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靶向激活肝細胞內源基因直接重編程為胰島樣細胞

2020-12-10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


文題釋義:

Casilio系統:由成簇規律間隔短回文重複(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核酸內切酶失活的Cas9(nuclease-dead mutants of Cas9,dCas9)、至少一個單鏈嚮導RNA (single guide,sgRNA)和Casilio模塊(效應蛋白與PUF蛋白(Pumilio/FBF)的融合蛋白)組成,是利用保守的PUF RNA結合域識別並結合特異性RNA序列(PBS)的特性,通過設計帶有不同PBS的sgRNA,結合不同的PUF來招募效應蛋白從而可以在不同的位點實現多基因的同時調控,可以招募多個同種效應蛋白,使其效應增強,也可以招募不同的效應蛋白,協同調控基因表達。

轉錄因子Pdx1/Ngn3/MafA(PNM):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TF)是一群能與基因5』 端上遊特定序列專一性結合,從而保證目的基因以特定的強度在特定的時間與空間表達的蛋白質分子。胰十二指腸同源盒(Pancreatic and duodenal homeobox,Pdx1)、神經元素3(Neurogenin 3,Ngn3)、肌腱膜纖維肉瘤癌基因同系物A(V-Maf Avian Musculoaponeurotic Fibrosarcoma Oncogene Homolog A,MafA)等胰腺發育關鍵轉錄因子常被作為肝細胞直接重編程為胰腺β細胞的目標基因。

背景:胰島細胞移植是治療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移植細胞來源短缺限制了其臨床應用。在體外進行肝細胞向胰島β細胞的直接重編程是解決該問題的一個新思路,但肝細胞向胰島β細胞分化是一個複雜的過程。

目的:利用構建的CRISPR/dCas9-Pumilio系統(Casilio系統),通過改造嚮導RNA序列,與轉錄激活子PUFa-P65-HSF1結合,實現高效靶向激活肝細胞內源基因直接重編程為胰島樣細胞。

方法:採用脂質體轉染法將Casilio體系(PNM)轉染至HEK293T細胞系,靶向激活肝細胞內源PNM(Pdx1,Ngn3及MafA)基因,利用實時螢光定量PCR及免疫螢光檢測內源PNM的表達。利用攜帶Ins-promoter-EGFP的慢病毒構建增強型綠色螢光蛋白穩定表達的Ins-EGFP HepG2細胞系,PiggyBac(PB)轉座系統在此細胞系中構建核酸內切酶失活的Cas9(dCas9)和PUFa-P65-HSF1穩定表達的穩轉細胞系。用脂質體向穩轉細胞系分別轉染針對PNM的嚮導RNA,然後實時螢光定量PCR和免疫螢光檢測內源基因PNM的表達水平,並觀察重編程效率。

結果與結論:①實驗在293T細胞系中驗證了Casilio體系對內源基因的激活作用;②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螢光檢測驗證了穩轉細胞系中EGFP、dCas9和PUFa-P65-HSF1的表達;③實時螢光定量PCR證實靶向激活PNM的新型Casilio體系可實現內源PNM基因表達明顯上調,直接重編程效率為10%-15%;④上述數據說明基於CRISPR/dCas9的新型Casilio體系,可成功激活肝臟內源PNM基因,可初步實現肝細胞系直接重編程為胰島樣細胞。

https://orcid.org/0000-0003-4891-324X(王晗月)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出版內容重點:幹細胞;骨髓幹細胞;造血幹細胞;脂肪幹細胞;腫瘤幹細胞;胚胎幹細胞;臍帶臍血幹細胞;幹細胞誘導;幹細胞分化;組織工程

關鍵詞: 體細胞, 胰島樣細胞, 肝, 細胞基因轉染, 糖尿病, CRISPR/dCas9, 因子, 蛋白, 通路

文章來源:王晗月, 李富榮, 楊曉菲, 胡巢鳳. 高效靶向激活肝細胞內源基因直接重編程為胰島樣細胞[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21, 25(7): 1056-1063.

