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四):效力評價|MSCs|幹細胞|適應症|外囊泡|-健康界

2021-01-09 健康界


1

間充質幹細胞的效力概述

細胞產品效力 (Potency) ,FDA給出的定義 [1] 是 「在適當實驗室方法檢測下或在預期方式管理條件下,通過大量臨床數據獲得產品的特殊能力或功能。」 通常,效力用來評價藥物產生特定生理功能的濃度或數量, 由強度 (strength) 和效果 (effectiveness) 兩個因素組成,即相同強度 (一般指濃度) 下所取得的效果。在FDA前瞻性報告 [2] 中,分析了 66份 MSCs 或類似產品的臨床研究申請。報告顯示,從組織來源、製備工藝到體外和體內表徵方法, MSCs 都具有高度變異性。正是因為如此,開發一種針對MSCs 產品效力的測定方法非常有必要。最初,MSCs 的治療潛力被認為是可以可以遷移到受損組織、進行體內分化替換受損或死亡細胞。遺憾的是,MSCs 體內分化尚未得到證實,科學家發現其僅僅可以在體外分化。目前認為觀點 [3] 是,MSCs 移到損傷部位並分泌化學引誘劑,通過招募組織特異性幹細胞 進而產生新的組織,或發揮積極的免疫調節作用。MSCs 分泌物由細胞因子、趨化因子、生長因子和外囊泡 (攜帶蛋白質、脂質和各種RNA) 組成。

MSCs的分泌組分及其功能[4]

MSCs通過分泌營養因子調控免疫系統,可以降低炎症,促進血管新生,減少細胞凋亡和纖維化,刺激內源性幹細胞形成新的組織。

我們討論MSCs 產品的 生物學效力,必須要考慮相應的適應症,否則意義不大。如前所述,MSCs 通過旁分泌機制主要發揮作用,而非通過細胞替代或細胞分化。在 MSCs 產品的背景下,效力檢測通常是評估免疫調控能力或再生修復能力。對於MSCs 產品開發商來說,如果要進行幹細胞藥物申報,需要根據其治療的適應症,開發出與 MSCs 治療效果非常密切的生物學指標,最好與其適應症的治療效果正相關。MSCs 具有免疫調控和促血管新生成的功能,分別治療兩大類不同的疾病,那麼相對應的就有兩個方向的效力指標。下面,我們以商業化的 MSCs 為例,簡單討論 MSCs 產品效力的研究方法。

2

免疫調控能力測定

眾所周知,MSCs 具有降低炎症和免疫調控的特性。在 MSCs 產品治療免疫疾病和組織修複方面,科學家有很大期待。正因如此,ISCT 發布了指導方針,將免疫功能檢測作為 MSCs產品的發布標準,其分析方法包括定量檢測mRNA、檢測相關的表面標記物,和檢測分泌相關蛋白。

作為商業化 MSCs 產品的典範,最早由美國 Osiris 公司開發的骨髓來源的MSCs 產品Prochymal(即Mesoblast 公司的Temcell產品),在日本獲批用於治療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其放行要素之一就是,通過ELISA檢測可溶性蛋白TNF-R1的分泌水平[5]。

目前,預測 BMSCs 效力的一個生物標誌物是TSG-6(腫瘤壞死因子刺激基因6),還有一個是PGE2(前列腺素E2),此外,在與免疫調控能力相關的適應症中,ID 和PDL-1也與治療效果相關。

在 aGvHD中 MSCs介導的免疫調節作用[6]

除了生物標誌物外,BMSCs的其他特性也可以預測其免疫抑制功能,比如通過 與PBMC(外周血單個核細胞)共培養,檢測MSCs產品的相應功能。供體 MSCs 與患者 T 細胞共培養,測量其代謝活性的增加可以作為一個MSCs效力測定。


