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因為中國 意港口欲重返世界的中心

2020-12-05 環球網

義大利安莎通訊社截圖

中國日報網3月19日電 在古代,絲綢之路承載的是從中國運往羅馬帝國的貨物。數千年之後,義大利東北部港口城市的裡雅斯特(TRIESTE)將成為「新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貿易樞紐,外媒認為,在「一帶一路」合作框架下,義大利包括港口在內的基礎設施將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

義大利安莎通訊社3月15日報導,義大利副總理、勞工和工業部長路易吉·迪馬約(Luigi Di Maio)表示,義大利將與中國籤署的基礎設施倡議旨在創建一條現代絲綢之路,會加強而不是削弱義大利的主權。迪馬約在與義大利總理孔特(Giuseppe Conte)和其他政府高級官員會晤後表示:「這不是與中國的政治協議,而是一個貿易機會。」

幾個世紀以來,的裡雅斯特,這座位於義大利北端的國際港口城市一直是帝國之間的地理樞紐。然後,在過去70年裡,的裡雅斯特的地緣政治之星逐漸暗淡下來。

《紐約時報》3月18日報導稱,現在,由於中國的出現,的裡雅斯特似乎準備重返世界的中心。

《紐約時報》報導截圖

本周,義大利有望成為第一個加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七國集團國家。

對義大利來說,這將使該國向更多的中國基礎設施投資敞開大門,尤其是在的裡雅斯特這樣的港口。

對中國來說,在歐洲歷史悠久的港口站穩腳跟,將帶來有利的海關通關條件、更快的通往歐洲心臟地帶的貿易路線,以及直接通過鐵路將貨物運往歐盟的便利。

走過的裡雅斯特,就能看到這座城市是如何向中國開放的。中國遊客在這裡購買該市標誌性的伊利咖啡(Illy coffee),用華為手機和當地著名的鏡子咖啡館(Degli Specchi)合影留念。

義大利經濟發展部副部長米歇爾·傑拉奇(Michele·Geraci)在一次採訪中說,中國船隻從國內或者通過蘇伊士運河運來的貨物需要儘快運輸到中歐市場。

「的裡雅斯特能滿足這個要求,」他說。

在的裡雅斯特,城市領導人關注的是港口的經濟效益。如果該協議獲得通過,他們預計中國企業將與義大利同行合作,僱用當地工人組裝進口商品,然後將這些商品裝上火車運往歐洲其他地區,或裝上輪船運回中國。如果產品部件和工作量符合海關要求,這些產品就可以貼上義大利製造的標籤。

的裡雅斯特市長羅貝爾託·迪比亞扎(Roberto Dipiazza)表示,他的城市可以從與中國更緊密的關係中獲益良多。

英國路透社3月18日也報導稱,義大利的港口是通往歐洲最富裕市場的便捷門戶,義大利政府希望通過參與「一帶一路」,能促進本國出口與投資,幫助疲弱的經濟擺脫10年來的第三次衰退。

法國《費加羅報》報導認為,義大利想要通過「一帶一路」和義大利在地中海的港口,讓更多「義大利製造」進入中國市場。根據歐盟統計局數據,德國2018年向中國出口了價值938億歐元的商品,其次是英國234億歐元,法國排在第三,為208億歐元,義大利以131.7億歐元位列第四。

《金融時報》報導截圖

此外,中意兩國今後在第三方市場合作方面的發展潛力亦十分巨大。英國《金融時報》3月15日報導,一份長達5頁的協定草案顯示,中意兩國計劃在義大利和「第三方國家」「探索開展合作的一切機會」。這份內容廣泛的協定將涵蓋政治、交通、物流、基建項目等領域。

義大利外交部副部長曼利奧迪斯特凡諾(Manlio di Stefano)表示,中意雙方這項擬議協定「對義大利非常重要,因為這將允許我們的企業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參與者,使之在中國市場擁有更大的影響力,既可以吸引投資也可以作為主角進入該市場」。

