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定勢效應」後,在職場中就會明白,第一印象有多重要

2021-01-10 種草達人天睿

去年中秋節的時候和好朋友小陳聚過一次餐,喝了一會兒酒後,小陳就開始向我抱怨了,他說:「哥們兒,我工作為什麼這麼不順利,領導交給我的第一件任務就失敗了,現在不管我多麼認真,領導就是不重用我。」

原來在幾個月前,小陳應聘到現在的公司工作,成為了一名策劃師。因為小陳工作經驗豐富,所以立馬被錄用了。

在進入公司以後,領導對他特別喜歡,還在實習期時,領導就交給了小陳一件特別重要的工作,工作時間為15天。可能是小陳想一鳴驚人,在公司出名,因此心理壓力很大,想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卷。

但是,要知道策劃不是這麼好做的,需要靈感做支撐,就算你工作特別突出,可是對自己目前的任務不明確,沒有靈感,再多的才華也無濟於事。

十多天後,小陳經過反覆修改琢磨,終於完成了策劃。他認為自己的工作可以一舉成名,於是就自信的把自己的策劃給了領導,沒想到領導看了以後非常生氣,大聲說道:「你做的是什麼東西?都不符合原本的主題了。」說完以後居然把小陳的策劃扔了,並讓其他同事接手。

後來不管小陳再怎麼努力認真地工作,領導都沒有正眼看過他,甚至直接忽視他。就算小陳的任務完成的很出色,領導也是一次性誇獎所有人。小陳覺得內心很苦悶,但也沒有辦法。

小陳說完以後,我也嘆了一口氣,說:「這就是「定勢效應」帶給你的影響,要想擺脫這種困擾,還要在你的領導身上下功夫。」

01:「定勢效應」的含義是什麼?

19世紀末,美國的一位著名心理學家提出:人們會因他人的某種行為而對他人形成一種固定的看法,這種看法會影響人們的思維。這就是「定勢效應」,是心理學中的說法。

有關「定勢效應」的實驗:實驗者捉了六隻蜜蜂和六隻蒼蠅,把它們放在了一個瓶子中,然後把瓶子放平,瓶子底部面向窗外。結果出人意料:蜜蜂在瓶子底部徘徊想要出去,可到死都沒有實現這個願望。但是蒼蠅卻只花費了兩分鐘,成功從瓶子的另一個方向逃離。

「定勢效應」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蜜蜂以為瓶子的出口就在比較亮的地方,按照自己的思維判斷出了出口,並開始不斷嘗試,最後累死了都沒能出去。這是因為它們被自己的思維局限住了,才沒能逃脫這個瓶子。這個實驗表明,蜜蜂的大腦裡有著老舊的思維,它們相信自己的認知且不會做出改變。

02:在工作中,「定勢效應」可以對我們產生哪些影響?

不論我們身處何地,「定勢效應」都會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影響我們的行為舉止。從表面來看,這個效應產生的影響可以分為積極影響和負面影響。

積極的影響:是我們發展的動力

我有一個好朋友,我常常叫他小劉。小劉學習上不怎麼出色,整個小學階段的考試幾乎都不及格。就這樣,大家覺得小劉不是學習的料,說的多了,小劉也覺得自己不適合學習,每天都混日子,心思不用在學習上。

上了初一以後,有一個小學升初中的模擬考試,小劉的考試成績還是不好,但他寫的作文卻很出色,老師也給予了表揚,讓他以後多重視寫作方面,肯定會有所成就。

小劉突然被老師表揚了,心裡特別開心,因此也在心底深深的記住了老師的評價。當然,因為他的作文寫的特別出色,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老師也常常幫助他提高寫作能力,使得小劉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居然愛起學習來。

時間一晃就過去了,離初中的誇獎事件已經過去了十幾年,可小劉卻依然記得很清楚。現在的小劉是某家知名平臺的文字編輯,完全靠寫字來養活自己,工資也不低。

假如當時老師知道小劉的文章寫得好,但以後也不對小劉那麼重視,沒有形成他寫作文很厲害的思維定勢,可能小劉也不會有如今的發展了吧。當然,小劉也是因為聽進去老師說的話了,有了自己擅長寫文章的思維定勢,才能讓他有了前進的動力,成為了最好的自己。

消極的影響:一個缺點,影響一生。

剛才我們在小陳的例子中就可以發現,小陳因為把領導交給自己的第一個任務搞砸了,以後無論他多麼認真也不會被重視,因為領導對他的第一印象不好,這個印象已經在他的大腦裡生長,而要想消除這個印象,實在太難了。

