 51532010),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重點項目(QYZDJ-SSW-SLH013)和先導B( XDB07020100)和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的支持。

編輯:Quanta Yuan

近期熱門文章Top10

↓ 點擊標題即可查看 ↓

1. 首屆黑洞PS大賽來襲!為了這張「高糊」的圖,中國科學家做出了啥貢獻?

2. 物理學四大神獸,除了「薛丁格的貓」還有誰?

3. 地下多大的金礦才能影響到單擺實驗?| No.149

4. 為什麼用木棍打衣服就可以洗乾淨衣服?| No.150

5. 為了替你出氣,我們給討厭的楊柳絮來個「以暴制暴」

6. 玩掃雷還有什麼技巧?科學家的玩遊戲方法你絕對想不到

7. 在我國,沒有任何一張地圖能告訴你你的真實位置

8. 在客戶魚嘴裡提供服務的小清潔蝦、清潔魚,是怎麼知道自己不會被吃掉的呢?

9. 你以為土撥鼠只會尖叫?其實它可能正在罵你

10. 你知道為了測博爾特的速度,我們有多努力嘛?

相關焦點

  • 中科大超導研究團隊在鐵基高溫超導體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中科大超導研究團隊在鐵基高溫超導體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我校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和物理系中科院強耦合量子材料物理實驗室陳仙輝、吳濤等人組成的超導研究團隊近日在鐵基高溫超導體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 物理所鐵基超導體電荷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鐵基超導體是凝聚態物理的前沿熱點領域之一。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王楠林研究員領導的小組在鐵基超導體的母體和超導樣品的電荷動力學方面繼續進行深入研究,取得新的進展。鐵基超導體的一個主要特徵是存在磁性與超導電性的競爭,當長程磁有序被一定程度抑制之後,出現超導電性。普遍認為,超導電性與磁性漲落密切相關,但對於磁有序的起源卻有不同認識。
  • 物理所鐵基高溫超導體電子結構與超導能隙研究取得新進展
    2008年發現的鐵基超導體其超導轉變溫度最高可達55K,是繼1986年發現的銅氧化物高溫超導體之後發現的第二類新的高溫超導體系。它的發現,為高溫超導電性的研究開闢了一個新的方向。與銅氧化物高溫超導體的研究類似,鐵基超導體研究的核心問題是理解其高溫超導電性產生的機理。對材料電子結構的研究是理解材料的宏觀物理性質尤其是超導電性的關鍵。
  • 新型高溫低壓超導材料探索和超導機理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在新型高溫低壓超導材料研究領域獲新進展。理論預言指出鈹摻雜的甲烷分子在低壓下是一種金屬並且具有超導電性,基於大量的計算數據揭示了鈹摻雜的甲烷分子的超導電性規律。
  • 40K以上鐵基高溫超導體的發現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質研究
    探索和發現新型高溫超導體並研究其物理機制是世界各國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追求的目標。 項目團隊基於共同的興趣和科學目標,在趙忠賢院士作為老一輩科學家的影響和帶領下,在中科院、基金委和科技部等有關方面項目持續支持下,經過長期的積累與合作,在鐵基超導體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 二維層狀超導體二硒化鈮的非互易天線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
    打開APP 二維層狀超導體二硒化鈮的非互易天線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 微波射頻網 發表於 2020-12-02 14:06:30
  • 二維高溫超導體研究取得新進展-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合肥11月7日電(記者常河)中國科技大學陳仙輝院士與復旦大學物理學系張遠波課題組合作,在揭示高溫超導機理方面取得新進展。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成果已於近日在線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自然》上。
  • 南京大學《Nature》子刊:鎳基新超導體機理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2008年至今,鐵基超導體家族的發現和壯大也為超導機理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隨著研究的深入,從僅有的兩大非常規超導家族出發,實際上人們很難直接得到普遍的規律和共識。如果出現一個除銅基,鐵基之外的第三家族的超導體,這一情況可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 科學家發現鐵基超導體大同位素效應
