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富報導|支持實體信號密集釋放 2021信貸投放重點圈定

2021-01-09 新華社

破解實體融資難題仍是2021年信貸政策著力點。近期,多部門密集部署,加碼小微企業支持力度,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延期至3月31日,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兩增兩控」考核指標也被納入商業銀行績效評價。同時,綠色發展領域成為信貸支持新重點,在碳中和目標下,銀行信貸業務將進一步向低碳產業傾斜。業內預計,2021年我國綠色金融業務規模有望達到約16萬億元。此外,2021年信貸也將呈現「有保有壓」局面,房地產融資成為主要受控領域,預計2021年新增房地產貸款額度將進一步壓縮,但房地產貸款中的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將受到政策支持。

編導:程千千 滿妍君(實習)

責編:路麗莎

監製:周羿翔 孟思涵

中國財富網出品

相關焦點

  • 支持實體信號密集釋放 2021信貸投放重點圈定
    本文轉自【經濟參考報】;破解實體融資難題仍是2021年信貸政策著力點。近期,多部門密集部署,加碼小微企業支持力度,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延期至3月31日,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兩增兩控」考核指標也被納入商業銀行績效評價。同時,綠色發展領域成為信貸支持新重點,在碳中和目標下,銀行信貸業務將進一步向低碳產業傾斜。
  • 2021年信貸投放圈定重點
    來源:金融投資報破解實體融資難題仍是2021 年信貸政策著力點。近期,多部門密集部署,加碼小微企業支持力度,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延期至3月31日。同時,綠色發展領域成為信貸支持新重點,在碳中和目標下,銀行信貸業務將進一步向低碳產業傾斜。
  • 對14個重點製造業領域加大信貸投放
    &nbsp&nbsp&nbsp&nbsp(記者 張昊)加大製造業信貸投放力度,提高製造業貸款比重,提高製造業信貸風險容忍度。日前,市金融辦、人民銀行南京分行營管部聯合下發《關於金融支持製造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通過落實差別化信貸政策、增加企業投融資渠道、建立風險分擔機制等一系列措施,為我市製造業實現創新驅動和轉型升級提供穩定有效的金融支持。
  • ...A股頭部集中趨勢會否持續;2021年投資風口在哪?看五大部委施策...
    A股頭部集中趨勢會否持續;2021年投資風口在哪?看五大部委施策要點   頭版  支持實體信號密集釋放 2021信貸投放重點圈定  破解實體融資難題仍是2021年信貸政策著力點。
  • 華商匯智財富管理有限公司 :深耕細作促發展
    華商匯智財富管理有限公司 切實擔當社會責任,全面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進一步增強「實體興金融興」的理念,在服務地方經濟、中小企業、城市居民等方面深耕細作,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回歸本源,聚焦實體華商匯智財富管理有限公司充分認識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積極支持淮北市經濟發展,在淮北市重點行業和重點項目建設領域,認真研究上級行信貸政策,尋求信貸政策和重點行業、項目的契合點,有力支持淮北市重點建設。另一方面,加大小微企業支持力度。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這些高頻詞釋放什麼信號?專家劃下六大重點
    交通銀行研究中心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提供了去年和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詞頻比較,改革、創新、開放依然是高頻詞,同時科技、消費、安全成為新一輪的高頻詞,另外反壟斷、住房等話題也成為今年市場的關注重點和話題熱點。重點一:「需求側管理」大有深意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具體提出「需求側改革」,這是一個重大的政策信號。
  • 央行定調2021年十大重點工作 傳遞重磅信號
    作為新一年央行工作的「風向標」,2021年央行工作會議近日召開。會議部署了2021年工作十大重點,向市場傳遞了多個重磅信號。  同時,會議要求,繼續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和信貸政策精準滴灌作用,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延續實施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繼續運用普惠性再貸款再貼現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三農」、科技創新、小微和民營企業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牽頭髮揮金融支持小微企業政策合力。
  • 4月信貸超預期增長 背後原因是什麼?對經濟有哪些影響?
    一系列數據顯示金融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對衝了疫情影響,前期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大的效果正在持續顯現。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出臺了一系列貨幣政策措施,三次降準釋放長期流動性1.75萬億元,增加1.8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額度,發揮政策性銀行信貸支持作用,引導商業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金融機構積極調整內部管理和考核政策,增加貸款投放。
  • 金融高層密集發聲,對房地產釋放什麼信號?
