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前沿】Erastin誘導的鐵死亡對人胰島樣細胞簇的生長與功能的...

2020-12-06 澎湃新聞

【學術前沿】Erastin誘導的鐵死亡對人胰島樣細胞簇的生長與功能的影響

2020-09-23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香港中文大學的梁寶成(Leung Po Sing)教授團隊揭示了胰島樣細胞簇與鐵死亡之間的關係以及從中涉及到的JNK/p38/MAPK信號通路。

首先,他們用Erastin和Fer-1這兩種化合物分別處理人胰島樣細胞(細胞製備詳見原文)。其中Erastin是鐵死亡誘導劑,Ferrostatin-1是鐵死亡抑制劑。接下來檢測細胞乳酸脫氫酶的含量用於評估細胞毒性反應。可以發現Erastin處理後乳酸脫氫酶水平上升而Fer-1處理後乳酸脫氫酶水平下降(如下圖)。

接下來從Erastin處理48小時的人胰島樣細胞簇中發現,胰島素分泌水平開始顯著下降。同時胰島細胞成熟的標誌物NGN3、NKX2.2和PDX-1同樣開始下調(如下圖)。這揭示鐵死亡可能阻止胰島樣細胞簇的分化和成熟。

根據常規研究思路,該輪到信號通路出場了。這裡作者選的是MAPK通路。然後發現Erastin處理後JNK和p38磷酸化出現上調。而將Erastin與JNK抑制劑聯用,則原本上調的乳酸脫氫酶水平開始出現下降。這提示Erastin調節乳酸脫氫酶的表達是依賴JNK通路激活的(如下圖)。

前文在介紹部分提到過活性氧,接下來作者研究了活性氧生成相關的一個重要基因NOX4。結果發現Erastin是可以促進NOX4的表達的,而後者進一步促進了自由氧的產生(如下圖)。

最後作者回答了這個鐵死亡與一般概念上的細胞凋亡和自噬之間有什麼關係。作者檢測了凋亡(BAX、Bcl-2和PARP)和自噬(P62和LC3)相關的重要標誌物,未發現任何變化。這說明鐵死亡是一種獨立的細胞程序性死亡過程,與凋亡或自噬之間沒有必然聯繫(如下圖)。

此項研究初步證實了鐵死亡通過激活JNK/p38信號通路抑制胰島樣細胞簇的分化和成熟,同時上調NOX4的表達促進細胞內活性氧的產生。該研究提示在體外製備胰島β細胞或進行胰島移植時,控制鐵死亡引起的細胞程序性死亡對於細胞的存活和功能維持具有重要意義。

原文連結:

