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恆星要經歷什麼困難才能變為主序星? 科學家給出答案

2021-02-15 沉魚落雁123

天文學上的主序星指的是,恆星在進入「壯年」階段後,就稱之為主序星。似乎宇宙中的萬物的生命歷程都是相似的,包括地球上的生物,先是要經過出生,然後成長,最後滅亡。恆星的演化過程也不例外,它也會經歷形成、發展和消亡。那麼恆星是怎樣在發展期進入壯年階段的呢?

                               

人類目前研究發現,恆星的演變過程是從幼年時期開始的。幼年期的恆星因為自身引力的作用使得體積不斷地收縮,在收縮的過程中恆星的溫度一直在上升,一旦溫度達到了700萬℃,恆星內部的熱核聚變反應(氫聚變為氦)就開始了。熱核反應所產生的熱量會造成向外的壓力,這種壓力會與自身的引力抵消,從而停止了恆星收縮的過程。同時熱核反應會使恆星變成一個名副其實的大火球,這個過程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這時候的恆星就進入了「壯年期」。

                                       

在恆星的所有階段中,壯年期所佔的時間是最大的,也就是說我們所觀測到的恆星一般都是主序星。質量越大的恆星,其內部的熱核反應會越劇烈,消耗的燃料也會越快,所以它們成為主序星的時間也會縮短。一些質量比較小的恆星的熱核反應則比較慢,燃料消耗得也比較慢,所以出於主序星階段的時間會比較長。宇宙中主序星的時間短則由幾百萬年,長則可達10萬億年。

                     

當然,質量也大的恆星燃燒越劇烈,亮度也越強。我們所處在的太陽系中的恆星太陽目前就是一顆主序星,它已經穩定地燃燒了50億年了,它所發出的亮度幾乎可以照射到太陽系中每個天體。據科學家的預測,太陽在主序星的狀態下還能夠堅持一百億年。

                             

