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一則關於抑鬱症患者被拒絕乘機的消息在網上流傳開來,引發了網友熱議。據悉,當事人乘坐的航班機票在10月14日凌晨,10月13日,他與女朋友在山東威海大水泊機場準備乘坐春秋航空9C8743航班前往南京就醫,但其女朋友患有抑鬱症,因服用藥物副作用導致手抖,被拒絕登機,經過一段時間協商無果後,不得不改乘高鐵前往目的地,14日,他們趕到醫院看了病,但是目前女友情緒不好,有自殺的傾向。
當事人認為拒絕其女友乘機導致病情惡化,向春秋航空平臺進行了投訴,10月14日晚間,春秋航空向澎湃新聞發送了一份《關於9C8743航班的情況說明》,春秋航空表示,「鑑於工作人員多次安撫旅客,旅客情緒仍無法平復,基於安全因素,春秋航空勸退旅客,辦理了機票全退手續。在旅客情緒比較激動、病情不明,沒有專業醫療意見的情況下,出於對旅客本人健康和其他所有旅客飛行安全的考慮,謹慎地做出這一遺憾的決定。」
關於該事件,有人覺得航空公司太冷血,抑鬱症患者精神狀況還好,只是簡單的肢體顫抖,還有監護人員陪同,在出具了相關證明後還被拒絕乘機,感覺是對抑鬱症患者的歧視,並且因為此事還造成了患者病情惡化,更顯得航空公司做法不正確;而有人覺得航空公司的做法很合理,患者服用藥物出現了手抖情況,出於對其他乘客的乘機環境的維護,這一做法雖然稍顯冷血但屬於正常要求,也符合相關的乘機要求,工作人員比較慎重也無可厚非。
觀察整個事件的過程,抑鬱症這個名詞再次進入我們的視野。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的抑鬱症確診患者已經達到了9600萬,這意味著差不多每10個人之中就有一人患有抑鬱症。可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抑鬱症了解甚少,大多數人認為抑鬱症的人就是心理太脆弱,活得太矯情,根本就不是什麼大病。然而人們越是這樣理解,越是讓抑鬱症產生了更嚴重的危害,很多的抑鬱症患者因為不被理解而不斷惡化,甚至越來越多人選擇了自殺。
因為我們不是當事人,所以我們很多時候無法理解抑鬱症患者,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生病的時候,出於換位思考的角度,也應該給予患者一些理解和關愛。關於抑鬱症,一方面社會應該加大宣傳和普及,引導人們將抑鬱症看作正常的疾病,不對抑鬱症患者抱有偏見和歧視,多給予一些愛護,幫助他們走出心理上的困境,另一方面要加強防護,人人行動起來,多多關愛身邊人的心理健康,花時間多運動,擁有健康良好的心態,才不會被病魔侵襲,擁有健康的身體。
疾病是無情的,但社會應該是溫情的,我們對別人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多一點關心和愛護,有一天也會體會到別人的友愛和熱情,而整個社會也會變得更加和諧。我們不是單獨的個體,我們每個人都關聯著社會這個大整體,個體的力量也許是微弱的,但聚合起來的社會將會爆發無窮的力量。生活多一點陽光,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幸福。生活的幸福離不開房子這個物質載體,買房子就上房拼客,拼團砍價更便宜,更多優惠等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