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自己最好的老師?從質疑問題開始,成為蘇格拉底式提問者

2021-01-08 創業家思享會

最好的老師通常是那些深刻理解學習和提問關係的人,正如Jevons(1964)在談到他的學生時說:「那些提問的學生給我帶來的幫助最多,他們通常激發我去尋找加深自己理解的更多有效途徑,而那些僅僅看上去有困惑的學生給我的幫助很少。」

質疑你的問題

當你與某人第一次見面時,關於他/她,你最願意了解的問題是什麼?或者也許我們可以這樣問:「你第一次見到某人時,你會搜尋他們的什麼信息?」這些問題(以及搜尋的信息)會使你清楚自己的價值觀、關注點以及自己打算的建立人際關係的什麼信息呢?根據論證元素和思考標準來思考以下類型的問題。

■關於能夠讓我們了解任務的目標問題。

■關於能夠推動我們查看信息的來源以及信息質量的信息問題。

■關於能夠推動我們檢查自己組織信息、賦予信息意義的方式,以及不同賦予意義方式的解釋問題。

■關於推動我們反思我們認為理所應當觀點的假設問題

■關於能夠推動我們不斷思考的意義問題

■關於推動我們檢視觀點並考慮其他相關觀點的觀點問題。

■關於能夠使我們去區分哪些有影響,哪些沒有影響的關聯性問題。

■關於能夠推動我們對真相和正確性進行評估和檢測的準確性問題。關於能夠推動我們給出細節,並做到精心細緻的精細性問題。

■關於能夠推動我們檢驗思維中矛盾之處的一致性問題。

■關於能推動我們考慮思維整合,確認思維在某種合理系統中整合性和意義性的邏輯性問題。

呆板的問題反映惰性的思考

幾乎大部分人提出的問題都不是能夠剌激大腦思考的問題。大部分問題十分呆板,如有人會問:「試驗中會出現這個嗎?」這種問題提出者通常沒有提問和思考的願望。

我們必須不斷地提醒自己,只有提出問題,思維才能得以開展。沒有問題(被提出)等同於不理解(獲得),表面的問題等同於膚淺的理解,不清楚的問題等同於含糊的理解。如果你安靜地坐在室內,你的大腦很可能也是靜止的,並沒有做出思維活動。這種情況下,你並不打算問問題,或者你的問題本身就非常淺表、缺乏架構殘缺和自利的。你應當努力追尋一種狀態,即使外在波瀾不驚,但你的頭腦卻在不停地提出、思考問題。你應該思考並提出優化你學習的問題。如果你想要深入獨立地思考,你就應該努力學習,用問題激發你的思維,並長久地抱著問題去思考,促進思維的發展。

成為蘇格拉底式提問者

現在讓我們來討論該如何提出促進我們更好思考的問題。作為優秀的思考者,我們希望能夠擺脫那些混亂、無頭緒、雜亂無章的問題因此,我們將簡單的提問轉向「蘇格拉底式提問」,這就為一般提問方式增加了系統性、深度和強烈的提問興趣。

健康思維最重要的目標之一是建立訓練有素、「執行性」強的思維方式,要培養有力的論證需求來理性地監控、評估和反思我們的思維、感受和行動。蘇格拉底式的提問提供了我們內在論證需求,下面是一般形式的蘇格拉底式提問,按照這些問題案例的方式,你可以運用蘇格拉底式的對話提來深入地探查他人的思想,如下圖所示:

■盡最大可能去理解所說或所信事物的根本基礎並且通過更深人的問題弄清這些基礎的含義。(例如你可能會問他人:「你形成這個觀點的依據是什麼?你能詳細地向我解釋你的推理過程,從而讓我更全面地理解你的觀點嗎?」)

■找出與其他觀點相互依存、不能單獨自證為真的觀點。找出觀點間的聯繫,深入思考。(例如,你可能會問他人:「如果你說的是真的,為什麼X或Y卻不是真的呢?」)

■用不斷完善的需求對待所有的觀點。(你可能會問他人:「你能夠詳細闡釋從而讓我更好地理解你嗎?」)

■要認識到所有的問題都以先前的問題為基礎,所有的思維都以先前的思維為基礎。提問時,對之前的問題持有開放的態度,也要不斷地對它們進行思考。(例如,你可能會問:「為了回答這個複雜的問題,我們還需要回答哪些其他問題?」)

要提升思維水平,掌握受過訓練的提問方式和蘇格拉底式的思維和提問方式,你可以按以下方式行動:

(1)你可以把問題聚焦於問題的類型上(事實、偏好或判斷)。

(2)你可以把問題聚焦於對思維標準的評估上。

(3)你可以把問題聚焦於對論證元素的分析上。

(4)你可以通過優先回答對獲得最終答案最有效的問題來「拆解」複雜問題。

(5)你可以抓住複雜問題的主要矛盾。

當然,你在既定情境下所提的問題受你所處的環境影響。當你能夠熟練地應用問題時,你就會看到它們在提升思維中的重大作用。反覆加以練習,他們會成為你直覺的一部分,對於它們的應用信手拈來。當你不清楚事實時,你會很自然地提出事實問題來弄清楚狀況;當數據看上去不準確或存在疑問時,你會很自然地注重對信息的提問;當人們錯誤地把判斷型的問題回答為偏好型的問題時,你會敏銳地有所察覺;等等。進一步說,直覺能力只會在大量的練習之後產生。

