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送還1856年德國版世界地圖,小算盤是「自古以來」

2020-12-04 觀察者網

據德媒3月31日報導,有一張1856年德國出版的珍貴世界地圖,自1938年以來被日本海上保安廳收藏。

3月25日,日本駐漢堡總領事將這張地圖的複製品正式交予德國聯邦海運局。日本外務省稱,這一舉動是「雙邊良好關係的體現」。

不過在日本國內,有一些人給這一低調的官方舉動賦予了更大的政治內涵。他們認為,這是為日本在日韓間關於一個地理名稱的爭議中的立場背書。日本和朝鮮半島之間的狹長海域,在絕大多數現今的世界地圖上都被稱為日本海。韓國希望能以「東海」取代「日本海」的稱謂,而日本則要抵制有關努力。

圖源:日本外交部

「對德國發出重要信號」

在1856年德國出版的這張世界地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有關海域德語標註為「日本海」(Japanisches M)。據《讀賣新聞》英文版報導,日本外務省認為,這表明自19世紀以來,「日本海」就已是國際通用的名稱。外務省官員對德媒也表示,「日本海是有關海域唯一在國際上被承認的名稱」。

日本一些人士對此次「交還地圖」的解讀超越了追溯海域名稱的範圍。福井縣立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島田洋一對德國媒體表示,韓國試圖宣傳自己對1905到1945年日本殖民統治的觀點,而日本必須捍衛自己的利益。「日本向德國傳達這個訊息,是很重要的。」福井解釋說,韓國很懂得將德國的納粹歷史作為工具,目的是把日本對韓國的殖民統治放到與納粹戰爭罪行同樣的語境中。

爭議位置  圖源:德媒

日韓關係陷低谷

這位政治學者沒有具體說明,韓國具體是如何這樣做的,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獲得了成功。但他對韓國的看法反映了日韓關係的現狀。東京國際基督教大學的學者史蒂芬·納吉(Stephen Nagy)指出,日韓關係已經達到了1965年籤署雙邊關係正常化條約以來最糟糕的程度。數十年來,就殖民和戰爭歷史,兩國爭議不斷,而分歧和敵意在加深。

就日本不正視「慰安婦」問題的做法,韓國方面也一直表示不滿。在韓國,人們普遍的感覺是,日本沒有對強制勞工和「慰安婦」做出足夠的贖罪表現,無論是道義上的道歉還是經濟上的賠償。1965年日本向韓國一次性支付了3億美元的賠款。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淡化戰爭罪行的做法,更加強了這種感覺。

戰爭傷疤

像英文《日本時報》等一些媒體,似乎感到不得不應和政府的路線。該報甚至發布編輯部聲明,表示不再使用「強迫勞工」的說法,而是改用「戰爭勞工」;並將「慰安婦」的定義修改為:「戰爭期間在妓院工作,為日本士兵提供性服務的女人,包括那些被強迫提供該種服務的女性」。據說這樣改動是為了「照顧到不同的歷史和個體情況」。

在日本看來,韓國總統文在寅有意破壞平息有關「慰安婦」爭議的努力,以此獲取政治資本。文在寅的前任樸槿惠在任期間,韓日聯合成立了一個旨在最終解決「慰安婦」問題的基金會。2018年底,韓國方面解散了該基金會,原因是該機構與日方達成的協議未能實現韓國對解決方案的期待。

海上爭議

除此之外,近期日韓又在海上發生過艦機對峙事件。例如一架日軍偵察機和一艘韓國軍艦「危險接近」;還有一艘懸掛太陽旗的日本軍艦被禁止駛入韓國一處港口。而韓日之間對位於日本海南部的獨島(日本稱竹島)的主權之爭,更是已經延續了數十年。

因此在東京國際基督教大學的學者史蒂芬·納吉(Stephen Nagy)看來,日本現在向德國歸還這張古籍地圖的意義非同尋常。「韓國和日本都曾拿出過地圖,以證明自己主張的地理名稱和領土要求是有據可依的。如果其他國家歷史上曾承認有關的稱謂,就會被當作加強各自訴求的有利論據。」

