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片(substrate)與外延生長(epitaxial growth)介紹

2021-01-11 雷射網

  LED和半導體雷射器等的發光部分的半導體層,是在基片上生長結晶而成。採用的基片根據LED的發光波長不同而區分使用。如果是藍色LED和白色LED等GaN類半導體材料的LED晶片,則使用藍寶石、SiC和Si等作為基片,如果是紅色LED等採用AlInGaP類材料的LED晶片,則使用GaAs等作為基片。

  因LED發光波長而使用不同基片的原因是為了選擇與LED發光部分——半導體結晶的晶格常數儘量接近的晶格常數的廉價基片材料。這樣做晶格常數的差距(晶格失配)就會縮小,在半導體層中阻礙發光的結晶缺陷的可能性就會減少。而且能降低LED晶片的單價。另外,藍紫色半導體雷射器等電流密度和光輸出密度較大的元件,則採用昂貴的GaN基片。GaN基片還用於部分藍色LED。

  底板剝離方法示例

  歐司朗的做法是在藍寶石底板上形成GaN類結晶層,粘帖金屬反射膜,然後再粘帖作為支持底板的Ge晶圓。之後,利用雷射照射溶解掉GaN類結晶層與藍寶石底板的界面部分,剝離藍寶石底板。

  近年來,為了增加從LED晶片中提取光線,在基片上形成半導體結晶層後,將基片張貼到其他基片上的技術已經實用化。在粘貼到其他基片上時,與半導體結晶層之間的界面上設置了光的反射層。反射層具有反射發光層朝向基片側的光線,將其提取到LED表面側的效果。除了已用於紅色LED外,最近藍色LED等GaN類半導體LED晶片也擴大了採用。採用GaN類半導體材料的LED還有不張貼基片,使之保持剝離狀態的方法。

  這些方法在外形尺寸較大的LED晶片上較為有效。大尺寸晶片存在著晶片內發生的光射出晶片外時的光徑變長,導致光在這一過程中發生衰減的問題。該問題可通過張貼基片解決。

  外延生長(epitaxial growth)

  在基片上生長結晶軸相互一致的結晶層的技術。用於製作沒有雜質和缺陷的結晶層。包括在基片上與氣體發生反應以積累結晶層的VPE(氣相生長)法、以及與溶液相互接觸以生長結晶相的LPE(液相生長)法等。

  藍色LED、白色LED以及藍紫色半導體雷射器等GaN類發光元件一般採用VPE法之一的MOCVD(Metal 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法進行生產。MOCVD採用有機金屬氣體等作為原料。藍色LED在藍寶石基片和SiC基片上,藍紫色半導體雷射器在GaN基片上使用MOCVD裝置使得GaN類半導體層形成外延生長。

  「404專利」的內容

  中村修二提出專利權歸屬問題而進行訴訟的「404專利」,是將原料氣體封入藍寶石底板表面附近的方式之一。在生長GaN類半導體膜的底板(藍寶石底板等)表面沿水平方向通入原料氣體,同時為了將原料氣體固定在底板表面,沿垂直方向向底板表面通入非活性氣體。

  中村修二就其在日亞化學工業工作時所發明專利的「正當價格」與日亞化學工業展開的訴訟中所涉及的GaN類發光元件專利(專利第2628404號,以下稱404專利)就是外延生長GaN類半導體層技術的相關專利。404專利是與在藍寶石基片表面附近封入原料氣體的技術。其特點是,在生長GaN類半導體膜的基片(藍寶石基片等)表面沿水平方向通入原料氣體,同時為了將原料氣體固定在基片表面,還沿垂直方向向基片表面通入非活性氣體。

【光粒網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yeyan )

