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充質幹細胞主要來源於哪裡?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2020-11-30 大眾網

  在近些年中,科研學者們無論在臨床還是在基礎研究中,越來越多的涉及到了幹細胞。間充質幹細胞是最熱門的一類幹細胞,已經被當做新的治療手段廣泛應用於臨床研究中。由於間充質幹細胞在這次新冠疫情中發揮了作用,也得到了了專家院士的認可,很多人對它產生了興趣,「間充質幹細胞主要來源於哪裡」也成為了很多人討論的話題。

  間充質幹細胞廣泛存在於人體組織中

  間充質幹細胞易於在組織中尋找和分離,並且具有優於其他組織細胞較強的增殖能力和低免疫原性及免疫反應抑制能力。間充質幹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潛能,能分化為脂肪、肌肉、內皮、血管平滑肌、骨和軟骨等組織細胞。由於以上特點,間充質幹細胞可以用於異體的組織損傷修復,是組織工程和細胞治療的理想種子細胞。

  間充質幹細胞來源豐富,可來自脂肪、皮膚、周圍血液、牙髓、臍帶和胎盤。脂肪、皮膚、周圍血液、牙齒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均需要侵入性操作才可以獲得。臍帶以及胎盤間充質幹細胞取材方便,足月的胎盤是胎兒娩出後的廢棄物,容易獲得並且體積大獲得的數量多,科研成本低廉,不涉及社會、倫理等問題。科學研究發現,胎盤間充質幹細胞有優於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的增殖能力,能夠大量擴增間充質幹細胞的數量。

  間充質幹細胞的數量特別重要

  為什麼幹細胞擴增能力特別重要?舉一個例子,當組織大面積損傷,需要應用幹細胞治療時,幹細胞的數量來源成為至關重要的問題,所以在選擇幹細胞種類的同時還要對所選擇的幹細胞增殖能力有所了解。

  胎盤間充質幹細胞的增殖能力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增殖能力強。儘管如此,實驗結果表明,胎盤間充質幹細胞在體外培養時,隨著細胞代次的增加,細胞會逐漸出現老化。由於胎盤幹間充質細胞在P5代後增殖能力會逐漸的下降,所以作為臨床應用時最好選擇P5代以下的間充質幹細胞為宜。因此一分胎盤能夠獲得的臨床運用的間充質幹細胞的數量是有限的,在中國龐大人口基數面前,胎盤間充質幹細胞是稀缺資源,這一點也越來越被認為所意識,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選擇自存胎盤間充質幹細胞,以備將來之需,避免將來可能面臨的是需要用細胞治療時陷入沒有細胞的窘境。據悉,這幾年選擇在博雅幹細胞庫存儲胎盤的家庭逐年增多,這也代表著整個時代發展的新趨勢。

  現如今,市場上已經出現成熟的間充質幹細胞存儲機構,諸如博雅幹細胞庫,截止2019年底已經為全國超過7萬家庭提供胎盤幹細胞存儲服務,為他們保存寶貴的醫學資源。這些資源將來有可能對疾病的治療起到重要的作用,為家庭健康做保障。

