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間充質幹細胞藥物開發策略,這篇值得一讀!

2020-11-27 健康界

撰文:張磊

來源:幹細胞者說


幹細胞藥物開發的目的是,從「一對一」的個體化幹細胞臨床應用轉向「一對多」的臨床治療方案,為臨床提供標準化的幹細胞製品。

藥物的開發需要遵循常規藥物開發的流程,包括藥學研究、非臨床研究、臨床試驗申請、早期臨床試驗、確證性臨床試驗、新藥申請和批准上市等過程


1

幹細胞製劑開發要點概述

幹細胞製劑藥學研究,主要包括工藝開發與質量評價:

供者篩查、組織採集,細胞分離、純化、培養、保藏、鑑別、效力檢測,以及生物學特性、遺傳學穩定性研究,幹細胞庫技術標準及工作標準建立;

大規模細胞擴增、細胞製備工藝、劑型選擇、包裝選擇、處方篩選、製劑凍存/復甦工藝,體外操作對幹細胞生物學特性的影響,過程質量控制,幹細胞藥物放行標準建立;

產品凍存與復甦、冷鏈運輸技術、臨床快速檢驗、穩定性研究等,穩定性研究包括凍存條件下製劑影響因素試驗、長期試驗,模擬臨床應用條件的試驗等,通過這些實驗獲得的藥品穩定性信息來確定藥物的儲存運輸條件、包裝以及有效期。

幹細胞製劑開發過程服從GMP原則,但應充分考慮活的藥物與傳統藥物區別:

  1. 供者細胞的合理性及篩查;

  2. 生產材料應考慮,供者細胞、生產過程細胞分類分級管理,生產用原材料的風險評估,外源因子去除,限制動物及人來源材料,基因修飾/改造按高風險管控,輔料使用考慮必要性、安全性和合理性;

  3. 製備工藝與過程控制應證明可行性與穩健性,生產工藝的設計(QbD)應避免細胞發生非預期的或異常的變化,全過程監控、持續改進,用連續自動化、全封閉手段減少汙染;

  4. 強調過程控制與製品放行互補,高風險操作評估,細胞製劑與回輸製劑轉換驗證;

  5. 質量研究取代表批次及生產階段細胞的特性、功能性、純度和安全性等分析;

  6. 質量控制基於過程理解,兼顧認知,逐步完善,確證性與商業化保持一致;

  7. 臨床質量核准,方法驗證與藥典適用性驗證,快速微量方法相互驗證;

  8. 穩定性研究應採取連續工藝,適用包裝密封性研究、冷凍儲存適應性研究等,運輸條件,模擬使用;

  9. 應對直接容器和過程容器進行安全性評估和相容性研究,次級包裝應考察遮光性、密封性和抗擊機械壓力;

2

臨床前研究環節

非臨床研究,包括臨床前藥效學、藥物的作用機制、一般藥理、毒理、藥物相互作用、藥代動力學等。  
非臨床研究是在動物身上進行的研究,目的是捕捉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信號, 了解藥物在動物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排洩(ADME)及藥物藥代動力學(PK)/藥效學(PD)相關動物種群中,對局部和全身毒性反應進行識別、鑑定、量化,識別其毒性的靶器官和部位,可逆性 (急性或慢性毒性),量效關係。  
如果在人體應用時,安全劑量及劑量遞增方案的建議,毒性/活性的潛在靶器官的鑑定,識別臨床監測參數,病人的入組資格鑑定標準,終止潛在的不成功的開發計劃;優化給藥方案/種類合理性。  

幹細胞製劑藥理毒理學研究基本內容包括:

同種/異種幹細胞在動物體內的分布、定植、分化和轉歸等;  
異種/同種幹細胞在動物(鼠及大動物等)疾病模型體內有效性評價;  
一般毒性、特殊毒性(致瘤、促瘤、免疫毒性、生殖毒性等)、長期毒性評價試驗;  

由新藥開發機構進行的實驗室和動物研究,以觀察幹細胞針對目標疾病的量效關係,同時對幹細胞進行安全性評估,安全性評估必須在GLP實驗完成。


3

幹細胞臨床試驗注意事項

新藥臨床試驗(Investigational New Drug,簡稱IND)申請:在臨床前試驗完成後,新藥註冊受理前召開藥品審評中心與註冊申請人溝通會議,然後向CDE提請一份IND。

