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闢蹊徑!南洋理工發現重水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的妙用

2020-11-22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導讀:南洋理工大學研究人員獨闢蹊徑,選用從未在鈣鈦礦研究中涉及到的D2O作為添加劑處理後,器件效率從19.2%提升到20.8%。這項發現提供了一種新穎且簡便的方法來控制和改善滷化物鈣鈦礦器件的光電性能。

有機無機滷化鈣鈦礦光伏電池的研究這幾年素來火熱,光學器件不斷刷新效率。但是,控制電荷載流子陷阱密度這一制約高效器件發展的因素方面,目前的主流方法是控制組分以及調控薄膜形貌,在早期有機太陽能電池中報導以添加劑的引入能有效且簡單的調整器件的形貌,從而改善鈣鈦礦器件的缺陷問題,提升器件的效率及穩定性。

近日,南洋理工大學的Ankur Solanki以H2O的引入為添加劑為基礎,同時選用了從未在鈣鈦礦研究中涉及到的D2O,而當濃度為1 vol%的添加劑處理後,器件效率從19.2%提升到20.8%,通過形貌研究能觀察到D2O能成功的鈍化鈣鈦礦表面缺陷,且膜沒有任何明顯的形貌變化,載流子的動力學也都發生了改變,為鈣鈦礦薄膜的研究提供了一種簡明易懂操作的方法,文章以題目』 Heavy WaterAdditive in Formainium: A Novel Approach to Enhance Perovskite Solar CellEfficiency』於4月30日發表在頂刊Advanced Materials上。

研究者同時引入FA,MA製備了三組分陽離子鈣鈦礦溶液,隨後將不同濃度的D2O按體積比加入溶液之中,以兩步法旋塗流程旋塗製備鈣鈦礦,在抗溶劑處理後退火製備光電器件,在測試過程中發現,加入1 vol%的D2O時光電參數填充因子與短路電流密度均有所增加,在對薄膜探究光致發光特性與紅外光譜等計算後,探究其改善器件效率的本質,鈣鈦礦的前驅體在主體溶劑中的溶解度增加而改善了薄膜質量,並且能夠更好的控制薄膜的生長與組成,D2O使得鈣鈦礦中陽離子的氘化導致了PbI6的聲子頻率降低,影響到其載流子遷移率與載流子的散射。

