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微課】腫瘤微環境中MCL細胞對T細胞健康代謝和效應功能的...

2020-12-11 騰訊網

各位同道,大家好,歡迎觀看淋巴瘤微課。我是來自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淋巴瘤中心的俞文娟醫生。

今天與大家分享今年ASH會議上報告的,關於腫瘤微環境(TME)中套細胞淋巴瘤(MCL)細胞對T細胞健康代謝和效應功能的損害(Poster 1114)的研究內容。

研究背景

MCL是一種侵襲性、不可治癒的B細胞淋巴瘤。BTK抑制劑、BCL-2抑制劑等新型靶向藥物的出現,使MCL的治療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接受靶向藥物治療的MCL患者仍會出現疾病進展或復發。以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和CAR-T療法為代表的免疫療法,為MCL的治療帶來了新希望,但MCL患者對免疫療法的反應存在異質性,部分患者可能治療失敗。

TME通過誘導免疫檢查點和免疫抑制信號通路或創造抗腫瘤免疫的代謝屏障(如效應T細胞代謝障礙)而發揮重要作用。腫瘤細胞和間質細胞表達抑制性受體(如PD-L1),同時上調效應T細胞和CAR-T細胞上的免疫檢查點受體,進而發送負向信號通路導致T細胞衰竭,再加上營養供給有限、免疫抑制以及代謝受損也會引起T細胞功能異常,最終導致免疫逃逸。而CAR-T細胞治療的難點就在於如何應對免疫逃逸。

研究方法與結果

該研究對包含微環境細胞群的MCL臨床樣本進行轉錄組學分析,發現了部分免疫功能相關的基因異常,如負責IFNG介導的抗腫瘤免疫功能的基因出現異常。對於CAR-T治療無反應患者的MCL樣本,採用抗CD3/CD28抗體刺激後發現,細胞擴增比例較正常人群樣本降低25%-75%,提示該部分人群存在T細胞功能受損。

將樣本中MCL細胞和非MCL部分(微環境)進行共培養,培養後表型分析發現,衰老分子(CTLA4、LAG3、PD-1)表達增加,激活標誌物(CD25、CD28、CD38、CD71)表達降低。另外,對MCL患者的T細胞進行細胞因子檢測發現,INF-γ和TNF-α的分子水平降低,提示T細胞對腫瘤細胞產生的細胞毒作用明顯減弱。

MCL細胞是通過調節抑制性的分子或免疫檢查點分子的表達來誘導T細胞衰竭的嗎?該研究對MCL患者的T細胞進行了葡萄糖攝取檢測,還對其線粒體體積變化和膜電位變化進行了檢測,發現MCL患者T細胞的葡萄糖攝取率(表徵T細胞激活程度)、線粒體體積和膜電位變化均有所降低,這表明MCL腫瘤微環境中T細胞線粒體的生物學性質和代謝健康性受到損傷。另外,該研究對MCL患者的細胞毒性T細胞(CTL)的細胞毒性進行了檢測,發現MCL患者的T細胞效應子功能明顯受損。

結論

研究結果表明,MCL通過上調免疫抑制信號通路,加強效應T細胞和免疫療法的代謝屏障,從而抑制免疫細胞功能。通過靶向MCL腫瘤微環境來提高T細胞代謝的健康程度,可能可以提高目前免疫療法的療效。後續對於T細胞代謝適應性相關的關鍵信號通路和靶點的研究探索,可能能夠推動更多新藥的開發。

該研究為進一步理解MCL的腫瘤微環境提供了重要信息,同時對免疫療法在MCL中的療效不佳做出了一定的解答,值得臨床工作者在相關領域進行深入探討。

這期淋巴瘤微課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聲明:本文及相關文獻含有藥物的超說明書使用信息。西安楊森不建議也不推薦超說明書的使用方法。

CRC Number: MED-ONC-CN-1828 Approved date: 2020-11-25

參考文獻:

1. Yixin Yao, Yuxuan Che, et al. MCL Cells in Tumor Microenvironment Impair T-Cell Metabolic Fitness and Effector Function. 2020 ASH Abstract 1114.