https://cellregeneration.springeropen.com/articles/10.1186/s13619-020-00055-3

來源:CellRegeneration

1980-2020

原標題:《【學術前沿】Erastin誘導的鐵死亡對人胰島樣細胞簇的生長與功能的影響》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鐵死亡與腦損傷的關係
    erastin作為鐵死亡的誘導劑,在誘導的細胞死亡方面與SAS(一種已知的系統XC-抑制劑)作用方式相似,通過使用放射性物質標記半胱氨酸可觀察到erastin和SAS明顯抑制細胞對半胱氨酸的攝取。因此,RSL3和功能相關的化合物被歸類為「2類」鐵蛋白誘導化合物(ferritin-inducing compounds,FINs),以區別於erastin和其他系統XC-抑制劑。
  • 【學術前沿】斑馬魚胰島β細胞的體內發生和再生
    >摘要:胰島β細胞功能修復和細胞再生是治療糖尿病和高血糖症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目前人胰島β細胞的增殖在體內較難實現。而恢復患者β細胞群功能被認為才是治癒I型和II型糖尿病的「康莊大道」。然而遺體捐獻最終止於免疫排斥,而胚胎幹細胞或者誘導多能幹細胞體外誘導的方法雖然是「亂花漸欲迷人眼」,但大家兜兜轉轉許多年,最後拿到的β樣細胞仍然無法與供體提供的β細胞相提並論(上帝:我的作品豈是這麼好模仿的,愚蠢的人類)。於是人們調整了策略,把β細胞誘導再生的過程放到了體內環境,效果卻有了驚人的提升。
  • 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誘導的胰島樣細胞不同途徑移植治療1型糖尿病鼠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分化為胰島樣細胞: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具有多向分化潛能,可分化為骨細胞、脂肪細胞、胰島細胞等,在相關因子作用下,可使其分化為分泌胰島素的細胞,稱為胰島樣細胞。背景: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誘導的胰島樣細胞移植於1型糖尿病鼠體內,會使血糖降低,糖尿病症狀有所改善,但腹腔移植的方式少有報導。
  • 多篇文章解讀「鐵死亡」研究領域新進展!
    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4(GPX4)是鐵死亡的一種至關重要的調節劑,通過中和脂質過氧化物來保護細胞,其中脂質過氧化物是細胞代謝的副產物。直接抑制GPX4,或通過剔除它的底物穀胱甘肽或用於產生穀胱甘肽的前體分子(比如半胱氨酸)間接抑制GPX4,都可觸發鐵死亡。鐵死亡有助於增強p53、BAP1和延胡索酸酶等幾種腫瘤抑制蛋白的抗腫瘤功能。
  • Nature子刊:能殺死癌細胞的「鐵死亡」療法是怎麼一回事?
    小分子erastin通過抑制質膜上的胱氨酸-穀氨酸交換體,降低了細胞對胱氨酸的獲取,使得GPX4的底物——穀胱甘肽合成受阻,進而引發膜脂ROS的積累和鐵死亡。此外,另一種小分子RSL3作為GPX4的抑制劑也可引發鐵死亡。當GPX4基因被敲除後,小鼠會因出現腎衰竭而死亡。
  • 【科技前沿】鐵與金的生死博弈,浙江大學王福俤團隊等在鐵死亡領域...
    近日,王福俤/閔軍霞/梁廷波教授團隊合作在鐵死亡研究領域獲得重大突破;新成果發表在Nature出版集團旗下權威學術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影響因子13.493)。
  • Nature:人胰島樣類器官動物試驗成功!可以恢復小鼠葡萄糖穩態
    北京時間8月20日,發表在《Nature》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SalK生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團隊從誘導的多能幹細胞中產生了人胰島樣類器官(HILOs),將其移植到糖尿病小鼠模型後,可以快速重建葡萄糖穩態,且不會出現免疫排斥。
  • 不同物種對脂質過氧化和鐵死亡的調節
    因此在這篇綜述中,總結了脂質過氧化,鐵死亡和抗氧化劑系統在各種物種(包括人類、其他哺乳動物和脊椎動物、植物、無脊椎動物、酵母、細菌和古生菌)中的功能和調控,並且還討論了脂質過氧化和鐵死亡的潛在進化作用。
  • 原位礦化組裝無定形含鐵碳酸鈣納米藥物協同誘導腫瘤細胞鐵死亡和...