  免責聲明:本文源自網絡,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什麼是間充質幹細胞?全球間充質幹細胞臨床研究現狀概覽!
    相比於胚胎幹細胞,成體幹細胞則有著容易獲取、致瘤風險低以及無倫理爭議等優點,因此成體幹細胞成為了幹細胞臨床應用研究的主要對象。而在眾多的成體幹細胞臨床研究中,間充質幹細胞是最多的一個。間充質幹細胞,是一類起源於中胚層的成體幹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潛能。間充質幹細胞不僅存在於骨髓中,也存在於骨骼肌、骨外膜和骨小梁中,且其能夠分化的組織類型十分廣泛。
  • 間充質幹細胞:我是怎麼來的?
    眾所周知,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中胚層來源的、廣泛分布於全身多組織中的幹細胞。,並認為成纖維細胞可能來源於骨髓。20世紀70年代,Friedenstein等成功通過貼壁分離培養的方法,從骨髓中分離出一種纖維原細胞,並證明其可在體外大量擴增,並具有定向分化的特徵。隨後,Prockop和Pittenger分別證明了這種纖維樣黏附細胞含有間充質幹細胞,具有分泌多種間質組織的能力。1991年,Caplan教授首次提出MSCs的概念,他也被業界稱為「間充質幹細胞之父」。
  • 間充質幹細胞:「我」怎麼來的?
    眾所周知,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中胚層來源的、廣泛分布於全身多組織中的幹細胞。 間充質幹細胞的發展歷史 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 關於間充質幹細胞的14個特性,你了解幾個?
    間充質幹細胞,又稱多潛能基質細胞,簡稱MSCs,是屬於中胚層的一類多能幹細胞,主要存在於結締組織和器官間質中,包括:骨髓、臍帶、脂肪、黏膜、骨骼、肌肉、肺、肝、胰腺等組織以及羊水、羊膜、胎盤等。在適宜條件下可分化為脂肪、骨、軟骨等多種組織細胞。
  • 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的安全性問題
    近年來,間充質幹細胞廣泛應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和研究。間充質幹細胞作為幹細胞療法的「明星成員」,也成為全球研究的熱點。目前,世界上批准上市的幹細胞藥物大多是間充質幹細胞。
  • 科學網—間充質幹細胞:組織修復的理想「種子」
    自1976年間充質幹細胞首次從人類骨髓中分離出來之後,其生物學特性的基礎研究及臨床應用就成為生命科學的研究熱點。 中國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於豔秋表示,間充質幹細胞是來源於中胚層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幹細胞,存在於人體的結締組織和器官間質中,如骨髓、外周血、脂肪等。
  • 守護家庭、女性與兒童,間充質幹細胞臨床前景被看好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間充質幹細胞一詞更是頻繁出現在各大媒體網絡上,瘋狂刷屏,被大眾提及討論。那麼,間充質幹細胞究竟是什麼?它來自哪裡?臨床發展前景如何呢?間充質幹細胞存儲有意義嗎?什麼是間充質幹細胞?出生前的胎兒、新生兒圍產組織(胎盤、臍帶)、成人組織(外周血、骨髓、脂肪)……作為幹細胞家族的重要成員,間充質幹細胞廣泛存在於人體許多組織器官中。而對比來說,新生兒圍產組織的胎盤和臍帶是間充質幹細胞臨床應用的最佳來源。為什麼這麼說呢?
  • 間充質幹細胞外泌體治療心血管疾病
    前幾天,我們從科普角度介紹了間充質幹細胞外泌體的生物學特性以及它在疾病治療領域所具有的前景。今天我們來具體看看間充質幹細胞及其外泌體如何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療中發揮作用。
  • 間充質幹細胞或將成為治療心梗的首選
    在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發表了「全球疾病負擔」數據,這是一項關於世界人口死亡和疾病主要原因的全球性研究。通過多年來的數據統計,可以明顯看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頭號原因。例如,在法國,2017年的年齡標準化比率約為每10萬人中有86人;而在東歐,這一比例大約高出5倍,為每10萬人中400~500人。最高的是烏茲別克斯坦,每10萬人中有724人。近年來,間充質幹細胞移植作為一類新型的治療難治疾病的手段正在逐漸被人們廣泛關注,使用不同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對心肌梗死進行治療的試驗不勝枚舉。
  • 間充質幹細胞分泌組治療脊髓損傷的研究進展
    間充質幹細胞分泌組:是間充質幹細胞分泌至細胞外空間的各種分子或細胞外囊泡,主要由間充質幹細胞培養基去除雜質後獲得,通過各種可溶性分子(如生長因子、趨化因子)及外泌體介導了間充質幹細胞的大部分治療作用,並且能避免細胞移植的各種弊端。