相關焦點

  • ...了篇53分的頂級綜述|細胞|腫瘤微環境|免疫|腫瘤|腫瘤細胞|葡萄糖
    腫瘤微環境和免疫微環境抗腫瘤反應的代謝腫瘤免疫逃逸的代謝利用差異代謝可塑性結論和展望腫瘤微環境和免疫微環境腫瘤細胞特有的高度活躍的代謝途徑可以對腫瘤微環境內的營養成分和其他小分子的組成產生深刻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又可對免疫反應產生關鍵性的影響。
  • 【學術前沿】江鵬組報導T細胞感知微環境天冬醯胺的分子機制和功能
    微環境中某些營養或代謝物質的存在會影響到免疫細胞的效應功能。該課題組近期的一項研究發現,p53缺陷細胞內高水平的天冬醯胺合成可直接抑制LKB1-AMPK信號通路活性,進而促進了細胞的增殖和存活(詳見BioArt報導:Nat Comm丨江鵬組揭示腫瘤細胞感知和調控天冬醯胺代謝的機制和功能)。天冬醯胺作為一種終端代謝物被腫瘤細胞大量釋放到細胞外。但是,微環境中的天冬醯胺是否具有生理或病理功能,對此卻鮮有報導。
  • 認識腫瘤微環境中的MDSC細胞
    癌症中,髓系細胞異常分化。其中,MDSC聚集於腫瘤及外周淋巴器官,成為腫瘤微環境的標誌,通過抑制免疫反應,促進腫瘤發展。
  • 腫瘤及其微環境中的內質網應激信號
    前言內質網(ER)是分泌和跨膜蛋白合成、摺疊和修飾的中心細胞器。ER中的蛋白質處理、修飾和摺疊是決定細胞功能、命運和生存的嚴格調控過程。在幾種腫瘤類型中,不同的致癌、轉錄和代謝異常協同作用,產生不利的微環境,破壞腫瘤細胞和間質細胞的內質網穩態,以及浸潤淋巴細胞。
  • 為了和導師愉快吹逼,我看了篇53分的頂級綜述|細胞|腫瘤微環境|...
    腫瘤微環境和免疫微環境抗腫瘤反應的代謝腫瘤免疫逃逸的代謝利用差異代謝可塑性結論和展望腫瘤微環境和免疫微環境腫瘤細胞特有的高度活躍的代謝途徑可以對腫瘤微環境內的營養成分和其他小分子的組成產生深刻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又可對免疫反應產生關鍵性的影響。
  • 腫瘤中的免疫細胞代謝
    值得關注的是,癌細胞的代謝產物乳酸,在糖酵解、腫瘤微環境中發揮重要作用,業已成為腫瘤研究的熱點方向。【景傑生物】獨家提供「乳酸化抗體、乳酸化修飾組學分析「等多種蛋白質修飾檢測服務,助力科研工作者探索更多生命奧秘! 細胞代謝是癌細胞和免疫細胞維持活力和功能的關鍵因素。
  • 最新研究揭示腫瘤微環境中腫瘤細胞與免疫細胞相互調節機制
    新華社武漢12月9日電(記者李偉)腫瘤被認為是異常發育的複雜類器官。華中科技大學科研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腫瘤微環境中腫瘤細胞與免疫細胞相互調節機制,國際權威期刊《臨床研究雜誌》近日在線發表了這一最新研究成果。
  • 綜述: 腫瘤及其微環境中的內質網應激信號
    背景:    蛋白質在內質網(ER)中的處理、修飾和摺疊是一個受到嚴格調控的過程,決定著細胞的功能、命運和生存。在幾種腫瘤類型中,不同的致癌、轉錄和代謝異常協同產生有害的微環境,破壞惡性細胞和基質細胞內質網穩態,以及浸潤性白細胞。
  • 綜述: 腫瘤及其微環境中的內質網應激信號|ER|內質網|腫瘤|-健康界
    背景:    蛋白質在內質網(ER)中的處理、修飾和摺疊是一個受到嚴格調控的過程,決定著細胞的功能、命運和生存。在幾種腫瘤類型中,不同的致癌、轉錄和代謝異常協同產生有害的微環境,破壞惡性細胞和基質細胞內質網穩態,以及浸潤性白細胞。
  • NCB:清華江鵬課題組發文報導T細胞感知微環境天冬醯胺的分子機制和功能
    2021 年 1 月 9 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江鵬課題組在《自然 - 細胞生物學》(Nature Cell Biology)雜誌以 Article 的形式發表了題為「天冬醯胺通過提高 TCR 信號通路活性促進 CD8+ T 細胞的激活和抗腫瘤效應」( Asparagine enhances LCK signaling
  • 代謝過程調節T細胞的生物學功能
    在抗原刺激時,T細胞退出靜止以啟動克隆擴增和效應分化。最初的研究集中在參與T細胞靜止和激活的免疫受體和轉錄調節因子,但最近的研究結果強調細胞代謝是這些過程的關鍵調節因子。在抗原刺激時,幼稚T細胞分化為效應T細胞和長壽記憶T細胞(TM細胞)。如果幼稚T細胞池改變,則可能出現對病原體,腫瘤和疫苗的不良反應,或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的發展。因此,了解幼稚T細胞如何平衡和激活是非常重要的。
  • 自噬與腫瘤幹細胞代謝調控的交互作用
