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和蛐蛐減少,農作物病蟲害增多,似乎很矛盾,如何解釋?

2021-01-08 老周耕讀

小時候(上一世紀七十年代),每年的暑假前後,山裡面可熱鬧了,一陣陣蟬鳴,直接割得人耳朵疼,恨不得撲過去將所有的知了全部殺滅,可惜並不知道怎麼處理,等到人們離得近了,翅膀一展,就飛到別出去了,奈何他不得。

每天清晨,就被知了吵醒,睡不成懶覺,生氣之下就找一個竹竿,上面用苦竹彎一個圓圈,糊上幾層蜘蛛網,三五個小夥伴成群結隊粘知了去了。時間長了樂此不疲,好像知了就是一個侵入者,消滅它責無旁貸似的。即便是這樣,每年的蟬鳴聲似乎從來沒有減少過。

蟬鳴聲還則罷了,那都是大白天的喧鬧,最討厭的還是蛐蛐了(學名蟋蟀),蛐蛐每天晚上不停地在草叢中「嘰嘰嘰吱」的叫聲,而且聲音還會變化,根本就睡不著覺,像極了「貓叫春」,挺瘮人的。可是小孩子們無法驅離啊,憋著氣也沒法子。據說,蛐蛐求偶、警告、交配等過程叫聲還不一樣呢,有興趣的可以詳細了解哦。

所幸的是,小孩子們總喜歡逗惹蛐蛐,每個人都會在石頭縫裡面找幾隻蛐蛐,然後放進一個罈子裡,看誰的將軍厲害。據說,鬥蛐蛐可是原來皇宮裡才有的樂子,小孩子玩起來也是樂此不疲呢。為了能夠戰勝別人,開始確認蛐蛐的大小、形狀、顏色和聲音,所以說,小夥伴們慢慢地都成了高手,別的村子來的人根本就靠邊站了,挑戰過我們無數年都沒有勝利過一次,別提有多開心了。

時過境遷,不知不覺離開老家農村幾十年,就在昨晚,在老家的屋子裡怎麼也睡不著,原因無他,曾經的村莊聽不到蛐蛐叫。白天無精打採,再也沒有一聲蟬鳴了,總覺得少了很多的生機,就只剩下了喝酒聊天。

雖然聽說知了吸食植物汁液,產量降低,但是我發現,哪棵核桃樹知了叫的歡,哪棵樹核桃產量高,質量也好,也不知道咋地了。但是蛐蛐可不一樣了,它可是雜食性昆蟲,農作物的根系、莖杆、葉片、花朵、種子都會啃食一空,特別是每年點播的大白菜缺苗,十有八九都是蛐蛐吃了的,有時候直接不出苗,有時候出了苗,過幾天倒下一大片,補種一次又一次,最後還是撒上藥粉才能保住苗,才不管蛐蛐死活呢。

那麼,為什麼知了和蛐蛐這兩種最喜歡鳴叫的昆蟲都不見了呢?

問過從未離開過老家的弟兄們,他們竟也是搖搖腦袋,不停的嘟囔著,這可能是潛移默化的改變,他們也沒覺著明顯的變化吧,反正是沒有了。

幸虧一個80多歲的伯伯開門見山:「怎麼沒有了?每年都在地裡用農藥,它們可是很長時間都在地底下,不得病才怪,後來就斷子絕孫了。」

這話說的一針見血啊!蛐蛐產卵地就在土壤裡面,秋季排卵,一直到第二年春末才出來,把卵殺死了,哪來的蛐蛐呢?至於知了幼蟲,最低要在地底下帶上3年才能出土,幼蟲在大量農藥殘留的土壤裡不死了才怪呢!

在地面上,它們的命運也各不相同罷了。知了才出土的時候叫做知了猴,並沒有翅膀,必須在樹上完成最後的一次脫皮才能飛起來,近年來被當成了美食,經不起吃貨們垂涎,價格高得離譜,更有人發明了用膠帶紙綁在樹上,夜晚至凌晨去抓,知了猴就乖乖的被活捉,數量減少不可避免。特別是有些人總想著飼養知了猴,可是技術不過關,卻把大量的產卵枝條收集起來,反而造成了大量卵的死亡或者幼蟲不能進入地下,群體急劇下降。

蛐蛐的命運則是現代化進程的犧牲品。蛐蛐喜歡在水邊、沙土地、雜草叢中、石塊下面居住,近年來大量採砂,造成河床沒有沙子,河床下降,蛐蛐在河邊沒有落腳之地,更沒有了沙土地;連續多年乾旱,雜草很少,而且多被硬化或者改造成公園等休閒場所,要麼就是高樓大廈;環境衛生治理,再也沒有了雜草,更沒有了石塊。

蛐蛐到底到了哪裡去謀生了,還真不知道,是不是滅絕了呢?這也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因為它是害蟲嘛,誰會去保護它呢?巴也巴不得的好事啊!至於有的地方也把蛐蛐當做美食,也可能是真的,老鼠都有人吃,還有什麼不敢吃的呢?

那麼,有人問了,為啥現在的作物病蟲害卻越來越嚴重了呢?