3

血管生成能力測定

除了免疫調控能力外,MSCs 還具有支持血管生成的能力。血管生成能力測定已被有些 MSCs 產品開發商應用於質控體系中,包括VEGF分泌的定量測定和功能的體外檢測。Athersys 公司在其產品MSCs產品MultiStem的開發中,將血管生成能力的測定,作為MSCs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和下肢缺血動物模型關鍵指標[7]。

其大致流程是:用 培養過 MSCs 的條件培養基,用於檢測促進人臍靜脈內皮細胞(HUVECs)生成血管潛能。其中,VE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CXCL5(C-X-C基序趨化因子-5)和IL-8是主要影響因素。

MSCs 在組織修復中的旁分泌機制模型[8]

在受損組織中,UC-MSCs通過旁分泌效應招募幹細胞/祖細胞,作用於不同周圍細胞來影響微環境,進行組織修復和血管生成。

除了上述,MSCs 還有許多其他促血管生成因子值得研究,如Ang-1(血管生成素-1)、PlGF (胎盤生長因子)和bFGF(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等,這些都有望作為檢測 MSCs 血管生成能力的生物標誌物之一。



4

其他治療機制評估

在某些適應症中,MSCs 的作用機制研究不深刻是影響其效力分析的關鍵因素之一。越來越多的研究者認為,細胞外囊泡(EVs)和線粒體轉移也可反映MSCs 治療能力。

外囊泡(包括外泌體、凋亡小體和微泡三大類)對信號因子、miRNA和其他細胞成分的轉運很重要。體內研究表明,使用MSC-EVs可以獲得類似MSCs細胞本身的治療效果。這可能因為,因為MSCs可能在給藥後不久就發生凋亡,通過釋放細胞囊泡,在疾病治療中發揮作用。

MSCs 通過外囊泡進行成分轉移[9]

此外,線粒體轉移也被認為是MSCs的治療機制之一。BMSCs的線粒體轉移是通過外囊泡釋放或隧道納米管進行轉移的,對駐留的組織細胞具有保護作用,並相應調節其炎症反應。