相關焦點

  • 德媒:日本地下埋藏了5萬噸100%超純水,究竟在打什麼小算盤?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世界,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在對不同的方面的科技努力著,各種技術互相迸發,一般來說,一些頂尖技術都是掌握在少數發達國家中,例如美國、德國、英國與日本等等,當然在這數十年來,中國的科技發展也是非常迅速。
  • 俯瞰地球的新姿勢,德國人繪製了高清版 3D 世界地圖
    俯瞰地球的新姿勢,德國人繪製了高清版 3D 世界地圖 德國宇航中心(DLR)宣布他們完成了全新的 3D 世界地圖繪製,從山峰到山谷,都可以以 1 米的精度進行查看。
  • 精度喜人 德國繪製高清版3D世界地圖
    [ZOL汽車電子]近日,德國宇航中心(DLR)宣布完成全新的3D世界地圖繪製,不管是山峰還是山谷,都可以以1米的精度進行查看。據悉,只有科研項目人員提交申請後可以免費使用,商業用途還是需要付費購買高程模型的。
  • 人類對世界認識的深入:古老的世界地圖
    伊德裡西的世界地圖冊(1154年) 近代德國製圖學家Konrad Miller拼合的伊德裡西世界地圖,原圖南北方向與現代地圖相反,因此圖上的字都是顛倒的 伊德裡西(Abu Abdullah Muhammad al-Idrisi al-Qurtubi al-Hasani as-Sabti,1100
  • 如果每個國家都說自古以來,那麼世界各國的理想疆域有多大
    我們常說,某地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這裡的自古以來並非是歷史上最大的版圖,而是曾經控制過地區的總和。那麼如果我們將這裡說法擴展到全世界,那麼世界主要國家的理想版圖有多大呢?首先從中國周邊開始吧。蒙古國,最大的理想國就是元朝和四大汗國吧。
  • 豎版世界地圖,看完你的世界被顛倒了嗎!?
    豎版的《世界知識地圖》是對傳統橫版《世界地圖》的一種突破,這意味著使用了400多年的橫版地圖不再「一統天下」,在地圖製圖領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克服了傳統世界地圖上南極洲和北冰洋變形極大的缺陷,同時對南北方向的闡述也更為直觀,藍色海域更為明晰。
  • 世界真相地圖:日本次數最少、北歐胸部最大
    世界做愛頻率(日本居然是最少的....)▼世界各國的最大進口來源國(很多國家的最大進口來源國都是中國,中國的最大進口來源國是日本,歐盟大多數國家的最大進口來源國是德國)▼世界國旗地圖▼網友所繪世界偏見地圖(亞洲篇)▼
  • 我的世界中國版侏羅紀世界地圖下載
    我的世界中國版侏羅紀世界地圖下載 作者:網際網路 來源:網際網路 發布時間:2017-02-16 17:28:56手機訂閱
  • 馬來西亞欲把兩隻大熊貓送還中國,原因讓人大跌眼鏡
    大熊貓是一種生存了至少八百萬年的物種,體色黑白,圓臉,黑眼圈,肉肉的身材,是一種中國特有的十分可愛的動物,熊貓作為我國的國寶不僅備受民眾的喜愛,甚至依靠其萌萌的外表徵服了許多其他國家的人,而由此演變的熊貓外交更是讓熊貓帶上了一種友好的色彩,幫助我國與許多國家建立良好的關係,至今,我國向許多國家贈送或租借出了大熊貓
  • 郝曉光和他的豎版世界地圖令人耳目一新
    新華網武漢8月12日電(記者方政軍)早在新千年到來的時候,記者就採訪過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郝曉光博士,當時他編制了一套豎版《系列世界地圖》,記者於2000年5月12日率先在新華社和《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後,專家認為從不同視角回答了人們觀察世界的不同答案。
  • 人民日報:郝曉光的豎版世界地圖令全球驚訝
