壘球天才任彥麗:巔峰時入日籍,要擊敗中國,老兵父親至死未原諒

2021-01-09 青琯評史人

為國爭光是多少體育健兒熱血拼搏的動力之一,現在的中國體育事業可謂是蒸蒸日上,在奧運會上斬獲的金牌總數已經躋身前列,可有這麼一門運動,一直是國人心中的痛,那就是壘球運動。

說起壘球,可能也和棒球一樣,在我國一直不算是什麼熱門體育項目,熟知的人並不算多。可要眼光一轉,再次回到我國上個世紀的80年代,那時候中國的壘球實力不容小覷,當時我國的女子壘球隊伍,甚至於在亞洲都是佼佼者的存在。

而其中,最為優秀的女子壘球運動員乃是隊長任彥麗,她當時風光無兩,前途一片光明。國人都這樣以為:她一定會帶領著中國隊走向世界,走向那令人羨慕的奧運會金牌的站臺上,去迎接屬於運動員的最高榮譽。

但誰曾想到,也就那麼短短數年,我國的壘球實力就日漸衰落,原因是當時的女子壘球隊隊長任彥麗出走日本。也可謂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誤打誤撞,年少成名

任彥麗,任80年代國家女子壘球隊的隊長。她從小就喜歡體育,原先她並不以壘球作為她終身為之努力的體育項目,她想成為一名標槍運動員。也許是天意如此,帶她的教練在無意之中發現了她在壘球方面具有極高的天賦,就這麼誤打誤撞的,她就加入了中國女子壘球隊。

事實證明,努力在天賦面前不堪一擊。雖然是半路轉行出家,可是因為任彥麗在壘球方面的卓越天賦,由她帶隊去參加的壘球國際比賽都取得非常優異的成績。在壘球這個體育項目上,她正式開始大放異彩,取得國人的關注。

她的實力確實有目共睹,在壘球項目中,排在第四棒出擊的選手一般是實力最出色的選手,而當時的任彥麗就擔任了如此重要的位置。她的強悍,甚至被人冠以"亞洲重炮"的外號,可見實力不俗。

在1986年參加的那一場國際比賽中,任彥麗所向披靡,橫掃各國選手,帶領中國隊拿下冠軍的桂冠,還榮獲了"打擊王"的頭銜。

也正是因為她在壘球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滋養了她的雄心,她好像不再滿足於天賦帶給她的成就,她還想要更加努力,要進一步地提升自己,所以她做出了留學日本的決定。

嶄露頭角,出走日本

1988年,任彥麗跟著當時出任中國壘球教練的宇津木妙子去往日本學習。本著中日友好交流的態度,中國同意了這次出行學習之旅。哪曾想到,這一次,竟是讓任彥麗頭也不回地選擇了放棄中國國籍,轉為日本國籍。

任彥麗因為她的野心,為了更高的成就,已經不惜一切代價,所以她不顧身邊人的勸解和辱罵,一頭撞上一條不能回頭的歧途。

宇津木妙子對任彥麗手把手教學,甚至在任彥麗傷病期間還親自護理,不可不謂是呵護有加,正是因為如此,兩人之間才擁有了堪比姐妹的深重情感。

既然兩人之間感情深厚,而宇津木妙子又是任彥麗的恩人,那麼任彥麗自然而然會受到宇津木妙子的影響。

在1988年,任彥麗從中國壘球隊退役之後,宇津木妙子讓她去加盟日立高崎隊,為日本壘球效力。雖然往後任彥麗仍舊代表中國參加了的壘球錦標賽,但任彥麗那顆心已經開始向著日本搖擺不定了。她不能捨棄日本給她的尊重和榮譽。

1995年,在宇津木妙子多次勸說和誘導之下,她正式加入了日本國籍,並且更改姓名為:宇津木麗華。其實任彥麗的選擇無論是什麼,都是只與她個人相關,而且這種事在當時並不算新鮮事。為了個人自身的發展選擇更好的道路,甚至去加入其他國家的國際也無可厚非。

