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增殖放流呵護蔚藍海洋 廈門市增殖放流海洋文化科普活動收穫滿滿

2020-11-25 廈門網

增殖放流海洋文化科普活動徵文、繪畫比賽頒獎儀式在下潭尾紅樹林公園舉行。 市海洋局供圖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 郭欽轉 通訊員 白斯婕 洪寶珍) 11月22日上午,廈門市增殖放流海洋文化科普活動徵文、繪畫比賽頒獎儀式在下潭尾紅樹林公園舉行,為期半年的增殖放流海洋文化科普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廈門市增殖放流海洋文化科普活動由廈門市海洋發展局主辦,廈門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承辦。該活動自6月6日「全國放魚日」啟動以來,吸引了市民、中小學生、小記者團、外來員工子女及來自特殊教育學校、行業協會、公益慈善會、廈門市青少年校外教育發展促進會等各行業志願者共數百人次參與。

  特別是在廈門國際海洋周期間,下潭尾紅樹林公園海洋文化嘉年華也策劃安排了連續三天的增殖放流科普活動,吸引了來自廈門及周邊地市諸多志願者的關注和參與。

  在近20場次的活動中,廣大志願者們和海洋專家、公證人員一起,頂著烈日走上碼頭,完成對蝦苗、魚苗的檢驗、測量、計數、驗收工作後,或在堤岸邊、或乘船出海,在適宜的海域將健康的符合要求的魚蝦苗放流歸海。通過參加增殖放流活動及配套的科普課堂,志願者們深切體會到了保護海洋資源的重要意義。

  今年以來,廈門已放流蝦苗11.7億尾,魚苗2633.082萬尾,中國鱟10000隻,為海洋物種多樣性的恢復及海洋漁業資源的保護做出了積極貢獻。

  徵文、繪畫比賽進一步升華了此次活動的內涵,共有60件作品從眾多的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獲獎,6個單位、團體受到了「優秀組織單位」的表彰。

  優秀組織單位獲獎名單

  (排名不分先後)

  組織單位名稱 組織單位名稱

  廈門市同安區西湖小學 廈門市科技幼兒園

  廈門市特殊教育學校 繽紛鳥少兒美術培訓

  廈門市思明區蓮嶽學校 向日葵小記者團

  徵文作品獲獎名單

  獎項 獲獎者 作品名稱

  一等獎 許悅 《當大海與我相視一笑》

  二等獎 錢馨樂 《乘風破浪的小蝦苗們——記參加

  增殖放流海洋文化科普活動》

  王悅瑤 《乘風破浪》

  三等獎 謝欣穎 《增殖放流公益活動》

  葉焮蕾 《與大海媽媽告別》

  林予妍 《參觀放流小蝦》

  繪畫作品獲獎名單

  獎項獲獎者 作品名稱

  一等獎蘇 萌 《改善海洋環境,才能創造美好未來》

  二等獎黃昀澤 《海底總動員》

  陳思彤 《海底世界》

  三等獎巫梓銘 《少一點垃圾,多一片深藍》

  李嘉玲 《保護海洋》

  李奕瑄 《擁抱藍色海洋,珍愛生命搖籃》

  徵文作品優秀獎名單(排名不分先後)

  雷鈴琳郭明輝胡晨美楊博媛練 佳常 笑

  林靜文劉 雅劉雅琪白可可廖雨馨葉澤妤

  陳 鎏丁婕淇邵震宇賴餘彬周雨欣林浚陽

  柯永笑孫文莉林煜傑劉婉麗田詩語陳孟淇

  繪畫作品優秀獎名單(排名不分先後)