相關焦點

  • 主序星到底是什麼 主序星指的是赫羅圖上的恆星
    主序星就是一種分類,指的是在赫羅圖上的恆星,主序星可以看到恆星之間的進化關係,可以看到進化的過程,主序帶就是通過顏色而分辨不同的恆星帶,在主序帶的恆星也就是主序星,主序星就是人命名之後的主序帶。,對主序星的研究也是從未停止的,在二十世紀後期,人類對恆星的研究越來越多,也有了更多恆星的資料,對恆星還進行了分類,哈佛大學的教授還用哈佛分類法來進行分類,到了1901年把成果發表到了報紙上。
  • 恆星演化史!為什麼恆星會悄無聲息地消失?
    恆星究竟是如何演化的?我們現在看到的恆星是處於它們生命的哪個階段?我們最經常聽到的恆星、中子星、白矮星、黑洞這些不同的天體之間它們存在著什麼關係嗎?這些天體會死亡嗎?它們死亡之後又變成了什麼物質呢?讓我們來一起看一看恆星的演化吧!
  • 一文看懂恆星演化史!為什麼恆星會悄無聲息地消失呢?
    星雲坍縮所有的恆星都是從星雲或者氣體和塵埃中產生坍縮而產生的,經歷了幾百萬年之後原本的物質開始達到一個平衡的裝填,然後開始變成主序星。主序星是什麼?根據恆星的溫度和和光度,科學家繪製了一個圖表。橫坐標表示恆星的溫度,縱坐標表示恆星的光度,他們把大量的恆星按照它們各自的條件畫在圖上,發現點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這個圖叫做赫羅圖。位於赫羅圖對角線上主序帶上的恆星呢,就是主序星。大多數的恆星表面溫度很高,光度也就高,隨著恆星的溫度開始降低,它的光度也會隨之降低。
  • 地球要在氦閃前去「流浪」,太陽什麼時候氦閃?科學家給出答案
    地球要在氦閃前去「流浪」,太陽什麼時候氦閃?科學家給出答案在宇宙混沌之時,星雲裡面物質包含最多的就是氫,然後氫和其他物質再凝集成各種天體,年輕的恆星就是藉助氫的核聚變來發光發熱。那麼氦閃究竟是什麼呢?由於恆星裡面的氫數量也有限,如太陽經歷幾十億年的燃燒都是氫在進行核聚變,待到氫被消耗的差不多了,接著就是氦,而氦元素在聚變成碳的過程中會產生巨大的爆炸,釋放出強大的能量,這個過程便是氦閃。質量是太陽的0.8至2倍的恆星躲不過氦閃的命運,紅矮星燃燒完後則會悄悄熄滅,而8至30倍之間的恆星就會爆炸成中子星,再大於30倍的就會塌縮成黑洞。
  • 恆星能大到什麼程度?最大恆星是太陽的45億倍,不久將變為黑洞
    以人類的視角來看,太陽的強大是無法企及的,而事實上太陽只是宇宙中一顆普通的恆星。 恆星能夠發光發熱是源於恆星上持續不斷的聚變反應,恆星進行氫核聚變的時期,被稱為恆星的主序星階段,而一旦恆星上的氫元素被消耗殆盡,恆星便會進入到晚年,而恆星進入晚年的標誌就是氦閃。在這之後,氦以上的元素會一次發生聚變,直到聚變到鐵元素為止。 這整個過程相對而言是比較短暫的。
  • 準確的講太陽是一顆「黃矮星」,主序星還包括藍矮星和紅矮星
    黃矮星太陽太陽是地球上生命的重要保障,是地球能源的主要來源,但是你除了知道太陽是一顆恆星之外,能說出太陽是一顆怎樣的恆星嗎?太陽和其他恆星有什麼區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方面的問題。準確的講太陽是一顆「黃矮星」,屬於主序星範疇,大約還會在主序星行列中待50億年左右。
  • 每秒1700公裡,一顆「活」恆星正流浪銀河系,科學家迷惑不解
    ,人眼僅需要0.25秒左右就能看完,當然感覺不到任何的變化,甚至就連精密儀器都很難明確顯示出這種變化。,遠遠超過太陽250km/s的速度,科學家們將這種擁有極快運行速度的恆星稱為「超高速星」。最近,一顆神秘的「超高速星」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因為這顆代號為「S5-HVS1」的恆星運行速度實在太快了。
  • 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是恆星的最終結果嗎?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科學家給出了答案我們經常說的恆星就是宇宙中的一種天體,我們都知道太陽就是一顆質量很大的恆星,恆星和行星的區別就在於,恆星是能夠自己發光發熱的天體,而行星卻不能自己發光發熱,如果當一個恆星的能量消耗完時,它們處於內部核變的時期結束以後,不同質量的恆星將演化為白矮星,中子星或者是黑洞,不過還有一種星體,就是黑矮星,恆星身上都會發光發熱,但是他們的質量差別卻是很大,而且不同質量的恆星各自的特性也不一樣
  •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是哪一顆?
    她有一句有趣的話是這樣:「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是哪一顆呢?」對此我有一個簡單的回答,我說:「宇宙是一個很大的地方,我們沒有辦法知道最大的恆星是哪一顆。」但這並不是真正的答案。所以她換了一個問題:「那我們已知的最大的恆星是哪一顆呢?」那時候,我被困在車裡,沒有辦法上網。但是當我一回到家能夠搜集資料的時候,我找到了答案並且認為我應該和你們分享它。