畢竟賽場上的競技靠的就是技術和水平,只是做人不能一轉頭就忘本,個人言論要為之負責,如今國人對任彥麗的不屑鄙視之心,正是源自於她的種種言行舉止。

關於宇津木麗華這個名字現在說起來多少帶點諷刺意味,是因為當時任彥麗是這樣解釋的:"麗"字是她原本名字中帶有的,她想保留父親曾經給她取的名字。"華"是因為她要自己記住,她是中華兒女。

但是轉變國籍之後,她所做的事情,沒有一件是對得起中國,對得起她是中華兒女的身份。帶領日本,放話打贏中國在日本,壘球棒球等項目頗受人們的喜愛,甚至誕生了很多運動明星,任彥麗正在此列。她開始頻繁上鏡,成了被人熟知的運動明星之一,沒過多久,她就習成了一口流利的日語。

她加入的高崎球隊自此戰功赫赫,可以說是在日本聯賽之中所向披靡,幾乎包攬了所有的冠軍。而日本民眾也稱任彥麗為"大柱",可見其實力是更上了一層樓。加入日本國籍,任彥麗更是有了光明正大的理由以日本國的名義參加各種壘球比賽。

1998年,她在曼谷亞運會中以日本國家隊的旗手身份出席參賽,又在2000年的雪梨奧運會之中,憑藉著自己多年以來的壘球經驗和高超水準幫助日本獲得當年的女子壘球亞軍。

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之時,即便任彥麗已經是41歲的高齡,當她仍舊帶領著日本隊出席奧運,並且放言要贏得比賽。一開始的小組賽,日本隊就和中國隊直面對上,而中國隊可惜敗落。

而在半決賽之中,兩國隊伍再次遇上,針鋒相對,可這次,任彥麗仍舊是帶領著日本隊的隊員,對中國隊毫無保留地進攻,再次斷送了中國站在領獎臺上的希望。

體育競技,本就是實力取勝,雖然最後這場比賽以日本隊的勝利告終,但我們從來都是佩服強大的對手,既然你實力更強,我們也都無話可說。最後引起眾怒的,是事後採訪中,任彥麗大言不慚的一段話。

她公開表示,她最大的心願就是代表日本國家隊擊敗中國隊,她認為日本隊才是亞洲最強的壘球隊伍,哪怕是下次再遇見中國隊,她也有信心會擊敗中國隊。這番言論立即引起國內一片譁然。

任彥麗在國內的父親自然得知此事,這位可憐的老人,作為她的父親,已經接近耄耋之年,卻還要忍受不孝女兒做出來的這種言論,他當即決定和女兒斷絕父女關係。

雖然如此,任彥麗的言行舉止還是給其父親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往後的幾年之中,他心事重重、鬱鬱寡歡,在撒手人寰之際仍舊公開表示不原諒任彥麗,不認任彥麗作為女兒。而任彥麗也只能在其父親去世之後匆匆再去看上一面,也不知道她面對養育自己多年的父親,心中有沒有一絲半點後悔之情。

