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和半導體雷射器等的發光部分的半導體層,是在基片上生長結晶而成。採用的基片根據LED的發光波長不同而區分使用。如果是藍色LED和白色LED等GaN類半導體材料的LED晶片,則使用藍寶石、SiC和Si等作為基片,如果是紅色LED等採用AlInGaP類材料的LED晶片,則使用GaAs等作為基片。
因LED發光波長而使用不同基片的原因是為了選擇與LED發光部分——半導體結晶的晶格常數儘量接近的晶格常數的廉價基片材料。這樣做晶格常數的差距(晶格失配)就會縮小,在半導體層中阻礙發光的結晶缺陷的可能性就會減少。而且能降低LED晶片的單價。另外,藍紫色半導體雷射器等電流密度和光輸出密度較大的元件,則採用昂貴的GaN基片。GaN基片還用於部分藍色LED。
底板剝離方法示例
歐司朗的做法是在藍寶石底板上形成GaN類結晶層,粘帖金屬反射膜,然後再粘帖作為支持底板的Ge晶圓。之後,利用雷射照射溶解掉GaN類結晶層與藍寶石底板的界面部分,剝離藍寶石底板。
近年來,為了增加從LED晶片中提取光線,在基片上形成半導體結晶層後,將基片張貼到其他基片上的技術已經實用化。在粘貼到其他基片上時,與半導體結晶層之間的界面上設置了光的反射層。反射層具有反射發光層朝向基片側的光線,將其提取到LED表面側的效果。除了已用於紅色LED外,最近藍色LED等GaN類半導體LED晶片也擴大了採用。採用GaN類半導體材料的LED還有不張貼基片,使之保持剝離狀態的方法。
這些方法在外形尺寸較大的LED晶片上較為有效。大尺寸晶片存在著晶片內發生的光射出晶片外時的光徑變長,導致光在這一過程中發生衰減的問題。該問題可通過張貼基片解決。
外延生長(epitaxial growth)
在基片上生長結晶軸相互一致的結晶層的技術。用於製作沒有雜質和缺陷的結晶層。包括在基片上與氣體發生反應以積累結晶層的VPE(氣相生長)法、以及與溶液相互接觸以生長結晶相的LPE(液相生長)法等。
藍色LED、白色LED以及藍紫色半導體雷射器等GaN類發光元件一般採用VPE法之一的MOCVD(Metal 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法進行生產。MOCVD採用有機金屬氣體等作為原料。藍色LED在藍寶石基片和SiC基片上,藍紫色半導體雷射器在GaN基片上使用MOCVD裝置使得GaN類半導體層形成外延生長。
「404專利」的內容
中村修二提出專利權歸屬問題而進行訴訟的「404專利」,是將原料氣體封入藍寶石底板表面附近的方式之一。在生長GaN類半導體膜的底板(藍寶石底板等)表面沿水平方向通入原料氣體,同時為了將原料氣體固定在底板表面,沿垂直方向向底板表面通入非活性氣體。
中村修二就其在日亞化學工業工作時所發明專利的「正當價格」與日亞化學工業展開的訴訟中所涉及的GaN類發光元件專利(專利第2628404號,以下稱404專利)就是外延生長GaN類半導體層技術的相關專利。404專利是與在藍寶石基片表面附近封入原料氣體的技術。其特點是,在生長GaN類半導體膜的基片(藍寶石基片等)表面沿水平方向通入原料氣體,同時為了將原料氣體固定在基片表面,還沿垂直方向向基片表面通入非活性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