閱讀更多請登錄《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官網

相關焦點

  • Nat Commun:科學家成功將皮膚細胞重編程為多潛能幹細胞
    >圖片來源: Otonkoski Lab/University of Helsinki 截止到目前為止,重編程過程僅可能引入關鍵的基因促進細胞類型的轉化,這種基因稱之為「山中因子」(Yamanaka factors),其能被被人工轉入到正常情況下並不具有活性的皮膚細胞中;近日,來自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激活細胞自身的基因,成功將皮膚細胞轉化成了多能幹細胞,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文章中,研究人員利用基因編輯工具CRISPRa直接對細胞中相關的基因進行了激活,他們利用了一種「
  • Gut| 香港中文大學團隊揭示靶向單核細胞內生性增強子重編程可提高肝細胞癌的免疫治療效果
    該研究發現肝纖維化的微環境在驅動肝細胞癌的侵襲性生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基於此,研究者開發了一種在誘導髓源性抑制細胞成熟的同時,增強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腫瘤浸潤的聯合免疫治療策略,從而在抵抗內在耐藥性的同時,獲得更好的協同效應,在纖維化肝細胞癌小鼠模型中消除腫瘤並使其獲得持久的生存益處。
  • 重編程人類α和γ胰島細胞可緩解小鼠糖尿病
    Herrera教授及其同事證明來自糖尿病和非糖尿病供體的人類胰島α和γ細胞在經過重編程之後可以產生響應葡萄糖的胰島素。該研究結果以Diabetes relief in mice by glucosesensing insulin-secreting human α-cells為題以長文形式發表在Nature雜誌上。
  • 細胞編程與重編程的機制
    基於CRISPR/Cas技術的高效基因修飾,首次利用直接原核注射CRISPR/Cas一步直接產生vWF基因敲除豬模型,建立了p53雙等位基因突變猴等動物模型,為研究人類重大疾病的發生機制和藥物篩選提供了重要模型。
  • 新方法實現細胞高效重編程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裴端卿領銜的科研團隊利用7因子代替傳統的4因子(OKSM),開發出新型高效重編程的方法。該方法好比移動通訊信號由「4G」升級為「5G」,為再生醫學和誘導多能幹細胞的機制研究提供高質量細胞來源及嶄新的細胞模型。相關研究6月18日在線發表於《細胞—報告》。
  • XBiotech開發全球首個靶向NY-ESO-1的天然全人源抗體
    作為藥物發展歷史上的裡程碑,抗體藥物的發展已經歷經了四代進化:第一代為鼠源抗體;第二代為人鼠嵌合抗體和人源化抗體;第三代為全人源抗體,第四代為天然全人源抗體。但今天小編要講的是天然全人源抗體,也就是第四代抗體。其不僅基因序列100%是人的,而且其親和力和特異性也是經過人體的免疫耐受環境下選擇而成熟的。以人免疫耐受為指導進行表位選擇,理論上來說,對人體自身無免疫原性,抗體重鏈和輕鏈是天然原生配對組合。因此,在臨床應用上,將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患者治療的安全性。
  • DNA甲基化是體細胞重編程過程中重要的表觀遺傳屏障
    多能幹細胞,包括胚胎幹細胞和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s),是分析發育過程的良好模型系統,與體細胞不同的是,它們處於DNA低甲基化狀態。在成熟因子(如Oct4和Nanog)中發現的基因調控元件(GREs)在體細胞中高度甲基化以保持沉默,它們必須在iPSC生成過程中進行去甲基化。部分重編程細胞在重編程過程中出現,主要是由於不能去甲氧基化和不能還原多能基因。
  • 【學術前沿】Erastin誘導的鐵死亡對人胰島樣細胞簇的生長與功能的...
    香港中文大學的梁寶成(Leung Po Sing)教授團隊揭示了胰島樣細胞簇與鐵死亡之間的關係以及從中涉及到的JNK/
  • Cell Stem Cell:將誘導多能幹細胞重編程為強大的自然殺傷細胞...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兩種方法來改善NK細胞的作用潛力,首先,他們利用源於皮膚或血液細胞的ipsCs來開發NK細胞,其能夠重編程回歸至胚胎樣的多潛能狀態並直接轉變為NK細胞,這種策略能夠產生標準化的細胞群體,而不是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來分離細胞。
  • 抑制MEK可將CD8+T細胞重編程為抗腫瘤型記憶幹細胞幫助抗擊腫瘤
    Khleif小組在《自然—免疫學》雜誌上在線發表文章,研究了MEK抑制劑在CD8+ T細胞代謝重編程和細胞周期進展中的作用,以及其對TME的免疫調節作用,揭示了MEK抑制劑可將CD8+T淋巴細胞重編程為具有強大抗腫瘤作用的記憶幹細胞
