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美的藝術使者謝良雨

2020-11-28 騰訊大燕網

「如果藝術只能被少數人欣賞和擁有那就太遺憾了。」

「我們做的作品和學院派的雕塑不一樣,我們做雕塑的最終目的就是讓老百姓能夠接受。」

「最短的時間內出最好的效果,只有這樣老百姓才能對你的作品感興趣,才能達到藝術傳播的效果。」

「我的初衷就是讓老百姓都成為能欣賞美的藝術家,成為自己心目中的藝術家。」

……

謝良雨進行創作。

說這些話的人叫謝良雨,按祖籍來說,謝良雨的老家是福州,但是按出生地來說,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衡水人。當了20多年美工的他能剪紙、會雕塑、擅陶藝,還能用最通俗的語言和技巧,把大多數人眼中高雅晦澀的藝術美學「翻譯」給大家聽。

謝良雨對剪影感興趣是因為父親。他的父親有張珍藏了數十年的剪影,歷久彌新,栩栩如生,讓謝良雨深深地感受到了剪影藝術的魅力。從1997年開始,他自學了透視、構圖、人體解剖、書法、繪畫、攝影等與剪影有關的各類知識,並自費到北京、上海拜師學藝。為了追求爐火純青的境界,他把各種藝術融匯在剪影這種具有高度概括力的逆光造型之中。他把書法中的起勢和運氣原理融入剪影中,還將攝影繪畫中的記錄影像特點和輪廓走向的方法融入其中,從而使剪影技巧更加嫻熟,不用臨摹,不用筆畫,抬眼一看,人物的特徵就能瞭然於心,一剪子下去,眉眼鼻口稜角分明,凸凹起伏渾然天成,線條勻稱流暢。每逢創作,模特只需擺一個頭部的側面,十幾秒,一副人物剪影作品便可完成,作品形象神態生動,活靈活現,堪稱一絕。

後來剪的作品多了,謝良雨在圈子裡就有了個叫得響的名字——剪影哥。

再後來,喜歡看他剪影的人又有了新的要求。「好多朋友說剪影是一個平面的藝術,能不能做成一個立體的雕塑,那肯定更吸引人,更容易被大家接受。」謝良雨覺得這點子可行。因為在謝良雨看來,不管是雕塑還是剪影,都是傳播美的藝術,共同的難點不是有沒有足夠多的技巧把它做好,而是有沒有一股發自內心的熱情去做,「這種熱情是一件事能不能幹成的關鍵。」謝良雨就有這樣的一股熱情。

做雕塑首先要有泥。那些年網購不發達,買不到泥,想用什麼材料都得自己做。謝良雨一有空就蹬著車子轉工地,「看見哪兒的地基挖出了膠泥我就高興。」他把膠泥挖回來,經過晾乾、粉碎、鞣製等程序處理後,與沙土進行配比,製作成雕塑泥。開始經驗少資料也少,雕塑泥開裂的問題一直困擾著他,為了讓雕塑泥的韌性和膠性達到最好的配比,他進行了多次試驗終於抓住要害。有了泥還要找工具,他用廢棄的墩布杆做支架、用牙刷柄做雕塑刀、彎根鐵絲做眼睛,總之,身邊隨手可得的一切東西都可能成為他的雕塑工具,在他眼裡200多元買的修坯刀遠不如自己磨的小刀片好用。

有了泥、有了工具,還要找模特。模特也是身邊人,家人、朋友,甚至是小區的門衛大爺。謝良雨說,他很享受在製作過程中跟模特們聊天,「說的都是家長裡短的平常事,但從他們的言談話語間性格特點基本就能顯現出來,一些不經意的神態常常能成為整個雕像的點睛之筆。」在好多人的意識裡,雕塑尤其是人像雕塑,雕的都是一些偉人或者名人,老百姓很少能有這個機會,但謝良雨的加入一下子把陽春白雪的雕塑藝術平民化了。「如果藝術只能被少數人擁有那就太遺憾了」,謝良雨說他很願意用自己的方式把藝術的美「翻譯」給最普通的百姓,「我們做的作品和學院派的雕塑還是不太一樣的,我們做雕塑的最終目的就是讓老百姓能夠接受。我的職業就是讓老百姓都成為藝術家,自己心目中的藝術家。」

現在,謝良雨在桃城區育才小學教孩子們剪紙,還在市圖書館等地應邀開設藝術公開課,講解剪影、剪紙、雕塑和陶藝。他上課的時候總是場場爆滿,各個年齡層次的聽眾都有,他講解示範人物剪影也是活動的重要部分,他不僅傳播剪影藝術,還把自己的剪影作品送給大家。每場活動謝良雨都會免費送出上百幅人物剪影,雖然辛苦,但他也樂在其中。

