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下潭尾紅樹林公園海洋文化嘉年華活動啟動

2020-12-05 東南網廈門頻道

廈門市下潭尾紅樹林公園海洋文化嘉年華活動11月21日正式啟動

東南網11月2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秋燕 曾藝軒)今日,2020年廈門國際海洋周就將乘風破浪而來,廈門又將全城歡動,共享藍色!明日上午9時,在廈門市下潭尾紅樹林公園,將有廈門首個以紅樹林為主題的科普展館正式開館迎客,讓市民領略海洋生態之美時也更深入地了解紅樹林。同時,作為廈門國際海洋周重要配套活動的下潭尾紅樹林公園海洋文化嘉年華,也將同步在此開啟。

觀鳥寫生、增殖放流、紅樹苗認養、「紅樹漫舞」快閃……一系列互動性強、體驗度高的紅樹林科普活動與海洋保護行動,將於明日至26日在下潭尾紅樹林公園綻放異彩。本次嘉年華活動主題為「同護紅樹林 共築生態美」,旨在讓更廣泛的受眾群體深度了解紅樹林,進一步提高公眾關注海洋、熱愛海洋、保護海洋的意識,使更多的人積極參與到海洋生態保護行動中來。

本次嘉年華活動由廈門市海洋發展局主辦,廈門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承辦,海峽導報社執行。 

四大主題展館 與嘉年華同步開啟

下潭尾紅樹林公園位於翔安區同安灣核心地帶,預計於明年6月全部建成,屆時將成為全省最大的人工重構紅樹林生態公園。明天上午9時,園區內的四大主題展館——「公園展示館」「紅樹植物館」「紅樹林生態館」「紅樹林攝影館」將正式開館迎客,海洋文化嘉年華也將同步啟動。

啟動儀式上,除了機器人帶來精彩舞蹈助陣以外,還將有百組親子家庭現場宣讀《海洋守護者宣言》,宣誓共同守護紅樹林,並將舉行第三屆「愛海洋 愛廈門」攝影大賽頒獎儀式。活動啟動後,百組家庭將率先開啟一場別樣的紅樹林生態科普與海洋保護行動之旅,「紅樹林生態暢想」觀鳥寫生、「紅樹漫舞」快閃、增殖放流體驗、千人「紅樹苗」認養等系列活動也將陸續在此上演。

下潭尾紅樹林公園的四大主題展館,是廈門首個以紅樹林為主題的科普展館。展館展陳各有千秋。市民到此,可通過圖文介紹與實物展示,直觀、全面、深入地感受紅林碧海展新顏。嘉年華活動期間,每天將在展館分時段安排6場集中講解。現場還有由「優必選智能科技」研發的人工智慧教育型機器人「悟空」化身的「紅樹林代言人」,為市民解答有關紅樹林與海洋保護的問題。

活動報名火爆 家長孩子期待滿滿

此次下潭尾海洋文化嘉年華活動,吸引了廣大市民的關注。海峽導報官微於11月10日公開發布報名信息後,立刻得到了廣大市民的積極響應及踴躍參與,不出半天時間,活動報名人數就已爆滿。

市民王女士看到該活動信息後,立刻為上六年級的女兒金斯琪報名參加百人研學團活動:「希望女兒通過參加這樣的海洋文化科普活動,擴大知識面,對如何保護海洋生態有更深的了解。」王女士還透露,自己已經給女兒安排了小「任務」,讓她提前搜集了解一些關於紅樹林及海洋周的資料。

「為了參加周六的海洋文化嘉年華活動,我特意給孩子的課外培訓班請了假,就想帶她到紅樹林公園,提高她的海洋保護意識。」另一位報名參加活動的市民汪女士告訴記者,女兒蘇靖涵很喜歡海洋生物,之前還特意帶她參觀過別地的紅樹林,這次看到有舉辦相關的海洋文化科普活動,就第一時間報了名。

