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 知了悠長的鳴叫唱盡夏日的慵懶,送人入酣夢,不少市民已經習慣了如此入夏的節奏。但是細心的市民發現,今年小暑雖然已經過去,但還是沒有聽到知了的聲音。對此,昆蟲方面的專家表示,由於今年春季氣溫較低,地面又比較乾燥,使得知了的「出土」日期總體上往後延遲了。
市民難尋知了聲
「往年的這個時候,早就能夠聽到知了鳴叫的聲音了,道路兩邊的大樹上也經常會看到知了的影子。今年小暑都過去了,怎麼還沒聽見知了的動靜。」市民趙先生告訴記者,每次聽到知了的叫聲,都會勾起他童年的回憶。昨天,記者到中山公園轉了一圈,只能零星聽到知了鳴叫的聲音。「現在很多新居民小區,根本就聽不到知了鳴叫的聲音,小區種的都是草,即使種樹,也都是手腕粗的小樹,根本沒有知了的容身之地。」幾名在公園遛彎的老人對記者說。
溫度低「出土」延後
為什麼今年的知了還沒大範圍出現?青島農業大學昆蟲專家顧耘表示,一般情況下,小暑前後知了就會破土出來,而導致今年難覓知了鳴叫聲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從氣候方面講,青島今年的春天要比往年晚來了大約10天,氣溫受到了影響,一直升不上去,導致溫度比往年同期要低一些,所以知了的『出土』時間也被往後拖延了。」顧耘介紹說,土地相對比較乾燥、硬度比較高,也是導致知了晚「出土」的原因。除此之外,移植樹木的增多、適宜知了生長的樹種減少等條件的改變,也是知了總體上減少的重要原因。
市民吃知了得慎重
那麼,知了能不能食用呢?顧耘表示,知了體內含有豐富的胺基酸、蛋白質和微量元素。知了還具有藥用價值,知了金蟬脫殼之後剩下的蟬蛻含有甲殼素和蛋白質。《中國藥材學》曾記載,蟬蛻是重要的辛涼解毒中藥,常用於治療外感風熱、咽喉腫痛、風疹瘙癢、小兒驚癇、夜哭不止等症。
「知了猴一般以樹根的汁液為養料,可能會將樹木汁液中存在的農藥也一塊吸了進去,很容易在體內積存農藥,人食用後也可能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傷害。」顧耘介紹說,因此,他提醒市民,食用知了時一定要有節制,易於過敏的吃知了時一定要慎重,過多食用知了猴還可能會引起腸道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