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怪病初步調查結果 :患者血液現重金屬鉛和鎳】近日,印度...
文 / 夏洛特2020-12-09 00:59:11來源:FX168 【印度怪病初步調查結果 :患者血液現重金屬鉛和鎳】近日,印度安得拉邦暴發不明原因疾病,患者出現類似癲癇的症狀。
-
印度一群猴子偷走確診患者血液樣本,還用嘴咬,恐加劇病毒傳播
當地時間周五,印度當局證實,一群猴子襲擊了一名實驗室技術員,偷走了冠狀病毒檢測呈陽性患者的血液樣本。猴子搶走新冠患者血液樣本的行為引發了人們的擔憂,擔心它們可能會進一步加劇病毒在附近地區的傳播。Garg說,「猴子抓起4份正在接受治療的冠狀病毒患者的血樣後逃走了……我們不得不再次採集他們的血液樣本。」據報導,在他們逃離現場之前,這些猴子襲擊了一名衛生工作者。印度警方表示,目前還不清楚這些猴子是否洩漏了任何血液樣本,因為一些居民擔心,如果這些猴子靠近民居或城市地區,病毒就會傳播。高級醫學官員S.K.
-
研究人員在敗血症患者血液中發現新粒子
據外媒報導,研究人人員在人類血液中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粒子。拉霍亞免疫學研究所(LJI)的研究人員首次在患有敗血症的小鼠身上發現了這種香腸狀結構,它們似乎與炎症疾病有關。該團隊最初注意到小鼠血管壁上粘有長而薄的形狀,並意識到醫學文獻中沒有對它們的描述。在進一步的研究中,他們最終將其稱為 "拉長的中性粒細胞衍生結構"(ENDS)。
-
研究顯示:義大利當地新冠傳播或早於中國報告首例病例
新京報快訊(記者 戴軒)近期,義大利醫學期刊《Tumori Journal》登出的一篇文章稱,早在義大利確診首例本土病例前,新冠疫情已在當地流行,其流行期甚至早於中國報告首例新冠病例。該文章稱,研究人員調查了義大利去年9月到今年3月間參加肺癌篩查試驗的959名無症狀個體的血液樣本,從去年9月的樣本中查出新冠抗體陽性,其中最早的樣本記錄於2019年9月3日。
-
JEM:研究人員在敗血症患者的血液中發現了新的顆粒
La Jolla免疫研究所(LJI)的研究人員發現,膿毒症患者的血液中存在前所未有的顆粒。科學家們是首次發現這些被稱為拉長的中性粒細胞衍生結構(ENDS)的顆粒,它們分解了免疫細胞,並在它們穿過人體時改變了形狀。這項研究於2020年12月4日發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雜誌上,表明了解免疫細胞在疾病過程中如何變化的重要性。
-
復旦大學科研團隊證實ctDNA甲基化篩查技術可實現血液中的腫瘤...
利用由復旦校友企業鵾遠基因原創研發的ctDNA甲基化多癌篩查技術PanSeer方法,陳興棟團隊在泰州隊列的血樣中實現了比臨床診斷提前4年發現血液中的微量腫瘤甲基化信號。這一最新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科研與健康意義,證實了通過提高檢測技術的靈敏度能夠更早的發現腫瘤標誌物,從而實現有效的對癌症早期篩查。
-
研究人員檢測血液樣本中的生物標誌物來發現和診斷人體內的癌症
由於在早期發現癌症更容易成功地進行治療,因此癌症研究的主要目標是開發新的方法,以便在腫瘤開始擴散之前及早發現它們。一種正在研究的方法是液體活檢。這些測試旨在通過檢測血液樣本中的生物標誌物(腫瘤滲入血液的物質)來發現和診斷人體內的癌症。
-
NASA聘請企業收集月球樣本
NASA聘請企業收集月球樣本卜曉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經由招標選中一家私人企業,請其代為收集月球樣本,酬勞是1美元。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3日報導,美國初創企業「月球前哨」公司報價1美元,贏得一份為NASA採集月球樣本的合同。這是NASA低成本月球資源採集項目對外籤訂的4份合同之一。NASA今年早些時候宣布這一項目。其他3份合同的中標企業分別是美國馬斯滕航天系統公司、日本ispace公司及其歐洲分公司。
-
去年9月義大利居民血液樣本中測出新冠病毒抗體,專家怎麼看?
