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頤和園御座送還中國 賽克勒:美國的美第奇

2021-01-13 搜狐網

  美國最負盛名的藝術品收藏家賽克勒博士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科學家、慈善家。他的收藏興趣從中國到印度,中東以及南美。他不但收集中世紀的藝術品,而且鍾情於現代藝術。收藏界稱他為「當代的美第奇」,而美第奇是義大利佛羅倫斯的一個著名家族,以收藏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品而著稱,富可敵國。上世紀90年代中期,賽克勒博士收藏有中國青銅器、玉器、瓷器、家具、佛像、竹木雕刻品等,並交由紐約克裡斯蒂拍賣,總計188件,成交總額558萬美元,超底價一倍。

  資助北大考古館

  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是中國高等院校中第一所考古專題博物館。1986年,在美國醫學家、著名收藏家和慈善家阿瑟·姆·賽克勒先生的慷慨資助下,博物館破土奠基。1993年5月27日正式開館。賽克勒博士希望這座博物館能夠成為一個現代博物館的範例,同時也為北大學生提供學習博物館學的場所。然而,深為遺憾的是賽克勒先生因心臟病突發,於1987年5月26日在紐約去世,未能親眼目睹博物館的建成。賽克勒先生去世後,博物館的建設得到了其遺孀吉爾·賽克勒夫人以及賽克勒藝術、科學和人文基金會的大力幫助和支持。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是賽克勒先生資助建造的三座亞洲藝術博物館之一。

  北大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展廳面積為2000平方米。

  博物館現收藏有兩萬餘件藏品,其中多為中國考古學各時期的典型標本,如周口店北京猿人石器、新石器時代不同考古學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商代甲骨文、山西曲村西周古墓葬出土的銅器玉器等,還有陶器、錢幣、封泥和民俗文物等。

  架起藝術和科學的橋梁

  阿瑟·姆·賽克勒博士1913年8月生於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1987年5月在美國紐約去世,終年73歲。賽克勒博士不但是文物收藏家和慈善家,而且還是一位科學家。

  賽克勒博士在藝術界的成就帶有傳奇色彩。他愛好之一就是參觀博物館和美術館,並收藏了大量被別人忽視的藝術品。他對藝術的興趣反映在他的慈善事業中,他出資在大都會藝術館和普林斯頓大學建成了賽克勒美術館,建造了哈佛大學賽克勒博物館和華盛頓賽克勒亞洲藝術美術館。1993年,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教學博物館也正式開放。

  將頤和園御座送還中國

  阿瑟·姆·賽克勒博士從30年代起就開始收藏藝術品。他最初的收藏是美國藝術家的繪畫,之後又收藏前文藝復興和文藝復興早期的繪畫,以及法國印象主義和後印象主義的繪畫。

  阿瑟·姆·賽克勒博士的收藏興趣相當廣泛,他收集印度、日本和近東的藝術品,也收集歐洲和美洲的藝術品。藏品包括玉石、陶器、金屬製品、紡織品、雕塑和繪畫。

  阿瑟·姆·賽克勒博士積極支持博物館事業。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建立了阿瑟·姆·賽克勒中國早期石雕藝術品展廳,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普林斯頓藝術博物館中建立了阿瑟·姆·賽克勒展廳。他將自己收藏的18世紀義大利的藝術品捐贈給哥倫比亞大學Avery建築圖書館。在大都會博物館中開闢賽克勒展廳,陳列具有2000年歷史的埃及Dendur廟。

