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是有名的哲學家,通過諷刺式的演講,反對哲學的形式

2021-01-08 愛平帶你看影視

提到蘇格拉底,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他是一位有名的哲學家。而我們今天就聊一聊這位人物。蘇格拉底終生生活在雅典,他既不演講也不著述。不僅不著述,他還反對以任何形式記載哲學,因為他認為文字會扼殺哲學精神。哲學對蘇格拉底來說是一種社會活動,是兩個或多個尋求真理的人之間的交談。因此,雅典的街頭、商店和公園都是他發生哲學思考的地方,在這些地方,蘇格拉底會吸引任何對談論「高等話題」感興趣的人。

實際上,蘇格拉底的學生們也得應付一些問題。我們如何能肯定,柏拉圖傳授給我們的確實是蘇格拉底的思想而不是他自己的思想?畢竟,儘管柏拉圖的哲學是對蘇格拉底思想的拓展,但我們知道柏拉圖自成的體系已經遠遠超出了蘇格拉底。這個問題大概沒有最終的答案。但是首要的原則是,我們可以認為,對話越早,記錄越真實;對話越晚,柏拉圖就越有可能只是把蘇格拉底這個人物當做蘇格拉底去討論哲學 了自己的代言人。

柏拉圖的主要對話每一篇都著重討論一個哲學主題,例如真理、美、正義、美德、勇氣、友誼、虔誠、統治藝術的本質。學者們說明,典型的柏拉圖早期對話都可以按結構分成三個部分。從某種意義上說,真正的哲學思考從此刻才開始。在任何真正的哲學能夠存在之前,年輕人先前所聲稱的知識似乎不得不展示出本來面目那些知識只是一種傲慢、誇誇其談的答辯結構,其作用只是向自己、向別人掩飾人類的無知。

這是蘇格拉底方法負面、消極的一面。其積極的一面則出現在對話的第三部分。這時蘇格拉底和年輕人試遍了各種假設,意欲揭示真理。可是幾乎每一次,真理都未被揭示出來。蘇格拉底的對話以無結論而終。為什麼會這樣?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必須對「蘇格拉底的無知」再多談一些。

蘇格拉底的傲慢冒犯了許多雅典權貴。他們設法逮捕蘇格拉底,並指控他不敬神、傳授虛妄的學說。蘇格拉底在接受審訊的過程中,向陪審團講述了他朋友克瑞封的故事,克瑞封曾經去德爾斐C的阿波羅神廟拜神,他問神,誰是這個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傳神諭者回答到蘇格拉底就是最聰明的人。

蘇格拉底說他完全被這個回答弄糊塗了,因為他一無所知,又怎麼會是這個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呢?但最終蘇格拉底認識到,在某些意義上,他比其他人要聰明。因為其他人一無所知卻認為他們有所知曉;而他儘管一無所知,卻知道自己一無所知。所以,他比其他人要多知道那麼一點。

我們如何嚴肅地對待這個故事呢?它明顯帶有諷刺意味;蘇格拉底用這個故事來告訴他的五百零一位陪審員和指控者,他們指控他傳授虛妄學說是錯誤的(因為他既然一無所知,也就一無所授);他們相信能對他做出裁決也是錯誤的(因為他們既然是無知之人,就不可能對任何人做出裁決)。

確實,蘇格拉底的演講充滿了諷刺。諷刺、迂迴、奉承、攻擊、幽默、誇大、貶低、誤述、講述史詩典故以及「荒誕故事」等顯然成了他交流哲學思考的一部分方法。教授在他的《關於哲學》一書中,對「蘇格拉底式無知」有一個簡單但別出心裁的分析,我們來借鑑一下,我們可以認為蘇格拉底的對話有三位不同的聽眾。第一位聽眾最天真,通常以與蘇格拉底交談的那個年輕人為代表。當蘇格拉底說「我無知」,這個年輕人從字面上理解這句話,並把蘇格拉底的話與他自己認為的智慧相對照。

第二位聽眾則較為老練,以對話中的外圍人物和讀者為代表。這類聽眾認為,「他並非無知。他說自已無知只是在說反話而已」。從某種意義上說,第二類聽眾確實是對的。蘇格拉底顯然確實懂得一些事情,而且比他向其承認無知的那些人要懂得多。但還有第三類聽眾,他們最為成熟,我希望能以對話的最成熟老練的讀者(即你和我)為代表。此類聽眾認為,「他的確無知」。其意思是說,根據蘇格拉底為自己和他人所定的嚴格標準。他確實一無所知。

知識有一個深刻的含義,從這種意義上說,真正擁有知識的人能夠全面透徹地解釋這些知識,並且知道這些知識與所有其他知識如何聯繫在一起。此外,擁有知識的人可以改造這些知識,並將之融入自己的生活。換句話說,在蘇格拉底看來,只有真正懂得正義的人才能成為公正的人,只有真正懂得誠實的人才能成為誠實的人,只有真正懂得美的人才能成為美麗的人。在某種知識系統中,人們懂得萬事萬物之間的聯繫。從這種意義上說,只要他們懂得這種知識系統中的任何事物,就能懂得切事物。一個人只要獲得這種知識,也就獲得了人類的美德,同時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這就是蘇格拉底終生追尋的知識,但這種知識總是躲著他。在這個意義上,蘇格拉底一無所知。他是無知的。這時反諷的意味更濃了因為不管是極不老練的聽眾還是最為老練的聽眾,都認同蘇格拉底的確無知但是他們這麼認為的原因卻很不一樣。現在,我們可以回到這個問題,即為什麼蘇格拉底的這麼多對話都無果而終?