(健康時報記者 魯洋 實習記者 李曌懿)11月15日義大利《晚郵報》報導,義大利米蘭國家腫瘤研究所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該國2019年9月採集的居民血液樣本中已測出新冠病毒抗體,這意味著新冠病毒在義大利的傳播時間遠早於今年2月,可能要追溯至2019年夏天。
-
Nature:檢測血液中微生物DNA,癌症早診斷
這讓他感到震驚,「因為她幾乎沒有任何徵兆或症狀,為什麼她的癌症沒有更早被發現,為什麼治療方法無效?」這些問題驅使著Poore不斷地去尋找答案。 直到2017年,Poore看到《Scienc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微生物入侵大多數胰腺癌並能夠分解這些患者使用的主要化療藥物。這引起了他濃厚的興趣和猜想,細菌和病毒可能在癌症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
膿毒症患者血液中發現一種罕見粒子:會破壞免疫細胞並改變其...
膿毒症患者血液中發現一種罕見粒子:會破壞免疫細胞並改變其形狀 Evelyn Zhang • 2020-12-05 16:40:42 來源:前瞻網
-
糞便微生物群落樣本收集方法的比較
>摘要背景:大規模的菌群分析的流行病學研究中,高效的糞便樣本的收集方法是必需的。本文採用了來自3個健康人的24 等份糞便樣本,通過評估腸道菌群來比較四種採集方法的優異;1)大便隱血測試卡在室溫放置3天;2)EP管在室溫放置3天;3)EP管中加RNAlater放置室溫3天;4)迅速放置-80℃冷凍,作為對照。這24個樣本通過對16S rRNA基因測序來比較這四種收集方法總的微生物群落結構和分類群分布。
-
MIT收集20萬咳嗽樣本,用AI辨別無症狀感染者
月25日,喀什地區疏附縣24日發現1例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後,新疆迅速對其密切接觸者、密切接觸者的接觸者進行核酸檢測,截至10月25日14時,檢測出137人呈陽性,經專家診斷,均為無症狀感染者。 通過新的AI框架,該團隊提供了包括阿爾茨海默氏症患者在內的音頻記錄,發現與現有模型相比,它可以更好地識別阿爾茨海默氏症的樣本。結果表明,聲帶強度、情緒、肺和呼吸功能以及肌肉退化是診斷該疾病的有效生物標誌物。
-
微流體裝置有望快速檢測血液中的癌細胞
原型裝置可檢測微小血液樣本中超過 90% 的腫瘤細胞(圖自:Ian Papautsky)當前的前瞻性研究中,檢測血液樣本中的循環腫瘤細胞(CTC),或許是一種高效的方法。這些細胞會將原發腫瘤脫落到患者的血液中(存量很少),但科學家面臨的一大挑戰,就是如何生產出一種能夠檢測這些單細胞的裝置。通訊作者 Ian Papautsky 解釋到:「在一支典型的 7.5 毫升血液試管中,可能含有 35~40 億個血細胞、以及 10 個左右的癌細胞,這無異於大海撈針」。
-
血液DNA測序揭示多發性骨髓瘤進化歷程
2017年12月11日/生物谷BIOON/---儘管目前對於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療效果還算理想,但復發率仍舊高居不下。從遺傳學角度對該疾病的演化歷程進行分析有助於深入理解該疾病,並最終找到更多有效的治療方法。
-
代謝組學樣本收集知多少~超全攻略讓你輕鬆get!
合格樣本用乾冰運輸。血漿:1)用抗凝管採血,採血後立刻輕柔上下顛倒8次,使抗凝劑與血液均勻混合(動作輕柔,以避免產生溶血);2)2500 ~ 3000 rpm,4 ℃低速離心5 min,吸取200 L上清液分裝至1.5mL離心管中,-80 ℃凍存待用;3)血液樣本採集後應立即把血漿從全血中分離出來,最晚不遲於採血後1 h內分離出血漿。
-
代謝組學樣本收集知多少~超全攻略讓你輕鬆get!
操作過程迅速,最大限度縮短樣本採集到實驗的時間; 低溫原則 所有樣本離體後,分離步驟應在4℃或冰上進行,分離好的樣本立即存於-80℃,以免樣本產生進一步代謝活動; 血液樣本收集指南
-
新方法可檢測血液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抗體
英國《自然·醫學》雜誌12日公開的一份免疫學研究論文,美國科學家介紹了一種可以檢測新冠肺炎患者血液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抗體的方法。這種方法已經在16名患者身上做過測試,或有助於鑑定出血漿中包含病毒抗體的個體,這種抗體有望用於治療其他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