相關焦點

  • LED的外延片生長技術介紹
    下面是關於LED外延片技術的一些資料。    1.改進兩步法生長工藝    目前商業化生產採用的是兩步生長工藝,但一次可裝入襯底數有限,6片機比較成熟,20片左右的機臺還在成熟中,片數較多後導致外延片均勻性不夠。
  • Infomat:2D金屬-半導體橫向異質結的面內外延生長
    成果介紹由於在原子薄電子學和光電子學中的潛在應用
  • 科普| 半導體器件為什麼需要「外延層」
    襯底(substrate)是由半導體單晶材料製造而成的晶圓片,襯底可以直接進入晶圓製造環節生產半導體器件,也可以進行外延工藝加工生產外延片。外延(epitaxy)是指在經過切、磨、拋等仔細加工的單晶襯底上生長一層新單晶的過程,新單晶可以與襯底為同一材料,也可以是不同材料(同質外延或者是異質外延)。
  • 揭秘華燦光電LED外延片製備方法專利
    發光二極體晶片包括GaN基的外延片、以及在外延片上製作的電極。 現有的外延片通常包括襯底層、以及依次覆蓋在襯底層上的緩衝層、非摻雜的GaN層、N型接觸層、多量子阱層和P型層。其中,襯底層為藍寶石襯底。多量子阱層是若干量子阱層和若干量子壘層交替形成的。但是,由於電子質量小,易遷移,在電場的驅動下可能速度過快而越過多量子阱層,遷移到P型層,導致發光二極體漏電,降低了發光二極體的發光效率。
  • ...mm 和 300 mm 矽基氮化鎵外延片,將 microLED 應用於矽產業領域
    近日,為了解決晶片尺寸不匹配的問題並應對 microLED 生產產量方面的挑戰,ALLOS 應用其獨特的應變工程技術,展示了 200 mm 矽基氮化鎵 (GaN-on-Si) 外延片的出色一致性和可重複性。此外,公司還報告了其 300 mm 外延片的成功發展藍圖。
  • 「專利解密」華燦光電提出LED外延片製備方法
    發光二極體晶片包括GaN基的外延片、以及在外延片上製作的電極。現有的外延片通常包括襯底層、以及依次覆蓋在襯底層上的緩衝層、非摻雜的GaN層、N型接觸層、多量子阱層和P型層。其中,襯底層為藍寶石襯底。多量子阱層是若干量子阱層和若干量子壘層交替形成的。
  • 基於簡單支架的多片4H-SiC化學氣相沉積同質外延生長
    雖然在商用化學氣相沉積設備中可以在一次運行中實現多片4H-SiC襯底的同質外延生長,但是必須將晶片裝載到可旋轉的大型基座上,這導致基座的直徑隨著數量或者外延晶片總面積的增加而增加。在這項工作中,我們展示了一種簡便的方法,通過自製的常規單晶片化學氣相沉積設備,在沒有大型基座的情況下,在簡單的支架上放置多片4H-SiC襯底。本文中通過光學顯微鏡,AFM,SEM和拉曼光譜研究了在每個晶片上獲得的4H-Si薄膜的結構性質。結果表明,在每個晶片的內部區域可以獲得高質量的同質外延生長4H-SiC薄膜;而在外部區域,由於受到簡單支架的機械部件影響,質量下降。
  • 二維材料的外延生長:能從元素周期表中學到什麼?
    2019年是「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為紀念門捷列夫發明的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納米領域國際著名期刊《Nano Today》(IF:16.582)評論編輯Dr.Sealy邀請南京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格萊特研究院富克斯教授課題組牛天超教授作題為「Epitaxial growth
  • 矽基單片集成寬帶磁光隔離器
    Ross教授及胡崛雋教授團隊、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John Bowers教授合作,解決了矽基單片集成高優值磁光薄膜的難題,發展了波導側壁磁光材料沉積技術,並基於非互易移相機理及Mach-Zehnder幹涉(MZI)器結構,研製了首個矽基單片集成的寬帶磁光隔離器。
