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沒有任何傳世著作,卻仍然被後人尊敬

2021-01-08 獨視角

雅典廣場

古今中外很多哲學家大都愛著書立說,卻很少有像蘇格拉底一樣沒有自己的著作

對於蘇格拉底來說,要擁有智慧必須通過兩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質疑,即質疑我們的所學所知;第二個步驟則是通過自己的內心尋求真正的答案。蘇格拉底最廣為人知的一項活動,就是在雅典的集市上和那些自認為有智慧的人討論哲學問題,或者說,用各種問題詰問他們,並且質疑他們的答案。

蘇格拉底通過不停地提問,迫使對方去尋求解答,接著從對方的回答中找出漏洞,讓對方了解到,自己並不像自己所宣稱的這麼有智慧。我們可以說,蘇格拉底本身就是一個很出色的辯士,只是他與智者學派的辯士們不同,差別在於蘇格拉底相信有客觀的知識。

法國著名畫家雅克·達維特在1787年創作的油畫《蘇格拉底之死》

臨終前的經歷讓人們惋惜

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被控「不信神與腐化學子的心靈」,被判處死刑。當時的法官受到許多反對蘇格拉底的人士慫恿,認為蘇格拉底每天在集市蠱惑青年學子的心靈,要他們質疑現有知識與傳統道德,這些行徑將使青年學子們墮落。儘管這些指控不是事實,蘇格拉底甚至認為自己是神的使者,被派到雅典傳授知識,他仍舊欣然地接受審判,並在不久後遭到處決。處決之前,蘇格拉底其實有機會逃離監獄,不過他拒絕了弟子的安排。對他來說,不管他是否遭到污衊,既然被判了死刑,就應該遵守城邦的法令。法律是不能夠違背的,逃獄不是一項正當的行為。蘇格拉底死前是平靜的,他認為自己已經做了該做的事情,同時他相信靈魂不會毀滅,且對死後的世界充滿了美好的想像。

蘇格拉底本人雖然沒有任何著作傳世,但是,他有個幾乎可以說是最優秀的弟子柏拉圖(Plato,427–347 B.C.),將蘇格拉底的思想及與他人的對話做了許多記錄。有人說柏拉圖是西方哲學最偉大的作家,如果沒有柏拉圖幫他的老師蘇格拉底寫下記錄,西方哲學不會有現今的規模及重要性。柏拉圖在他的著作《對話錄》中記載了許多蘇格拉底的思想,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出柏拉圖對於蘇格拉底的尊敬及推崇。儘管到了後來,人們已經漸漸看出《對話錄》中許多蘇格拉底的思想與論述,事實上是柏拉圖自己的想法,柏拉圖依然將這些哲學思想歸屬於他的老師。在蘇格拉底被判處死刑後,柏拉圖對政治感到絕望,於是離開雅典,開始他的尋找知識之旅。蘇格拉底本人雖然沒有任何著作傳世,但他本人的一生何嘗不是一部書籍呢?