提出的IND需包括以下內容:先期的體外試驗結果,體內的作用機制,藥理、藥效研究結果,安全性研究結果,後續研究的適應症和臨床方案等,臨床評價包括安全性、有效性評價,臨床研究風險及應急控制預案

同時根據需要,所用幹細胞種子庫、半成品及成品在相關檢定機構進行覆核檢驗。IND需得到審核部門的審核和批准,審評機構自受理之日起60個工作日後,沒有給出否定或質疑的審查意見即視為同意,申請人可按照遞交的方案開展臨床試驗。

新藥臨床試驗需要遵循赫爾辛基宣言倫理原則、《新藥審批辦法》、《新藥審批辦法》、《藥品註冊管理辦法》中國/WHO/ICH GCP 指導原則、CDE註冊要求/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

臨床試驗是針對人類進行的、在健康志願者和患病患者身上進行的試驗,目的是在人類中建立藥物實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細胞製品的臨床分為早期臨床試驗和確證性臨床試驗,取代傳統藥物的 I-III 期臨床試驗。

早期臨床試驗主要目的安全性,次要目的有效性,藥代動力學研究單次與多次給藥細胞活力、增殖、分化、分布、遷移,預期存活時間及生物學功能,是否長期存在或持久作用等;概念驗證試驗Proof-of-concept, POC應考慮短期效應與長期結局,劑量探索dose finding試驗包括起始劑量、有效劑量、最大耐受劑量等;

確證性臨床試驗,由於研究目的和研究問題的不同,而可能包含多個試驗項目,考慮細胞活性持續時間,遲發安全性要開展長期隨訪,持續監測安全性與藥理活性,長期有效性及充分暴露安全性,長期安全性監測失效、感染、免疫原性、免疫抑制、惡性轉化等風險。

通過兩個階段的臨床試驗,新藥開發機構將分析所有的試驗數據,如果數據能夠成功證明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機構將向藥品監督機構提出新藥申請。一旦藥品監督機構批准了幹細胞新藥申請,此款幹細胞新藥就可以被醫師用於處方。

新藥上市與上市後再評價:GMP設施建設,產品生產驗證,新藥臨床應用安全性數據追蹤與分析。


4

幹細胞製品開發流程

幹細胞藥物包括分離後不需擴增需要擴增兩種形式的製品。

分離後不需擴增的製品如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在細胞分離後就可直接獲得終產品,此類產品目前國家按第三類醫療技術管理。而此類產品在國外已經有按藥物申報的先例,並獲得FDA的NDA批准。

需要擴增的幹細胞藥物,由於需要較多的體外操作,對其安全性評價將是重點。國內尚無被批准的幹細胞藥物。以下為需要擴增的間充質幹細胞藥物開發流程(圖1)

圖1.幹細胞藥物開發流程

參照國際幹細胞指南和國家相關標準規範,對供者篩查、樣本採集、分離、純化、誘導、入庫篩選以及所涉及的人員、設備設施、原輔材料、環境、操作程序進行規範,建立幹細胞庫技術標準,為幹細胞供試品製備提供臨床級種子來源。

參考質控指標包括:細胞鑑別、個體DNA指紋圖譜、細胞HLA分型、多向分化潛能、細胞純度、染色體核型分析、端粒酶活性和致瘤性。其中,生物活性檢測包括總細胞數和活細胞數,細胞活力和效力檢測。外來因子檢測細菌、真菌、支原體、病毒(HIV-1、B型肝炎、C型肝炎、巨細胞病毒、EB病毒等),以及相關的逆轉錄病毒,若使用抗生素殘留也應進行測試,

建立幹細胞的大規模培養、誘導分化、細胞製品製備、冷凍貯存、冷鏈傳輸、臨床配製等工藝。

依照GMP要求,質量保證將貫穿細胞製備的整個流程,制定標準操作程序(SOPs)對所涉及的人員、設備設施、原輔材料、環境、操作程序進行規範。工藝穩定後開展工藝驗證,製備連續10批以上符合標準的供試品。供試品製備能力為每批數十個臨床劑量,為細胞製品質量評價提供均一、穩定的供試品。

針對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目標疾病,開展分子水平、細胞水平、動物水平研究,設置從供者篩查到臨床回輸放行全過程的質量控制點、安全性評價指標、功能性檢測指標等,建立實現對細胞形態、生物標誌物、細胞純度、細胞活率、倍增時限、細胞世代、傳代穩定性、遷移能力、分化能力、異常免疫反應、成瘤能力、生物學效力開展評估,建立分析測試方法並進行驗證。