在不久之前,我們公司來了一位新員工,很溫柔的一個女生,我跟她關係變好之後才知道她其實很苦。女孩之前考公務員已經成功了,但是在政審的時候沒有通過,特別惋惜。

詳細交談之後我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女孩說:「幾年前我父親喝酒和鄰居吵了起來,最後把一個人打成了重傷,對方的家人報了警,我爸也因此坐了牢。最後才能在政審環節被刷下來,考公務員的事這輩子也不可能了。」

就這樣,因為自己的衝動,不僅影響了自己,也影響了下一代。如果你是政審的負責人,你在看到「父親有刑事犯罪」這一條時,你會怎麼想?肯定是不能錄取了。而產生這種想法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定勢效應」產生的影響。不管你本身多麼出彩,只要你身上存在這個缺陷,他們就不會讓你過關。這個事情又一次說明了「定勢效應」帶來的消極影響,只要有一個缺點就會影響一生。

03:怎樣遠離「定勢效應」帶來的負面影響,營造一個公平公正的職場環境?

如果你明白了什麼是「定勢效應」後,你肯定想問:「那我們要怎麼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呢?不會沒有辦法吧?」

當然不會,在工作中,假如你的上司對你有思維定勢,千萬不要擔憂,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穫。要想避免這個效應帶來的影響,就要從領導身上下手,以下是三個方法。

第一:完成好眼下的任務。

假如你在執行任務的時候失敗了,讓領導對你的第一印象非常差,不敢輕易重用你,千萬不要擔憂,你要做的首先是完成好眼下的任務。

只有做好這一點,上司才有可能對你改觀,這是最基礎的辦法,也是最關鍵的。

第二:與人為善,積極參與工作。

有專家曾經研究過,與同事交好可以迅速在職場中站穩腳跟,並且在和諧愉悅的氛圍中工作,工作效率也會大大的提高。

假如你積極參與一切工作,助人為樂,心胸寬廣,並長期如此,那麼,就算你曾經做的工作非常不好,領導對你的第一印象很差,並且形成了思維定勢,領導也會慢慢的接受你,承認你做的一切,最後你所犯的錯也會逐漸淡忘的。

第三:做出一番成績改變老闆的印象。

李美是某家小型企業的客服人員。有一次她要處理客戶反饋的問題,但是因為說話太直使得客戶心生不滿,向李美的領導投訴了她,並威脅領導會解除和這家公司的合作,如果解除合作,將會損失一筆大訂單。我相信李美的領導是肯定想立馬辭退了她,但也沒辦法,該承擔的損失公司還是要承擔。

一段時間以後,這家公司又碰到了一個更麻煩的客人,僅僅是因為送貨的時間推遲了,客戶就提出了一個無理要求:根據合同要求免除一部分的押金。當時很多客服人員還有領導都積極與這位客戶交流,也沒有成效,最後老闆都親自聯繫了,也沒有辦法。

實在沒轍了,李美主動請纓聯繫了這位客戶,經過一個禮拜的交流溝通,李美講清楚了延遲的原因,客戶也放下了心結,撤銷了那個無理的要求。

這件事情結束以後,公司裡的掌聲經久不息,領導也出面給了她獎勵。李美的這個行為讓她的領導拋棄了對她的定勢思維,更加欣賞和敬佩這位員工。因此,只有做出一番成就,你才能打破「定勢效應」的局限。

結語:

作為職員,我們無論做什麼都要小心認真,一定要保全大局,不然可能因為我們一個無關緊要的動作,會讓別人不看好我們,形成不好的印象。假如不好的印象形成了,想打破這種定勢,學會上面三個方法,讓你不再困擾。