  • 解析碳化矽外延材料產業鏈
    目前碳化矽和氮化鎵這兩種晶片,如果想最大程度利用其材料本身的特性,較為理想的方案便是在碳化矽單晶襯底上生長外延層。 碳化矽外延片,是指在碳化矽襯底上生長了一層有一定要求的、與襯底晶相同的單晶薄膜(外延層)的碳化矽片。
  • CIOE 2019 | 華興雷射:高端的GaAs/InP基光電子外延片供應商
    江蘇華興雷射科技有限公司隆重展出了高速雷射晶片、電池晶片、射頻晶片等高端外延片產品,獲得光通信、光傳感、雷射多領域專業及客戶高度關注。   本次光博會展品有10G/25G通訊高速半導體雷射器/探測器外延片、傳感及大功率半導體雷射器及探測器外延片(FP/DFB/VCSEL/APD)以及半導體光電材料的定製化外延/微納加工服務。
  • 矽基光電子與微電子單片集成研究進展
    介紹了國內外矽基光電子器件與集成晶片的研究進展,重點介紹了本課題組在矽基光電子與微電子集成方向的研究進展,包括矽基雷射器、矽基光調製器、矽基發光器件與控制電路單片集成、矽基光電探測器與接收電路單片集成、矽基微環濾波器與溫控電路單片集成、單片集成矽光收發晶片等。
  • 光電子應用推動砷化鎵晶圓和外延片市場進入新時代
    光電子應用推動砷化鎵晶圓和外延片市場進入新時代 工程師周亮 發表於 2018-09-04 16:00:00 光電子應用正在推動砷化鎵(GaAs)晶圓和外延片市場進入一個新時代
  • 張華教授團隊JACS:相選擇性外延生長構建金屬納米異質異相結構
    隨後,利用2H相Pd納米顆粒為晶種,通過晶面導向的相選擇性外延生長構建了一系列具有核殼結構的金屬納米異質異相材料。背景介紹納米材料的相結構可以決定其物理化學性質和應用。外延生長法是一種常見的構建特殊異質結構的方法。然而,該方法所製備的納米結構通常會保留和繼承晶種的結構特徵。如能在單晶納米種子的不同晶面上實現具有晶相選擇性的外延生長,即具有不同晶相的殼層可以選擇性地生長在晶種的不同晶面上,則能為可控合成異相納米材料開闢新的方向。
  • 二維材料外延生長的原子尺度機理:特性與共性
    類似地,vdW相互作用對二維層狀材料(例如石墨烯和h-BN)的外延生長也至關重要。vdW外延生長的一個顯著優點是,弱的層間相互作用(沒有特定的化學鍵形成)避免了常規外延生長中常遇到的晶格失配問題。此外,這種弱vdW層間耦合還可以將不同的二維材料簡單地堆疊形成vdW異質結,開啟了新型功能材料設計的一個重要方向。
  • 單層WSe2的超快生長:扭結成核和扭結傳播
    而kMC模擬結果表明,路徑2才是超快速生長的潛在機制,因為模擬的疇形態、疇取向和生長速率都與沉積通量和溫度在寬範圍內的實驗結果一致,而且扭結成核顯然是限制因素。該機制有可能擴展到其他2D材料。例如,如果基底能夠極大地增強吸附原子的表面擴散,可能促進它們從蒸氣中直接沉積到生長前沿,從而實現其它過渡金屬二硫化物的超快速生長。
  • LED晶圓(外延)的生長製程
    矽晶柱的長成,首先需要將純度相當高的矽礦放入熔爐中,並加入預先設定好的金屬物質,使產生出來的矽晶柱擁有要求的電性特質,接著需要將所有物質融化後再長成單晶的矽晶柱,以下將對所有晶柱長成製程做介紹: 長晶主要步驟: 1、融化(MeltDown
  • Strategy Analytics: 砷化鎵外延襯底 (GaAs Epitaxial) 市場規模...
    北京2009年8月3日電 /美通社亞洲/ -- Strategy Analytics 發布最新年度預測報告「半絕緣砷化鎵 (SI GaAs) 外延襯底市場預測2008-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