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麼郭光東:創業公司要把最後一塊錢投到PR上去

2020-11-30 財視網

2016年1月21日,財視傳媒、傳播達人匯主辦的「變與不變」上海首屆創新傳播峰會在上海市政協文化俱樂部成功舉辦。餓了麼公關副總裁作為演講嘉賓與大家分享「創業公司為什麼要極端重視PR」。他表示,「如果我只剩一美元做市場,我就會投在PR上面」。


郭光東曾是《博客天下》、《財經天下周刊》、《人物》雜誌出版人,博雅天下傳播機構副總裁,他在公關領域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PR是無價的,但是它是沉默而有力的。它的力量表現在四個方面,分別是招聘業務精英和大牛、找到投資、激勵士氣、開拓業務和獲取用戶。因為非常的難以量化,所以PR經常被創業者所忽視,「這是一種非常短視的行為」。

在招聘業務精英和大牛方面,郭光東認為,「PR做得好了之後,可能某一個大牛就在一個飛機上看一本雜誌,看到了一個報導,在瀏覽微信的時候看到公司宏偉的規劃和價值觀,他自己都會投簡歷來」。

在尋找投資方面,郭光東表示,「從心理學上來講,每個人都會受到PR的影響」。雖然投資人不會承認,但他仍然會被優秀的PR施加影響。

同時,PR能起到激勵士氣的作用。因為每一個人,每一個員工都是非常希望看到自己公司的新面貌,「接著就會增進了這個員工對公司的歸屬感」,郭光東表示。

在開拓業務方面,郭光東以餓了麼為例,「陌生的商戶在了解你的時候會有一個習慣性的動作,在國外叫GOOGLE一下,在中國叫百度一下。這也是你的形象,別人要了解你這個公司,不熟悉的情況下會通過以往的PR來認識你」。

獲取用戶方面,郭光東以自己舉例:「我來餓了麼之後,我認識的狐朋狗友就說我卸載了美團外賣,卸載了百度外賣,我現在用餓了麼」。

最後,他總結道:「如果我只剩一美元做市場,我就會投在PR上面。」


在PR的操作方面,郭光東給出了兩個建議:首先要找到優秀的PR人才。他表示可以尋找現有的PR人才,也可以找到資深媒體人。

其次,要進行公司的人格化。郭光東舉了一個例子:「你想到阿里就會想到馬雲,想到騰訊就會想到馬化騰。」

最後,藉助媒體。「要做到封面意識,隔一段時間來放一個猛料」,郭光東說,「定期邀請記者採訪,重視自媒體都很重要」。


以下為郭光東現場演講實錄,由財視media編輯整理:

為什麼要極端重視PR?我這裡說的創業公司不僅僅是說幾個小兄弟在咖啡館裡,我這裡所說的創業公司是指所有未上市的公司,我覺得他們都是創業公司,包括像餓了麼這種已經到了F輪了,我覺得還是創業公司。因為只要你上市,潛在法律要求就是必須經常的和公眾說話,來公布公司的信息。未上市的公司就可以由這個藉口,是商業秘密,不告訴你。我覺得創業公司應該自覺的跟公眾對話,去做好自己的PR。

PR和我們做的那些產品或者技術,或者是整個服務是非常不一樣的,用不太準確的話來說PR是虛頭八腦的,所以說它是經常被創業者所忽視的職能,因為它非常的難以量化,甚至PR花了十萬塊錢,有沒有帶回12萬的效益,甚至我看到的都是零,我什麼都沒得到。所以他覺得這個東西太不靠譜了,所有的時間,所有的金錢都應該投在產品上或者是技術上,而不應該浪費在PR上面。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短視的行為。

我覺得PR是無價的,但是它是沉默而有力的。它的力量表現在這幾個方面,對創業公司而言第一個最重要的就是招聘,招聘不是說招聘前臺,招聘掃地的,招聘一般的文員,這些人一般來說他們是不講究這個公司有沒有名氣,有沒有前景,我能拿到市場平均的收入就OK了。但是你要找到業務的精英,找到大牛,沒有PR他是不回來的,默默無聞的公司很難吸引到高精尖的人才。這個時候需要PR的作用,PR做得好了之後,可能某一個大牛就在一個飛機上看一本雜誌,看到了一個報導,在瀏覽微信的時候看到公司宏偉的規劃和價值觀,他自己都會投簡歷來。