  • 恆星的起源與演化:從中可知構成地球和人體的各種元素從何而來。
    設想有一個火星人來到地球上,只在一群買東西的人中間停留片刻,所以看不出有什麼人在他面前變老,但他看到了許多處於不同時期的人:嬰兒、老人、中年人、婦女。根據這些情況,火星人可以推斷出人們是如何誕生、成長和最終進入他們生命的終點的。類似地,天文學家能夠辯認出正在誕生的恆星、處於中年的恆星和垂死的恆星。那麼,天文學家是如何知道一顆恆星正處於它一生的那個時期的呢?
  • 恆星相關知識問答-認識恆星
    恆星是一種什麼樣的天體?恆星是由熾熱氣體組成、能自己發光的天體。恆星誕生於以氫為主,並且有氦和微量其他重元素的雲氣坍縮。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恆星,也是地球能量的來源。白天由於有太陽照耀,無法看到其他的恆星;只有在夜晚,才能在天空中看見其他的恆星。
  • 恆星的光度、溫度、半徑和質量與「主序星」物理量有很好的相關性
    利用「克卜勒第三定律」求出恆星的質量在銀河系裡面其實大部分的恆星是位於雙星或者「聚星」系統中的,三到六、七顆恆星在引力作用下聚集在一起組成的恆星系統,所以把雙星系統裡面的恆星稱為「子星」。如果測量了一顆恆星繞著另外一顆恆星的運轉軌道,就可以測量出它的軌道半長徑和它的軌道周期
  • 主序星中的核反應
    作者:晉童 銀河說原創原文發於知乎問題:恆星在主序帶時,核心進行核反應產生什么元素,並寫出核反應方程式?主序星中進行的一般是氫聚變為氦的核反應,生成的元素是氦。但對於第二代和第三代恆星(如太陽),它們在開始氫燃燒時星雲中含有少量前一代恆星爆炸後遺留下來的重元素碳和氮,因此氫(質子)可以在碳、氮、氧的催化劑作用下生成氦(*He),反應前後,碳、氮、氧保持不變。
  • 第一顆恆星是何時出現的?基於大爆炸,科學家給出了一個時間區間
    儘管該理論有缺陷,但它揭示了宇宙的物理圖景,並且與科學家的觀察結果並無矛盾。宇宙大爆炸理論特別強調了第一批恆星出現的時刻。那麼,第一顆恆星是何時出現的呢?要理解這個問題,那你需要返回到零時間「標記」。我們的宇宙來自一個「奇點」,這個奇點是一個具有無限高溫的物質點。
  • 在太陽死亡後,木星會演化為一顆新的恆星嗎?
    太陽將在數十億年後演化為紅巨星,然後再拋灑出大部分物質後演化為白矮星,木星由於質量太小,不太可能會演化為恆星。太陽是我們太陽系中唯一的恆星,科學家根據鈾的同位素測定法,估算出太陽年齡45.7億年;根據恆星形成與演化理論,像太陽這樣的恆星,主序星壽命大約為100億年,目前太陽核心溫度為1500萬度。
  • 「專題」你所不知道的恆星——主序星(Main Sequence)
    (Protostars)請參看「專題」你所不知道的恆星——原恆星(Protostars)這一期我們來看原恆星的下一階段主序星(Main Sequence),主序星是恆星的一個階段,在此階段下主序星的來自炙熱核心向外膨脹的熱壓力與來自坍縮向內的引力達到了一個奇妙的平衡,這時候,整個恆星達到一個平穩期,這段平穩期就是恆星的主序星。
  • 一顆恆星的一生經過幾個過程?
    恆星是什麼?首先是我們最常見的,太陽就是一顆恆星,目前的年齡大致為45.7億年,正值中壯年時期,處於最穩定的主序星階段,那麼還有哪些是恆星?比鄰星是除太陽外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距離約4.3光年,還有天狼星α是天空中除太陽外最亮的恆星,質量最大的恆星是R136a1沃爾夫-拉葉星。一顆恆星的誕生恆星並不是宇宙大爆炸一下子就炸出來的,而是慢慢的宇宙變化形成的。
  • 我們所見過的速度最快的恆星,從銀河系中心疾馳而出的奇特的恆星
    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主序星,這是迄今為止在銀河系中發現的速度最快的主序星。它正以令人瞠目結舌的1700公裡/秒的速度在銀河系中飛馳,並且正在遠離銀河系中心。
  • 科學家給出答案
    從質量角度分析便能得到答案。說起木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星體。除體積巨大外,它的自轉速度也很快,是太陽系中跑得最快的星體。因自轉速度較快,木星整體呈扁球狀,科學家們幽默地稱它為「靈活的胖子」。更獨特的是,木星是一顆頗具魅力的星體,它以表面靚麗的旋渦狀花紋聞名於太陽系,許多衛星慕名而來,希望能與這顆美麗星體長久相伴。
  • 我們的太陽到底是什麼恆星?
    如你所知,我們的太陽就是一顆恆星。它是距離我們最近,也是我們最為熟悉的恆星,但它仍只是一顆恆星。在浩瀚宇宙中,存在著無以計數的恆星,天文學家們已經能夠分辨出具有不同形態、不同大小、不同金屬含量以及不同年齡的各種恆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