相關焦點

  • 讀蘇菲:蘇格拉底,成天在街上晃悠聊天的哲學家
    繼續讀《蘇菲的世界》,第十二封信主要談的是蘇格拉底。蘇格拉底(公元前470~399年)生於雅典,他說「鄉野的樹木不能教我任何東西」,有生之年的大半時間是在市中心廣場與市場等地度過的。有時候他與人閒談,有時候他會連續好幾小時站著思想、發呆。
  • 史學家簡述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生平歷史
    然而,蘇格拉底是醜陋的,根據各種說法,這使他成為阿里斯託芬在他的喜劇中的一個很好的靶子。蘇格拉底是一位偉大的希臘哲學家,可能是有史以來最聰明的聖人。他以對哲學的貢獻而聞名:簡練的語錄,蘇格拉底式的討論或對話方式,蘇格拉底式的反諷。關於希臘民主的討論常常集中在他生活中更悲哀的一面:他被國家強制執行。
  • 古董地圖與蘇格拉底悖論
    這些畫著海怪的部分除了起到裝飾的作用之外,往往是因為人類還沒有去探險,並不知道那裡是不是有陸地或島嶼。隨著探險的進展,這些地方就會被逐步更新。這樣的地圖用非常唯美的手法對歷史上的某一個時刻做了快照,畫出了當時人類探索世界的「已知」(known)和「未知」(unknown)。大航海時代,人類充滿了對未知的嚮往,希望通過航行的探索把越來越多的未知變成已知。
  • 坤鵬論:讀柏拉圖早期著作 理解蘇格拉底(中)
    而且,它的更大價值在於,為以後政治哲學的公民服從原則指明了方向,甚至是畫了個圈子,後人只是註腳,無人能夠超越。一、為什麼沒有馬上對蘇格拉底行刑?蘇格拉底被宣判死刑的第二天,正好碰上了雅典的「聖船」儀式開始。
  • 蘇格拉底的智慧
    張廣智  在雅典街頭巷尾,總可以看到一個人,他長年累月,光著雙腳,衣衫襤褸,不論寒暑,不顧饑渴,與任何願意同他對話的人研討各種學問
  • 西方哲學奠基人蘇格拉底,學習他的20句至理名言,領會智慧人生
    提到西方哲學,就不得不聯想到古希臘,因為在古希臘,存在三位哲學史上三位重量級的人物——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這三位並稱「古希臘三賢」,被後人廣泛地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今天,要一起來了解「古希臘三賢」中輩分最高的蘇格拉底,用他20句至理名言,感受西方哲學的魅力。
  • 名人名言 | 蘇格拉底經典語錄,偉大哲學家的百年感悟
    蘇格拉底(∑ωκρ τη );英譯: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著名的古希臘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被並稱為「古希臘三賢」,更被後人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
  • 蘇格拉底的最簡單「作業」,唯獨他能完成,後來成為偉大哲學家!
    今天,與大家分享一個蘇格拉底與柏拉圖的故事。提起蘇格拉底,但凡讀過點書的人恐怕不會陌生,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這位以「精神上的助產士」自居的哲學家,整天到處找人談話,探求對人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對後世影響頗深。
  • 蘇格拉底「會飲」的真相
    他是一個衣著華麗的英俊青年,態度卻放肆無禮,當時喝醉了酒,連番大叫大嚷,要大家多喝幾杯。一時之間,這一晚平靜和諧的氣氛看來快要變成喧譁吵鬧了。但在座的其他客人終於使這個不速之客安靜下來,於是一切如常,大伙兒照樣喝酒聊天。這種場面似乎平凡之極,而這種聚合卻一點兒也不平常。時間是公元前416年,地點是全盛時期的雅典,那個發表談話的貴賓並非別人,正是希臘最偉大哲學家之一:蘇格拉底。
  • 蘇格拉底:智慧與知識——學習哲學就是學習死亡
    大多數學院派哲學家從來沒有提出任何真正原創的東西,但基本的思想仍然會出現。學術哲學是多產的,但它是低效的。你會在知識的大海撈針中找到智慧。在古代,很少有哲學家像他們現在這樣專業。他們可能有白天的工作,或者足夠幸運,不需要通過家庭財富或贊助工作。他們可能也創辦了自己的學校,因此更像企業家,而不是今天的終身學者。
  • 蘇格拉底:哲學的任務在於啟蒙民智、喚醒良知
    蘇格拉底說在他年輕的時候,「曾經熱切地希望知道那門稱為自然研究的哲學,希望知道事物的原因,知道一件東西為什麼存在,為什麼產生,為什麼消滅」,並把這種研究視為高尚的事業。但是,在經過多年的探索之後,他發現人類是那麼的渺小與無力,宇宙的起源對於人來說太過遙遠了,我們既沒能力去研究這些問題,更沒有條件來證實每一種假設的結論。
  • 蘇格拉底與「產婆術」之間有什麼聯繫?來看看哲學家的智慧吧!