  1976年,阿瑟·姆·賽克勒博士首次來到中國。1980年,他將流失海外的一張原在頤和園的御座送還中國。

相關焦點

  • 賽克勒的藝術收藏與贊助
    12月3日,美國繪畫、線描和雕塑。古董,12月10日。還有歐洲陶俑和青銅雕塑,將於2010年1月28日上拍。雖然此次蘇富比的官員拒絕透露關於委託拍賣的細節,但是與賽克勒家族熟識的藝術專家們說,蘇富比這次的系列拍賣主要來自賽克勒的遺孀吉莉安·賽克勒(Gillian T. Sackler)。
  • 涉嫌造成美國阿片類藥物泛濫,賽克勒家族或將面對法律後果
    根據白宮的另一個數據,2000 年至去年,有 30 萬美國人因為使用過量阿片類藥物而死。因此,在去年 10 月 26 日,聯邦政府將阿片類藥物大流行宣布為一場「公共衛生緊急狀態」。這場阿片類藥物危機中扮演著中心角色的是一種叫做「奧施康定」(OxyContin)的以羥考酮為主要成分的藥物,以及它的生產商普度製藥(Purdue Pharma)。奧施康定在 1995 年走上美國市場。
  • 北大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從建築到藏品 樣樣不簡單
    這源於博物館是在美國著名藝術品收藏家、慈善家亞瑟·姆·賽克勒先生的贊助下修建而成。在充滿古意的展廳裡,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副館長曹宏講述了這座建築的往事。賽克勒家族不僅在美國醫藥營銷等領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們還在藝術以及慈善方面成為美國乃至世界範圍內的重要推手。出生於1913年的亞瑟·姆·賽克勒,後來對亞洲藝術情有獨鍾。
  • 「當代藝術是留給未來的遺產」:北京大學賽克勒博物館慶祝成立25周年
    博物館名譽館長、美國賽克勒藝術、科學與人文基金會理事長吉利安·塞克勒女勳爵表示,該博物館的設立有助於創造兩種不同文化間的良好關係,促進雙方加深彼此間的理解,並有益於推動世界和平發展。(受訪者供圖)新華社北京6月1日電(記者欒翔)以「融匯:國際藝術與文化」為旨,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日前舉行國際文化與藝術展覽,慶祝成立25周年。展覽將持續向公眾開放至8月27日。
  • 馬來西亞欲把兩隻大熊貓送還中國,原因讓人大跌眼鏡
    大熊貓是一種生存了至少八百萬年的物種,體色黑白,圓臉,黑眼圈,肉肉的身材,是一種中國特有的十分可愛的動物,熊貓作為我國的國寶不僅備受民眾的喜愛,甚至依靠其萌萌的外表徵服了許多其他國家的人,而由此演變的熊貓外交更是讓熊貓帶上了一種友好的色彩,幫助我國與許多國家建立良好的關係,至今,我國向許多國家贈送或租借出了大熊貓
  • 「印·跡:館藏版畫十二年回顧展」北京大學賽克勒博物館展出
    孫慶偉表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的,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而賽克勒博物館已經成為展示北大文化和北大風採的重要窗口。展望未來,賽克勒博物館將致力於打造一個更加創新、更加開放、更具特色的博物館,成為一張新的「金色名片」。
  • 【世界藝術史大會】「華夏遺韻」「千年敦煌」北大賽克勒博物館雙...
    「華夏遺韻」中原古代音樂文物展展覽時間:2016年9月10日-2016年10月18日(9月11日起向公眾開放) 展覽地點: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主辦單位: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          河南博物院          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
  • 當國粹遇見頤和園 人民創意帶你感受不一樣的中國節
    《國家人文歷史》雜誌社、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北京市頤和園管理處共同策劃,bilibili和新浪微博聯合主辦,人民日報人民創意和人民文旅協辦的2020「頤和園·戲遊記」將於9月28日-30日每晚19:30-21:00在中國現存最大的古戲樓-頤和園德和園大戲樓拉開帷幕。
  • 頤和園開放耕織圖景觀歷史文化展 展示中國農桑文化
    原標題:頤和園開放耕織圖景觀歷史文化展 展示中國農桑文化   正值頤和園建園270周年,頤和園耕織圖景觀歷史
  • 中國四大名園之一,佔地564萬平方米,幾乎相當於兩座頤和園
    說到中國四大名園,估計很多人都不熟悉,畢竟大部分人很少知道與自己無關的領域!事實上,中國四大名園是留園、承德避暑山莊、頤和園和拙政園,第一個第四個我不知道,中間兩個我知道一點!今天我們將談論中國四大著名園林之一,也是最大的一個!