    對於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的重大舉措,易綱表示一是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二是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三是建立現代金融機構體系,四是推進金融雙向開放,五是健全金融風險防範、預警、處置、問責制度體系。   郭樹清在文章中指出,要正確認識現階段金融形勢。
  • 重大項目密集開工釋放哪些信號?挖新興消費潛力 促民間投資活力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重大項目密集開工釋放哪些信號本報記者 顧 陽新年伊始,多地發力穩投資,一批重大項目進入了密集開工期。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所體制政策室主任吳亞平說。專項債券帶動有效投資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之下,中國經濟之所以表現出足夠韌性,重大項目功不可沒。2020年以來,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各地深入實施一批重大項目、重大工程,目前已初見成效。
  • 防風險要與支持實體動態平衡 引導影子銀行良性發展
    7月3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要求,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更好結合起來,堅定做好去槓桿工作,把握好力度和節奏,協調好各項政策出臺時機。近日召開的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也研究了堅持結構化去槓桿的問題,並重點研究了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問題。
  • 喆薦|首席經濟學家眼中的2021全球和中國經濟九大特徵
    疫苗功效不明、新冠變異、美國政局動蕩……,在一系列並不具備喜慶意味的關鍵詞圍繞下的2021年,全球和中國經濟會出現哪些變壞,在動蕩之下危險與機遇並存的時代,我們還有那些機會。原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中國銀行業協會行業發展研究委員會主任連平教授從9個方面談了他對2021年的看法和觀點。
  • 新型共有產權房+40%的房貸新規,2020年末重磅政策,釋放了什麼信號
    信貸可謂是房地產最核心的調控手段,過去十多年,中國人正是用信貸槓桿開啟了「發家致富」的買房之路,信貸規模也一度從原來的 億膨脹至2020年的6萬億。中國的居民槓桿率在2020年末也已經超過60%,相比2008年的18%,翻了3倍多。增速之快,位居世界前列。 如今,房地產信貸規模盤子縮小,2021年樓市必然承壓。
  • 財稅貨幣金融支持將保持連續性 幫扶小微企業「不撒手」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新年致辭中披露,目前,銀行已累計完成對6萬多億元貸款的延期還本付息,累計發放3萬多億元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3000餘萬戶經營主體,實現1.5萬億元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目標。在讓利目標實現後,小微企業關注的是政策還能不能延續?2021年,第一份針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政策送來了一顆「定心丸」。
  • 繼續保持對經濟恢復必要支持力度 2021年貨幣政策「穩」字當頭
    「2021年,穩健的貨幣政策會更加靈活精準、合理適度,繼續保持對經濟恢復必要的支持力度。」1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人民銀行會堅持「穩」字當頭,不急轉彎,根據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靈活把握貨幣政策的力度、節奏和重點,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以適度貨幣增長支持經濟持續恢復和高質量發展。
  • 央行:2020年我國金融體系運行平穩,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明顯下降
    一是貨幣、信貸增長基本實現年度目標。2020年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10.1%,比上年末高1.4個百分點;人民幣貸款累計新增19.6萬億元,比上年多增2.8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3.3%,比上年末高2.6個百分點。從全年來看,人民銀行通過三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為實體經濟提供了1.75萬億元長期流動性。
  • 2021,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2021年要「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白彥鋒認為,在地方債發行上,要避免「錢等項目」和「項目等錢」的矛盾現象,提高債券資金的使用效率。此外要進一步提高債務透明度,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充分釋放市場監督機制對債券發行和償還的約束力。
  • 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了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穩固
    中國人民銀行11月26日發布的今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總體來看,穩健的貨幣政策體現了前瞻性、主動性、精準性和有效性,成效顯著,傳導效率進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穩固,今年以來已推出涉及9萬億元貨幣資金的貨幣政策應對措施,前10個月金融部門向實體經濟讓利約1.25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