未來,研究開發方向應側重於將 MSCs產品效力與臨床療效聯繫起來,以便確定有價值的效力指標,通過效力評價來評估 MSCs 產品的治療效果。

相關焦點

  • 【科學普及】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四):效力評價
    本期,我們將針對間充質幹細胞的效力評價展開論述。撰文:步步先生● ● ●上一期我們簡述了間充質幹細胞的質控體系,貫穿於細胞生產工藝的每個環節。每個生產環節都需要相應的質量控制方法和標準。如果細胞產品的質量(如:無菌性,安全性,活力,均一性,純度,穩定性)得到了保證,那麼是否就可以衡量其臨床有效性呢?顯然不行!針對間充質幹細胞,我們如何進行效力評價,本期將展開論述。
  • 一份釐清,間充質幹細胞行業的方方面面|幹細胞|產業鏈|疾病|治療|...
    間充質基質/幹細胞 (Mesenchymal stromal/stem cells,MSCs )來源於發育早期的中胚層和外胚層,屬於多能幹細胞,具有多向分化潛能,可分化為脂肪、骨、軟骨、肌肉、肌腱、韌帶、神經、肝、心肌、內皮等多種組織細胞,主要存在於全身結締組織和器官基質中,以骨髓組織中含量最多。間充質幹細胞在經過連續傳代和冷凍保存之後,仍具有多向分化和自我複製的潛能。
  • 間充質幹細胞分泌組治療脊髓損傷的研究進展
    間充質幹細胞分泌組:是間充質幹細胞分泌至細胞外空間的各種分子或細胞外囊泡,主要由間充質幹細胞培養基去除雜質後獲得,通過各種可溶性分子(如生長因子、趨化因子)及外泌體介導了間充質幹細胞的大部分治療作用,並且能避免細胞移植的各種弊端。
  • 間充質幹細胞治療(一):國際視野
    通常,間充質幹細胞移植後會很快消失,可能是通過旁分泌發揮功能。諸多證據表明,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是一種基於其獨特的免疫調控功能和血管再生功能的細胞治療。與傳統意義上的幹細胞移植治療(用於組織再生)有很大不同,也有些專家認為其不屬於幹細胞治療的範疇。
  • 間充質幹細胞外泌體治療心血管疾病
    前幾天,我們從科普角度介紹了間充質幹細胞外泌體的生物學特性以及它在疾病治療領域所具有的前景。今天我們來具體看看間充質幹細胞及其外泌體如何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療中發揮作用。
  • 【科學普及】間充質幹細胞治療(一):國際視野
    1間充質幹細胞研究歷程間充質幹細胞是幹細胞家族的重要成員。目前來看,間充質幹細胞已成為全球開展臨床研究項目數最多的細胞,全球也有近十款間充質幹細胞藥物上市。換句話說,就是高估了間充質幹細胞的臨床效果。真正的「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最近幾年,隨著日本、印度和歐洲相繼批准了間充質幹細胞藥物上市(如表2)。還有諸多間充質幹細胞藥物進入3期臨床試驗。間充質幹細胞的研發熱度好像又逐漸開始回升,各大幹細胞研發企業也恢復了一定的信心。
  • 從存儲、增殖、新藥研發到治療,這份報告釐清了間充質幹細胞行業的...
    間充質幹細胞 2006年,國際細胞治療協會(ISCT)規範了間充質幹細胞的定義。自1960年代以來,有關其增殖和分化能力的數據逐漸積累,支持了間充質基質/幹細胞(MSCs)的「乾性」,並在2000年左右達到峰值。此後,支持MSCs「基質性」的證據逐漸增加,我們將基於組織支持功能(例如造血幹細胞支持功能)的定義為「基質性」,這涉及多種生長因子、趨化因子、細胞因子和細胞外囊泡等內容。
  • 間充質幹細胞到底有什麼好?為什麼能治療疾病?推動幹細胞儲存
    間充質幹細胞看上去似乎很學術,也常常有人問,什麼是間充質幹細胞?新聞中所說的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取得讓人十分欣喜的結果, 那麼又是什麼決定了間充質幹細胞能夠用於疾病的治療?今天,我們來科普一下。
  • 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的安全性問題
    近年來,間充質幹細胞廣泛應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和研究。間充質幹細胞作為幹細胞療法的「明星成員」,也成為全球研究的熱點。目前,世界上批准上市的幹細胞藥物大多是間充質幹細胞。
  • 間充質幹細胞到底有什麼好?為什麼能治療疾病?
    間充質幹細胞看上去似乎很學術,也常常有人問,什麼是間充質幹細胞?新聞中所說的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取得讓人十分欣喜的結果, 那麼又是什麼決定了間充質幹細胞能夠用於疾病的治療?今天,我們來科普一下。
  • 盤點| 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兒科疾病的臨床進展
    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兒童移植物抗宿主病間充質幹細胞已成功用於治療移植物抗宿主病,國際上有針對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間充質幹細胞藥物上市,而國內也進入到了臨床試驗階段,一些針對這種疾病的間充質幹細胞新藥已經獲得了臨床批件。