    為什麼產婆這個詞語能和古代哲學家蘇格拉底聯繫起來呢?來看看其中的故事吧!蘇格拉底,眾所周知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關於蘇格拉底的一些東西我們了解的可能不是太多,很多人大概在初中歷史課本中或是高中的哲學課本中接觸到這位偉大的聖人。也有可能在許嵩的歌詞中聽到過「蘇格拉沒有底」。今天我們所要說的是蘇格拉底在教育學上的一個重要貢獻,那就是西方最早的啟發式教育「產婆術」的提出者蘇格拉底。
  • 蘇格拉底是有名的哲學家,通過諷刺式的演講,反對哲學的形式
    提到蘇格拉底,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他是一位有名的哲學家。而我們今天就聊一聊這位人物。蘇格拉底終生生活在雅典,他既不演講也不著述。不僅不著述,他還反對以任何形式記載哲學,因為他認為文字會扼殺哲學精神。哲學對蘇格拉底來說是一種社會活動,是兩個或多個尋求真理的人之間的交談。
  • 體現蘇格拉底哲學觀念
    此外,柏拉圖全集還包括八部偽作,就是後人假託柏拉圖名字來寫的著作。  怎樣給這些作品分類呢?不同時代的西方古人都曾嘗試過,例如,柏拉圖的學生在柏拉圖去世之後,就嘗試過為他們老師的著作進行分類和編訂,但是,現在比較公認的分類方法是以羅馬帝國早期一位叫作特拉敘魯斯的學者的分類方式為主的。他把36部著作分成了九個四聯組,每四部對話為一組。為什麼這樣分呢?
  • 歷史名人雕塑藝術品精雕展;簡述蘇格拉底的一生
    蘇格拉底(希臘語:Σωκρτη,英譯: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公民陪審員,他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被並稱為"古希臘三賢",更被後人廣泛地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他身為雅典的公民,據記載,蘇格拉底最後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和腐蝕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處死刑。
  • 蘇格拉底與孔子:兩位東西方聖哲,有哪些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
    蘇格拉底與孔子,人類思想寶庫中的兩位巨人,分別是古代西方與東方思想史上最有威望的代表人物之一,幾千以年一直為後人所銘記與稱道,他們的思想光芒也一直閃耀在歷史的天空中。兩人都以對話的形式闡述自己的思想,回答學生的提問,並對學生進行教育,但都沒有留下自己的著作,而只有由學生所記述的言行。孔子思想代表作《論語》是其弟子,根據孔子相關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而成的。
  •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為何被稱希臘三賢 他們的思想有何特點
    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並稱為「古希臘三賢」,被後人廣泛地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身為雅典的公民,據記載蘇格拉底最後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進新神論和腐蝕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處死刑。儘管蘇格拉底曾獲得逃亡的機會,但他仍選擇飲下毒堇汁而死,因為他認為逃亡只會進一步破壞雅典法律的權威。
  • 人類史上最偉大的15位哲學家,一生至少要讀一次(收藏)
    20世紀存在主義哲學大師卡爾雅思貝爾斯,經過幾十年的研究篩選,最終確定了一份人類史上的大哲學家名單。他評選的標準主要基於8條,整理如下:1、必須有著作流傳。著作可以是他們自己寫的,也可以是他們的弟子或追隨者寫的;2、後來的大哲學家受他們的影響有據可查;3、大哲學家的思想是超越時代的;4、如果一個人是真實的和本質的話,大哲學家就在根源上與這個人一致,也就是說,大哲學家的智慧能擴展人類和世界本身的視野;5、大哲學家並非擁有一成不變的獨立性。
  • 從蘇格拉底到弗洛伊德:人類尊嚴的問詰
    最早的古希臘哲學被後人稱為「自然哲學」,研究的核心問題是用自然本身來解釋世界的生成。不過,早期古希臘哲學家們在某種程度上堅持源自荷馬的觀念——相信存在一種非個人的命運在各種變化中保持世界的平衡,亦即有一種道德秩序在支配宇宙。但「荷馬準則」本身也發生過變化。
  • 蘇格拉底的產婆術
    蘇格拉底,古希臘著名哲學家。一生沒有留下任何文字性的著作,但他的影響卻非常巨大。蘇格拉底的學說具有神秘主義色彩,他認為天上和地上的事物,它們的生存和毀滅,都是神特意安排的,因此研究自然界是瀆神的,所以他本人集中精力研究論理道德問題。蘇格拉底倡導「知德合一」學說,他認為正確的行為來自正確的思想,美德基於知識,源於知識,沒有知識便不能為善,也不會有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