第二個就是找到投資。數據是找投資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但是創業公司多如牛毛,為什麼這個投資人要把錢投給你。現在我們經常在媒體裡邊看到很多,我不要相信跟誰聊了幾分鐘就決定投資我,除非他有5個億投你50萬,可以拍拍腦袋投資。但是對於大型的錢不是拍腦袋做出來的。但是任何投資人也不會承認自己的投資是因為我看到了某篇報導,看到了某個人跟我怎麼說來決定投資的,他可能說我會經過詳細的論證、考察,盡職調查,甚至走了各種程序。但是從心理學上來講每個人都會受到影響。

舉個例子,美國陪審團裡邊有一個非常嚴格的決定,只要你被選為陪審團期間,在陪審期間禁止你看任何關於這個案子的報紙,為什麼會這樣?就是避免陪審員受到其他觀點的影響。人都不會承認,但是決定是有的。比如說這家公司很有前途,我在這個雜誌上看到報導這個公司,創始人怎麼牛,我想是不是應該找這家公司聊一聊,這個時候PR往往就起作用了。

第三個方面,激勵士氣。我們有時候也經常被忽視,我們往往認為PR是對公眾的,是對外界的,而忽視了PR是對內部團隊的激勵作用。因為每一個人,每一個員工都是非常希望看到自己公司的新面貌。如果你的爸媽看到了這個報導,你的同學看到了這個報導,他們會說你現在在這麼牛的公司,你自己也會有一種自豪感,接著就會增進了這個員工對公司的歸屬感。當然這也是一種無形的打雞血。

第四個是開拓業務。這也是非常明顯的作用,當你沒有名氣的時候,你接觸了比較深的客戶,別人是不願意答理你,如果他經常聽別人說起這家公司,溝通的成本就會非常大。比如說前段時間去廣州出差,跟我們廣州分公司的同事們聊天,他們有一個反應,最近半年來餓了麼的遞推非常輕鬆,跟餐館和商務部聊的時候別人都會非常熱情,一開始就會說你幹什麼的,他覺得名字看了沒有人家百度外賣這麼高大上。但是最近這半年他會覺得我們的推廣,商戶對我們的熱情接待上面跟以往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就是我們的PR起到的作用。陌生的商戶在了解你的時候會有一個習慣性的動作,在國外叫GOOGLE一下,在中國叫百度一下。這也是你的形象,別人要了解你這個公司,不熟悉的情況下會通過以往的PR來認識你。   

最後一個是獲取用戶。我們以往講到獲取用戶很大程度上是靠廣告投放,其實PR也是在默默起作用的。至少有一個例子,我來餓了麼之後,我認識的狐朋狗友就說我卸載了美團外賣,卸載了百度外賣,我現在用餓了麼。這也是我們獲取最終用戶的表現。PR會默默的招聘,在激勵團隊事情,包括開拓業務和獲取用戶方面都能起到非常有利的作用。所以有人說,特別是對創業公司來說,如果我只剩一美元做市場,我就會投在PR上面。

以上我跟大家講一下為什麼創業公司應該極端的重視PR,不要把它當做可有可無,甚至是虛頭八腦,浪費錢的事情。

接下來我想聊一聊創業公司既然重視了,但是我怎麼做PR呢?剛才幾位老師都間接的提到了,特別是張剛總開場裡邊提到,目前公司的PR和幾年前,甚至幾十年前的PR完全不一樣,時代完全變了,媒體的方式也變了。

 我想談三個方面:第一,你得有人。目前我們在做公關這一塊,做PR的人才一般來自於兩種途徑,傳統的就是來自於這個人一貫是做公關的,甚至有的大學也開始設公共關係系,都覺得找公關人才應該到他們那裡找。另外還有從媒體裡邊找,在現在社交媒體時代非常重要的方式、一個渠道是要找到資深媒體人。