圖1.分別加入H2O或D2O後製備的薄膜器件光電特性差異

圖2.對分別加入H2O或D2O添加劑的薄膜進行光致發光測試螢光壽命,載流子密度與擴散距離

圖3.對比了標準器件與氚代樣品的計算紅外光譜,與聲子色散曲線

總的來說,研究人員以D2O作為添加劑製備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有著接近21%的光電轉換效率並且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及可忽略的J-V曲線滯後現象。隨著添加劑濃度的增加,在1vol%下器件性能與螢光壽命顯著提升,同時能注意到電荷載流子的擴散長度也相應降低氘化的FA鈣鈦礦晶格中PBI6的聲子頻率,有助於穩定PBI6結構並削弱電子聲子耦合,從而減少了電荷載流子的散射。這項發現提供了一種新穎且簡便的方法來控制和改善滷化物鈣鈦礦器件的光電性能。(文:kirin)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表現出最高的功率轉換率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 Singapore)的一個研究團隊製造了一種鈣鈦礦太陽能微型模塊,該模塊的功率轉換效率創下了所有大於10cm2的鈣鈦礦裝置中的最高紀錄。鈣鈦礦是一種新材料,在太陽能電池應用中已經成為矽的有前途的替代品。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有機會達66%
    提高太陽能轉換效率的路途困難重重,其中一項難題便是太陽能材料沒法吸收全部的光,有一部分的光能會以熱的形式損失,進而降低性能,對此,最近美國科學家透過添加有機化合物材料,成功吸收並轉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產生的熱,最高轉換效率有機會從33% 突破到66%。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優缺點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科學家們在最新研究中發現,一種鈣鈦礦結構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轉化效率或可高達22.1%,為目前市場上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的2倍,能大幅降低太陽能電池的使用成本。 不過,有專家則強調,儘管這些屬性非常有用,但阿姆團隊要想製造出可用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首先,這種太陽能電池產生的電流很低。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優缺點 從2009年到2015年的短短6年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從3.8%一下子躍升至20.3%,提高了5倍多。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圖鑑——2018年度ESI高被引論文中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匯總
    3.提高環境相容性由於含鉛材料的高毒性會對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因此鈣鈦礦電池的無鉛化也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的研究熱點。目前很多工作通過用其他元素替代鉛來提高環境相容性,但相應地也會降低電池的效率,因此這方面的研究是很有前途和必要的。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何以成為第三代太陽能電池?
    (來源:微信公眾號「國際能源研究中心」ID:IERCentre)近幾十年來,各種材料的太陽能電池層出不窮。雜化鈣鈦礦材料太陽能電池(下文簡稱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作為光伏器件領域中的後起之秀,自2009年被發現以來,憑藉成本低、柔性好及可大面積印刷等優點,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 能直能彎的太陽能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光電效應是上個世紀傑出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發現的。太陽能電池就是將太陽光轉化為電能的裝置。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隨著研究深入,科學家發現鈦酸鈣具有一種特殊的晶體結構,為了命名的方便,於是就把這一類具有同樣晶體結構的物質,都叫做鈣鈦礦。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裡頭並沒有鈣和鈦,而是一些具有鈣鈦礦結構的材料。人們發現用鈣鈦礦類材料製造的太陽能電池有著很多意想不到的優點。
  •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在這項工作中,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可以快速、穩定生產鈣鈦礦電池的新方法,並將所製造的鈣鈦礦電池組裝成太陽能模塊,為設備、建築物甚至電網供電。這項工作以「Rapid Open-Air Fabrication of Perovskite Solar Modules」為題,在線發表在 Cell Press 旗下科學期刊 Joule 上。
  • 科學家發現碘化銅可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更便宜穩定
    科學家發現碘化銅可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更便宜穩定發表於:2014-01-09 00:00:00     來源:科技日報索比光伏網訊: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月8日(北京時間)報導,美國諾特丹大學的科學家日前發現一種廉價的無機材料,能夠取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昂貴的有機空穴導體,讓這種高效的太陽能電池更加便宜。
  • 植物能高效吸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的鉛
    科技日報北京1月22日電(記者張夢然)據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1日發表的一項環境學報告,德國科學家開展的一項分析研究顯示,與人類活動造成的土壤鉛汙染相比,來自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鉛進入部分植物體內的效率是前者的10倍。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結構及原理
    雖然現在每年光伏產業產能的90%以上都來自晶矽電池,但是由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優良特性眾多,越來越多的人對它青睞有加,源源不斷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到了相關研究當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巨大的魅力也逐漸展現在了人們面前。有趣的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並沒有鈣元素,也沒有鈦元素。其實,它得名於其中的吸光層材料:一種鈣鈦礦型物質。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及發展前景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科學家們在最新研究中發現,一種鈣鈦礦結構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轉化效率或可高達22.1%,為目前市場上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的2倍,能大幅降低太陽能電池的使用成本。 儘管研究團隊還沒有演示以新材料為原料製造的高效太陽能電池,此項研究已成為此前諸多研究強有力的補充,證明了擁有獨特晶體結構的鈣鈦礦有望改變太陽能產業的面貌。當前市場上佔主流的太陽能電池以矽和碲化鎘為材料,達到目前的轉化效率歷時10多年;而鈣鈦礦只花了短短4年時間的研究,有鑑於此,即使業界保守人士也對鈣鈦礦非常看好。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
    第1種是介孔結構,此結構類似於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鈣鈦礦材料作為光敏化劑附著在多孔二氧化鈦(TiO2)上,其結構為透明導電玻璃/ TiO2/鈣鈦礦敏化的多孔TiO2/ H T M /電極;第2種是平面異質結薄膜結構,其結構為透明導電玻璃/TiO2/鈣鈦礦層/HTM/電極,在這種結構中,鈣鈦礦材料分離出來,既可吸收光又可傳輸電子和空穴;第3種是無空穴傳輸層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碘化銅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更便宜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月8日(北京時間)報導,美國諾特丹大學的科學家日前發現一種廉價的無機材料,能夠取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昂貴的有機空穴導體,讓這種高效的太陽能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進一步提升
    為了保鮮和長期存儲,陽光也可以製成罐頭,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太陽能電池及相關技術。從太陽能發展歷史來看,光照射到材料上所引起的「光起電力」行為,早在19世紀就已發現。其後,各國科學家們對此的探索從未間斷過,直至1954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用半導體做實驗時發現在矽中摻入一定量的雜質後對光更加敏感這一現象後,第一個太陽能電池由此誕生,開啟了太陽電池技術時代。
  • 碘化銅可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更便宜
    原標題:碘化銅可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更便宜  科技日報訊 (記者王小龍)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月8日(北京時間)報導,美國諾特丹大學的科學家日前發現一種廉價的無機材料,能夠取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昂貴的有機空穴導體,讓這種高效的太陽能電池更加便宜。相關論文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會刊》上。
  • 乾貨 詳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應用
    (a) 介觀結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b) 平面異質結結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入射光透過玻璃入射以後, 能量大于禁帶寬度的光子被吸收, 產生激子, 隨後激子在鈣鈦礦吸收層分離, 變為空穴和電子並分別注入傳輸材料中.
  • NREL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面取得突破
    發表於:2019-04-30 17:47:21     作者:劉珊珊來源:索比光伏網美國能源部(DOE)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研究人員報告說,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已接近其最高效率。電池效率的提高歸功於一個新的化學式,同時也改善了太陽能電池的結構和光電性能。
  • 北理工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空穴傳輸材料方面的研究取得新進展
    北理工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空穴傳輸材料方面的研究取得新進展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21703008)和北理工創新人才科技資助專項(「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培育基金)的支持下,北京理工大學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崔彬彬特別副研究員課題組與材料學院「青年千人」陳棋教授課題組合作
  • 為鈣鈦礦太陽能開闢新道路 全新太陽能轉換效率可達66%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提高太陽能轉換效率的路途困難重重,其中一項難題便是太陽能材料沒法吸收全部的光,有一部分的光能會以熱的形式損失,進而降低性能,對此,最近美國科學家透過添加有機化合物材料,成功吸收並轉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產生的熱,最高轉換效率有機會從33% 突破到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