    在對二代北鬥衛星系統的布局提出建議7年之後,2013年,郝曉光收到一份有關部門出具的應用證明:「新編《系列世界地圖》以獨特的視角,準確表達了中國與世界的地理關係」「為我國二代衛星導航系統研製建設提供了重要參考意見」。
  • 豎版世界地圖發行 展示世界海洋新形勢(圖)
    大連特約海洋文化專家 陸儒德  橫版世界地圖  存在變形失真的缺陷  原來普遍採用的橫版世界地圖,按照經度縱向分割、展開地球,雖然在橫向可以較清楚展示太平洋和印度洋及其沿岸國家的地理概貌和相互地理關係,但南北方向地貌失真度較大,而且越向兩極伸展失真越大。
  • 49期~「德語圈兒」的世界啟蒙者——記製圖師明斯特及其地圖作品
    到1628年,這版《宇宙誌》已經以6種語言先後出了35版,包括拉丁語、德語、法語、義大利語、英語和捷克語,尤其是在「德語圈」,1628年最後一版就是以德語發行的,這是八十多年的時間裡以德語發行的第19版,此時明斯特早已離世多年。明斯特和他的《宇宙誌》不單單「向普通人也敞開了世界認知的大門」,而且也通常被認為是「用德語來系統地描述這個世界「的第一部圖書作品。
  • 乾隆初年的日本世界地圖,把中國稱為大明,卻標註有全球航路
    這是大約繪製於日本江戶時代寬延三年,即中國清朝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的雙半球世界地圖。當時閉關鎖國的日本,特許與荷蘭人貿易,1720年幕府又下令允許荷蘭人傳入西方書籍,所以在十八世紀,逐漸誕生出類似西方的雙半球世界地圖,而此圖則是西方地圖,明朝地圖、佛教地圖等世界地圖的大雜燴。
  • 將頤和園御座送還中國 賽克勒:美國的美第奇
    1986年,在美國醫學家、著名收藏家和慈善家阿瑟·姆·賽克勒先生的慷慨資助下,博物館破土奠基。1993年5月27日正式開館。賽克勒博士希望這座博物館能夠成為一個現代博物館的範例,同時也為北大學生提供學習博物館學的場所。然而,深為遺憾的是賽克勒先生因心臟病突發,於1987年5月26日在紐約去世,未能親眼目睹博物館的建成。
  • 五百年前的世界地圖裡為什麼沒有中國
    習慣了蘋果或者百度地圖的路痴們,可能不太清楚大航海時代水手們的苦。比如,今天的我們打開一張五百年前的世界地圖,可能會冒出一大堆疑問:南極怎麼沒有啊?美國怎麼只有一個角?南美洲是不是沒畫完?日本呢?竟然沒有中國?
  • 德國宇航局發布世界森林面積地圖,我國已被大片綠色覆蓋
    為了更好地觀測地球的森林覆蓋,德國宇航局研製並發射了一款專門用來繪製世界森林地圖的衛星,這顆衛星也不負眾望,在近日,德國宇航局就發布了一張世界森林面積覆蓋地圖,較為詳細的體現了目前地球上的森林所在地以及所覆蓋的面積。
  • 日本古地圖密碼:東京在哪裡?
    後來德川家康在江戶開幕,開啟日本的江戶時代後(1603年-1868年),江戶這座城市利用其優越的地理環境和政治地位,逐漸成為日本的主要都市之一。1848年的江戶地圖明治元年(1868),在著名政治家太久保利通的建議下,江戶更名為東京。明治2年,日本正式將首都從京都遷了東京。
  • 「世界移民地圖」揭曉:日本成為移民次選目標,澳洲榜上有名
    最近,一張引人入勝的重新繪製的世界地圖,揭示了世界上每個人最想移民到哪個國家或地區去重新開始生活——加拿大是最受歡迎的國家。在這張使用谷歌搜索數據生成在地圖上,國家的名稱已被其居民最渴望的移民地點所替代。加拿大在30個最受歡迎的移民國家或地區中排行第一。
  • 陶樂德國真實存在嗎?在日本機場消失的男人,真的來自平行世界?
    筆者:三體-小遙關於平行世界的種種話題,一直以來從未消失,人們面對如此深奧的問題,一時間沒有太多頭緒。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宇宙浩瀚無邊,它的存在也是一個巨大的謎團,至於宇宙之外是否存在其他宇宙,科學家們仍需要不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