這個問題問得好哇!農耕子來談談個人見解。

在商洛市山陽縣,除了蔬菜園,其他地方很少使用殺菌劑,而病害並不是只危害一種農作物或者蔬菜,而且可以隨著種子、土壤、空氣流動、水、野生動物、人事操作、機械等傳播,病害得不到控制很好理解。

有一個搞不懂的難題,那就是最早使用六六六、滴滴涕、1059、1605、3911劇毒農藥的時代,蛐蛐和知了都沒有減少,反而使用了毒性較低和殘留低的擬除蟲菊酯類農藥,反而部分昆蟲滅絕或者減少了,但是像小麥紅蜘蛛、蚜蟲、玉米螟、果蠅等從來沒有減少。這可能與長期大量使用農藥,昆蟲的耐藥性增加了有關。

現在的植物病蟲害耐藥性很強,而且很多會一直在變異,殺菌劑更新換代的速度沒有病害變異速度快,所以就需要使用更大計量的殺菌劑、復配劑和用藥次數,加劇了土壤農藥殘留,毒死了蛐蛐和知了,卻沒有辦法保證滅絕病害。

蛐蛐是存在了1.4億年的古老昆蟲,和蟑螂一樣,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卻不想在這個年代玩消失,而蟑螂依然笑傲江湖。知了主要存在於荒山野嶺之間,數量只會減少,他們還有最後的樂土,卻不知道最終的命運又會是什麼,或許禁止捕捉知了猴以後,也會重新和人類朝夕相處也說不定呢。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連續用藥也不能完全消滅作物病蟲害,還要不要使用農藥呢?