  丁婕淇劉子銘鍾靜雅許梓霖朱紅煊廖雨馨

  陳 昊王雅瑩王燁豪莊耀森邵翱翔塗子駿

  鄭紫賢張菱珊劉語選張 巧張文濤鄭嘉慧

  餘宸灝陳張紀陳明楊郭宏宇鄭紫予張予安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全國放魚日 廈門增殖放流21萬尾魚苗保護海洋
    活動現場,志願者正在傳遞魚苗。 李思源 攝廈門市海洋發展局局長曾東生告訴記者,「全國放魚日」期間,金門與廈門同步開展增殖放流活動,預計放流種苗25萬尾。從2003年開始,廈門開展增殖放流活動,18年來累計放流種苗46億尾。
  • 廈門開展「全國放魚日」「全國海洋宣傳日」系列科普活動
    6月6日上午,在美麗的廈門下潭尾濱海溼地生態公園,廈門市海洋發展局牽頭聯合自然資源部東海局、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廈門大學、集美大學、廈門海洋預報臺、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生態庭、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單位,開展了一次盛大的廣場活動,開啟了2020年廈門海洋科普系列宣傳暨「6·6全國放魚日」「6·8全國海洋宣傳日」廈門活動。
  • 廈門市下潭尾紅樹林公園海洋文化嘉年華活動啟動
    明日上午9時,在廈門市下潭尾紅樹林公園,將有廈門首個以紅樹林為主題的科普展館正式開館迎客,讓市民領略海洋生態之美時也更深入地了解紅樹林。同時,作為廈門國際海洋周重要配套活動的下潭尾紅樹林公園海洋文化嘉年華,也將同步在此開啟。
  • 答記者問丨目前山東增殖放流規模、增殖技術、管理水平和增殖效益...
    我們多年來一直堅持開展增殖放流,這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是養護水生生物資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生態環保行動公益事業。目前,我省增殖放流規模、增殖技術、管理水平和增殖效益等均處於全國領先水平,是全國增殖放流工作的領頭羊和排頭兵,增殖站定點供苗制度、標準化增殖放流等成功經驗已在全國複製推廣。一是增殖放流規模居全國首位。
  • 雄安新區開展2020年魚類增殖放流活動
    中國雄安官網11月19日電(通訊員曹坤)近日,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組織在白洋澱前後塘、泛漁澱、府河河道、大口子碼頭等水域開展魚類增殖放流活動。活動向白洋澱核心區域投放鰱鱅、草魚、蝦蟹等水生生物苗種超過6500萬單位,將對白洋澱水生生物資源修復及水質改善起到積極作用。
  • 厚植海洋文化播種蔚藍夢想 廈門海洋意識教育活動風生水起
    增殖放流活動特聘專家講解驗收、計數工作。  各大海洋意識教育基地就像一把把打開海洋迷宮的鑰匙,吸引著中小學生前往一探究竟;一條條海洋意識宣傳教育研學路線,勾起市民了解海洋、走進海洋的興趣;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科普活動更是潛移默化地傳播海洋文化、播下海洋的種子……在廈門,風生水起的海洋意識教育,讓更多人認識海洋、關注海洋,讓更多人增添探索海洋的興趣。
  • 廈門:我市進行增殖放流活動 13萬文昌魚回歸大海
    廈門:我市進行增殖放流活動 13萬文昌魚回歸大海2009-12-12 11:5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廈門日報        瀏覽量: 3946 次 我要評論 本報記者&nbsp姚凡&nbsp攝&nbsp&nbsp&nbsp(記者&nbsp王元暉)一艘載著13萬8400餘尾文昌魚的輪船,昨天上午9點30分從公務碼頭出發,向黃厝海域挺進——在那裡,人們將把這群珍稀海洋生物送回故鄉。當天舉行的增殖放流活動,是我市歷史上第三次送文昌魚回歸大海。
  • 零陵區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陳小平)6月6日上午,零陵區在瀟水河香零山浮橋段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副區長、瀟水河區級河長彭定國,區河長辦、農業農村局、水利局、瀟水溼地公園管理局、畜牧水產事務中心、民間河長行動中心、環保志願者及部分漁民代表等70餘人參與增殖放流活動。
  •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常態化,年年有魚不是夢
    近幾年,我省下大力氣推進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已取得成效。國家海洋局海島研究中心主任蔡鋒認為,只有科學推進增殖放流活動有序化、常態化,才能真正實現「福建江河湖海、年年有魚」的目標。近幾年,常常可以在我省的媒體上看到或聽到關於增殖放流的報導。
  • 北戴河海域開展百萬魚苗增殖放流工作
    新華社石家莊5月30日電(記者郭雅茹)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實驗站30日在北戴河旅遊碼頭海域組織了年度首次增殖放流活動,共投放牙鮃魚苗68萬餘尾,紅鰭東方魨魚苗26萬餘尾。「今年,北戴河中心實驗站將分2批次在北戴河區域進行增殖放流,累計放流總量將達到139萬餘尾。」
  • 福建長樂增殖放流8萬多隻中國鱟
    &nbsp&nbsp&nbsp&nbsp6月6日,2015年全國增殖放流活動暨臺灣海峽增殖放流活動長樂分會場活動在長樂梅花五顯鼻漁港舉行。長樂市政府陳航星副市長、朱梅端副調研員及長樂市海洋與漁業局、梅花鎮政府等志願者共同參與本次長樂分會場活動。&nbsp&nbsp&nbsp&nbsp本次共在梅花五顯鼻漁港碼頭外海域投放1-2釐米規格中國鱟魚苗8萬多尾,對快速補充我市水域生物群體,保持生物多樣性,改善水域生態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遼寧省海科院救助斑海豹在2018遼東灣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中放歸...