第二個方面講的就是公司的人格化,這是我做PR這幾個月最深的體會。不要提到餓了麼的時候,你只想到這家公司,公司人格化做得最好的,比如在座的阿里,你想到阿里就會想到馬雲,想到騰訊就會想到馬化騰。公司初創之期是這樣,這個公司只知道一個人的公司成長大了之後你慢慢會知道阿里還有其他人,創業的階段我認為公司必須把所有活力集中到一個人身上,集中到CEO身上,不要多品牌,創始人可能有四五個,不要宣傳每個人,集中火力宣傳CEO,想到這個公司就想到這個CEO。

我要把餓了麼的CEO推到聚光燈下,我來之前基本上不太知道CEO是誰,你會發現好多出來,我來了以後重大工作就是其他人退一下,所有的事情讓張旭豪一個人出來,張旭豪現在說我現在就是一個演員,老郭是導演,你讓我去哪就去哪,我們現在配合的非常默契。

他們在去年的時候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併之後,外界都在紛紛傳言餓了麼可能也會加入到合併裡邊,我們內部的員工也開始有點人心浮動了。我昨天還跟他們幹,今天老大就說併購在一起,我們本來不想回應,最後我們決定還是要回應一下,以張旭豪的名義發布了內部郵件。我們的標題就是「他在變,我們不變」。為什麼舉這個例子?我們這個案例裡邊表態是沒有用的,必須在裡邊透出硬貨,就是點出了大眾點評在餓了麼裡邊的董事席位自動放棄。

第三,藉助媒體要做到封面意識,隔一段時間來放一個猛料。我們定期邀請記者來做採訪。還有就是自媒體,現在趕上了好時代,公司終於可以自己辦報了,我們可以像辦報一樣辦公司的自媒體。有公司的自媒體,特別是微信訂閱號之後,公司的申明可以自我發布,不用仰仗其他媒體。比如說今日晚間有一個謠言,啟動之後就可以發聲明。還有公司的新聞,這是華爾街日報頭版報導了,後來我們自己做的報導,返過來採訪了華爾街日報的記者。通過不到三個月的時間粉絲破了10萬。

歡迎關注財視Media微信公眾號:財視Media(ID:caishibagua)更多精彩內容,企業八卦,等你來挖。加入我們的Q群:418295218讓我們一起八卦
轉載請標明本文地址:http://www.caishimv.com/party/1453375414.html

