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567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
從5月拖到7月,歐盟價值7500億歐元的恢復基金依舊沒能達成一致,為期兩天的歐盟特別峰會也不得不進入加時賽。節儉的北方國家仍舊拒絕慷慨解囊,而歐盟內部也對恢復基金的使用、規模以及融資形式存在較大分歧,救助計劃能否在延長的會期中達成一致尚不得而知,但在疫情衝擊下頹勢盡顯的歐盟經濟已經禁不起拖延卻是明擺著的事實。
7月17日至18日,歐盟成員國領導人在布魯塞爾舉行新冠疫情暴發後首個面對面峰會。(圖片來源:新華社)
01
加時賽
如果一切順利,這場特別峰會本應在18日結束,但在恢復基金方面的巨大分歧導致會期出現了延長。歐洲理事會新聞發言人於當地時間18日晚間表示,歐盟領導人決定將峰會延期一天,在19日繼續就相關議題進行磋商。據了解,歐盟特別峰會原定於17日-18日在布魯塞爾舉行,這也是新冠肺炎疫情在歐洲暴發後,歐盟領導人舉行的首輪面對面峰會,目標就是讓各方就歐盟委員會提出的經濟救助計劃達成共識。
分歧還是以往的分歧。據新華社,歐盟官員透露,以荷蘭為首的一些歐洲北方地區富裕國家連續兩天態度強硬,反對歐盟撥款給幾個南歐國家,主張以借款方式救助它們。這些國家提出的要求包括,減少歐盟2021-2027財年預算規模、減少恢復基金中無償撥款的比例,以及設置附加條件以便約束受援國作出改革等。此外,歐盟內部仍然對恢復基金的使用、規模、融資形式等存在較大分歧,最終,備受期待的談判再次陷入僵局,峰會被迫延期。
這些態度強硬的國家被稱作「節儉國家」,包括荷蘭、奧地利、芬蘭、丹麥和瑞典。他們通常是對歐盟財政收入的淨貢獻國,也是因此,任何無償撥款的援助形勢在他們看來都是讓歐盟為財政狀況欠佳的國家集體買單。
今年5月底,德國和法國於倡議歐盟設立恢復基金,以救助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嚴重的歐盟成員國和行業。歐盟委員會隨後採納這一倡議,提議設立總額7500億歐元的恢復基金,包括5000億歐元撥款和2500億歐元貸款。為籌集這筆資金,歐盟計劃向資本市場舉債。彼時,因為同樣的原因,歐盟內部便已博弈了一輪。
但不管怎樣,刺激措施還是要推的。作為讓步,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18日提出修改方案,將撥款從5000億歐元減至4500億歐元,同時願意為撥款流程設置「緊急剎車鍵」,任何成員國可以在三天窗口期內動用這項功能,要求所有成員國審議某一接受基金援助國的預算案。米歇爾定於19日中午向各國領導人提交再次修改後的恢復基金方案。
02
離心力
當特別峰會進入加時賽的時候,這場談判的坎坷程度便已經不言而喻。作為恢復基金的提出者,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對現下的結果多半是不滿的,有報導稱,離開會場時,兩人看似慍惱。這一點被隨後離開的荷蘭首相呂特所證實,後者告訴媒體,默克爾和馬克龍的確心情不佳,但他也不忘強調,「這不光是因為我」。
現在,矛盾正在被無限放大。馬克龍形容這次會議將是考驗歐洲的「關鍵時刻」,未來數個小時將起到決定性作用。默克爾則直接承認:「我們會充滿活力地加入談判,但我必須說分歧依然非常非常大,我甚至沒法確認這次會議是否能拿出一套解決方案。」
據了解,在期待恢復基金儘快運作的國家中,義大利堪稱首位,此外還有西班牙以及波蘭、匈牙利等,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財政狀況欠佳,且受疫情的衝擊較大。以義大利為例,今年3月,義大利政府宣布規模達36億歐元的刺激措施,以應對疫情造成的經濟影響。而額外的支出將使義大利的預算赤字比其承諾的高出63.5億歐元,相當於GDP的0.35%。為此,歐盟難得為其開了「綠燈」,批准了義大利的支出計劃,稱在計算義大利的主要赤字指標時,不會考慮此類一次性激勵措施。
今年3月,IHS Markit首席經濟學家納利曼·貝赫拉維什在談及疫情重災區的義大利和西班牙時也提到,這兩個國家財政情況不甚樂觀,甚至有可能發生財政危機。當時義大利的國債價格明顯降低,兩國經濟的核心產業旅遊產業必然會受到打擊,「最終可能還需要歐盟對義大利等國提供金融救濟。」而在2019年,義大利GDP增速僅為0.2%,是歐元區表現最差的國家。也是因此,義大利和西班牙從恢復基金中獲得了最多的分派,分別為818億歐元、773億歐元,合計約佔總額的1/5。
「達不成協議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桑百川表示,目前歐盟各國分歧仍然存在,且各國的利益衝突在疫情下出現了加劇的態勢,要彌合不同的觀點協調各自立場確實存在更大難度。此外,疫情導致各國民眾對於協同行動的客觀要求出現了很大的反感,大家對於經濟一體化的態度出現了很大變化,民粹主義情緒出現不同程度的上升,政治家在進行決策時也需要考慮本國民眾的訴求,因此對於救助計劃的博弈確實比較激烈。
03
拖不起
當歐盟還在為恢復基金而博弈的時候,焦灼的義大利再次發話。「談判很激烈,整個歐洲都受到『節儉』國家的鉗制。我們必須盡一切可能明天達成協議,再晚對誰都沒好處。」對於峰會,義大利總理孔特如此說道。正常來講,恢復基金越晚運行,義大利的經濟壓力就越大,義大利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其GDP同比下跌5.4%。
但孔特的警告重點在於,再拖下去可能對誰都沒好處。歐盟委員會近日發布的最新一期2020年歐洲經濟夏季展望報告,再次下調今明兩年歐洲經濟預期。根據報告,歐盟和歐元區經濟2020年將分別萎縮8.3%和8.7%,2021年將分別增長5.8%和6.1%。報告認為,歐洲經濟整體下滑幅度超出此前預期,經濟惡化程度比此前數據高出近1個百分點。歐洲國家經濟正面臨著更深層次的衰退和更大程度的分化。
在此背景之下,恢復基金的地位顯得越發重要。不久前,默克爾還曾強調,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必須努力遏制疫情,減少疫情對生命健康和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負面影響。而當務之急是各國儘快就復興計劃中所包含的恢復基金和2021-2027年長期預算案達成一致。而在此次會議之前,默克爾與孔特還就復興計劃進行了會談,當時孔特便已表明,歐盟必須迅速就復興計劃達成一致,越晚達成協議,復甦就會越慢。
「歐盟經濟整體上看表現很糟糕,疫情又使各國雪上加霜,失業處於高位,經濟復甦壓力非常大。而且很多企業面臨資金緊張,運轉不靈,裁員增加的狀況,需要一個有力的救助方案幫助企業走出困境,緩解經濟頹勢。」桑百川稱,但此前各國制定的人員流動限制、商務往來及邊境管制措施使得經貿合作受到很大困擾,在此背景下民眾對於經濟一體化的願望也在下降,客觀需求和民眾觀念的變化導致協議達成的難度出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