評估體外過程對於生物學功能、免疫原性、基因組穩定性等方面的影響,確定限定傳代代次。

參照《中國藥典》(第三部)形式制定《供臨床用間充質幹細胞製造與檢定規程(草案)》,實現幹細胞供者篩查、入庫篩查、過程質量控制、中間品檢測、半成品檢測、細胞製品檢測及原輔材料檢測功能。

根據幹細胞製劑類型、適應症和給藥途徑建立動物評價模型,結合體外細胞學研究數據開展低/高代次和限定代次的幹細胞製劑的組織分布、遷移、歸巢、定植和分化、轉歸,致/促/抑瘤試驗、免疫原性和免疫毒性試驗,溶血實驗、過敏試驗、毒性試驗,特殊安全性試驗,有效性試驗等,對安全性指標、生物學效力參數進行驗證和評估。

相關動物種群中,對局部和全身毒性反應進行識別、鑑定、量化其毒性/活性的靶器官和部位,確認急/慢性毒性的可逆性及量效關係,研究DNA相互作用、組織兼容性、分泌物質、病毒複製能力、插入突變、致癌基因等。

人體應用時,安全劑量及劑量遞增方案的建議,識別臨床監測參數,建議病人的入組標準,建議主要與次要臨床終點。

早期臨床試驗,是首次在人體進行的的臨床試驗其研究目的是了解藥物的安全性,確定有效的劑量範圍/最小有效劑量(MED),確定藥物的適應症/最佳劑量,對藥物的療效進行初步評價,並建立與安慰劑或者對照相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觀察人體對新藥的耐受程度以及研究藥物代謝動力學,為制定給藥方案提供依據。

早期臨床試驗最低病例數是20-30例,總體一般不超過100例通常採用藥物遞增研究,估計在達到病人不能接受的毒性前的最大劑量(MTD)

確證性臨床試驗,通常是隨機、雙盲、對照(安慰劑/陽性對照)的多中心、大規模的驗證性研究。其研究目的是確認新藥對目標適應症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藥品試驗總體須在300例以上,必須提供有統計學意義的療效的證據產品上市後,仍需要在「真實世界」環境下繼續評價幹細胞新藥的風險和安全性以及其風險效益。


5

文末小結

 新藥從實驗室進入到臨床試驗階段,通常被稱為新藥的「死亡之谷」。新藥開發是一個長期複雜的過程,資金密集、人才密集,成功率低,風險巨大。我國目前還未有幹細胞藥物被批准上市銷售,但已經有一些機構已經申報幹細胞藥物,並獲準進入臨床試驗。

隨著《臨床幹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與《幹細胞製劑質量控制及臨床前研究指導原則(試行)》等文件出臺,國家幹細胞臨床研究專家委員會成立,幹細胞臨床研究機構及研究項目啟動備案工作。規範幹細胞臨床研究有助於為幹細胞藥物適應症選擇提供概念性驗證(PoC),減小藥物開發風險。

註:本文已刊登於《間充質幹細胞基礎與臨床(第二版)》一書。
1.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細胞製品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徵求意見稿)》,2016年12月16日  
2.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細胞治療產品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試行)》2017年12月22日  
3.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年6月5日  

