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母戰鬥群抵達俄羅斯宣布將派出軍機專家稱太平洋板塊位移不會影響北京
日本警察廳14日宣布,截至當天8時,日本東北部海域11日發生的強震及其引發的海嘯已造成1598人死亡,1720人失蹤。
據日本共同社14日報導,重災區宮城縣兩處海岸發現約2000具遺體。此前有報導稱該縣牡鹿半島發現約1000具遺體。
當地警方稱,目前已經可以確認的死亡和失蹤人員總數超過1萬人,上百萬民眾的飲用水、食品、衣物、電力供應等基本生活所需面臨短缺。
宮城縣警方表示,該縣可能有上萬人死亡。目前,宮城縣南三陸町約1.76萬名居民中,仍有約1萬人失蹤。
日本首相菅直人說,日本正面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峻挑戰」。
最新災情
發生7級以上餘震可能性約70%
菅直人13日發表電視講話呼籲所有民眾「共渡難關」。「這是日本戰後面臨的最糟糕的一場危機。」他說,「所有日本人正承受著能否戰勝危機的考驗。」
同時,他呼籲各政府部門「盡最大努力」投入救援。「我要求盡最大努力救人。」菅直人在當天的內閣會議上說,「盡一切努力營救受困人員。」
日本氣象廳13日說,11日強震以來,日本共發生至少168次芮氏5級以上餘震,此類餘震將持續至少一個月,而未來3天發生芮氏7.0級餘震的可能性高達70%。不過,日本氣象廳當天解除了向本州島太平洋沿岸地區發布的所有海嘯警報。
戰後首次輪流停電安置約59萬災民
由於災區的核電站、火力發電站、變電站以及電力輸送設施受到了嚴重損害,菅直人13日晚還宣布,他批准東京電力公司從14日開始在所轄供電區域有計劃地採取輪流停電措施。
由於全國電力供應受強震影響大幅減少,日本政府13日設立了電力供求緊急對策本部,任命行政改革擔當大臣蓮舫兼任節電啟發擔當大臣。
目前,東京電力公司所轄供電區域每天電力供應缺口達1000萬千瓦,該公司因此將從14日開始按地域輪流停電3小時,但東京政府機構和公司總部集中地帶除外。這是日本戰後首次實行輪流停電措施,將至少持續一周。
聯合國13日發表聲明說,日本目前已轉移安置大約59萬災民。
截至當天,斷水災民總計140萬人,大約260萬戶家庭電力供應中斷,一些災民面臨缺少衣物、食品等困難。
一座火山噴發未定是否與地震有關
日本西南部新燃嶽火山13日噴發,噴射火山灰高達4000米。
當地時間13日17時45分(北京時間16時45分)左右,海拔1421米的新燃嶽火山突然噴射出火山灰和碎石。
新燃嶽火山是一座活火山,52年前曾大規模噴發。今年1月26日,火山口開始出現火山煙和巖漿,此後噴發數次,但規模不大。
新燃嶽火山隸屬於日本九州南部鹿兒島縣與宮崎縣交界處的霧島山。日本政府沒有因13日的噴發而提升火山警戒級別,但採取一系列預防措施保護人員安全,包括限制一切人員進入整個霧島山區域。
日本氣象廳13日發布了火山噴發的消息,警告附近民眾注意安全,但沒有說明火山噴發與11日東北部太平洋海域發生的地震及海嘯是否存在地質活動關聯。
救援進展
我救援隊展開搜救美航母艦艇抵達
中國國際救援隊14日清晨從日本巖手縣集合營地出發,與日本救援隊一起展開搜救等震後救援活動。這是震後來到當地參與救援行動的第一支國際救援隊。
據了解,當地時間13日22時30分左右,中國國際救援隊一行15人抵達日本受災嚴重的巖手縣大船渡市。在向當地救援部門了解情況後,救援隊在當地一所中學的操場露宿。
當地時間14日7時,中國國際救援隊從露營地出發,來到一所小學與當地救援隊匯合。在集合地,中國國際救援隊和當地救援隊負責人確認具體行動計劃,隊員們對攜帶的救援器材等進行了檢查。
美國第七艦隊的核動力航空母艦「羅納德裡根」號戰鬥群中的三艘艦艇,13日抵達宮城縣海域,開始與日本海上自衛隊一起運送救援物資。
俄羅斯緊急情況部新聞局主任安德裡安諾娃13日宣布,俄方將派出一架伊爾-76飛機和50名救援人員前往日本。
日本外務省宣布,截至13日上午9時,已有69個國家和地區及5個國際機構已經或準備派救援隊赴日本災區參加救援。
日本央行緊急注資12萬億日元
日本中央銀行——日本銀行14日上午宣布,為緩解震災造成的金融市場資金不足,日本央行將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向金融市場注入1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萬億元)的緊急資金,規模高於此前宣布的7萬億日元,創歷史最高紀錄。
這是自去年5月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造成金融市場動蕩以來日本央行首次向短期金融市場提供緊急融資。
●專家釋疑
太平洋板塊位移不會影響北京
今天上午,北京市地震局一位負責人表示,日本地震引起的板塊位移多少,大概20天後會出相關的數據。
該負責人稱,日本此次強震是由太平洋板塊在日本海溝俯衝入日本下方,並向西侵入歐亞板塊造成的。這種運動釋放的能量會使板塊有一定位移,但只是在地震局部地區。
該負責人還表示,北京這種內陸地區不會受到影響。
網傳「超級月亮說」
毫無科學依據
3月19日月球將到達「近地點」,這天又恰逢農曆二月十五,天空中將出現一輪滿月。這輪滿月在網上被稱為「超級月亮」,一些網友將「超級月亮」與日本大地震海嘯聯繫起來。
對此,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前任臺長、著名天文學家趙君亮研究員13日說:「地月之間的距離遠近確實會影響地球潮汐,但地震是地球內部的板塊運動,日本大地震引起了海嘯,與所謂的『超級月亮』沒有任何關聯。」
一些網友還提出,在1955年、1974年、1992年和2005年出現「超級月亮」的時候,地球上都曾發生過自然災害。例如,2005年1月,在「超級月亮」出現前的兩周,印尼就發生了大規模的海嘯。
對此,上海市天文學會副理事長、著名天文科普作家卞毓麟說:「兩起事件沒有必然關聯。」
本版文/記者郭悅周超
部分據新華社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