    ,腫瘤細胞在其微環境中相互作用,並與宿主細胞協同協作。 CSCs中的自噬 自噬參與腫瘤起始、腫瘤與微環境中鄰近細胞的相互作用以及腫瘤治療所需正常細胞的功能。自噬在腫瘤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通過提供代謝產物促進腫瘤細胞存活、通過線粒體(線粒體的選擇性降解)調節線粒體功能、通過控制促遷移分泌(細胞因子和粘著斑轉換)而在腫瘤細胞遷移和侵襲中起作用。
  • 腫瘤代謝機制突破性進展研究一覽
    科學家們在轉移性的腫瘤中也發現糖代謝異活躍、脂肪酸過度累積等和正常細胞不同的代謝反應,當然也有研究證實靶向腫瘤細胞代謝是抗腫瘤轉移的一個積極有效的方向,而且部分成果已應用於臨床治療。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描述了p63和p73的兩種版本,第一種版本就是反式激活結構域,其在結構和功能上類似於p53,可以有效抑制癌症;另一種版本是缺失激活區,從而抑制p53阻斷腫瘤的生長,激活區是包含特殊蛋白質的區域,比如未來可以下調細胞效應的轉錄因子等。
  • 腫瘤突變形成促進腫瘤進展微環境
    腫瘤突變形成促進腫瘤進展微環境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9 9:59:43 日本國立癌症中心研究所/腫瘤探索研究與臨床試驗中心(EPOC)Hiroyoshi Nishikawa
  • 選擇性組蛋白去乙醯化酶抑制劑在腫瘤免疫治療中的作用及前景
    而且腫瘤細胞需要在低氧狀態下同時滿足快速增殖和能量供應,這依賴於在酸性環境通過糖酵解為自身供能,同時還會促進戊糖磷酸化途徑(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PPP)從而增加核酸和蛋白合成的前體,以方便癌細胞增殖。  不同腫瘤細胞會通過細胞之間的代謝互補形成特定的代謝異質性和適應性,形成的這種代謝微環境能夠維持腫瘤的持續生長和免疫逃逸特性。
  • 學科前沿|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江鵬課題組發文報導腫瘤細胞感知和調控天冬醯胺代謝的機制和功能
    為了應對不同的壓力刺激和滿足快速增殖的需求,腫瘤細胞經常改變其某些代謝途徑的活性或代謝物的水平;並且這些代謝的異常改變往往與遺傳背景的改變密切相關。江鵬課題組近期的一項研究發現,p53的缺失可導致腫瘤細胞內氨代謝發生重組,進而使得多胺的合成加速,促進腫瘤細胞的增殖(Li et al. Nature, 2019)。
  • 新型CD19 CAR-T 治療B細胞淋巴瘤
    另一方面,CAR-T治療面臨的毒副反應,如出現嚴重的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CRS)以及腫瘤微環境的免疫抑制作⽤等問題亟待解決。2010年,Kochenderfer等首次報導了CD19-CAR-T細胞治療一例B-NHL的療效,該研究所用的CAR-T細胞包含了一個CD28共刺激分子。目前的CD19-CAR-T可使超過40%的患者得到持續的緩解。
  • 瑞金新知速遞 第242期|趙維蒞教授發現結外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的基因突變和腫瘤微環境異常
    【中文摘要】背景: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是最常見的侵襲性淋巴瘤亞型,具有高度異質性。多個(≥2)結外器官受累提示預後不良。本研究目的是探索基因突變和腫瘤微環境異常對結外DLBCL的影響。
  • NK細胞基礎生物學:抗腫瘤和腫瘤免疫
    例如,通過釋放CCL 5、XCL 1和XCL 2,NK細胞促進DC細胞進入實體腫瘤。 同樣地,淋巴結中NK細胞的激活促進了IFN-γ的釋放,通過吸收額外的免疫效應細胞,包括抗原提呈細胞(巨噬細胞和DC細胞),誘導促炎性腫瘤微環境,最終驅動TH1免疫反應,動員T細胞進入淋巴結,並從CD8+T細胞分化為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
  • 樹突狀細胞功能的代謝調控:詳細解讀
    腫瘤中的脂質積累和DC功能障礙 脂質代謝在免疫原性和耐受性DC功能中的作用尚不明確。儘管DC內的脂質積累可能與免疫原性和交叉反應相關,但也可與腫瘤環境中的DC功能障礙有關。腫瘤相關的DC胞漿內堆積了大量脂質。從攜帶腫瘤小鼠體內分離到的載脂DC,表現出抗原處理及遞呈功能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