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基異構化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慧眼探視微觀秘境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自由基異構化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慧眼探視微觀秘境

2017-10-24 21:47:3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左盛丹

  中新網成都10月24日電 (楊珺)「我們所在的世界分為宏觀世界與微觀世界,宏觀世界可以用人類『肉眼』直接觀看,用經典理論解釋,而微觀世界的現象卻自成體系。我們的研究就好比使用由實驗和理論組成的『眼睛』看微觀世界中自由基的運動過程。」24日,四川大學原子分子所教授馬建毅對記者表示。

  馬建毅參與的科研成果《亞乙烯基異構化過程的光電子譜編碼》在世界著名科學雜誌《科學》上發表,這項成果為從量子態層面理解和調控化學反應提供依據,對理解化學反應中自由基的異構化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自然界中,自由基是一種特別活潑的分子基團,人類時時刻刻都暴露在自由基下,當自由基與氧氣結合,會形成活性氧自由基,它會使核酸突變,這是人類衰老和患病的根源。此外,自由基在發動機燃燒過程、化學合成及生物反應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自由基太過活潑,很難用實驗的方法對其性質做詳細地測量。如何測量和理解自由基參與的過程是化學、物理研究中的難題,對從原子分子水平上理解燃燒過程和生命過程有重要的意義。

  「我們要研究的是亞乙烯基到乙炔異構化這一典型的1、2-氫的轉移過程。」馬建毅對記者表示,整個研究是實驗組與理論組合作完成的。實驗組通過雷射打掉亞乙烯基負離子所帶電子,亞乙烯基會開始異構化過程,實驗組通過光譜表徵這個過程。

  與此同時,理論組則通過量子力學方法獲得振動模式對應峰的函數,從波函數特徵計算光譜中原子的運動路徑,解釋了每個峰對應具體細節的物理機制。發現這一異構化過程強烈地依賴於亞乙烯基的振動模式,是典型的模式選擇反應。整個過程還出現低能量的振動模式反而比高能量的模式更有利於分子異構化的反常現象。

  「我們的實驗組和理論組是分開研究的,當理論計算結果可以完全解釋實驗結果時,我們覺得可以往《科學》期刊投一投了。」馬建毅說。

  據了解,該項研究成果共15人參與,共來自美國加州大學、四川大學、美國新墨西哥大學等9個學校或科研機構,包括4名中國籍學者。馬建毅所在的團隊完成了其中理論部分的工作,馬建毅是理論部分負責人。

  馬建毅表示,自由基異構化過程研究對燃燒機制的理解有重要作用,對改進航空發動機將提供原子、分子層面的重要幫助。其次,自由基異構化研究還可對化學合成研究提供助力,為藥物合成提供理論基礎。

  最重要的是,自由基異構化研究還會更進一步促進人們對於生物過程的認識。「生物領域的自由基行為是非常普遍的,但目前在生物體內觀察自由基是不可能的,而我們的研究將為生命過程提供輔助解釋。」(完)