相關焦點

  • 什麼是間充質幹細胞?全球間充質幹細胞臨床研究現狀概覽!
    相比於胚胎幹細胞,成體幹細胞則有著容易獲取、致瘤風險低以及無倫理爭議等優點,因此成體幹細胞成為了幹細胞臨床應用研究的主要對象。而在眾多的成體幹細胞臨床研究中,間充質幹細胞是最多的一個。間充質幹細胞,是一類起源於中胚層的成體幹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潛能。間充質幹細胞不僅存在於骨髓中,也存在於骨骼肌、骨外膜和骨小梁中,且其能夠分化的組織類型十分廣泛。
  • 間充質幹細胞治療(一):國際視野
    目前來看,間充質幹細胞已成為全球開展臨床研究項目數最多的細胞,全球也有近十款間充質幹細胞藥物上市。間充質幹細胞(也稱間充質基質細胞,Mesenchymal Stem/Stromal cell,MSCs)被廣泛用於命名各種組織來源的貼壁生長的成纖維細胞群,具有多向分化潛能、免疫調控及促進組織再生功能。目前,間充質幹細胞臨床試驗已經超過900項,用於治療各種難治性疾病。
  • 【科學普及】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四):效力評價
    本期,我們將針對間充質幹細胞的效力評價展開論述。撰文:步步先生● ● ●上一期我們簡述了間充質幹細胞的質控體系,貫穿於細胞生產工藝的每個環節。每個生產環節都需要相應的質量控制方法和標準。如果細胞產品的質量(如:無菌性,安全性,活力,均一性,純度,穩定性)得到了保證,那麼是否就可以衡量其臨床有效性呢?顯然不行!針對間充質幹細胞,我們如何進行效力評價,本期將展開論述。
  • 【科學普及】間充質幹細胞治療(一):國際視野
    1間充質幹細胞研究歷程間充質幹細胞是幹細胞家族的重要成員。目前來看,間充質幹細胞已成為全球開展臨床研究項目數最多的細胞,全球也有近十款間充質幹細胞藥物上市。從此,開啟了第一例間充質幹細胞的臨床應用。後來,Arnold Caplan教授成了全球第一家間充質幹細胞公司——大名鼎鼎的Osiris Therapeutics公司的創始人。Osiris Therapeutics公司開發的間充質幹細胞注射液(Prochymal)於2012年在加拿大有條件獲批,作為藥品上市,用於兒童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治療。
  • 探秘臍帶間充質幹細胞
    相比傳統藥物治療,幹細胞在阻斷肺纖維化進程,促進肺部損傷修復等方面顯示出獨特優勢。那麼,什麼是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它又有哪些應用潛力呢,最重要的是,這種幹細胞和我們老百姓又有什麼樣的關係呢?對於這些問題,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研究所研究員段海峰博士,分享了他的看法。
  • 【科學普及】間充質幹細胞治療(二):先進位造工藝
    ● ● ●書接上回,上一期我們簡述了間充質幹細胞的研發歷程,從國際視野角度介紹了全球間充質幹細胞藥物研發現狀,指出了幹細胞藥物開發面臨的困難。如果要開發一種「現貨型」異體間充質幹細胞療法,規模化生產是阻礙其成藥的一個重要因素。本期,我們將淺談一下間充質幹細胞的生產工藝。
  • 知識科普|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膝關節炎,值得期待
    最近,西比曼生物的異體人源脂肪間充質祖細胞注射液,獲得了我國實施「60天臨床試驗默許制」後的首個藥物臨床試驗批件,將直接開展治療膝骨關節炎的II期臨床試驗。而國外,2009年比利時批准上市的ChondroCelect是一種自體軟骨來源的細胞治療製品。韓國一款主要成分為臍帶血間充質幹細胞的幹細胞製劑Cartistem,也在2012年被批准用於退行性關節炎的治療。
  • 間充質幹細胞外泌體治療心血管疾病
    前幾天,我們從科普角度介紹了間充質幹細胞外泌體的生物學特性以及它在疾病治療領域所具有的前景。今天我們來具體看看間充質幹細胞及其外泌體如何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療中發揮作用。
  • 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的安全性問題
    近年來,間充質幹細胞廣泛應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和研究。間充質幹細胞作為幹細胞療法的「明星成員」,也成為全球研究的熱點。目前,世界上批准上市的幹細胞藥物大多是間充質幹細胞。
  • 間充質幹細胞-中科西部細胞,始於2007年
    MSCs是一種主要類型的成體幹細胞,正在研究用於治療應用,因為它們具有治療一系列急性和退行性疾病的潛力。它們在體內外特定的誘導條件下可以分化成脂肪、軟骨、肌肉、肌腱、韌帶、神經甚至血液等多種組織細胞——這簡直相當於孫悟空72變的能力! 1.間充質幹細胞的免疫調節功能 間充質幹細胞最重要的特性在於其具有很強的免疫調節作用。
  • 科學網—間充質幹細胞:組織修復的理想「種子」
    在於豔秋看來,間充質幹細胞不但具備幹細胞的增殖分化潛能,還是一種免疫缺陷和免疫調節細胞。同時,間充質幹細胞還可分泌多種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質,包括一些生長因子和細胞外基質成分,調控細胞外的微環境,因而,它也是組織間質中的重要微環境成分之一。