相關焦點

  • 衡水謝良雨:剪影藝術讓心靈更純淨
    謝良雨的工作間很小,他要把和泥的大盆搬出工作間,才騰出可以站立3個人的空間,而就是在這個三平米左右的「陋室」裡,謝良雨要完成書店的室內布置,窗簾設置,宣傳畫繪製,宣傳牌匾製作等美工設計。謝良雨告訴記者,他對剪影興趣是因為父親,父親有張珍藏了數十年的剪影,歷久彌新,栩栩如生,讓謝良雨深深地感受到了剪影藝術的魅力。從1997年開始,自學了透視、構圖、人體解剖、書法、繪畫、攝影等與剪影有關的各類知識,並自費到北京、上海拜師學藝。
  • 翻譯如何成為使者?
    當前,整個世界正處在一個關鍵的調整期,世界比任何時候都需要中國文學,中國文學也比任何時候都需要「走出去」,需要通過文學作品中對今日中國的描繪和反映,通過其中蘊含和展示的今天的中國人的精神風貌和文化品格,去發揮文學這一歷久彌新的藝術形式的獨特魅力,增進中國與世界的溝通與理解,助力中國在世界發展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 美中民間「文化外交」使者楊雪蘭
    楊雪蘭還曾擔任百人會常務理事以及美中文化協會主席。她於2003年至2012年曾任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董事。 楊雪蘭也一直幫助促進中美之間的文化藝術交流。楊雪蘭是維斯理女子學院的高級顧問及前任理事,並任全美舞蹈協會和紐約愛樂樂團董事。她也曾先後擔任因特洛肯藝術中心董事以及哈佛商學院、菲利普斯高中的董事。
  • 悠然.醉美 富安娜以自然藝術雕刻生活美學
    美,是仙苑裡的一朵奇葩,落入生活的溪流, 將時光妝點成一道微醺的風景。繁花、樹林、湖光、山色、城堡氤氳在淡藍色的霧靄裡,清風徐來,花影婆娑,呈現在眼前的是異域風情的自然美景。漫遊其境,從美的玫瑰,摘得一瓣,感受居家之美給心靈帶來最大的自由和心態的閒適優雅。
  • 英雄聯盟手遊怎麼擊殺裂谷使者 擊殺裂谷使者任務攻略
    --------------------------------------- 英雄聯盟手遊怎麼擊殺裂谷使者?擊殺裂谷使者是什麼意思?擊殺裂谷使者任務怎麼完成?
  • 生態藝術學建構的理論路徑:從「美的藝術」到「生態的藝術」!
    生態藝術學建構的理論路徑:從「美的藝術」到「生態的藝術」程相佔【內容提要】生態藝術學的核心是生態藝術觀,其理論途徑可以概括為從「美的藝術」到「生態的藝術」。巴特和康德的「美的藝術」概念在將藝術從手工藝中區分出來的同時,還將藝術與美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從而為「藝術的獨立」和「藝術的自律」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 美媒:翻譯是藝術還是數學問題?
    參考消息網6月11日報導 美媒稱,作為一種必要的星系間的狂想,科幻界長期以來認為理所當然的一個文明願望是萬能翻譯器。這是一個可以追溯至創世之初的夢想——一種可以向世界完美地呈現思想的共同語言。然而,對這句話的翻譯即便在語義上是準確的,譯文也無法具備原文在音節上的和諧,從而證明了這句諺語所斷言的翻譯之難。翻譯提供了團結的希望,而帶來的卻是背叛。翻譯家戴維·貝洛在他盤點翻譯歷史與實踐的精彩著作《那是你耳中的魚嗎?》一書中,解釋了「不忠實」的翻譯最早起源於奧斯曼帝國。
  • 杜拜中阿衛視主辦「一帶一路·中華文化小使者」藝術表演大賽招募
    近日,由第一視頻旗下品牌杜拜中阿衛視與中華文化小使者國際交流中心聯合主辦的首屆「一帶一路·中華文化小使者」杜拜交流暨藝術表演大賽招募工作正式啟動。 中華文化小使者們將到阿聯杜拜參觀當地學校,與當地學生進行交流,並將舉行才藝比賽及匯演。杜拜中阿衛視將向中東25個國家近5億觀眾轉播文藝演出的精彩內容,展示中華小使者的精神風貌。因此,小使者們肩負著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傳播中華文化的使命,並將成為真正的文化使者。
  • 96歲翻譯家許淵衝成"網紅":讓中國的美成為世界的美
    但有的人根本不懂翻譯,說的都是無稽之談。那個指責我「抄襲」的人,說我的翻譯是抄自外國人羅蘭的,但是這個翻譯根本就是我當年的老師方重教授的作品,他出版之後給我看,我說您翻的這個好是好,但是不押韻,我就修改了一下,最後的結果是方重教授是覺得我翻譯得好。我覺得自己的翻譯是追求魯迅說的:意美,音美,形美。我在翻譯上打破了很多框框,對此國內有些爭議,認為我的翻譯與原詩差別較大,意譯的成分較多。
  • 許淵衝:轉換不同語言之美的百歲翻譯家-光明日報-光明網