相關焦點

  • CCS Chemistry | 新型自由基催化環化異構化反應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汪義豐課題組和北京大學餘志祥課題組合作,利用氮雜卡賓-硼自由基的獨特反應性能,實現了一類新型的自由基催化環化異構化反應,為喹啉酮類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全新的策略。通過機理研究,證實了該轉化歷經了一個罕見的碳-碳三鍵重組的過程。
  • 化學所在氧自由基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氧自由基是一類典型重要的化學反應中間體,它們廣泛存在於大氣、化學、生命等過程,氧自由基的捕捉與研究非常困難。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科院、科技部的資助下,化學研究所分子動態與穩態結構實驗室的科研人員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把氧自由基製備到具有明確分子結構的團簇上,通過調控團簇組成、尺寸、電子結構等因素認識氧自由基的結構與反應性,取得了系列研究進展。
  • 自由基OLED研究出現重大進展,發光效率大大提高
    日前,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使用自由基的OLED出現新進展。Friend教授研究團隊合作論文「高效雙線態自由基發光二極體」。李峰教授研究團隊以TTM自由基作為核心,以PCz和NCz兩個咔唑衍生物作為給體(Donor),得到了兩個高效的電荷轉移態(CT)紅光自由基TTM-3NCz、TTM-3PCz(如圖1所示)。
  • 方華強 王顯花 張宛睿 鄭銘 程和平:ROS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節選)2008年,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程和平教授研究組與合作者在活性氧族(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研究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該所方華強、王顯花、張宛睿、鄭銘、程和平以「ROS取得重大進展——單個線粒體『超氧炫』」為題,在《2009科學發展報告》上對這一成果作了扼要介紹。文章首先簡要介紹了ROS的概念及研究背景。ROS是含氧並具有高反應活性的一類自由基或分子,廣泛參與細胞信號調節、代謝、生存和凋亡,而氧化應激是衰老和多種重大疾病的重要機制之一。關於ROS有許多基本問題仍未得到解答,或者還存在很大爭議。
  • 浙師大簡繼文博士在苯環C-C鍵活化 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浙師大簡繼文博士在苯環C-C鍵活化 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2020-05-11 1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合肥光源專題系列五:合肥光源在反應動力學研究中的進展
    分子反應動態學是從原子、分子層次上研究化學反應過程的基本規律及本質。分子反應中的過渡態是速率常數的決定因素,也是微觀反應動力學的內在基本特性,對過渡態的實驗觀測和研究極具挑戰性。隨著交叉分子束實驗技術的發展,可以獲得更多化學基元反應的微觀信息。
  • 南京大學王新平課題組自由基合成與性質研究取得系列進展化學加
    自由基在化學反應、催化、生物化學和功能材料等領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王新平課題組自2011年以來一直致力於自由基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質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今年上半年,課題組在雙自由基、主族金屬自由基以及基於自由基的磁性多穩態等方向再次取得系列研究進展。 研究成果以若干篇論文形式發表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 我國學者在聚乙烯廢塑料降解研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的黃正課題組和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管治斌課題組合作,在聚乙烯廢塑料降解研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相關成果於6月17日以「Efficient and selective degradation of polyethylenes into liquid fuels and waxes
  • 大連理工大學在可控核聚變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
    2010年國家科技部為ITER計劃共設立9個人才課題,王正洶副教授的研究課題「撕裂模不穩定性與微觀湍流相互作用及相關反常輸運的研究」以第一名獲得該人才課題資助(資助191萬元),主要是採用大規模計算機模擬來研究核聚變反應堆中的磁流體不穩定模式。近日,王正洶課題組通過大規模計算機模擬給出了核聚變裝置中反磁場剪切位形下的無碰撞雙撕裂模的定標關係。
  • 二氧化釩金屬-絕緣體相變機理同步輻射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二氧化釩金屬-絕緣體相變機理同步輻射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智能節能機敏材料二氧化釩(VO2)具有對外界紅外線進行感知和調控的特性
  • 自由基OLED研究現新進展,發光效率大大提高
    日前,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使用自由基的OLED出現新進展。Friend教授研究團隊合作論文「高效雙線態自由基發光二極體」。 李峰教授研究團隊以TTM自由基作為核心,以PCz和NCz兩個咔唑衍生物作為給體(Donor),得到了兩個高效的電荷轉移態(CT)紅光自由基TTM-3NCz、TTM-3PCz(如圖1所示)。
  • 哈工大(深圳)學者在疏離型自由基負離子領域取得新進展
    哈工大(深圳)學者在疏離型自由基負離子領域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在《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上發表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學者實現SOMO-HOMO軌道翻轉的疏離型自由基負離子從氣相測試、理論計算到有機方法學的應用轉化,利用非共價相互作用,實現了亞氨酸酯和脒類化合物的
  • 聚變堆材料中氫、氦及嬗變原子微觀行為模擬研究取得進展
  • 活細胞螢光探針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美國化學會志》(JACS)發表北京大學化學學院陳鵬課題組在活細胞螢光探針研究方面取得的新進展 北京大學化學學院化學生物學系陳鵬課題組,巧妙地將一種特異的有機過氧化物識別蛋白(OhrR)與環化的黃色螢光蛋白(cpVenus)相對接,構建了一種特異性識別有機過氧化物的螢光探針,能夠有效地對有機過氧化自由基產生螢光響應,但不與過氧化氫、超氧陰離子、單線態氧、羥自由基等物質發生反應。
  • 中科院高能所在光催化固氮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學科中心核能化學課題組在金屬有機框架材料光催化固氮研究領域取得進展,研究員石偉群團隊報導了兩例基於紫精配體的自由基MOFs材料Gd-IHEP-7和Gd-IHEP-8。 此MOFs材料均表現出優異的光催化固氮活性,氨生成速率分別為128和220 μmol h-1 g-1,其中Gd-IHEP-8固氮效率與文獻同類材料相比提高17倍。
  • 上海交大趙嶽長聘教軌副教授在大氣低揮發性有機物來源研究上取得...
    (gaseous dimers)等低揮發性有機物反應機理和速率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圖1  α-蒎烯-臭氧反應中幾類主要的RO2自由基中間體與α-蒎烯反應量的關係近年來研究發現,天然源單萜烯大氣氧化反應可以生成一類高氧化態有機物(HOM)和氣態二聚體,這些物質因其極低的揮發性而被認為在大氣新粒子和二次有機顆粒物的生成中起著關鍵作用
  • 在石墨層間解離能研究上取得重大進展
    清華大學微納米力學與多學科交叉研究團隊在石墨層間解離能研究上取得重大進展清華新聞網9月17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微納米力學與多學科交叉研究中心(簡稱CNMM)鄭泉水教授與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David J.
  • 席振峰/張文雄課題組在白磷直接合成有機膦方面取得重要新進展
    近三十年來,儘管白磷活化的研究一直被人們所關注並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從白磷出發直接構建有機膦化合物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反應選擇性差;產率底。因此,由白磷直接、高效、高選擇性地合成有機膦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席振峰/張文雄課題組對高活性稀土和主族金屬試劑的合成、結構鑑定和白磷活化反應研究感興趣。
  • 「慧眼」衛星新進展
    2020-09-22 17:55:34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慧眼」衛星新進展 發現距離黑洞最近的高速噴流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記者董瑞豐)「慧眼」——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公布最新觀測結果:在高於200千電子伏特的能段發現了黑洞雙星系統的低頻準周期振蕩,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能量最高的低頻準周期振蕩現象。
  • 氧化鋁上氧物種微觀結構研究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近日,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原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徐君和鄧風研究團隊在γ-Al2O3氧物種微觀結構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利用35.2 T(1.5G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