餓了麼郭光東:創業公司要把最後一塊錢投到PR上去

相關焦點

  • 餓了麼公關副總裁:PR是公司的「戰略飛彈部隊」,為什麼你卻用不好?
    如果打得分散,大家也感覺不到,所以要根據趨勢,從CEO起,從上到下的制定PR策略。 這裡有兩個點需要單獨拿出來講一下: 第一、 公關戰略怎樣制定? 我覺得要根據公司的發展階段、公司的特性來制定。
  • 餓了麼關聯公司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被行政處罰 罰款20萬元
    來源:金融界網站天眼查數據顯示,近日,餓了麼關聯公司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新增一條行政處罰信息,違法行為類型為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未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審查許可證,處罰內容為:沒收違法所得0.1519萬元,罰款20.0000
  • 餓了麼積分怎麼計算 餓了麼積分計算規則介紹
    當獲得了餓了麼系列軟體最新版本下載餓了麼軟體版本:7.38Android軟體立即查看餓了麼軟體版本:8.1.1iOS軟體立即查看一定數量的積分後,就可以在餓了麼商場中兌換實物獎勵了。對於餓了麼積分的計算方式,很多小夥伴並不太清楚。
  • 從單身狗WHVer到找到人生另一半,最後拿下PR,我們經歷了什麼?
    Vicen曾經作為一名土木工程師在國內工作兩年,酷愛旅遊的他毅然踏上長白雲之鄉的背包之路,在體驗完10個月的背包生涯之後下定決心留在這片純淨自由的淨土之上,同和Cindy在一家公司工作,從後勤維護人員到運營經理再升職到總經理,跨行業工作,耗時一年半。 他們在這期間買了房,經營自己的背包客民宿,最近剛剛創立了自己的旅遊公司。
  • 美國威脅下架部分中國App;王興談李楠創業:投了一點點錢;微軟擬...
    美國威脅下架部分中國App;王興談李楠創業:投了一點點錢;微軟擬收購TikTok全球業務;優酷愛奇藝回應被處罰:已整改完畢...(新浪科技)國內新聞3.騰訊推動鬥魚和虎牙合併,800億直播巨頭要來?近日,鬥魚、虎牙合併事宜再次引發市場關注。據新京報貝殼財經,多位接近交易的人士表示:騰訊確實提出了促成鬥魚、虎牙合併的建議,並且建議已經上升到騰訊總辦層面。「動作夠快的話,年內可以完成。」
  • 餓了麼起訴餓了嗎,獲賠1萬元
    【延伸】餓了麼起訴餓了嗎,獲賠1萬元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2020年12月30日,餓了麼關聯公司拉扎斯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因商標侵權起訴餓了嗎餐飲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一審民事判決書公開。判決書顯示,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判處餓了嗎餐飲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立即變更其企業名稱,變更後的企業名稱中不得含有與「餓了麼」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並賠償拉扎斯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1萬元。
  • 美團外賣和餓了麼開啟頭盔大戰:較勁造型背後意味著什麼?
    餓了麼和美團外賣官方分別給自家騎手免費發了頭盔裝飾,餓了麼發的是竹蜻蜓,美團外賣發的是「袋鼠耳朵」。而網上那些小哥頭盔上其他裝飾,比如小黃鴨、齊天大聖等,都屬於小哥個人行為。,難怪網友表示想不到有一天還能磕到美團和餓了麼的CP。
  • 美團外賣和餓了麼的頭盔大戰:竹蜻蜓、袋鼠耳朵、髒辮大PK
    ,難怪網友表示想不到有一天還能磕到美團和餓了麼的CP。雖有個人行為,但官方在較勁至於為什麼餓了麼要選擇竹蜻蜓、美團外賣選擇袋鼠耳朵作為飾品,則可能和公司想打造的形象有關。首先來說餓了麼的竹蜻蜓,一名餓了麼外賣小哥告訴三言君,公司於近期給自己發了竹蜻蜓頭盔裝飾。餓了麼並不強制要求大家佩戴裝飾,也不限制配送員給自己的頭盔安裝其他形式的裝飾品。有關為什麼選擇竹蜻蜓,這名小哥稱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但考慮到餓了麼藍色制服,可能是借多啦A夢漫畫形象,賦予餓了麼「無所不能」的感覺。此外,又因為餓了麼的配送服務叫做蜂鳥,使用竹蜻蜓或許也代表著「飛快」。
  • 創業公司如何做PR?聽聽這位有20年PR經驗的老司機怎麼說
    在最近的一次獨家專訪中,Carmichael分享了四個步驟,只要遵循這4個步驟,創業公司就可以尋找到合適的記者並向其推介自己的產品,即使你的公司是完全不知名的公司也沒有關係。她還分享了自己在雅虎、Eventbrite、美泰、耐克等公司長達20年的工作中所積累的PR經驗。為什麼做PR如何艱難?科技媒體行業有幾個顯著的變化。