    遼寧省海科院救助斑海豹在2018遼東灣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中放歸大海2018-06-30 13:3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遼寧省海科院        瀏覽量: 1241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5月25日上午,2018遼東灣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在遼寧省葫蘆島市興城舉辦,此次活動中,遼寧省海洋與漁業廳共組織放生了近年來遼寧省各地救助的斑海豹
  • 福建在全省範圍內舉辦 「6·6八閩放魚日」 大型水生生物增殖放流...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        瀏覽量: 955 次 我要評論 6月6日,福建省按照農業農村部的統一部署,在全省範圍內舉辦大型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福州主會場活動由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
  • 保護海洋生態共建碧海藍天 煙臺增殖放流20萬尾苗種
    活動現場膠東在線6月30日訊(記者 孫宗順)為「慶七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30日上午,2018保護海洋生態共建碧海藍天增殖放流活動在萊山區黃海明珠廣場海邊舉行。熱愛增殖放流活動的家庭及煙臺大學的志願者共600餘人參加活動,放流大瀧六線魚、黑鯛、黑鮶、許氏平鮋4個物種的苗種,共20萬尾。煙臺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楊明介紹,開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對恢復海洋漁業資源和保護海洋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十二五」以來,全市累計投入放流資金2億多元,增殖放流魚、蝦、蟹等18類水產苗種60多億單位,為漁民增收15億多元,取得了較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 保護川陝哲羅鮭等魚類資源 四川雅安舉行增殖放流
    > 人民網成都10月27日電 (朱虹)今日,四川省2020年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暨珍稀魚類增殖放流活動啟動儀式在四川雅安蘆山縣大川河舉行
  • 呂梁市2020年水生生物資源增殖放流活動走進柳林
    11月17日,呂梁市2020年水生生物資源增殖放流活動走進柳林縣石西鄉兩河口,在黃河幹流柳林縣段放流規格大於13釐米/尾赤眼鱒苗種5萬尾,背甲長大於10釐米/只黃河鱉2000隻,放流規格大於13釐米/尾黃河鯉苗種10萬尾。
  • 貴州舉行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 近55萬尾魚苗放歸水中
    原標題:貴州舉行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 近55萬尾魚苗放歸水中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車璐)金秋九月繁似錦,花溪十裡客如雲。9月11日,「增殖資源保護生態」2015年貴州省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在花溪十裡河灘舉行,現場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54.5萬尾魚類育苗放歸水中。嘉賓將魚苗放歸花溪河中現場,自願者向前來參加活動的市民發放包含增殖流放等相關知識的宣傳手冊。
  • 97.5萬隻中華絨螯蟹增殖放流白洋澱
    本報訊(記者原付川 通訊員趙會英)4月3日,安新縣農業農村局在白洋澱水域開展中華絨螯蟹人工放流活動,將5250公斤、97.5萬隻中華絨螯蟹撒入白洋澱。 此次增殖放流地點選擇在白洋澱前塘、後塘、泛魚澱、鰣鯸澱、撈王澱、燒車澱等水域。
  • 新疆今年人工增殖放流2256萬尾魚苗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江斌偉)今年,全疆各地相繼開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動84次,共計投放2256萬餘尾魚苗,對改善新疆水域生態環境、恢復漁業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和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作用。根據日前發布的《自治區農業農村廳2020年漁業資源及生態保護補助項目實施方案》,今年在全疆範圍內人工增殖放流魚苗2256.9萬尾,其中,經濟物種2125.5萬尾,瀕危物種131.4萬尾。該項目涉及全疆12個地(州)市及自治區水產發展中心、自治區水產科學研究所等單位。
  • 新疆又人工增殖放流4.2萬尾扁吻魚
    烏魯木齊晚報訊(記者江斌偉報導)近日,新疆水產科學研究所在拜城縣境內的克孜爾水庫人工增殖放流4.2萬尾扁吻魚,以恢復扁吻魚野外種群數量,保護克孜爾水庫水生生物資源。  11月30日,參與此次人工增殖放流的自治區水產科學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環境監測中心主任牛建功介紹,此次放流的扁吻魚用兩種不同的方式進行標記,便於識別,可以確保增殖放流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