  •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臨床案例集錦
    導語 間充質幹細胞是一種多能幹細胞,能分化成多種組織細胞,據有強大的免疫調節作用,是目前應用最廣泛、最安全的幹細胞。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來源於新生兒,相對於成人的間充質幹細胞更加純淨、原始,細胞的增殖、分化及免疫調節能力都更強。
  • 探秘臍帶間充質幹細胞
    相比傳統藥物治療,幹細胞在阻斷肺纖維化進程,促進肺部損傷修復等方面顯示出獨特優勢。那麼,什麼是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它又有哪些應用潛力呢,最重要的是,這種幹細胞和我們老百姓又有什麼樣的關係呢?對於這些問題,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研究所研究員段海峰博士,分享了他的看法。
  • 【科學普及】間充質幹細胞治療(一):國際視野
    1間充質幹細胞研究歷程間充質幹細胞是幹細胞家族的重要成員。目前來看,間充質幹細胞已成為全球開展臨床研究項目數最多的細胞,全球也有近十款間充質幹細胞藥物上市。歐洲,日本,印度獲批幹細胞藥物目前,國際上已經獲批上市的間充質幹細胞產品有10種(其中兩種退市不提)。值得一提的是,美國FDA至今也未批准任何一款間充質幹細胞作為藥物上市銷售。大部分已獲批上市的間充質幹細胞產品,主要是根據其免疫調控和促進血管生成的這兩個生物學特性來選擇適應症,如移植物抗宿主病、膝骨關節炎、克羅恩病,嚴重下肢缺血等。
  • 梳理牙齒間充質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
    小編針之前已對牙周膜幹細胞、牙髓幹細胞進行過梳理,這裡對除牙周膜幹細胞、牙髓幹細胞和人脫落乳牙幹細胞之外的牙齒間充質幹細胞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一番梳理,以饗讀者。 文章中所研究的細胞是牙齦間充質幹細胞(GMSC),其是在齒齦或牙床組織中發現的;GMSC和其它幹細胞一樣,具有分化成為其它類型細胞的能力,同樣也可以影響免疫系統。 研究者Songtao Shi說道,牙齦在機體中非常特殊,其通常會發生很少的炎性反應,而且其和皮膚相比癒合速度很快。
  • 間充質幹細胞的三系分化及鑑定
    近年來國內外關於幹細胞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而這其中最熱門的研究當屬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MSC是一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種分化潛能的成體幹細胞,來源於胚胎發育早期的中胚層未成熟的胚胎結締組織。
  • 間充質幹細胞治療(一):國際視野
    換句話說,就是高估了間充質幹細胞的臨床效果。真正的「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最近幾年,隨著日本、印度和歐洲相繼批准了間充質幹細胞藥物上市(如表2)。還有諸多間充質幹細胞藥物進入3期臨床試驗。間充質幹細胞的研發熱度好像又逐漸開始回升,各大幹細胞研發企業也恢復了一定的信心。
  • 知識科普|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膝關節炎,值得期待
    最近,西比曼生物的異體人源脂肪間充質祖細胞注射液,獲得了我國實施「60天臨床試驗默許制」後的首個藥物臨床試驗批件,將直接開展治療膝骨關節炎的II期臨床試驗。而國外,2009年比利時批准上市的ChondroCelect是一種自體軟骨來源的細胞治療製品。韓國一款主要成分為臍帶血間充質幹細胞的幹細胞製劑Cartistem,也在2012年被批准用於退行性關節炎的治療。
  • Nature子刊:不同來源間充質幹細胞生物學特性存在差異
    本文研究人員對胎盤三種組織來源和臍帶(UC)來源間充幹細胞進行了比較研究:HLA分型和染色體核型分析證實,AM、CP和UC來源間充質幹細胞來源於胎兒,DP來源間充質幹細胞則源於母體。四種間充質幹細胞增殖潛能存在顯著差異,增殖率從最快到最慢分別是UC、AM、CP和DP來源間充質幹細胞。
  • 人脂肪間充質幹細胞對異種小鼠間皮膚移植的免疫調節作用
    :是一種來源於脂肪組織,具有自我複製和多向分化潛能的成體幹細胞,其高表達CD105、CD29、CD90等間充質幹細胞共性表面分子,不表達CD34和CD45等表面分子,具有較低的免疫原性和較強的抑制免疫排斥作用。
  • 間充質幹細胞 最具臨床應用潛能的幹細胞
    2007年,英國科學家Anastasia 在Nature雜誌上撰文指出:成體幹細胞對人體自我修復和組織再生至關重要,成體幹細胞的減少是人體衰老的主要原因。這一發現對於人類理解衰老過程以及幹細胞移植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也是近年幹細胞和再生醫學研究蓬勃發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