相關焦點

  • 她是世界級壘球巨星,為日本出戰與中國為敵,老兵父親到死不原諒
    她是世界級壘球巨星,為日本出戰與中國為敵,老兵父親到死不原諒考據歷史,「歸化」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漢書》裡。《漢書·匈奴傳下》有云:「而匈奴內亂,五單于爭立,日逐呼韓邪攜國歸化,扶伏稱臣。而今天小編說的這個人叫任彥麗,也是受到歸化的傷害。任彥麗,1963年出生於北京,此前是一位標槍選手,此後又選擇了壘球。上世紀80年代,任彥麗擔任中國壘球隊隊長,在1986年為國出徵,包攬了本壘打王和打擊王兩項殊榮,被讚譽為亞洲重炮。在1991年和1993年更是連續拿下兩屆世錦賽的本壘打王。
  • 中國女子壘球叛徒,巔峰期加入日本隊,如今卻要回國「撈金」
    在中國體壇,我們有很多民族英雄、國家驕傲,體操王子李寧,跳水女皇吳敏霞,飛人劉翔,姚明等等,他們都是為國家爭光的奧運英雄,但也出現了改掉國籍加盟其他國家的「叛徒」運動員。在中國,壘球是一項比較冷門的運動,不過我們國家在壘球方面的實力卻並不弱,甚至也算得上是世界壘球強國。就在中國壘球事業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位改掉國籍加盟日本的「叛徒」,她就是任彥麗。
  • 楊振寧父親將一生奉獻給了祖國,卻至死無法原諒自己兒子,為什麼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有著非凡地位的人,卻一直對自己的父親深感慚愧,甚至他的父親至死都無法原諒自己兒子的「背叛」,這又是為什麼呢?他父親的名字叫做楊武之,儘管不如自己兒子那般萬眾矚目,卻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尤其是他對於國家的熱愛,更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敬仰,去學習。
  • 楊振寧之父:中國首位數學博士,至死都不原諒兒子放棄中國國籍
    此時的他,頭髮已經花白,卻深深愧對父親楊武之。他放棄了中國國籍,以至於父親到死都不會原諒他。成為數學博士的楊武之1896年4月14日,楊武之出生於安徽合肥的一個書香門第,父親是清末秀才。在嚴父慈母的教導下,楊武之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 中國天才曾擊敗德國天才,多年後出家,德國天才卻獲數學最高獎項
    中國有一個名叫柳智宇的數學天才,他曾經在一次國際比賽中擊敗德國天才,多年以後,柳智宇因為個人問題出家為僧,而那個德國天才,卻獲得了數學領域的最高獎項,成了一個知名人物。那麼,柳智宇為什麼要出家做和尚呢?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他的個人經歷。
  • 壘球 - 壘球-中國奧委會官方網站
    隨著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勢力的擴張,壘球運動在全世界得到了推廣。此後,壘球逐漸成為女子運動。1950年代,壘球項目也從大眾遊戲轉變成為競技體育項目。澳大利亞早在1947年就舉辦了第一屆全國女子壘球錦標賽,而相應的男子比賽直到1984年才開始。1965年,在澳大利亞的墨爾本舉行的第一屆女子壘球世錦賽決賽中,東道主澳大利亞隊以1-0擊敗了美國隊,奪得了世界冠軍。
  • 對話壘球賽場唯一外籍教練 成田武男:教孩子們愛上壘球
    結束了與北京隊的比賽,遼寧女壘日籍教練成田武男走到場外,接著觀看下一場比賽,在場邊通過叢宏藝翻譯,這位66歲的老教練接受了記者的專訪。「遼寧女壘是唯一聘請日本教練的隊伍,成田教練也是我的老師,從本田隊教練的位置上退休後來到遼寧女壘。水平高是一方面,關鍵是理念,我們是教孩子打壘球,他是教孩子愛壘球。」白春政教練搶先向記者介紹說。
  • 易建聯:老兵不死
    事情還是發生在上一個賽季的一場季後賽中,當阿聯一瘸一拐地走出賽場的時候,相信大部分的球迷的心情也都會和我一樣為之一顫,一個不好的念頭從我們從中閃過,那就是:也許以後的中國籃球再無阿聯。後姚明時代的中國籃球,易建聯無疑是最閃亮的那一位,相信只要是經常看球的網友,都能夠說出阿聯生涯中最高光的那些時刻,它們也深深地引入了我們的腦海裡:2008年北京奧運會,正是阿聯在最後時刻的關鍵中投,幫助中國隊以59:55戰勝了擁有巔峰諾維茨基的德國隊。
  • 壘球 - 壘球 歷史資料
