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工程大學李鵬程課題組在碳納米管/聚合物複合材料領域獲進展

2020-07-26 小材科研

近日,世界知名出版社愛思唯爾(Elsevier)的學術期刊Composites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科院一區,IF:6.309)報導了武漢工程大學特聘教授李鵬程課題組在碳納米管/聚苯胺複合熱電材料的最新研究進展,題為「Facilegreen strategy for improving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of carbonnanotube/polyaniline composites by ethanol treatment」。這是該課題組繼2019年在知名期刊Organic Electronics(JCR一區,IF:3.495)上發表題為「Modulatingcarrier transport for the enhanced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of carbonnanotubes/polyaniline composites」後的又一重要研究進展。

武漢工程大學李鵬程課題組在碳納米管/聚合物複合材料領域獲進展

有機熱電材料具有高導電性、低熱導率、柔韌性好等獨特優勢,在柔性、可穿戴熱電器件應用方面展現出誘人的應用前景。但受限於塞貝克係數與電導率之間的相互制約關係,開發高性能有機熱電材料仍具有很大的挑戰。碳納米管/聚苯胺複合材料由於其高導電、易製備、穩定性優異等特點受到廣泛關注。此前基於碳納米管/聚苯胺熱電材料的製備依照純聚苯胺的製備工藝,缺乏對其形貌結構及電學性質的調控優化,影響其熱電性能進一步提升。

李鵬程課題組通過鹼處理和乙醇溶劑處理調控碳納米管/聚苯胺的摻雜程度及形貌結構,從而協同優化其電導率和塞貝克係數,進而提升其熱電性能。特別是採用環保溶劑乙醇處理後,可以將碳納米管/聚苯胺複合材料的熱電功率因子從234μWm-1K-2提升至362μW m-1K-2,為高性能碳納米管/聚苯胺複合熱電材料的開發和應用提供了新方法。利用開發的碳納米管/聚苯胺複合材料組裝熱電器件,在溫差為50K時,可以達到745μW cm-2的功率密度

武漢工程大學李鵬程課題組在碳納米管/聚合物複合材料領域獲進展

此外,李鵬程課題組在碳納米管/聚氨酯複合導電材料的製備及其在電磁屏蔽領域的應用亦取得重要進展,研究工作以題為「Highconductive and mechanical robust carbon nanotubes/waterborne polyurethanecomposite films for efficient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發表在材料類知名期刊CompositesPart A-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JCR一區,IF:6.282)。

以上研究工作均是以武漢工程大學為第一單位完成,部分表徵測試是同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完成,相關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和武漢工程大學「工大學者」計劃的支持。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compscitech.2020.108023