其原因是它們必須無果而終。如果在各篇對話的結尾,柏拉圖都使蘇格拉底最終得出了「X」的定義,那麼這個結果必定會使人誤入歧途。因為這暗示著知識可以完全是形式上的知識,我們可以給知識下一個字典類型的定義,並且背熟。只要我們熟記這個定義,就可以說自己懂得這個定義,儘管這種「知識」對我們的生活沒有產生任何影響。而人們自己得出的公式化定義不能算真正的知識。那麼你對這件事情,你又有著怎樣的看法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蘇格拉底:智慧與知識——學習哲學就是學習死亡
    哲學不是知識的本體,而是一種活動。哲學不是對事物進行理論或解釋,而是反思我們知識的結構——我們自己的知識,以及集體的知識。這是一種保持思想紀律的方式:不輕信,不懶惰,不縱容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在現代世界,哲學是一種很大程度上退回到學術界的實踐。它與晦澀的術語和可怕的寫作聯繫在一起。但這並不是說學術哲學家本身有什麼問題。
  • 史學家簡述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生平歷史
    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生於公元前470年為了把這件事與他那個時代的其他偉人相提並論,雕刻家費迪亞斯大約死於430年。索福克勒斯和歐裡庇得斯死於公元406年,伯裡克利死於429年,修昔底德死於公元399年。雅典創造了非凡的藝術和紀念碑,人們會因此而記住她。美,包括個人的美,是至關重要的。它與善良聯繫在一起。
  • 解構主義哲學家德希達的哲學故事!
    雅克·德希達是20世紀下半期最重要的法國思想家之一,西方解構主義的代表人物,法國著名的哲學家,解構主義哲學的代表人。他的思想在上世紀60年代以後掀起了巨大波瀾,成為歐美知識界最有爭議性的人物。德希達的理論動搖了整個傳統人文科學的基礎,也是整個後現代思潮最重要的理論源泉之一。
  • 蘇格拉底:哲學的任務在於啟蒙民智、喚醒良知
    在哲學史上,蘇格拉底是一個重要的改革者,西塞羅就曾說:「蘇格拉底把哲學從天上帶到了地上,帶到了家庭和市場上,帶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在蘇格拉底之前,哲學家們都有著不食人間煙火的清高特徵,他們四處遊走、聚眾講學,向弟子們高談宇宙的起源及萬物的本性,積極追究物因、式因、動因和極因,把哲學當成了一門研究初始原因的學問。
  • 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沒有任何傳世著作,卻仍然被後人尊敬
    雅典廣場古今中外很多哲學家大都愛著書立說,卻很少有像蘇格拉底一樣沒有自己的著作對於蘇格拉底來說,要擁有智慧必須通過兩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質疑,即質疑我們的所學所知;第二個步驟則是通過自己的內心尋求真正的答案。
  • 學者翻譯前蘇格拉底哲學殘篇
    學者翻譯前蘇格拉底哲學殘篇 2014年05月14日 08:5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張春海 張夢穎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體現蘇格拉底哲學觀念
    再後來,還有一些人也進行這種史詩的寫作,包括恩培多克勒,他是稍後一些的前蘇格拉底哲學家。到了羅馬時代還有盧克萊修,《物性論》就是用史詩的體裁來闡發伊壁鳩魯思想的一部哲學著作。  另外還有格言體,最有名的代表是赫拉克利特,馬克思和黑格爾都尊他為辯證法的始祖。赫拉克利特留存下來的很多格言都家喻戶曉,如「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等。
  • 坤鵬論:蘇格拉底的探問(上)
    可以說,蘇格拉底前的古希臘哲學,更多聚焦於自然。一直到公元前5世紀中葉,位於希臘的雅典迎來了它的全盛期。同時,西方哲學史上的蘇格拉底時期也到來了。一、智者派首先是以普羅泰戈拉為代表的智者派開始拋棄對宇宙的思索,將哲學重點轉移到對倫理的探索上。他們關注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人的生活和行為,以及人作為政治動物所具有的性質。
  • 蘇格拉底,在歐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為追求真理而死的聖人
    蘇格拉底,在歐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為追求真理而死的聖人蘇格拉底蘇格拉底(前469~前399年),出生於雅典一個普通公民的家庭,他早年繼承父業,從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後來研究哲學。在歐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為追求真理而死的聖人,幾乎與孔子在中國思想史上所佔的地位相同蘇格拉底可以說是古代希臘哲學的一個分水嶺。
  • 蘇格拉底|古希臘哲學