我是@農耕子 ,以趣味性入手,為你解惑更多的三農問題,歡迎關注,每天為你帶來多個有趣的農業問題。

相關焦點

  • 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
    、公布,並報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備案;(三)三類農作物病蟲害,是指一類農作物病蟲害和二類農作物病蟲害以外的其他農作物病蟲害。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應當配合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做好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第九條 國家鼓勵和支持開展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依法推廣應用,普及應用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推進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智能化、專業化、綠色化。國家鼓勵和支持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國際合作與交流。
  • 許昌:蛐蛐「爬」上高樓擾居民 專家:能飛幾十米高
    王先生這時剛下班,正在用掃把敲打家裡的沙發,想把沙發下面的蛐蛐趕出來。「上周下雨後,我家出現了蛐蛐。昨天晚上關燈後,一隻蛐蛐叫個不停,吵得我們一家人睡不好覺。我好不容易才抓住它,沒想到今天凌晨又出現了蛐蛐的叫聲。我家這麼高,它們是咋爬上來的?」王先生說,為了阻止蛐蛐進屋,他嘗試過關窗戶,但關上窗戶屋裡悶熱。這讓他很頭疼。常在地面活動的蛐蛐咋「爬」上了高樓呢?
  • 二類農作物病蟲害有哪些?江蘇率先發布名錄
    交匯點訊由江蘇省農業農村廳根據《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制訂的《二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於12月28日正式公布,這也是全國首個發布二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的省份。 《條例》於2020年5月1日起施行,第四條要求農作物病蟲實行分類管理。
  • 《江蘇省二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公布
    根據《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有關規定,為加強農作物病蟲害分類管理,在農業農村部公布的一類病蟲基礎上,我廳組織制定了《江蘇省二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現予公布。Fern.和豬殃殃 Galium aparine L.]  12、稻田草害[稗屬Echinochloa Beauv.、千金子 Leptochloa chinensis (L.) Nees.和水莧菜屬Ammannia L.]
  • 2020高考時政熱點-全球氣候變暖和病蟲害
    全球氣候變暖和病蟲害4 月至 5 月,夏糧即將迎來關鍵期,預計全國大 部地區氣溫偏高、降水偏多的趨勢仍將持續,這 個時期常見的農作物病蟲害有哪些?主要影響 哪些作物?如何做好科學應對?氣象條件是影響病蟲害發生流行的重要因素之 一,溫度、溼度、光照、降雨、風速等我們熟知 的氣象要素,對於病害的發展和流行,害蟲的發 育、繁殖、越冬和適應都有直接影響。比如,冬 季降雪氣候寒冷,不利病蟲(卵)越冬,春季病 蟲害影響就會相對較小。每年春季氣候回暖,病 蟲害也開始復甦,影響作物的生長。
  • 「蛐蛐」賭場,賭前給蛐蛐洗澡按摩「找對象」
    而唯一的解釋,就是窗戶都被嚴密地遮擋了,由此更加證明,廠房內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不僅如此,民警還發現,每到人員聚集的夜晚,廠房中就會出來一名男子,在廠房周圍來回走動,很顯然這是在望風。根據民警獲得的情況,分局立即召開案情分析會。決定派便衣民警,混入廠房中查看究竟。按照部署,晚上九點,民警喬裝混入廠房,探看其中究竟。
  • 聽說,農作物病蟲害也開始分級了,屬於這三個級別的要警惕
    據小編最新了解,根據2020年出臺的《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農作物病蟲害根據特點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危害程度分為三類:一類常年發生面積特別大或者可能給農業生產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農作物病蟲害,其名錄由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制定、公布。
  • 蟲痴「選、養」蛐蛐的一些心得
    優質蟋蟀過蛋前後,和常蟲甚有區別。第三:蛐蛐各部位發育,是否和其蟲整體合拍(此點我們下文詳述)。看蛐蛐神相的著眼點有許多,這裡不再一一展開。但需要著重強調的是--因個人精力有限,建議正常飼養蛐蛐的數量在40-60只之間。挑選時把關嚴些,這樣減少飼養壓力。切記:是人玩蛐蛐,而絕非到最後變成蛐蛐玩人!一旦超過了上述數字,其落雌、提雌、洗盆、加水。。。
  • 趙斌要求抓好秋收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保豐收
    21日,全省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會上簽訂了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責任狀,鹹寧、仙桃兩市作了典型發言。副省長趙斌要求,各地要大力抓好以水稻為主的秋收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確保實現今年糧食增產2億公斤的目標。
  • 「條例宣講」內蒙古自治區《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宣傳月啟動...
    》宣傳月啟動儀式暨赤眼蜂生物防治玉米螟現場觀摩會在興安盟召開近日,《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宣傳月啟動儀式暨「赤眼蜂生物防治玉米螟現場觀摩會」在興安盟科右前旗隆重召開。下一步,興安盟將以此次宣傳啟動儀式為契機,認真貫徹落實《農作物病蟲害防控條例》,依法推進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切實做到強化組織領導,加大資金投入,狠抓工作落實,為進一步推動興安盟、乃至自治區農業生產減藥控害、減損增產、提質增效積累更多的經驗,確保新冠疫情防控期間的糧食安全和農業生產安全。
  • 《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5月1日起施行_政策解讀_首都之窗_北京市...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籤署國務院令,公布《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事關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
  • 寧波餘姚利用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讓稻田美成「花園」
    「其實,水稻田邊種著這麼多花草,不光是為了美化環境,打造美麗鄉村,更是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措施之一。據農藝師張懷傑介紹,這些花草雖然很普通,但各擔其責,其作用不容小覷。比如,田埂上種植的香根草,可以引誘二化螟;芝麻、萬壽菊,是病蟲害天敵的蜜源植物,可為益蟲提供花粉和花蜜,讓它們壽命更長、寄生能力更強、繁殖得更多。
  • 2021年農作物病蟲害發生趨勢預測來了
    2020—2021年度全國植保植檢重大信息 2021年 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是怎樣的? 農作物病蟲害怎樣防治? 有哪些綠色防控技術?
  • 2021年農作物病蟲害發生趨勢預測來了,趕緊收藏
    2021年,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是怎樣的?農作物病蟲害怎樣防治?有哪些綠色防控技術?農藥需求有什麼變化?2021年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預估從全局來看,由於病蟲害發生基數高,作物布局、種植制度和氣候條件總體有利,2021年我國農作物主要病蟲害仍維持重發態勢。
  • 農業農村部公布一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第333號根據《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有關規定,為加強農作物病蟲害分類管理,我部組織制定了《一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現予公布。附件:一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 農業農村部2020年9月15日一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一蟲害(10)種1.草地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
  • 這幾種常見農作物套種,讓你的農作物高產雙豐收,值得借鑑!
    一、農作物套種模式 1、玉米和大豆 玉米屬於高科農作物,具有很強的耐旱性 5、玉米和白菜 玉米是農作物,白菜屬蔬菜,兩者混種雖然有些不可思議,但玉米分泌出來的物質卻可以減少白菜病蟲害的發生。
  • 總結病蟲害防控 為明年病蟲害防治做準備
    今年以來,江蘇省當地農作物深受病蟲害的侵擾,為農業生產造成大量損失。在近日召開的江蘇省農藥協會七屆二次理事會上,楊榮明站長回顧了今年江蘇省病蟲害發生特點及防治概況,並且分析了2018年我省病蟲害發生趨勢,提出防治策略。
  • 蟈蟈、蛐蛐、螞蚱、蚱蜢、蝗蟲的區別
    蛐蛐蛐蛐學名蟋蟀,別稱夜鳴蟲、將軍蟲、地喇叭等,為直翅目蟋蟀科昆蟲的總稱,體長大約3毫米,缺少鱗片,觸角絲狀,長於身體,跗節3節,前足為步行足,脛節常具鼓膜聽器,後足為跳躍足,體色有綠色和褐色,口大、下巴發達,以植物葉片為食,喜食蘆葦、稗草、白茅、狗牙草蝦須草、海蓬子及蒿類植物,分布於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地和沙漠地區。
  • ——東北糧倉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1971—2009年,東北區域≥10℃積溫增加了262.8℃,≥10℃積溫帶最大北移約150~300公裡,初霜日推遲7~9天,無霜期延長了14~21天;生長季降水量以14.5毫米/10年的速率減少,20世紀90年代以來農業乾旱呈明顯加重趨勢;低溫冷害進入低發期。  三、 病蟲害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