    中科大陳仙輝小組最新成果發表在英國《自然》雜誌  本報訊 日前,中國科技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陳仙輝教授小組在鐵基超導體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中國科大陳仙輝小組發現鐵基超導體大同位素效應
    新華網合肥5月10日電 記者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陳仙輝教授小組在鐵基超導體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發現了鐵基超導體中的大同位素效應。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5月7日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傳統的BCS理論(解釋常規超導體的超導電性的微觀理論)預言,超導體的最高溫度不會超過麥克米蘭極限的39K(-234攝氏度)。
  • 物理所一維拓撲超導體中的安德森無序轉變研究取得新進展
    除了拓撲絕緣體之外,拓撲超導體也是一類備受關注的系統。與拓撲絕緣體類似,體內具有的超導能隙的拓撲超導體在邊界或表面上具有被拓撲保護的零能態。對於一維拓撲超導體,這些零能態是局域在邊界上的馬拉約那(Majorana)費米子態。這種在拓撲超導系統中衍生出來的Majorana費米子是一種具有分數統計性質的粒子,它的反粒子就是其本身。由於它具有抗環境噪聲影響的特性,它在量子計算中有潛在的重要應用。
  • 什麼是鐵基高溫超導體
    2008年鐵基高溫超導體的發現,翻開了高溫超導研究的新篇章.最先發現的LnFeAsO(1111體系,Ln為鑭系元素)家族,之後相繼發現了以BaFe2As2為代表的122體系,LiFeAs為代表的111體系以及FeSe為代表的11體系.這四個體系構成鐵基超導體的基本結構類型,它們均具有準二維層狀結構
  • 科研進展
    鐵基超導體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高溫超導電性是一個有重要科學意義和巨大應用前景的研究課題。物理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王楠林研究組與趙忠賢、聞海虎、方忠等研究組合作,在該領域取得了國際同行矚目的系列重要成果。
  • 物理所等發現與「122」鐵基超導體同結構新型稀磁半導體
    近期,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極端條件實驗室靳常青研究組在基於自旋和電荷分別注入機制的稀磁半導體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他們發現一類新的具有「122」鐵基超導體同結構的稀磁體(Ba,K)(Zn,Mn)2As2,得到居裡轉變溫度(Tc)高達180K以上的稀磁半導體。
  • 《科學》:新超導體將中國物理學家推到最前沿
    新華社北京5月10日電(記者 孫聞)「新超導體將中國物理學家推到最前沿」——4月25日,美國《科學》雜誌以此為題發表評述,報導了我國物理學家在新型鐵基超導體研究中所開展的富有重要影響的領先性工作。在新超導體研究領域,中國人獨領風騷。    成果井噴源於自由探索和跨界關注    超導是物理世界中最奇妙的現象之一。
  • 銅氧化物高溫超導體超導配對機理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銅氧化物高溫超導體的高臨界超導溫度及d波配對對稱性等奇異特性,對傳統的BCS超導理論提出了挑戰。經過近三十年的大量理論和實驗研究,銅氧化物高溫超導體的超導機理仍然沒有形成共識。由於銅氧化物高溫超導體具有強烈各向異性的電子結構和d波超導能隙,依靠傳統的隧道能譜實驗來獲取超導配對關聯譜函數的方法不再簡單適用。
  • 復旦大學揭示新型高溫超導體奇特電子結構
    本報訊 日前,復旦大學物理系應用物理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先進材料實驗室的封東來教授課題組在高溫超導研究領域取得新突破,他們運用角分辨光電子能譜儀率先揭示了2010年末發現的新型鐵基高溫超導體
  • 福建物構所高儲能密度反鐵電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福建物構所高儲能密度反鐵電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2020-06-19 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字體該研究還深入探討了晶體的相結構、結晶學取向及微觀結構特徵與高儲能密度等優異電學性能的關聯關係,為探索新型反鐵電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 新超導體將中國物理學家推到世界最前沿
    新華網北京5月10日電(記者 孫聞)「新超導體將中國物理學家推到最前沿」――4月25日,美國《科學》雜誌以此為題發表評述,報導了中國物理學家在新型鐵基超導體研究中所開展的富有重要影響的領先性工作。這表明,在新超導體研究領域,中國人獨領風騷。
  • 化學所在纖維素基固態螢光材料及應用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基於上述策略,分別合成了紅藍綠三種纖維素基固態螢光材料,結合螢光共振能量轉移(FRET)效應和三基色原理,通過簡單混合併控制比例即獲得了易於列印的新型動態全彩固態螢光材料 (Adv. Funct. M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