說到這裡,大家要切記:當一個研領域不再提出新的問題時,它的發展便也停止了。要想仔細反覆地思考,個體必提出能夠促進我們思考的問題。

相關焦點

  • 什麼是蘇格拉底式的教學法?如何在課堂中使用它?
    蘇格拉底式的探究顯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教學」。蘇格拉底式探究的領導者並不是知識的提供者,而是用多年學習所獲得的事實和真理,來填滿大部分被動學習學生的空虛思想。正如教育學院的人會說,蘇格拉底老師不是「講臺上的聖人」。在蘇格拉底的方法中,沒有講課,也不需要死記硬背。但是,正如你想的那樣,蘇格拉底式的老師也不是「旁門左道」。
  • 無知是最大的智慧:蘇格拉底提問法
    當你去聽一個老師的課或讀了一本書,比如戰略決定成敗,你覺得說的太好了。當你聽了另外一個老師的課或讀了另一本書,比如細節決定成敗,你又會覺得說得非常有道理。但是,你發現這兩個理念卻是完全相反的。此時你就糊塗了,誰才是對的呢?或者誰是不對的呢?亦或是不是他們兩人都是不對的?你被徹底搞暈了。在生活中,每個人的認知都受制於自身的信念的束縛。
  • 早期的蘇格拉底式對話構成了西方哲學思想的基石
    蘇格拉底是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沒有留下任何書面作品。他的思想中存在的是對他的教導和對話的二手描述 - 包括最著名的是他的朋友,學生和哲學繼承者柏拉圖組成的他的審判和執行的描述。在Euthyphro,蘇格拉底審視了虔誠的概念,並展示了他質疑雅典當局的傾向。
  • 柏拉圖式的愛情如何解釋愛情與婚姻,蘇格拉底這個比喻令人信服!
    很多人嚮往柏拉圖式的愛情,就像年少無知的我們活在自己的理想國裡面,實際上柏拉圖的世界也是一個理想國。柏拉圖公元前427年出生於雅典一個名門貴族家庭,他早年追隨蘇格拉底,潛心學習老師的學說。奇怪的是蘇格拉底從不著書寫作,他只從事口頭說教,作為學生的柏拉圖,便有心地將老師的言行一字一句記錄下來,並把他的觀點加以系統化。後來,蘇格拉底因反對雅典民主制,攻擊民主派領袖,而被雅典民主政府判處死刑。老師的死也使這位忠心耿耿的學生大禍臨頭,於是柏拉圖逃離了雅典,前往西西里島,他試圖在那裡實現師生倆的意願:建立奴隸主貴族政治。
  • 蘇格拉底弟子的幾句話給你一個真實的蘇格拉底
    在蘇格拉底在世時他對老師愛慕又虔誠,蘇格拉底被處死後曾又蘇格拉底積極伸冤平反,在《回憶蘇格拉底》一書中,色諾芬以樸實精煉的筆墨著重刻畫了這位古代西方聖人的言行舉止,又體現出了當時的希臘的歷史和人文情況,並與希羅多德、修昔底德並列「古希臘三大史學家」。
  • 蘇格拉底如是說
    你聽過蘇格拉底怎麼解釋愛情麼?蘇格拉底是古希臘的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可以說是整個西方文化的奠基人。他是柏拉圖的老師,而柏拉圖又是亞里斯多德的老師。蘇格拉底在西方文化裡相當於中國的孔子,他同樣沒有留下著作,他的學生柏拉圖把他教授弟子時說的話整理後寫成了著名的作品《理想國》,為眾人所熟知。那麼,蘇格拉底是怎麼理解愛情的呢?柏拉圖問:老師,什麼是愛情?蘇格拉底說:你到麥田走一次,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麥穗回來,但你只能前進不能後退,而且只可以摘一次。
  • 用蘇格拉底式提問法訓練批判性思維
    當他們發問時,首先肯定他們「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接著用蘇格拉底式提問法引導他們遠離那些簡單的非黑即白的問題,訓練他們能夠逐漸問出有質量和深度的問題。一旦養成勤於發問的習慣,孩子的自信就能得到鞏固,在未來的生活中才能問出更多好問題。
  • 喚醒靈魂的對話:讀《蘇格拉底咖啡館》
    菲利普斯在其著作《蘇格拉底咖啡館》描述著他如何運用這個咖啡館,使得社會各個階層——例如:街友、監獄受刑人、販夫走卒、老人、教授……等等——進行許多大大小小的不同對話。我發現,在對話的過程中,這些參與其中的人,越來越明白與接近真實的自我,並開啟了成為更好的自己的契機。
  • 蘇格拉底的最簡單「作業」,唯獨他能完成,後來成為偉大哲學家!
    今天,與大家分享一個蘇格拉底與柏拉圖的故事。提起蘇格拉底,但凡讀過點書的人恐怕不會陌生,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這位以「精神上的助產士」自居的哲學家,整天到處找人談話,探求對人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對後世影響頗深。
  • 家長可試試「蘇格拉底式提問」