    壘球技術難度、運動劇烈程度低於棒球,後成為女子項目。壘球運動的誕生完全是處於一種需要,由於惡劣的天氣和擁擠的城市影響,棒球運動轉移到室內,就形成了壘球運動。壘球誕生於19世紀80年代的美國芝加哥,這項運動很快發展起來,並逐漸又轉移到室外,現在全世界有2,000萬人進行這項體育運動。
  • 老兵不死,心如烈陽,願SMLZ聖槍哥前程似錦
    他把他的巔峰留在了OMG,如果不是發生了不合的事情,或許那一年的OMG真的衝擊到了世界賽的舞臺,而SMLZ也不會落到一個「有名無實」的稱號。如果說Uzi是永遠滴神,那麼曾經的SMLZ便是其他選手向神發起挑戰的守護者。
  • 壘球的起源與發展
    到1933年﹐美國業餘壘球協會成立﹐設國際聯合規則委員會才統一了規則。根據球的軟硬程度﹐正式命名為 softball﹐中國叫做壘球。壘球運動分為兩種——快速壘球和慢速壘球。壘球的這兩種形式都深受美國人民的喜愛。20世紀50年代,壘球項目從大眾遊戲轉變成為競技體育項目。
  • 首屆中國慢投壘球企業聯賽總決賽落幕
    新華社廣東中山1月5日電(記者王浩明)5日,首屆「熊貓杯」中國慢投壘球企業聯賽總決賽在廣東中山棒球小鎮落下帷幕,上揚疣豬隊在決賽中以6:5擊敗立峰威翔隊,捧得總冠軍獎盃。據介紹,賽事共有近300支球隊參與,覆蓋了企事業單位、棒壘球俱樂部和高校等群體。
  • 攝影師為120位抗戰老兵拍攝肖像,老兵不死!
    70多年過去了,作為參與者,那些老兵,曾經的民族脊梁,他們還好嗎?身份一直未得到認可,在作者幫忙下證實了老兵身份,老兵不停感激, 「…這下我可以死去了!」楊在然,92歲,71軍88師264團,打過松山戰役。老人常在書畫中表達當年的壯志雄心。張炳芝,92歲,遠徵軍新28師。騰衝淪陷後,她和一些同學投筆從戎,在滇西大反攻中參加了松山戰役,是騰衝唯一健在抗戰女兵。
  • 成立壘球專項基金 閻仿:希望能再為壘球做些貢獻
    閻仿是1982年進入北京女子壘球隊,四年後,她便入選中國國家女子壘球隊,司職主力二壘;1990年、1994年、1998年連續三屆亞運會上,中國女壘都加冕冠軍,閻仿正是這支隊伍的隊長和靈魂。而她和中國女壘的巔峰之作,當屬1996年在美國贏得亞特蘭大奧運會銀牌。這也是中國女壘迄今為止的最佳戰績。
  • 91歲抗日老兵因住房失火去世 曾說不想老死病床
    這一看起來普通的失火至人死亡的事故,卻迅速引發了網友的巨大關注和哀思,因為,這位老人,是位剛強的抗日戰士,他的妻子曾以為他已犧牲而自殺殉情,他的抗戰經歷更讓人忍不住淚水直流,回憶往事,他曾堅定地說「中國一定強!
  • 北京棒壘球遭陣痛 全運賽制不同聯賽偶然因素大
    在本屆全運會比賽中,北京棒、壘球這兩支多年居於全國領先的隊伍均在賽事第二階段中失利未入決賽,棒球隊所在體校校長郭英洲和壘球隊所在的木樨園體校原校長許廣樹在分析球隊失利原因時指出,北京的棒、壘球運動發展並沒有停滯和滑坡,也沒有因連續兩屆未進入奧運會而減少對它們的投入和疏於對後備人才的培養,隊伍失利的原因中,偶然因素所佔比例居多
  • 14年前,中國奧數少年擊敗德國天才,現今1人獲諾獎,1人成和尚
    14年前,中國奧數少年擊敗德國天才,現今1人獲諾獎,1人成和尚 1959年7月,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首次在羅馬尼亞舉辦,最初這種數學競賽是匈牙利數學界為紀念數理學家厄特沃什·羅蘭而組織,後發展到了全球參與競賽,每年都會舉辦。
  • 全運會最冷門的奧運項目壘球 全國只有200多人練
    開往賽場的媒體班車上只有一位乘客,賽後混合採訪區只有一位記者蹲守,觀眾席上只有寥寥十幾位觀眾,賽場邊安保人員聚在一起討論最多的是比賽規則如何……這是天津全運會賽場上「冷門」項目壘球的真實寫照。壘球由棒球發展而來,誕生在美國。
  • 老兵永不死,只是漸凋零
    新華社北京6月17日電(記者朱旭東)6月17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老兵永不死,只是漸凋零》的報導。但在他那件藍布衫上,我見到了「1951年入朝戰爭紀念章」和「1953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赴朝慰問紀念章」,並認真記錄下來。回到高淳後,他擔任西牆圍大隊大隊長、民兵營長,後又當過電工、廣播員,「哪裡需要就去哪裡」。1985年,抗日戰爭勝利40周年紀念日,他應邀到北京參加老兵座談會,並受到中央領導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