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表明,分子運動與化學反應並非是解耦的。
《科學》雜誌7月31日刊文稱,韓國基礎科學研究院(IBS)科學家Steve Granick、高級研究人員Huan Wang博士以及5個跨學科同事聯合發現,常見化學反應可通過向溶劑傳遞遠程「漣波」,加速布朗擴散作用。這一發現違反了一個化學中心法則,即分子擴散與化學反應是不相關的。
Granick說:「分子能被化學反應賦能,這是一個全新的發現。當一種物質通過斷鍵-成鍵反應轉化為另一種物質時,實際上會使分子移動得更快。」
「在製造分子機器方面,自然界做得很好。然而科學家們對分子機器設計、製造的認識還不夠深入。除了解答自然謎題外,我們還希望這項研究能夠為化學能在分子運動、納米機器人、精準醫療和綠色材料等方面的應用研究提供參考。」 Wang博士補充說。
化學反應產生的意想不到的「漣波」,尤其是催化反應中的漣波,可以傳播很遠的距離。對於化學家和物理學家來說,這挑戰了教科書上的觀點,即分子運動和化學反應是解耦的,反應只會影響附近區域。對於工程師來說,這個新發現展示了真正意義上,在分子水平設計納米馬達的新方法。
研究人員們篩選了15個廣泛應用於有機合成、醫藥製造和材料工業的化學反應。例如,「點擊」反應可用於生物醫學化合物庫的組建與篩選,Grubbs反應可在塑料製造業發揮作用。研究人員表示,絕大多數產品在生產過程中都會涉及催化作用。Wang博士說:「前方可能還有更多未知驚喜。」
在設計實驗時,Wang等注意到,生物性運動可以由酶和其他生物分子發動機驅動。分析問題後,研究人員提出了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想法:他們假設這種現象可用於理解現實世界中的分子機器,並開發了新的分析技術來進行驗證。
理論學家Tsvi Tlusty教授預測,反應梯度中的催化劑應該朝擴散係數較小的方向「上坡」遷移。微流體專家Cho Yoon-Kyoung教授專門設計了微流體晶片來測試這個觀點。研究人員Ruoyu Dong博士則完成了計算機數值模擬工作。研究人員認為,不同系統中擴散運動增強的幅度與能量釋放率相關。這個論點可用於預測其他反應的效果。。
Granick等的成果還能擴展研究人員對活性物質的理解。Granick總結說:「活性材料是一個新興研究領域,發展非常迅速。化學反應如同『納米泳者』,攪動了『反應湯』,這讓活性材料變得更加豐富。此外,活性物質概念可能對傳統化學形成巨大衝擊。」
原創編譯:德克斯特 審稿:西莫 責編:程建蘭
期刊來源:《科學》
期刊編號:0036-8075
原文連結:https://phys.org/news/2020-07-central-tenet-chemistry.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