溫馨提示:前往展館參觀的市民,請佩戴口罩,配合做好防疫工作。

相關焦點

  • 廈門市首個紅樹林科普館開放 位於下潭尾紅樹林公園
    孩子們在主題館內認識紅樹林   昨天,我省面積最大的人工重構紅樹林生態公園——下潭尾紅樹林公園的四大主題展館正式對外開放。這是我市首個以紅樹林為主題的科普展館,市民不僅可以來此休閒,還可深入了解「海岸衛士」紅樹林。  昨天上午,作為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的配套活動,下潭尾紅樹林公園海洋文化嘉年華在位於馬巷鎮的下潭尾紅樹林公園正式啟幕。
  • 宣傳增殖放流呵護蔚藍海洋 廈門市增殖放流海洋文化科普活動收穫滿滿
    、繪畫比賽頒獎儀式在下潭尾紅樹林公園舉行。市海洋局供圖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 郭欽轉 通訊員 白斯婕 洪寶珍) 11月22日上午,廈門市增殖放流海洋文化科普活動徵文、繪畫比賽頒獎儀式在下潭尾紅樹林公園舉行,為期半年的增殖放流海洋文化科普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廈門市增殖放流海洋文化科普活動由廈門市海洋發展局主辦,廈門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承辦。
  • 廈門首個紅樹林科普館開放 位於下潭尾紅樹林公園
    孩子們在主題館內認識紅樹林。  廈門網訊 (文/廈門晚報記者 戴舒靜 圖/張奇輝) 昨天,我省面積最大的人工重構紅樹林生態公園——下潭尾紅樹林公園的四大主題展館正式對外開放。這是我市首個以紅樹林為主題的科普展館,市民不僅可以來此休閒,還可深入了解「海岸衛士」紅樹林。  昨天上午,作為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的配套活動,下潭尾紅樹林公園海洋文化嘉年華在位於馬巷鎮的下潭尾紅樹林公園正式啟幕。
  • 醉美海洋周邀您來打卡 嘉年華系列活動11月21日起舉行
    廈門市海洋發展局供圖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馬麗 通訊員 潘婷 洪鷺燕)一場集學、講、種、舞、畫薈萃的「紅樹林文化盛宴」來了!11月21日—26日,以「同護紅樹林共築生態美」為主題的下潭尾海洋文化嘉年華系列活動將於廈門下潭尾紅樹林公園舉行。
  • 國際海洋周各活動11月20日起陸續啟動 45項活動市民可參與
    看花樣彩鳶「箏」奇鬥豔,探特色海洋科學奧秘,一場藍色海洋派對的狂歡,邀請您的加入!  作為廈門地區級別高、歷史久、影響大的藍色海洋盛會,一年一度的廈門國際海洋周將於11月20日(本周五)拉開序幕,海洋文化嘉年華系列活動也將同步開啟「全城歡動,藍色共享」。
  • 下潭尾紅樹林生態公園明年5月底前完工 市民可暢行4.2公裡長"海上...
    (本報記者王火炎攝)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吳曉菁 通訊員 洪鷺燕)  依海而生的秋茄、桐花樹、木欖、白骨壤、無瓣海桑等紅樹林連綿成片,滿目蔥蘢;白鷺等鳥類在紅樹林裡棲息覓食、翩躚飛舞,退潮時的招潮蟹探頭探腦,好不愜意;4.2公裡長的木棧道蜿蜒著向大海延伸,「海上森林」觸手可及……  記者昨日了解到,福建省最大的人工紅樹林公園——下潭尾紅樹林生態公園建設穩步推進
  • 廈門開展「全國放魚日」「全國海洋宣傳日」系列科普活動
    6月6日上午,在美麗的廈門下潭尾濱海溼地生態公園,廈門市海洋發展局牽頭聯合自然資源部東海局、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廈門大學、集美大學、廈門海洋預報臺、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生態庭、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單位,開展了一次盛大的廣場活動,開啟了2020年廈門海洋科普系列宣傳暨「6·6全國放魚日」「6·8全國海洋宣傳日」廈門活動。
  • 系全省最大人工紅樹林生態公園
    下潭尾紅樹林溼地公園美麗景觀。空中,一隻只白鷺等水生鳥類展翅飛翔,不時在林中覓食;水中,各種魚兒嬉戲遊玩;退潮時,招潮蟹探頭探腦鑽出洞來……在翔安區火炬大橋兩側,昔日雜亂的淤泥灘地如今已經變成鬱鬱蔥蔥的「海上森林」。
  • 共赴海洋盛事 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今日起至26日舉辦
    廈門網忙 (廈門日報 文/記者 吳曉菁)今日,一年一度的海洋盛事——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重磅登場。今日起至26日,一場場以海洋為主題的高端論壇、項目籤約、專業展會、推介展示、文化交流等活動將陸續精彩上演,不僅為專家學者、科研院所、涉海企業打造交流、合作、共贏的平臺,也為市民奉上一場家門口的海洋文化饕餮大餐。
  • 全國放魚日 廈門增殖放流21萬尾魚苗保護海洋
    李思源 攝廈門市海洋發展局局長曾東生告訴記者,「全國放魚日」期間,金門與廈門同步開展增殖放流活動,預計放流種苗25萬尾。從2003年開始,廈門開展增殖放流活動,18年來累計放流種苗46億尾。2015年,為提高廈金人民愛護海洋、保護資源的意識,改善廈金海域生態環境,廈門和金門兩地共同發起兩岸聯合增殖放流活動,今年是此項活動舉辦的第六年。
  • 厚植海洋文化播種蔚藍夢想 廈門海洋意識教育活動風生水起