  • 間充質幹細胞:我是怎麼來的?
    眾所周知,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中胚層來源的、廣泛分布於全身多組織中的幹細胞。20世紀70年代,Friedenstein等成功通過貼壁分離培養的方法,從骨髓中分離出一種纖維原細胞,並證明其可在體外大量擴增,並具有定向分化的特徵。隨後,Prockop和Pittenger分別證明了這種纖維樣黏附細胞含有間充質幹細胞,具有分泌多種間質組織的能力。1991年,Caplan教授首次提出MSCs的概念,他也被業界稱為「間充質幹細胞之父」。
  • 間充質幹細胞主要來源於哪裡?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間充質幹細胞是最熱門的一類幹細胞,已經被當做新的治療手段廣泛應用於臨床研究中。由於間充質幹細胞在這次新冠疫情中發揮了作用,也得到了了專家院士的認可,很多人對它產生了興趣,「間充質幹細胞主要來源於哪裡」也成為了很多人討論的話題。
  • 間充質幹細胞:「我」怎麼來的?
    眾所周知,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中胚層來源的、廣泛分布於全身多組織中的幹細胞。 間充質幹細胞的發展歷史 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 骨髓間充質幹細胞與舌鱗癌細胞:是促進生長還是靶向生物治療
    在機體調控下,間充質幹細胞具有的歸巢作用能夠使其由原組織位點向新組織位點遷移聚集,從而參與組織、器官的更新及修復,維持機體組織形態和功能。近年來腫瘤靶向生物治療逐漸受到關注,幹細胞技術可以使治療因子選擇性送至腫瘤部位發揮相應作用,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在這一方面表現出很大的優勢,但是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對舌鱗癌的作用及作用機制尚不明確。目的:綜述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對舌鱗癌細胞影響的研究進展,明確其作用並探討作用機制。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間充質幹細胞|clinicaltrials.gov|急性呼吸...
    第二,間充質幹細胞的免疫調節作用有助於肺損傷的修復。移植到體內的間充質幹細胞通過與肺組織局部細胞相互作用,從而減輕肺部組織局部的炎症反應,促進損傷組織的修復。間充質幹細胞的免疫調節作用已經被應用到多種疾病的治療研究中。《幹細胞轉化醫學雜誌》上的論文強調[2],間充質幹細胞的免疫調節具有臨床益處,可在免疫/炎症疾病如嚴重肺損傷、細菌和病毒感染相關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中進行應用。
  • 間充質幹細胞真的能拯救卵巢早衰嗎?
    間充質幹細胞具有多能性和低免疫原性,被認為具有治療卵巢早衰的潛力。許多研究證明不同組織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均可以改善受損的卵巢功能,這些間充質幹細胞來源包括骨髓、羊水、胎盤羊膜、脂肪組織、臍帶、月經血、子宮內膜等。
  • 梳理牙齒間充質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
    小編針之前已對牙周膜幹細胞、牙髓幹細胞進行過梳理,這裡對除牙周膜幹細胞、牙髓幹細胞和人脫落乳牙幹細胞之外的牙齒間充質幹細胞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一番梳理,以饗讀者。 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2006年3月7日發表的新聞公報說,該所和大阪大學研究人員用特殊的蛋白質分解酶對牙齒矯正治療中拔除的智齒牙胚進行了處理,結果分離出具有極強增殖和分化能力的間充質幹細胞。他們隨後使牙胚間充質幹細胞增殖為細胞無性系,並在試管中成功誘導細胞無性系分化為骨細胞、肝細胞和神經細胞。
  • 一份釐清,間充質幹細胞行業的方方面面|幹細胞|產業鏈|疾病|治療|...
    ;UC-MSC:臍帶間充質幹細胞;DPSC:牙髓幹細胞;eMSC:子宮內膜間充質幹細胞2間充質幹細胞的應用於治療MSCs功能較多,應用廣泛,主要功能是進行細胞移植治療,亦可作為一種理想的靶細胞用於基因治療,同時在生物組織工程和免疫治療中也有一定的應用
  •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臨床案例集錦
    導語 間充質幹細胞是一種多能幹細胞,能分化成多種組織細胞,據有強大的免疫調節作用,是目前應用最廣泛、最安全的幹細胞。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來源於新生兒,相對於成人的間充質幹細胞更加純淨、原始,細胞的增殖、分化及免疫調節能力都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