    最近的研究表明鐵死亡在腫瘤的發生和發展進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望發展成為一種新的癌症治療策略。然而,如何針對腫瘤細胞實施特異性靶向鐵死亡誘導仍然是一項需迫切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團隊與重慶大學教授羅忠課題組合作,發現原位礦化組裝單分散無定形含鐵碳酸鈣納米藥物組裝體(碳酸鈣基Fe2+-阿黴素複合配合物,ACC@DOX.Fe2+-CaSi-PAMAM-FA/mPEG)能協同誘導腫瘤細胞鐵死亡和凋亡,研究成果以Tumor microenvironment-activatable Fe-doxorubicin preloaded amorphous
  • Nat Metab | 胰島β細胞分化程序和譜系分支
    β細胞的破壞和功能異常會導致糖尿病發生,然而目前並沒有療法能夠直接修復β細胞的數量與功能。幹細胞誘導分化至可移植的胰島β細胞有望成為新型糖尿病細胞療法。此外,幹細胞分化系統也是研究人類胰腺發育的理想工具,該系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模擬體內胰腺發育的關鍵發育階段。
  • 鐵死亡與神經系統疾病
    -8)的傳統凋亡所不同的程序性細胞死亡通路被發現,如由受體相互作用蛋白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1,RIP1)/受體相互作用蛋白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3,RIP3)誘導的"壞死性凋亡",再如由Caspase-1誘導的炎症相關的細胞"焦亡"等等。
  • 聚焦化療耐藥性凋亡和鐵死亡協同增強缺氧惡性腫瘤療效——上海...
    化療主要誘導Caspase依賴性細胞凋亡。然而,由於腫瘤內凋亡抑制劑和腫瘤多藥耐藥的過度表達導致腫瘤細胞對化療的敏感性降低。鐵死亡是一種完全不同於凋亡、壞死、自噬和其他形式細胞死亡的程序性細胞死亡形式,主要表現為鐵依賴性脂質過氧化物的堆積及質膜多不飽和脂肪酸的耗竭。通過鐵死亡與凋亡協同作用,有望克服腫瘤的凋亡抵抗和多藥耐藥,為化療耐藥性腫瘤治療提供一種新的治療策略。
  • 高效靶向激活肝細胞內源基因直接重編程為胰島樣細胞
    背景:胰島細胞移植是治療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移植細胞來源短缺限制了其臨床應用。在體外進行肝細胞向胰島β細胞的直接重編程是解決該問題的一個新思路,但肝細胞向胰島β細胞分化是一個複雜的過程。目的:利用構建的CRISPR/dCas9-Pumilio系統(Casilio系統),通過改造嚮導RNA序列,與轉錄激活子PUFa-P65-HSF1結合,實現高效靶向激活肝細胞內源基因直接重編程為胰島樣細胞。
  • Neurosci|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新方向:Nrf2和鐵死亡
    一方面,P53的丟失阻止了二肽基肽酶4(DPP4)的核積累,從而促進了質膜相關的DPP4依賴性脂質過氧化作用,最終導致了鐵死亡。另一方面,亞精胺/亞精胺N1-乙醯基轉移酶1(SAT1)作為p53的轉錄靶標,其表達誘導脂質過氧化,並在ROS誘導的壓力下使細胞發生鐵死亡,而敲除SAT1或抑制ALOX15的表達則部分阻斷了p53介導的鐵死亡。
  • 陳志南、姜學軍團隊揭示癌細胞鐵死亡分子機制
    陳志南、姜學軍團隊揭示癌細胞鐵死亡分子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15 14:35:10 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姜學軍和中國空軍醫科大學陳志南研究團隊合作取得一項新進展。
  • 【學術前沿】細菌如何在不同環境中調整生長速率?
    【學術前沿】細菌如何在不同環境中調整生長速率?> 以下文章來源於BioArt ,作者十一月 BioArt高屋建瓴,提供專家點評,引導學術爭論
  • 分子所陳良怡、劉彥梅課題組揭示活體胰島β細胞功能成熟機制
    信號通路,最終介導胰島從外殼到核心依次發生的兩波β細胞的功能獲得過程。胰島β細胞在血糖調控與糖尿病的發病中起著重要作用,其數量和功能直接和血糖紊亂程度密切相關。近年來,基於幹細胞的胰島β細胞再生治療糖尿病是領域內重要研究方向。但是,通過誘導幹細胞分化為β細胞的方法目前仍然不能產生功能完全成熟的β細胞,最主要的原因是研究者尚不清楚在體內β細胞如何受其微環境包括血管、神經元和其它內分泌細胞等分泌的因子影響實現功能成熟。
  • 浙江大學王福俤團隊誠聘博士後或研究員—主攻「鐵死亡」
    王福俤(Fudi Wang)團隊在浙江大學世界頂尖大學戰略合作計劃資助下,現招收博士後2人;博士後將圍繞「鐵死亡(Ferroptosis)」開展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