    "蘇格拉底式提問法"是什麼,它有什麼作用呢?蘇格拉底式提問法,就是通過連續地提出問題,讓被提問者通過理性思考,發現謬誤、拓寬思路、獲得啟發、找到真相的過程,最終被提問者會得出自己的結論。蘇格拉底認為,知識原本就是存在於內心的,不過是被自己錯誤的觀念隱蔽起來而沒有發現罷了。
  • 這位老師的蘇格拉底「槓上開花」大法,絕了!
    02嘴強王者的「槓上開花」三步法這位號稱「讓你吵架不會輸」的哲學老師李浩然對蘇格拉底有一定研究,他總結出「嘴強王者」蘇格拉底獨特的對話方式,那就是「槓上開花」三步法:反諷式讚美、引導式詢問、連環式追問。蘇格拉底到底是如何使用「槓上開花」的呢?
  • 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沒有任何傳世著作,卻仍然被後人尊敬
    雅典廣場古今中外很多哲學家大都愛著書立說,卻很少有像蘇格拉底一樣沒有自己的著作對於蘇格拉底來說,要擁有智慧必須通過兩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質疑,即質疑我們的所學所知;第二個步驟則是通過自己的內心尋求真正的答案。
  • 蘇格拉底與孔子:兩位東西方聖哲,有哪些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
    兩人最相同的地方就在於,善於啟發學生積極獨立思考問題,主動地學習,積極地獲取智慧。兩人都以對話的形式闡述自己的思想,回答學生的提問,並對學生進行教育,但都沒有留下自己的著作,而只有由學生所記述的言行。孔子思想代表作《論語》是其弟子,根據孔子相關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而成的。
  • 家長給孩子講道理,善用「蘇格拉底式」提問法,讓娃覺知道理
    有次早上我送大寶去幼兒園,他本來情緒就不高(早餐跟弟弟搶牛奶喝,結果牛奶撒了,他有些傷心),到了學校門口,他開始大哭,怎麼都不肯進去了。我剛開始站在一旁看著他,之後在他哭的不那麼厲害的時候,試圖給他講道理。可我一句話還沒說完,他又高聲哭了起來。一旁的老師抱起來大寶說,你看媽媽一直蹲著跟你說話,腿都酸了,我們讓媽媽先站起來好不好?大寶點點頭,接著望向我。
  • 如何突破心智重圍,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下面,我將通過「人生定位、認知優化、心境調頻」三個主題,來與你共同探討和學習,如何通過心智突圍,由內而外重構自己,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01人生定位迷茫,是人生的周期性常態。每過一段時間,它就會爬上你的心頭,讓你焦慮、恐慌、懷疑自己。
  • 《認知方法論》預備課程7,矩陣式認知與蘇格拉底
    得出正確答案的關鍵,是想明白出題人要問的問題是什麼。正確的問題生成之前,答案是不存在的。回顧一下我們這些天講的內容,就會對0認知狀態的母體、子宮等等的特性有了一個基本的認知:所謂子宮、母體,就是沒有問題、不成為問題的地方,你沒有任何要解決的問題,你的認知就是0。
  • 坤鵬論:蘇格拉底的探問(上)
    ——坤鵬論歷史小檔案古希臘哲學:蘇格拉底時期時間:公元前4世紀~公元前2世紀哲學命題:如何能更好地活著。代表人物:蘇格拉底座右銘:認識你自己。主要觀點:人的本質是知,知是最重要的事;無知之知;知識(智慧)即美德,知德合一;未經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追求好的生活遠過於生活。
  • 蘇格拉底的11個小故事
    蘇格拉底:「的確不公平,我是說你對所愛的那個人不公平。本來,愛她是你的權利,但愛不愛你則是她的權利,而你想在自己行使權利的時候剝奪別人行使權利的自由,這是何等的不公平!」失戀者:「依您的說法,這一切倒成了我的錯?」蘇格拉底:「是的,從一開始你就犯錯。
  • 炫極星地球儀:讓興趣成為孩子最好的老師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看來,只有「好之」和「樂之」才能有很高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慾,才能把學習當作樂趣,欲罷不能。
  • 西方思想奠基人:蘇格拉底——一個活在傳說中的人物!
    他是一個醜陋的、直言不諱的老兵,提出了一些尷尬的問題,這讓他在雅典最有權勢的公民中不受歡迎。一個神秘的人物和拿撒勒的耶穌一樣,蘇格拉底被視為西方道德、靈性和思想的奠基者。然而,蘇格拉底的形象是非常神秘的。據我們所知,這位哲學家本人從未留下任何文字。當代的書面資料很少能說明他的存在。以至於最近的作家認為他最好被當作虛構的人物來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