    後來雅典人幡然悔悟,為之平反昭雪,並因其對哲學的重大貢獻,獲得了後世「聖人「的讚譽。1 認識你自己蘇格拉底將「認識你自己」作為其哲學原則的宣言。1.1 哲學的對象從自然轉向人自身在上一篇《智者學派|古希臘哲學》中已經提到,智者學派的積極意義之一在於將哲學研究的對象和範圍從宇宙自然逐漸轉向人和社會。
  • 讀《世界哲學史》3-1——古希臘哲學之前蘇格拉底時期
    1、前蘇格拉底時期——蘇格拉底之前的哲學2、鼎盛時期——以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為代表的哲學3、後亞里斯多德時期——亞里斯多德之後的希臘羅馬哲學前蘇格拉底哲學>前蘇格拉底時期哲學家的思想全部都只留下了一些殘卷,這個時期不同哲學家的思想彙編在《名哲言行錄》中。
  • 中國人民大學師生原創話劇《蘇格拉底》精彩上演
    人民網北京6月4日電 由中國人民大學師生共同創作的大型原創話劇《蘇格拉底》6月4日在人大明德堂隆重上演。
  •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為何被稱希臘三賢 他們的思想有何特點
    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心靈從智者開始,古希臘哲學由注重對自然本身的研究轉變到注重對社會倫理和人的研究。但他們只停留在感性的階段,只能得出相對主義的結論。到蘇格拉底才根本改變了這種狀況。蘇格拉底要求作「心靈的轉向」,把哲學從研究自然轉向研究自我,即後來人們所常說的,將哲學從天上拉回到人間。
  • 讀蘇菲:蘇格拉底,成天在街上晃悠聊天的哲學家
    雖然人們認為他是歐洲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但他生前並沒有留下任何文字。我們現在所知道的關於他的生平,主要是透過他的學生—帕拉圖的著作《對話錄》來了解的。有人質疑柏拉圖是否在書中透過蘇格拉底來闡揚自己的哲學,但這種質疑意義不大。或者,我們可以這樣認為,近2500年來對西方思想家產生啟發作用的,事實上是柏拉圖描繪出的蘇格拉底。
  •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對中西哲學的比較,道出中國哲學最大的特點
    萊布尼茨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同時也是德國偉大的哲學家,他曾經對中西哲學的特點做過這樣的比較。他說:「在思考的縝密和理性的思辨方面,顯然,我們要略勝一籌,但在實踐哲學方面,即在生活與人類實際方面的倫理,以及治國學說方面,我們實在是相形見拙。」
  • 西方哲學奠基人蘇格拉底,學習他的20句至理名言,領會智慧人生
    提到西方哲學,就不得不聯想到古希臘,因為在古希臘,存在三位哲學史上三位重量級的人物——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這三位並稱「古希臘三賢」,被後人廣泛地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今天,要一起來了解「古希臘三賢」中輩分最高的蘇格拉底,用他20句至理名言,感受西方哲學的魅力。
  • 早期的蘇格拉底式對話構成了西方哲學思想的基石
    蘇格拉底是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沒有留下任何書面作品。他的思想中存在的是對他的教導和對話的二手描述 - 包括最著名的是他的朋友,學生和哲學繼承者柏拉圖組成的他的審判和執行的描述。在Euthyphro,蘇格拉底審視了虔誠的概念,並展示了他質疑雅典當局的傾向。
  • 蘇格拉底與「產婆術」之間有什麼聯繫?來看看哲學家的智慧吧!
    為什麼產婆這個詞語能和古代哲學家蘇格拉底聯繫起來呢?來看看其中的故事吧!蘇格拉底,眾所周知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關於蘇格拉底的一些東西我們了解的可能不是太多,很多人大概在初中歷史課本中或是高中的哲學課本中接觸到這位偉大的聖人。也有可能在許嵩的歌詞中聽到過「蘇格拉沒有底」。今天我們所要說的是蘇格拉底在教育學上的一個重要貢獻,那就是西方最早的啟發式教育「產婆術」的提出者蘇格拉底。
  • 實錄|俞吾金先生《哲學導論》第一講:哲學家之怪有聖人之質
    相似地,哲學這門古老的科學也處境堪憂。哲學被許多人誤解為一門脫離實際、只研究抽象事物的學問。       有人認為哲學家只知想入非非、不食人間煙火——古希臘喜劇詩人阿里斯託芬在劇本《雲》中嘲笑蘇格拉底(蘇格拉底為劇中主角之一)是一個無用荒誕的朝天哲學家。可是未經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後期印象派畫家高更1898年用一副油畫的名字提出了三個問題——《我們從哪裡來?
  • 老子、莊子還有蘇格拉底,你最欣賞誰的哲學理念?
    對於哲學自己是不懂的,只知道那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平日裡讀了中國大哲學家老子的《道德經》,也看了國外最有名的哲學派始祖蘇格拉底的一些著作,還看了很多莊子的著作,可是,人卻是蠢笨而愚鈍的,什麼是哲學呢?還是一頭的霧水。今天,我就把這三位大師的思想拿出來分享一二,以供大家一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