  • 探秘臍帶間充質幹細胞
    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幹細胞,尤其是新生兒臍帶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被美、英、日、韓和以色列等多個國家應用到重症及危重症的救治研究中,我國科技部也在第一時間啟動了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臨床研究應急攻關項目。結果顯示,幹細胞治療安全、有效,能夠使重症、危重症患者呼吸困難很快得到緩解或者停止加重。
  • 簡述間充質幹細胞藥物開發策略,這篇值得一讀!
    撰文:張磊來源:幹細胞者說幹細胞藥物開發的目的是,從「一對一」的個體化幹細胞臨床應用轉向「一對多」的臨床治療方案,為臨床提供標準化的幹細胞製品。以下為需要擴增的間充質幹細胞藥物開發流程(圖1):圖1.幹細胞藥物開發流程
  • 間充質幹細胞 最具臨床應用潛能的幹細胞
    目前,科學家致力於發現和製造一種無倫理學限制、無免疫排斥、對供受者無損害、取材方便、純度高而又保持生物特性的幹細胞,以滿足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的需要。間充質幹細胞就是備受關注的一個成體幹細胞群體。 間充質幹細胞是幹細胞家族的又一重要成員,源於發育早期的中胚層和外胚層。間充質幹細胞是一種具有自我複製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的成體幹細胞,屬於非終末分化細胞,它既有間質細胞,又有內皮細胞及上皮細胞的特徵。間充質幹細胞在體外特定的誘導條件下,可分化為脂肪、軟骨、骨、肌肉、肌腱、神經、肝、心肌、胰島β細胞和內皮等多種組織細胞,連續傳代培養和冷凍保存後仍具有多向分化潛能。
  • 【科學普及】間充質幹細胞治療(二):先進位造工藝
    ● ● ●書接上回,上一期我們簡述了間充質幹細胞的研發歷程,從國際視野角度介紹了全球間充質幹細胞藥物研發現狀,指出了幹細胞藥物開發面臨的困難。如果要開發一種「現貨型」異體間充質幹細胞療法,規模化生產是阻礙其成藥的一個重要因素。本期,我們將淺談一下間充質幹細胞的生產工藝。
  • 什麼是間充質幹細胞?全球間充質幹細胞臨床研究現狀概覽!
    美國生物學家喬治戴利曾說:如果20世紀是藥物治療時代,那麼21世紀就是細胞治療的時代。幹細胞以其強大的自我更新、複製以及多向分化潛能,成為細胞治療時代的重點研究方向之一。基於幹細胞的幹細胞療法更是被認為是當代再生醫學研究的核心,有望成為突破各種疑難病症的新途徑,為醫學界帶來顛覆性改變。間充質幹細胞臨床應用價值不菲幹細胞是人體內一類具有自我更新與多向分化潛能的原始細胞群。按照發生學來源分類,幹細胞可以分為胚胎幹細胞和成體幹細胞兩類。
  • 間充質幹細胞外泌體治療多種疾病前景可期
    日前,發表在《Stem Cells and Development》上的一文指出,間充質幹細胞來源外泌體在治療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成效顯著,康復率高達71%。外泌體具有安全性、恢復氧合、下調細胞炎症因子和重建免疫系統功能等優點,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新冠肺炎治療候選藥物[1]。
  • 知識科普|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膝關節炎,值得期待
    最近,西比曼生物的異體人源脂肪間充質祖細胞注射液,獲得了我國實施「60天臨床試驗默許制」後的首個藥物臨床試驗批件,將直接開展治療膝骨關節炎的II期臨床試驗。而國外,2009年比利時批准上市的ChondroCelect是一種自體軟骨來源的細胞治療製品。韓國一款主要成分為臍帶血間充質幹細胞的幹細胞製劑Cartistem,也在2012年被批准用於退行性關節炎的治療。
  • 間充質幹細胞或可成為治療重症肌無力的理想種子細胞
    目前重症肌無力主要的治療手段包括緩解症狀的藥物治療、免疫抑制劑、血漿置換、胸腺切除手術,但無特別有效的治療辦法,且隨著病程發展藥物的療效會越來越差。研究表明,對於重症肌無力患者來說,幹細胞移植可以有效緩解症狀。除了造血幹細胞,實驗結果表明,臍帶間充質幹細胞也能有效緩解重症肌無力的相關症狀。研究詳情重症肌無力約有80%合併胸腺異常,20%合併胸腺瘤。胸腺組織中生發中心存在大量T細胞,刺激外周血中的B細胞活化增殖,生成特異性抗體。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對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感興趣?
    近年來,間充質幹細胞作為新興的醫療技術發展迅速,在多種疾病的幹預治療研究中,效果顯著。很多人經常會問:「間充質幹細胞是什麼?它能治療哪些疾病?」很多人對幹細胞能治療哪些病症的了解十分有限,最為大眾耳熟能詳的是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