  • 圖個鮮|頤和園首次發行《頤和園二十四節氣日曆·2020》
    12月5日,頤和園首次發行《頤和園二十四節氣日·2020》,北京青年報記者在現場看到,該日曆以展示頤和園恢弘壯美的園林古建築景觀為主要內容,按照觀賞線路分區,包括宮廷區,長廊沿線,排雲殿佛香閣建築群,萬壽山前山中御路、山頂路、後山中御路,後大廟建築群,萬字河至後溪河兩岸,東堤,昆湖湖區12條經典路線
  • 頤和園八大不可思議事:佛香閣靈異事件
    為什麼說今天的頤和園比過去矮了大半截?為什麼昆明湖中撈起的佛頭竟然與北京城內的明代銅佛嚴絲合縫?神秘的水牢,高大的圍牆,隱秘的廢墟,頤和園裡到底藏著多少秘密?一、中國最早的主題公園頤和園是乾隆皇帝為其母親祝壽而修建的皇家園林。1860年遭戰火破壞,後經慈禧修復,許多建築的外形與功能已經與最初的設計大不相同。
  • 揭秘頤和園的一離奇怪事兒:佛香閣靈異事件
    >本文摘自《秘境觀察之懸疑解密》,作者:許越 薛瑛,出版社: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版次:2010年7月第一版為什麼說頤和園是中國最早的主題樂園?為什麼說今天的頤和園比過去矮了大半截?為什麼昆明湖中撈起的佛頭竟然與北京城內的明代銅佛嚴絲合縫?神秘的水牢,高大的圍牆,隱秘的廢墟,頤和園裡到底藏著多少秘密?中國最早的主題公園頤和園是乾隆皇帝為其母親祝壽而修建的皇家園林。1860年遭戰火破壞,後經慈禧修復,許多建築的外形與功能已經與最初的設計大不相同。
  • 中國四大名園之一,佔地面積564萬平方米,差不多等於兩個頤和園
    說到中國的四大名園,很多人都不知道,畢竟普通人對與自己無關的領域不太了解! 其實中國的四個名園分別是留園、承德避暑山莊、頤和園、拙政園, 老實說第一個和第四個我自己也不知道,所以對中間的兩個有點了解! 我們今天說的中國四個有名的公園之一,那是最大的。
  • 北海頤和園北京植物園「大展」迎國慶
    頤和園舉辦的「菁華獻頌——頤和園福壽文物展」集中展示了99件/套在器型造型、圖案紋飾上體現「福壽」主題的文物精品,傳達祈福慶壽的美好祝願。此外,北京植物園第27屆市花展將於國慶節當天正式開幕。  北海公園  萬佛樓遺址區今起開放  9月25日上午,北海公園第四十屆菊花展在大佛殿遺址區開幕。展覽以「菊頌盛世」為主題,懸崖菊、多頭菊等數千盆各類品種菊花亮相。
  • 北京:頤和園百年古桂添香中秋國慶假期
    中國園林網9月27日消息:今年中秋與國慶,頤和園舉辦頤和秋韻桂花文化展。屆時頤和園的湖光山色將沉浸在甜甜的桂花香之中,市民除了可以享受皇家園林的清風明月,還可在桂花香中感濃鬱的傳統文化。桂花是我國傳統的十大名花之一,桂花自然生長在南方,頤和園通過科學養護,將南方的桂花大批量的移栽到北京。今年,仁壽殿與文昌院景區將展出50餘盆百年古桂,這些古桂出自當年清宮廷與王府內,是頤和園珍貴的自然文物遺存。中秋時節,正值桂花的盛花期,遊客可以零距離欣賞百年古桂的芳姿。
  • 頤和園首次發行二十四節氣日曆
    12月5日上午,頤和園講解員趙元萍站在知春亭前,開展義務講解服務,讓遊客感到濃濃的暖意。隨後,趙元萍拿出頤和園首版二十四節氣日曆,翻到2020年10月2日這一天,畫面中正是知春亭的宜人景象。照片下方有知春亭的介紹:「建於昆明湖東岸邊、玉瀾堂前的小島上。
  • 頤和園內尋奇石,「青芝岫」的俗名為何叫「敗家石」?
    頤和園原名清漪園,是清代「三山五園」之一,也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座皇家園林,乾隆皇帝當年把頤和園劃分為萬壽山與昆明湖兩個區域,環以圍牆,稱清漪園。如今遊覽頤和園,園內有幾塊大石頭雕琢的「鎮園之寶」,便是絕對不可錯過的景致。而這幾塊大石頭,各有一段傳奇故事。
  • 「北京頤和園」超詳細遊覽攻略!這些精華部分千萬別錯過
    ,是中國園林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 是我國現存規模非常大,保存非常完整的皇家園林,景色極具優雅,還有很多珍貴的文物,也是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
  • 北京——頤和園中最有「故事」的橋
    大家好,北京頤和園內的昆明湖上有一座17孔橋,這座橋是頤和園內最大的一座石橋,建造於清乾隆年間。分別各有九個橋孔,當然也要將中間最大的橋孔算上就是從左邊數123456789落在中間最大的橋拱上從右邊數123456789也要落在最大的橋谷。這樣加在一起就是17,而九這個數字,被稱為極陽數,是古代封建帝王最喜歡的吉利數字每年12月份冬至前後,17孔橋還會呈現出一個奇觀,什麼奇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