https://doi.org/10.1016/j.orgel.2019.03.006

https://doi.org/10.1016/j.compositesa.2019.04.003

課題組網站:https://www.x-mol.com/groups/WITmse-LiLab

來源:武漢工程大學

相關焦點

  • 【科研進展】高k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極大的提高了紅外探測器等...
    活躍在這一大分子科學領域的科學家們分享了他們在催化劑、單體和各種合成技術中設計的納米顆粒方面的知識,從而創造出各種納米複合聚合物材料。這些材料現在是當代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摘要高介電常數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廣泛應用於柵介質、致動器、紅外探測器、可調諧電容器、電光器件、有機場效應電晶體和傳感器等技術領域。研究人員概述了近幾十年來材料科學領域中一些引人注目的高鉀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
  • 【科研進展】高k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極大的提高了紅外探測器等電子儀器的性能!】
    活躍在這一大分子科學領域的科學家們分享了他們在催化劑、單體和各種合成技術中設計的納米顆粒方面的知識,從而創造出各種納米複合聚合物材料。這些材料現在是當代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摘要高介電常數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廣泛應用於柵介質、致動器、紅外探測器、可調諧電容器、電光器件、有機場效應電晶體和傳感器等技術領域。研究人員概述了近幾十年來材料科學領域中一些引人注目的高鉀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
  • 碳納米管全球高校應用研究7大領域!
    近年來,國際高校在碳納米管的諸多應用領域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包括電子領域(電晶體、傳感器等)、生物醫療領域、航空航天(研究用太空飛行器鏡片、複合材料增強體、功能材料)、軍事領域(生化防護服和地雷、爆炸物探測器)、能源領域(超級電容器、鋰離子電池和太陽能熱光伏設備)以及雷射器等,其中,碳納米管在電子器件、醫療領域以及傳感器方向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
  • 【科研進展】多相碳納米纖維/聚乙烯複合材料介電性能
    【科研進展】多相碳納米纖維/聚乙烯複合材料介電性能 2020-12-23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碳納米管在太空飛行器上的應用進展
    最早是由日本電子公司(NEC)的飯島澄男(S.Iijima)博士採用電弧放電法製備C60時,在陰極處發現直徑4-30nm、長1μm的石墨管狀結構,即碳納米管,隨後在Nature上報導了這種新型碳材料。近年來,碳納米管以其優異的性能得到了廣泛的關注,並形成了碳納米管研究的熱潮。
  • 碳納米管國內外企業5大應用領域!
    國內方面,百應公司將碳納米管應用於氫燃料電池領域,通過與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合作開發了碳納米管電極製作技術,開發氫燃料電池膜電極。通過多層碳納米管陰極/陽極專利技術,可製備小於400平方公分的任何尺寸膜電極(空氣電極/燃料電極)。外圍消息顯示,百應的高功率膜電極,用較少的膜電極面積可以取得同等功率。
  • 至柔至性之柔性電池:科研進展和機遇|聚合物|碳納米管|電化學|材料...
    碳材料,如碳納米管(cnt)、石墨烯和碳納米纖維(CNFs),具有優異的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高導電性和優異的機械性能。因此,碳材料通常用作自支撐柔性電極,以消除對金屬電流收集器的需要。碳納米管在LIBs中被廣泛用作導電添加劑或集流體。碳納米管構建的導電網絡,為電極中的電子提供通路。此外,碳納米管可以組裝成完整的膜,作為柔性基底。
  • 東華大學江莞教授團隊在碳納米管增強結構陶瓷領域取得進展
    近日,東華大學功能材料研究所江莞教授團隊與日本東北大學以及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緊密合作,發現液相燒結在提升MWCNT對陶瓷基體增強效果中起到關鍵性作用。相關成果以《高強MWCNT/SiC復相陶瓷的液相輔助工程》(Liquid-Phase Assisted Engineering of Highly Strong SiC Composite Reinforced by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 ...在碳-碳鍵動態共價化學及二維晶態聚合物半導體材料方面獲得進展
    石墨烯作為一種明星材料,近年來在世界範圍內受到了來自多個領域學者的持續高度關注,但理論上石墨烯是一種零帶隙類金屬材料,難以在半導體領域發揮作用。從合理設計並製備有機小分子功能單體或砌塊出發,結合有效的聚合方法,製備各類線型或樹枝狀有機共軛寡聚體和聚合物半導體材料,並精準調控其帶隙和能級,業已成為有機半導體材料領域的通用策略。
  • 導熱聚合物複合材料用填料研究進展
    因此,通過對導熱填料的表面改性提高粒子的分散性,改善聚合物與填料之間的界面,能夠有效的提高複合材料的熱導率[1]。 目前用於製備高導熱聚合物複合材料的傳統導熱填料有金屬類填料,如銅、銀、金、鎳、鋁等;碳類填料如無定形碳、石墨、金剛石、碳納米管和石墨烯等;陶瓷類填料如氮化硼、氮化鋁、氮化矽、碳化矽、氧化鋁、氧化鈹、氧化鎂、氧化鋅、氧化矽等[5]。
  • 導電塗料用碳納米管與石墨烯導電填料研究進展
    本徵型導電塗料是指聚合物本身或經過摻雜而具有導電性,該類塗料的研究雖已取得重大進展,但目前仍存在電荷載流子遷移率低且溶解性和加工性較差等問題。填充型導電塗料由成膜樹脂和導電填料均勻混合而成,其中聚合物本身不具有導電性,主要依靠填充的導電粒子提供自由載流子而具有導電性。填充型導電塗料的製備和使用簡單易行,目前已在靜電耗散、電磁屏蔽、電子封裝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 碳納米管技術獲突破 全新應用領域將開啟
    (原標題:碳納米管技術獲突破 全新應用領域將開啟)
  • 中科院納米科技研究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納米金屬Cu高達5100%的超塑延伸量的研究工作被認為是本領域的一次突破,被評為200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之一,其論文獲1999年單篇國際論文被引用次數全國第一、四名。    主要工作進展、成果和階段性成果如下:    一、納米科學研究工作進展    1.在基礎研究方面,納米材料和納米結構中新效應和新現象的發現、碳納米管的力學性質研究、納米結構的表徵和納米結構形成機理、 概念性納米器件研究以及在結構評估上均取得了可喜的進展。
  • 我校舉辦「高分子納米複合材料」學術沙龍
    11月17日,河南大學建校105周年系列學術活動之「高分子納米複合材料學術沙龍」在河南大學中州國際酒店一樓報告廳舉行。本次學術會議由中國複合材料學會納米複合材料分會主辦,納米雜化材料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承辦。
  • 納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舉辦「第二屆高分子納米複合材料」學術沙龍
    11月10日,由中國複合材料學會納米複合材料分會主辦,納米雜化材料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承辦的「第二屆高分子納米複合材料」學術沙龍在中州國際酒店二樓報告廳舉行。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學會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澳大利亞雪梨大學講座教授米耀榮先生,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解孝林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同濟大學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院長李巖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東華大學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劉天西教授應邀參加此次學術沙龍。
  • 強度超越芳綸、導電性首次突破10MS/m的碳納米管纖維
    雖然全球目前尚未形成碳納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行業,但學術界普遍認為其將成為下一代新型高強度纖維材料。 近日,美國萊斯大學的Matteo Pasquali等人利用更高質量、長度更長的碳納米管,通過溶液紡絲工藝製成碳納米管纖維
  • 《新民晚報》:探訪復旦大學「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某種聚合物的新排列組合,可能帶來通訊產業的一場革命……這是記者新年伊始探訪復旦大學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聽到的、見到的故事,它位於復旦江灣校區的化學—高分子樓內。復旦大學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 強度超越芳綸的碳納米管纖維將成為新一代新型高強度纖維材料
    雖然全球目前尚未形成碳納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行業,但學術界普遍認為其將成為新一代新型高強度纖維材料。 近日,美國萊斯大學的Matteo Pasquali等人利用更高質量、長度更長的碳納米管,通過溶液紡絲工藝製成碳納米管纖維
  • 前沿|當石墨烯「遇上」碳納米管,原來增韌機理是這樣!
    前沿|當石墨烯「遇上」碳納米管,原來增韌機理是這樣!
  • 靜電紡絲製備銅-碳納米管複合材料提高了先進電動汽車的功率密度
    靜電紡絲製備銅-碳納米管複合材料提高了先進電動汽車的功率密度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科學家使用新技術製造了一種能夠增加銅線電流容量的複合材料,從而提供了一種可以按比例縮放的新材料,可用於超高效,高功率密度的電動汽車牽引電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