相關焦點

  • 外媒:在歐亞大陸的一個不毛之地,中國將建起世界上最大陸港
    外媒驚嘆,不毛之地建起了世界上最大陸港 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城市先進,但仍有不少內陸地區還相對落後許多,霍爾果斯就在其中之一。霍爾果斯位於中哈邊境,土地貧瘠,皆是草原,可以稱得上是不毛之地。當初中國決定在這裡開發建設的時候,也遭到了外界的質疑。
  • 【中國那些事兒】歐洲港口煥發新活力!外媒:中國「一帶一路」重塑...
    文章認為,「一帶一路」正在打造的全球物流和運輸新網絡將重塑全球航運和物流模式,海鐵聯運將徹底改變物流體系,給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一帶一路」倡議下建設的物流中心及其輻射模式,可以保證定期交貨,從而降低了庫存水平和大型倉庫倉儲成本。船舶、鐵路和公路的聯運貨櫃貨運組合已成為可能。
  • 全球排名前十港口中國佔七席!我國港口規模穩居世界第一
    「十三五」期間,我國港口發展取得重大進展,規模穩居世界第一,有效地發揮了「一帶一路」重要支點作用,為暢通雙循環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上海港鞏固港口貨櫃貨物吞吐能力世界第一地位,加速躋身世界航運中心前列提供了全新動力。
  • 斯裡蘭卡替中國出頭,印日遭重創!外媒:中國用聰明方法擴大勢力
    伴隨著中國不斷的發展,我們似乎發現了一個殘酷的事實:中國發展越迅速,西方的打壓就越密集。我們知道,西方國家因為一些契機,率先成為世界上最早完成工業化的國家,於是在隨後的幾個世紀裡對其他人類文明進行了一系列的降維打擊。
  • 中國十大港口,七個進入世界前十,厲害了!
    2.上海港位於黃浦江兩岸、長江入海口南岸、杭州灣口上,溝通中國的「黃金水道」長江,帶動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自2003年起位居世界三甲之列,並於2005年貨物吞吐量首次達到世界第一,以貨櫃吞吐量為基準,上海港保持為全球第一大貨櫃港。
  • 100年前,孫中山設想建設3個世界級港口:以港口來帶動中國的復興
    京唐港位置東方大港選擇在了杭州灣北部的嘉興一帶,這裡是世界罕見的深水港。同時,嘉興背靠上海,可以和上海形成分工關係:上海是工業中心,東方大港是運輸中心。為了加強東方大港和上海的聯繫,他主張從黃浦江開鑿一條運河到達杭州灣。孫中山之所以沒有選擇上海,是因為上海受到長江泥沙淤積的影響。
  • 中國這一港口年吞吐量抵得過美國所有港口之和
    連續7年世界第一,今天,中國這個港口被全世界圍觀。   它是世界第一座海島型深水貨櫃港區,貨櫃吞吐量佔比上海港40%以上,是上海成為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支撐點。   今天,正是洋山深水港四期碼頭開港試生產的日子。
  • 世界10大港口全在亞洲,我國獨佔7個,美國歐洲一個沒有
    即使今日,海洋的重要性還是不可替代,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全球十大港口。世界第一大貨櫃港口仍為我國的上海港,上海港以3653萬標箱的吞吐量,連續6年坐穩全球第一的寶座。第二名的新加坡港與上海港差距達500萬標箱,已被上海港甩出一條街,上海港是全球最繁忙的貨櫃碼頭,平均每一秒就有一個貨櫃在這裡起吊裝卸,其年貨物吞吐量佔全國港口的20%。
  • 剛剛,一顆「不可描述」的戰略級衛星,在酒泉衛星中心發射成功
    為啥說高分衛星是戰略衛星,因為在國外媒體看來這組衛星有太多的不可描述。此衛星發射後,立即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持續關注!綜合俄羅斯《航空港》雜誌、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等媒體報導,外媒認為,隨著高分衛星的發射,高解析度衛星將增強解放軍的精確打擊能力,並反制美軍用於威懾中國的隱身武器。(ps:外媒純屬放屁,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是高分衛星的主業。大家自行體會。
  • 中國有望把吉布地打造成為東非國際航運中心
    吉布地阿爾法語意為沸騰的蒸鍋,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吉布地境內地形十分複雜,沙漠和火山佔了全國面積的90%,此外還有部分平原和湖泊,但就是這樣一個地方中國卻參與了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這是為什麼呢?這條運河承載了14%的世界海運貿易總量,每年有為數眾多的貨船經蘇伊士運河駛向阿拉伯海和印度洋,而這些船隻全部都要經過吉布地,其中大多數都要在吉布地港進行補給。此外吉布地還處在蘇丹,葉門,索馬利亞和伊朗等國的環繞之中,這些地方都是著名的激進勢力所在地,也就是說吉布地處在一個恐怖漩渦的中心位置,所以吉布地也歷來都是各國爭相駐軍的地方。
  • 李文:薩科齊借一場對利比亞硬仗重返世界中心