    提高全民海洋意識是建設海洋強市的基礎。向全社會,特別是學生普及海洋知識、傳播海洋文化、弘揚海洋精神,對於全民樹立正確的海洋觀念具有重要意義。  各大海洋意識教育基地就像一把把打開海洋迷宮的鑰匙,吸引著中小學生前往一探究竟;一條條海洋意識宣傳教育研學路線,勾起市民了解海洋、走進海洋的興趣;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科普活動更是潛移默化地傳播海洋文化、播下海洋的種子……在廈門,風生水起的海洋意識教育,讓更多人認識海洋、關注海洋,讓更多人增添探索海洋的興趣。
  • 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廈門近岸海域水環境汙染治理方案的...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強海洋環境監測,提升對所轄海域水環境汙染現狀的監測與評價能力  充分利用廈門海洋環境監測評價力量雄厚的優勢,優化整合資源,不斷完善包括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局廈門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福建省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漁業環境監測站、廈門市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站、廈門市環境監測站等國家、省、市級海洋環境監測機構組成的海洋環境監測網絡
  • 讓自然做功,濱海溼地公園的設計探索 以九溪口潮汐溼地公園為例
    設計背景廈門市在快速城鎮化建設中,島外地區水體遭到了不斷的侵佔和破壞,許多濱水區被大量用於私有性的住宅建設,未能形成濱水空間良好的共享格局。在再創國家環保模範城市的工作要求下,廈門市於2012年啟動了溪流流域綜合整治工程,歷時一年完成島外十條溪流的城市水系規劃。
  • 海昌海洋公園「極地+冰川」IP跨界新玩法
    海昌海洋公園作為中國領先的主題公園開發及運營商,圍繞「場景+」策略和「海洋文化」內涵不斷創新實踐嘗試多種跨界合作, 8月啟動與《冰川時代5:星際碰撞》電影的品牌聯合推廣,通過雙方優勢資源置換將「冰川+極地」的IP概念引入園區,開啟主題公園新玩法。
  • 「歡迎黑臉琵鷺回家」嘉年華系列活動開啟,讓孩子愛上黑臉琵鷺
    11月21日上午,第二屆廣東省森林文化周主題活動——「歡迎黑臉琵鷺回家」嘉年華系列公益主題活動在美麗的福田紅樹林順利開展。本次活動由深圳市林業局和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指導、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主辦,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和深圳市遊雲教育聯合舉辦。
  • 西寧侏羅紀恐龍嘉年華活動啟動
    舉報   中國通訊社青海訊(記者 保積來)1月1日,由城西區人民政府、西寧市文旅局主辦,西寧市文化旅遊發展投資有限公司承辦的西寧親子生活節系列活動
  • 海昌海洋公園「南極童話村」月末啟動 強力IP助陣攪熱2016冬季親子...
    海昌海洋公園年度大型冬季主題活動2016年「南極童話村」將於本月末盛大啟動,旗下位於天津、青島、煙臺、成都及武漢五地的海洋主題公園全面開啟「冰雪」模式,將為遊客帶來一場童話狂歡嘉年華。由國內著名的海洋公園運營商——海昌海洋公園傾力打造的冬季親子旅遊項目「海昌南極童話村」便成為了眾多冬季親子旅遊活動產品中,家喻戶曉的品牌。  沸騰冬季親子旅遊市場「海昌南極童話村」是海昌海洋公園傾力打造的一項冬季冰雪活動,從2013年起已連續舉辦3年。
  • 西寧親子生活節系列活動侏羅紀恐龍嘉年華啟動
    1月1日,由西寧市城西區政府、西寧市文旅局主辦,西寧市文化旅遊發展投資有限公司承辦的西寧親子生活節系列活動——侏羅紀恐龍嘉年華在青海體育中心正式啟動,活動吸引了近千名市民前來參觀。侏羅紀恐龍嘉年華作為西寧親子生活節的重要活動之一,將從2021年1月1日到3月1日持續對外開放,這是目前青海省首次規模最大、恐龍種類最多、單只體量最大的侏羅紀恐龍主題嘉年華。嘉年華內展出的恐龍各式各樣,有霸王龍、腕龍、翼龍、三角龍、劍龍、棘背龍等20多種近100隻,其中最大的腕龍高7米、長15米。
  • 國際海洋日|走進「海岸衛士」紅樹林
    每年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地球的肺,生產人類呼吸所需的50%氧氣,數十億人依賴海洋作為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數百萬人以海洋為生。2008年,聯合國大會確立了世界海洋日,旨在讓公眾了解人類活動對海洋的影響,動員並團結世界人民參與世界海洋的可持續管理。
  • 2019深圳公園文化季市屬公園活動安排(時間+地點+門票)
    2019深圳公園文化季市將於11月8日-12月8日在深圳多個公園舉辦。舉辦地點包括市屬公園(蓮花山公園、深圳灣公園、園博園、東湖公園、中心公園、筆架山公園、皇崗公園)和區屬重點公園,各區聯動,全城狂歡,為廣大市民帶來精彩紛呈的公園文化盛宴。2019深圳公園文化季市屬公園節目表本節目單涉及的節目和演出時間,如有變動,請以現場演出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