    作為「意譯派」的忠實捍衛者,許淵衝一生都在詩歌的「意美、音美、形美」中咀嚼涵泳,力圖最大限度發揮譯語優勢,將一種語言之美轉化為另一種語言之美。對毛澤東詩詞「不愛紅裝愛武裝」的翻譯是許淵衝的得意之作。按照字面意思,英美翻譯家將它翻譯為They like uniforms, not gay dresses.(她們喜歡軍裝,不喜歡花哨的衣服)。
  • 揚州「小使者」給大自然寫了一封信
    受訪者供圖揚州網訊(通訊員蔡蓓蓓記者 薛舒文) 22日,省生態環境廳官方微信推送了一篇題為《小手拉大手,線上齊戰「疫」|揚州市「長江大保護小使者」給大自然的一封信》的文章。信上細膩的話語、真摯的情感,與大自然的真情對話,讓不少市民看後表示「很感動」。「您遍體鱗傷,青山不再,到處都是光禿禿的荒山;綠水不見,滿眼都是五顏六色的廢水。
  • 專訪96歲翻譯家許淵衝:翻譯做到真不足為奇,但做到美很難
    關於翻譯,許淵衝強調「三美」原則:內容美、聲音美、形式美,如果誰撼動了他的原則,他就像一個戰士一樣,會與人決戰到底。一次,他在課堂上講到了「三美」,一位學生反對他,說有「五美」,他很生氣地說,「他就想勝過我,學習是為了追求真理,不是為了出風頭,北大學生自以為了不起了。」即使面對權威,他堅持翻譯美之原則也從未退讓過。
  • 蘇格拉底論美和藝術
    蘇格拉底論美和藝術 2015年07月20日 11:00 來源: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摘  要:
  • 你還記得光能使者嗎?
    超級光能使者在得到了太陽王冠的力量之後,光能使者進化成了超級光能使者,光能使者的力量也得到了升級加強,不僅如此,在升級之後,機甲也擺脫了曾經的那個小老頭的模樣,變身之後也更加的帥氣。風暴使者風暴使者的召喚者是加斯,是一個小黑胖子,初代風暴使者在召喚出來的時候,外貌可以說是比光能使者好的多了,變身之後的樣子也十分的輕盈,身後的類似於翅膀一樣的裝飾,也對應了風的力量。
  • 《談美》:真正的自然美是藝術美,與社會認同感無關
    大眾定義的自然美與藝術美的區別我們已經了解到,大眾定義的自然美,實際上是個體主觀想像,人們卻誤認為自然美是客觀存在,這導致人們把自然美和藝術美混淆,認為兩者是一體,由此產生兩種錯誤的藝術主張。寫實主義者有兩處邏輯荒謬,一是如果自然已經是最高級的美,藝術只是拙劣地模仿,人類創造藝術美的意義何在,二是如果自然的一切都是美,那就不存在醜,就不會有美醜之分。
  • 此花是好消息的使者,也是愛的使者,同時生命力極強
    巴西鳶尾的花語帶來了好消息的使者,想念你,優雅的心,使命,愛的使者。藍色鳶尾欣賞彼此的優雅或秘密的欽佩;有些人認為它代表了命運中放蕩和破碎的激情,精緻的美,但脆弱和易腐。
  • 《魔動王》中三小隻光能使者,風暴使者,波濤使者誰最厲害?
    我想大地的光能使者要厲害點。這是我童年時候上映的動畫片了,我記得最初不叫《魔動王》而是叫《光能使者》,這也是我印象中最早接觸的機器人,那時候也是迷得不要不要的。現在我還記得那膾炙人口的主題曲「我的心,是那光能使者變幻魔法……」這三小隻駕駛的機甲也是帥的沒朋友,接下來就分析一下這三隻機甲到底誰更勝一籌?
  • "齊魯拍客"是咱自己的鄉村文明使者
    聚焦"鄉村文明行動""夢金園杯"全國網絡媒體山東行  系列評論之五十一:"齊魯拍客"是咱自己的鄉村文明使者              齊魯網特約評論員 程奎星
  • 拜倫:她走在美的光影裡 優美的英文詩歌,優美的中文翻譯
    不難看出,詩人明寫美人的美,實則暗喻自己的愛慕之情。美人總是能打動詩人多情的心弦。儘管歲月無情,但是因為詩人因為詩歌,她們的美麗得以流傳千古。這是藝術的力量,也是詩歌的力量。拜倫雕像四、中文之美擺在翻譯者面前的問題是,既要表現美人之美,又要表現詩歌之美,怎樣用中文同時表現這兩種極致之美呢?
  • 98歲翻譯家許淵衝,把唐詩翻譯成英文,美得令人沉醉
    2011年,中國翻譯協會授予他「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2014年,獲得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成為迄今為止,全亞洲第一位獲此殊榮的翻譯家。因此,在翻譯時,他把月光比作了水:「月光明亮如水(a pool of light)」,把思鄉的心情描述成:「沉醉在鄉愁中的人(drowned in homesickness)」。這般既詩意又充滿英文韻律美的詩句,別說老外了,連國人讀了都沉醉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