    有輿論認為,法國總統薩科齊最近的一系列政治決策,都是他想要重返世界中心野心的表現。對此該怎麼看?  專題編譯撰文:本報記者李文  打響對利比亞的「第一槍」,  意在挽救支持率?  出兵利比亞,法國一改過去的低調、平庸,出人意料地打響了第一槍。薩科齊為何有此激進的動作?
  • 意愛笑,中國哲學經歷了哪幾個發展階段?
    中國哲學經歷了四個階段的發展。第一階段,孔子及其後的儒家繼承天意,天命,天道的信仰,以「天人性命」為樞紐,肯定天道,天道下貫為人性,創立了仁學體系,側重解決人是什麼的問題,及人之所以為人的問題。主張人要通過道德活動,上達天德。
  • 新時代山東港口的前進方向—— 「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吳立新表示。全國人大代表、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青島前灣港貨櫃碼頭有限公司橋吊隊隊長許振超說:「總書記來到山東代表團參加審議,這讓我們倍感振奮。」國內外貿易往來港口增至700多個;「煙臺造」海洋牧場平臺開建;海洋裝備類國家質檢中心投入試運行,填補了國內空白。山東海域面積近16萬平方公裡,港口年吞吐量超過15億噸,為海洋強國建設交出山東答卷。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陸海統籌」發展思路,山東將整合沿海港口資源,優化口岸布局,謀劃推進青島港、渤海灣港、煙臺港、日照港四大集團建設,同時打造全國深遠海開發戰略保障基地。
  • 美國重返月球,阿爾忒彌斯計劃,欲在月球建基地,以此進軍火星
    「不是因為它簡單,而是因為它很難」。時任美國總統甘迺迪在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上,慷慨激昂地演講到。1961年,美國的阿波羅計劃開始實施。這項浩大的工程旨在將美國太空人送上月球,創造人類第一的登月奇蹟。時間來到了21世紀,正在崛起的東方大國——中國,在2004年開始了自己的探月工程——「嫦娥工程」。經過中華兒女的不懈奮鬥,2019年1月「嫦娥四號」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的馮卡門撞擊坑附近。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在月球背面成功軟著陸的國家。
  • 外媒:為何全世界如此關注中國登陸月球背面?
    參考消息網1月3日報導外媒稱,中國的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著陸,此前從沒有太空飛行器曾在此著陸過。報導稱,當蘇聯的「月球3號」探測器在1959年發回月球背面的首批圖像時,它揭示了一個與人們看到的大相逕庭的世界。報導指出,太陽系的早期歷史是激烈的。那時,大型天體——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巖石行星並留下隕石坑,有些隕石坑直徑超過600英裡。
  • 醉翁之意不在酒,美國將重返月球?
    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宇航局的阿波羅計劃將一名男子送入了月球表面,證明了人類登陸月球並平安返回地球是能夠實現的,而在2024年,NASA計劃將一名女性送入月球之中,並正式將重返月球計劃命名為阿爾忒彌斯計劃。
  • 《重返·狼群》返回自然和本性世界的鮮活影像故事 | 名家
    注意影片似乎彆扭的片名,其實是作者思考的體現:「重返」意味深長——包括了讓小狼離開貪婪的境地而回到野化的自然,包括自然需要返回物種生存的正常規律,包括人需要回到尊重生存意義的常態,也包括我們自己也需要重返善良而和諧的環境。
  • 中國一次神秘的航天發射,引來外媒持續猜測
    幾天前中國的一艘實驗性太空飛行器成功發射,引來外媒持續關注。看看BBC最新的報導怎麼說。三年前,中國曾預告,將在2020年發射一艘飛機樣式的可重複使用太空船。實驗船到達約350公裡的高度,與中國此前的載人飛行一樣。返回地球之前還將一個未知物體送入軌道。 哈佛大學史密森尼天文物理中心的天文學家麥克道爾說,這次任務的目的很可能是測試飛行器的動力,溫度,穩定性等系統,並驗證其返回著陸。 一旦成功,未來可用於發射和維護衛星,勘測地球,以及向空間站往返太空人和物資。
  • 中國式追趕!中國的新太空飛行器重返地球 多項黑科技不再是美國唯一
    中國新的原型飛船於周五「成功著陸」,標誌中國航天的雄心勃勃,標誌著中國航天有一個永久性的空間站,並將可以完成太空人送上月球。中國載人航天局表示,在關鍵試驗的早期階段順利進行之後,該太空飛行器於周二發射升空,安全地抵達了預定地點。中國載人航天局相關負責人說,該太空飛行器的機艙結構已在現場確認為完好無損。
  • Google重返中國大陸,不會重操舊業
    人民日報昨日用Twitter發文:歡迎Google重返中國大陸,但必須遵守中國法律。所有在中國的外國網際網路公司,都應尊重中國的網際網路管理。看來Google重返中國的腳步漸行漸近,此時人民日報發文可能是個提醒,也可能是借這個機會,給所有想要進入中國的外資網際網路公司一起提個醒。2017年12月,谷歌宣布於北京設立首個谷歌AI中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