相關焦點

  • 身邊的心理學:人們是怎樣受定勢效應影響的
    定勢效應,通俗地說,用習慣想法去看待事物,去看待人。定勢效應是指有準備的心理狀態能影響後繼活動的趨向、程度以及方式,即人們在認識事物時,有時受某種固定思維影響去分析和判斷事物。這一問題,在100名被試中只有兩人答對。後來對一個三口之家問這個問題,父母沒答對,孩子卻很快答了出來:「局長是個女的,吵架的一個是局長的丈夫,即孩子的爸爸;另一個是局長的爸爸,即孩子的外公。」為什麼那麼多成年人對如此簡單的問題解答反而不如孩子呢?
  • 職場效應之:青蛙效應、首因效應、鳥籠效應
    青蛙效應——避免溫水煮青蛙,在舒適中死去職場青蛙效應:指把一隻青蛙扔進開水裡,他會因為疼痛立刻跳出,但是如果扔進溫水裡,他會很享受不願跳出來,最後被溫水慢慢熱死。對於企業而言,如果一味沉寂在往日的輝煌,而不是去緊跟市場,奮力拼搏,最後就會被市場淘汰。
  • 做自媒體的心態很重要!要明白「鏈狀效應」、「互惠效應」等!
    因為前幾天加入一個自媒體學習群,裡面就有一位朋友在抱怨,說已經堅持了兩個月了,寫了三十篇文章了,還不給他給原創,很是不平。也認為平臺沒有給他推薦,很不公平,因為他認為他寫的很棒。我看了後,忍不住就想提醒他一下,就留言了。
  • 杜絕「螃蟹效應」,四招教你避免職場「惡性競爭」,早日脫穎而出
    他認為,同學、同事、朋友都是一筆財富,任何人都應該好好珍惜,這種在工作中為了個人的前途致同學情於不顧的人,品質有問題,不能錄用!這是我職業生涯中遇到的關於「職場競爭」的第一課。職場競爭是我們每一個職場人必然遇到的事情。它能促使我們積極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挖掘自身的潛能,是促進我們進步和發展的好機會。但是,是競爭就會存在優勝劣汰,在這種結果導向下,就會有些「小人」進行「惡性競爭」。
  • 李易峰實力演繹「職場菜鳥」成長記,向小人物致敬!
    001毀掉第一印象,陷入「破窗效應」顧耀東所有職場遭遇的根源可不可以歸結到第一天上班遲到?在某種程度上算是。就因為這個導火索,致使他被領導大會公開批評,被一處的人奚落,也被二處的人瞧不起。身在職場,給人第一好印象至關重要。
  • 心理學:學會這三個效應,給你的第一印象加加分
    多用敬語:經常用敬語的人,會給人留下謙遜的印象,讓人們願意接近他。言語幽默:說話風趣幽默的人,能夠消除雙方的緊張感,讓溝通在融洽的氣氛中展開。關注細節:關注細節的人,容易讓人產生良好的印象。人也一樣,可能一個人並不完美,但是你對他的第一印象特別好,你就會覺得他就是完美的。所以抓住暈輪效應這個點,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把自己最完美的樣子展現給別人看,讓別人受暈輪效應的影響,被你吸引,給你的第一印象分拉滿。
  • 工作環境對職場人有多重要,重要性有哪幾點?
    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環境文化。那對於上班族來說,工作環境到底有多重要?工作環境的重要性體現在哪些方面呢?金融科技獵頭作為工作多年的職場人,簡單地分析了一下,在職場中工作環境的重要性都體現在哪些方面。工作環境的重要性1、工作環境是企業文化的體現職場中的工作環境有多重要
  • 職場「凡勃倫效應」
    我告訴他,這其實是「凡勃倫效應」在職場最典型的表現。什麼是「凡勃倫效應」呢?凡勃倫效應是指消費者對一種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標價增高而增加。商品價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商品價格越高消費者反而越願意購買的消費傾向。
  • 補齊短板才在職場中更有競爭力?錯了,你從來沒真正理解木桶效應
    我的一個朋友小傑,前段時間因為公司業務發展不順利,他所在項目的運營部被整體裁撤,使他不得不重新回到找工作求職的大軍中來。因為他的公司之前在行業中還是有一定影響力的,所以在網上投出一些簡歷後,就開始陸續收到一部分公司的面試邀約,但每次面完複試後,就音信全無,不了了之。一直收不到Offer,還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這讓他很苦惱。
  • 心理學:懂得了這四大心理效應,你就會越來越快樂
    從心理學角度上來說,我們對某種事物投入很強烈的情緒,當我們第一次體驗的時候,情感是最為濃烈的,後來會逐步變淡,當我們了解了這個原理後就明白,為何有些人喜歡用分手來刺激自己男朋友,殊不知這種方式用多了,反而會適得其反,所以在生活中避免過度用一種方式刺激,反而會讓你不快樂,而是學會用多種方法去調劑自己心情。