  • 數據披露蘋果頻繁反對其他公司申請專利,PTAB真的是大型科技公司...
    今天早8點內容有:人民幣基金亂象:管理者妻管嚴金主害怕被出軌;數據披露蘋果頻繁反對其他公司申請專利;小米今年計劃在中國線下銷售5800萬部智能機;傳餓了麼下月中旬前完成融資阿里將成控股股東;美科學家發現證據太陽系邊緣或存在第9大行星;傳富士康提議6000億日元收購夏普;新聞集團否認將收購Twitter後者股價一度大漲
  • 從「餓了麼竹蜻蜓、美團袋鼠耳朵」,論符號營銷的魅力
    從美團袋鼠耳朵、餓了麼竹蜻蜓,再到麥當勞雞腿,外賣小哥頭盔上的小飾品一直是今年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不管是美團對耳朵的重新定位,還是餓了麼對竹蜻蜓的重新塑造,都與用戶們實現品牌共鳴,提升了自身曝光,更是帶來了很大的商業價值。品牌符號,作為形成品牌概念的基礎,是企業的重要資產,在品牌與消費者的互動中發揮重要作用。
  • 「餓了麼」訂外賣吃出十幾隻蟲 商家回應沒什麼
    「『餓了麼』是一家全國知名的網上訂餐平臺,我一直非常信任,25日中午點的外賣吃著吃著卻發現十幾隻小蟲子,我到現在想著都噁心。
  • 餓了麼騎手為趕時間接單,逆行與車相撞,醫療費超30萬保險卻不賠!
    今年年初,珠海平沙一名餓了麼騎手為趕時間接單,在昇平大道大膽逆行,迎面與另外一輛車對撞,兩人雙雙昏迷,一人重傷!由於保險不賠,公司或賠48萬。所幸的是,事故中這個東西救了兩條命……餓了麼騎手深夜搶單瘋狂逆行2020年1月9日晚,平沙鎮逐漸恢復夜的寧靜。一個消瘦的藍色身影在街道上來回穿梭,他是平沙餓了麼外賣配送站點專職騎手張某,剛入職兩個月。
  • 餓了麼美團:正在經歷一場不對稱戰爭
    雙11背後的外賣不對稱戰爭美團和餓了麼之間的外賣戰爭打了這麼些年,雙方一直是互有來回,也各有得失。當下來看,美團市場份額依然佔優,但餓了麼月活用戶正在悄然趕超。據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餓了麼的MAU(月活躍用戶)在10月份已超越美團外賣。
  • 餓了麼口碑活躍用戶增長近美團3倍,2020年行業競爭局勢將扭轉?
    文章經授權轉自公眾號: 螳螂財經(ID:TanglangFin);作者:易牟2020年初,兩個網際網路公司受到關注,一個是餓了麼口碑,一個是美團點評。有人稱,美團的日活近7000萬。同時,有媒體報導稱,餓了麼2019年活躍用戶增長率超過50%,遠超美團的18.4%。
  • 大咖直播 | 餓了麼產品專家:3年經驗的產品經理為什麼還不好找工作?
    原本信心滿滿,然而簡歷投出卻總是石沉大海,3年經驗的產品經理為什麼還不好找工作?不妨先想想,3年工作經驗,你的優勢在哪裡?作為產品經理,首先你需要有弱化團隊資源短板的能力。整個團隊不擅長的東西,不要在產品中過於強化。比如專車產品神州和滴滴打仗時,神州的資源短板就是在融資方面遠小於滴滴,打價格戰的能力比滴滴弱。
  • 網友稱惡靈騎士穿越次元,餓了麼皮膚再次更新
    而在此次事件中,外賣騎士63度的高溫,就像是仿佛被火焰覆蓋了一般,讓人很輕易的就聯想到了惡靈騎士,紛紛稱惡靈騎士穿越了次元,但是卻被生活所迫,只好出來送外賣了。餓了麼皮膚再次更新此次的時間因為是餓了麼平臺上的bug,所以網友們在聯想到惡靈騎士後,紛紛的為這位騎士取了一個新的名稱:餓靈騎士。
  • 餓了麼、美團月活話題背後:近場經濟在博弈
    王如晨/文美團與餓了麼外賣月活數據戰,看似口水,卻隱含著未來一個階段的深度博弈。QuestMobile數據顯示,10月,餓了麼APP月活(MAU)超過美團外賣,也是近兩年來首度超越對手。因為孫權兼著餓了麼董事長,這獨特的人事安排,讓外界對未來阿里系本地生活未來演進充滿想像。隨後不久,餓了麼CEO昆陽(王磊花名)主持了「身邊經濟」發布會,餓了麼從送外賣走向「送萬物」,而且到家到店都有兼容。他同時強調了數位化轉型的信號。幾乎同期,阿里內部人士傳出,還有更具看點的「同城零售」。與貓超有關。儘管後續未以發布會形式體現,幾個月來據說一直在推進。
  • 創業公司怎麼做PR媒體傳播?
    在我的《4P、4C到6P,市場營銷部的消亡史》一文中,已經闡述過,PR已經成為市場部核心工作之一,甚至已經是品牌市場或者品牌公關部門唯一的工作。在大企業,PR有專職獨立的部門,有專門保障的預算,也有長期積累下來的媒體關係網。這一切,對於初創公司來說,都是遙不可及。現在的發展趨勢,還正在進一步把媒體資源推向大企業。
  • 餓了麼回應北京一名外賣員確診:密接騎手已第一時間暫停接單
    餓了麼針對北京地區一名外賣送餐員確診新冠做出回應。6月23日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30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曾曉芃通報了確診病例的流調詳情。其中一名6月21日確診病例的補充流調引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