  • Nature子刊:抑制MEK可將CD8+T細胞重編程為抗腫瘤型記憶幹細胞
    Khleif小組在《自然—免疫學》雜誌上在線發表文章,研究了MEK抑制劑在CD8+ T細胞代謝重編程和細胞周期進展中的作用,以及其對TME的免疫調節作用,揭示了MEK抑制劑可將CD8+T淋巴細胞重編程為具有強大抗腫瘤作用的記憶幹細胞。
  • 科學家如何靶向作用胰島組織/細胞來有效治療人類糖尿病?
    科學家成功開發出特殊的「蛋盒樣」包裝來運輸胰島細胞成功治療糖尿病患者如今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特殊的蛋盒包(egg carton packages)用來運輸並移植活的人類胰腺細胞來治療糖尿病患者,這種蛋盒包能夠提供氧氣,並且在運輸過程中允許物理分離一面胰島細胞損傷或死亡。
  • 幹細胞治療糖尿病胰島功能衰竭新臨床成果(中科西部細胞研究院)
    通過對比2型糖尿病人胰島和健康胰島的病理和基因表達特徵,研究者發現以白介素-1β (IL-1β)、腫瘤壞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6(IL-6)為代表的炎症因子在2型糖尿病人胰島中呈現高水平表達的狀態。進一步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人胰島釋放的促炎因子IL-1β和TNF-α能夠激活間充質幹細胞表達和分泌IL-1Ra。
  • Mol Cell丨陳捷凱/裴端卿合作組揭示體細胞重編程的細胞命運決定路徑
    複雜的多細胞生物在發育過程中通過細胞特化產生了多種不同的細胞命運,探究這些細胞命運產生的原因,進而實現細胞命運的高效轉變,是亟待解決的重要科學問題。研究細胞命運轉變的關鍵之一是選擇動態的細胞變化過程,比如幹細胞的分化(Differentiation)、體細胞的轉分化(Trans-differentiation)或者體細胞重編程(Reprogramming)等。
  • 牙源性幹細胞及其在再生醫學中的應用進展
    DFPCs呈成纖維樣細胞形態,可從人類第三磨牙的牙囊中分離出來,表達多種生物標誌物,如Notch1、STRO-1以及神經巢蛋白10;DFPCs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可分化為成骨細胞、脂肪細胞以及神經細胞,這些細胞可以維持培養至少15代;STRO-1陽性的牙囊細胞在體外可分化為成牙骨質細胞,在體內可形成牙骨質。
  • Nat Metab | 胰島β細胞分化程序和譜系分支
    β細胞的破壞和功能異常會導致糖尿病發生,然而目前並沒有療法能夠直接修復β細胞的數量與功能。幹細胞誘導分化至可移植的胰島β細胞有望成為新型糖尿病細胞療法。此外,幹細胞分化系統也是研究人類胰腺發育的理想工具,該系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模擬體內胰腺發育的關鍵發育階段。
  • 非小細胞肺癌11種罕見致癌驅動基因靶向治療的最新進展
    ▲ NCCN指南推薦或FDA或EMA批准的RET靶向藥物或臨床試驗03MET激活突變MET外顯子14跳躍突變在NSCLC中發生頻率:3%,MET外顯子14跳躍突變與其他已知的驅動基因相互排斥,多見於女性、老年患者、非吸菸者、肺肉瘤樣癌,預後差;MET基因擴增在初治NSCLC中發生頻率
  • B細胞「重編程」「變身」T細胞
    2月13日凌晨,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王金勇的團隊,在免疫學頂級刊物Nature Immunology發表研究論文,報導了他們的創新性成果:通過體內「重編程」,可以將B細胞直接轉化為有生理功能的T細胞,這項研究或為愛滋病、腫瘤等治療提供新手段。    T細胞體外改造及培養成本高    很早前,科學家們就發現喚醒、激活T細胞是對抗腫瘤的重要方法。
  • Cancer Immunol Res:如何重編程記憶T細胞用於細胞治療
    2020年3月27日訊/生物谷BIOON/---最近,德克薩斯大學MD Anderson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使用表觀遺傳學藥物和細胞因子的組合方法,將從患者體內收穫的T細胞在實驗室中擴增,從而將它們重新編程為更強的T細胞類型,這種類型的細胞用於治療患者,有助於患者的生存時間延長。
  • ...染色質三維結構的重編程以及黏連蛋白在抑制基因組激活中的新功能
    清華新聞網6月28日電 6月23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頡偉研究組與華中農業大學動科動醫學院苗義良研究組合作在《分子細胞》期刊(Molecular Cell)發表了題為「關於體細胞核移植過程中染色體三維結構的分析揭示了黏連蛋白在抑制初級合子基因激活中的作用」(Analysis of genome archite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