  • 職場案例:不適當的跳槽後有多少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是氣象學家洛倫茲提出來的,說的是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的一場龍捲風。其原因在於: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並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應,最後發生不可預知的結果。
  • 原來職場中的「螃蟹效應」是這樣的
    動物學家曾經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把一直螃蟹放在一個不高的水池中,那隻螃蟹就能自己爬出來,可把很多隻螃蟹放進去,它們就會疊羅漢,下面的會拼命往上爬,循環往復,總有一個拉後腿的螃蟹,導致結果誰都爬不出來。而這種「螃蟹效應」也反應了一種特殊的職場現象:如果團隊中遇到利益衝突的時候,小團體在大團體中往往出現各種狀況。
  • 讓團隊管理如虎添翼的六大心理學效應
    【MBA中國網訊】職場中個人能力強很重要,但如果想要得到快速提升,關鍵的是要看一個團隊的進步速度,都說一個人會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會走的更穩,職場中如何激勵員工的積極性,你應該了解一下關於職場發展的六大心理效應。
  • 在職場打拼,擁有話語權有多重要?
    在《都挺好》中,蘇家三兄妹,都在職場上打拼,三個人的工作職能不同,在公司的級別也不同,他們在公司的話語權,也不相同。如果蘇明哲具有話語權,他就會去公司申訴,其被頂替一事,這件事就會有轉機,而他也不會失去工作。但是,就因為他沒有話語權,即使申訴,也沒有結果,所以,他只能放棄申訴。沒有話語權,就沒有發聲的機會蘇明成在公司的業務並不精到,他在周經理手下工作,除了完成本職工作外,他還免費給周經理當代駕。
  • 職場中一定要警惕《聖經》裡的馬太效應
    #職場人生#從前有一個國王要出遠門,臨走的時候他把三個僕人叫到身旁,每個僕人給了一錠金子。然後對他們說:「你們去做生意。然後等我回來。」當國王回來的時候,第一個僕人對國王說:「主人,你給我的一定金子,我已經賺回了10錠。」
  • 最重要的三個職場能力——共情、共情、共情
    職場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共情能力!先講一個身邊人的例子。之前在報社工作,總編輯是一個能力強、手段硬、脾氣大的人。脾氣大到什麼程度呢?一個月四次的總編會,至少有一次,要罵哭一位副總編。職場中的共情能力表現在——因為懂得,所以接納、所以合作、所以正向反饋。我們一個一個來看。一、因為懂得,所以接納在一家公司內,你可以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這些人不但個性迥異,而且,他們的職業規劃、職場訴求、發展瓶頸等等,全都不一樣。如果你具備共情的能力,你就可以讀懂他們各自的笑點與痛點,以最讓他們舒服的方式與他們交往。
  • 懂點心理學效應,讓第一印象為你加分
    一、反應法則生活是一面鏡子,你怎樣對它,它就會怎麼樣對你。在交際過程中,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你友善的對別人,別人也會以同樣的善意對你。二、投射效應在交往的過程中,我們不僅會對交往對象作出評價,還會對自己產生認知,並且這種認知還會被我們轉移到交往對象身上。這種不知不覺的轉嫁,其實是受到了投射效應的影響。
  • 畫重點」讀懂它就明白了隔山打牛有多強悍
    澳大利亞等國家科學家的科研實驗說明,利用轉基因技術把「殺傷基因」(weaponized-gene)成分分解後導入體內;平時似乎一切正常,而一旦那些成分彼此相遇,它們就開始發揮至病、至殘或至死的作用。而導入方式多種多樣,可以在美國或其它國家對美國公民實施;在潛伏期,現有醫療技術還無法做出及時準確的判斷。因此,基於基因技術的武器的進攻是更暗地或更隱蔽的,是更難發現和更難預防的。
  • 職場效應之:共生效應、投射效應、互惠效應
    共生效應——一起生活、一起工作的我們,都會互相影響職場共生效應:職場中,我們會經常有不同的分工,那就需要不同的是人做,這過程中我們需要儘可能地打開自己,與團隊合作、互相學習、探討,因為我們所有人的經歷、知識結構、技術專長、思維方式等都不一樣,只有互相合作,才能暴露出自己的短處,讓自己也能學習到別人的長處
  • 其他常見的心理學效應
    近年來,在教師招聘和教師資格考試中,對於心理學效應的考查也越來越多,書本上常見的效應有社會刻板印象、暈輪效應、首因效應、近因效應、投射效應、登門檻效應等,但是選項中會出現其他的一些效應,比如扇貝效應、破窗效應等,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一部分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