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B:清華江鵬課題組發文報導T細胞感知微環境天冬醯胺的分子機制和功能

2021-02-12 丁香學術

2021 年 1 月 9 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江鵬課題組在《自然 - 細胞生物學》(Nature Cell Biology)雜誌以 Article 的形式發表了題為「天冬醯胺通過提高 TCR 信號通路活性促進 CD8+ T 細胞的激活和抗腫瘤效應」( Asparagine enhances LCK signaling to potentiate CD8+ T cell activation and anti-tumour responses)的研究論文。

本項研究工作揭示了天冬醯胺作為信號分子促進了 TCR 信號轉導,從而參與 T 細胞的激活以及適應性免疫的調控過程;同時也揭示了 LCK 是 T 細胞內天然的天冬醯胺感受器,為深入理解微環境中天冬醯胺的功能提供了可能的研究方向。

研究人員發現,增加環境中天冬醯胺的水平可顯著提高 CD8+ T 細胞的激活,增殖和對細菌感染的免疫應答能力以及腫瘤殺傷能力。反之,如果利用限制性飲食,天冬醯胺酶處理或敲低天冬醯胺轉運蛋白 SLC1A5 的表達來限制天冬醯胺的攝入,則會明顯抑制 T 細胞的活性和免疫效應功能。

為了弄清楚天冬醯胺如何影響到 CD8+ T 細胞的激活和免疫效應能力,研究人員進行了深入的體內、體外分子機制研究。雖然天冬醯胺可以通過增加 T 細胞的激活能力而引起細胞內代謝的重組,但其本身幾乎並不會直接參與代謝反應過程。令人意外的是,微環境中天冬醯胺水平的變化可被 TCR 信號通路中的激酶 LCK 所感知。天冬醯胺通過與 LCK 直接結合而增強了後者的激酶活性及其下遊信號的傳遞。 

本項研究得到了《自然 - 細胞生物學》雜誌的亮點推薦,同期附有「News and Views」的專家評論。

圖 1. LCK 感知天冬醯胺增強 T 細胞的激活(引自 Jana L. Raynor and Hongbo Chi,Nature Cell Biology,2021)。

相關焦點

  • 【學術前沿】江鵬組報導T細胞感知微環境天冬醯胺的分子機制和功能
    【學術前沿】江鵬組報導T細胞感知微環境天冬醯胺的分子機制和功能 2021-01-11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科前沿|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江鵬課題組發文報導腫瘤細胞感知和調控天冬醯胺代謝的機制和功能
    2020年4月9日,清華江鵬課題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發表了題為「p53通過調控天冬醯胺-天冬氨酸穩態影響LKB1活性和腫瘤細胞存活」(p53-mediated control of aspartate-asparagine homeostasis dictates LKB1 activity and modulates cell survival)的研究論文
  • 清華生命學院黃善金課題組發文報導花粉管頂端微絲聚合控制機制
    清華生命學院黃善金課題組發文報導花粉管頂端微絲聚合控制機制清華新聞網5月28日電 5月23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黃善金課題組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了題為「腺苷酸環化酶相關蛋白1介導的花粉管頂端微絲聚合機制」(Mechanism of CAP1-mediated Apical Actin Polymerization
  • ...在《自然》發文報導細胞「感知」機械力的精巧分子機器結構與機制
    離子通道的高解析度三維結構,揭示了其參與機械力感受與傳遞的關鍵功能位點,進而首次提出了 Piezo 通道以類似槓桿原理進行機械門控的精巧工作機制。表達在血管內皮細胞中的 Piezo1 被證實作為剪切力受體感知血流,從而控制血管發育以及進行血壓調節,而表達在感覺神經細胞中的 Piezo1 被證實承擔觸碰及本體感知分子受體的功能。Piezo1 基因人類遺傳突變引起乾癟紅細胞增多症、淋巴管發育不良症;而 Piezo2 基因突變導致遠端關節彎曲綜合症及觸碰感知缺陷。因此,Piezo 通道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病理功能,也是重要的藥物靶點。
  • 清華生命學院梁鑫課題組發文報導果蠅機械力信號轉導新機制
    清華生命學院梁鑫課題組發文報導果蠅機械力信號轉導新機制清華新聞網3月29日電 3月28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梁鑫課題組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了題為「果蠅機械力感受器中NompC的超微結構」(Ultrastructural Organization of NompC in the Mechanoreceptive Organelle
  • ...課題組在《自然》發表文章報導腫瘤氨代謝異常的分子機制及功能
    生命學院江鵬課題組在《自然》發表文章報導腫瘤氨代謝異常的分子機制及功能清華新聞網3月8日電 美國東部時間3月6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江鵬課題組在《自然》(Nature)雜誌上發表了題為《p53通過尿素循環調控氨代謝進而控制腫瘤細胞多胺合成》(p53 regulation of ammonia metabolism through
  • 清華劉萬裡課題組發文報導自身免疫疾病相關的調控B淋巴細胞活化和...
    清華劉萬裡課題組發文報導自身免疫疾病相關的調控B淋巴細胞活化和分化新機制清華新聞網10月9日電 10月4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劉萬裡課題組在《科學》(Science)期刊發表題為《自身免疫病相關IgG1變異體調控B細胞活化及分化》的研究論文,報導人類膜聯免疫球蛋白IgG1重鏈胞內區存在增加系統性紅斑狼瘡
  • 同濟大學醫學院癌症中心王平組揭示mTORC1感知微環境中的生長因子...
    深入探索mTORC1信號通路的調控機制,能夠為臨床上基於代謝相關疾病的分子診斷、精確分型、預後分析以及靶向治療提供重要的理論。泛素化(包括類泛素化)作為重要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一直是腫瘤生物學研究的重點和熱點。泛素化修飾是一個可逆的酶級聯反應,由泛素連接酶和去泛素化酶等精確調控。迄今有近600種E3泛素連接酶和100種去泛素化酶被報導。
  • ...大學醫學院癌症中心王平組揭示mTORC1感知微環境中的生長因子信號
    深入探索mTORC1信號通路的調控機制,能夠為臨床上基於代謝相關疾病的分子診斷、精確分型、預後分析以及靶向治療提供重要的理論。同濟大學醫學院王平教授課題組長期圍繞腫瘤細胞與微環境交互作用機制這一腫瘤生物學關鍵科學問題,系統探討了腫瘤微環境的泛素化調控。大量的證據表明泛素化修飾在腫瘤發生中有重要作用。
  • 瞿禮嘉課題組在Science發文揭示植物中調控花粉管細胞完整性與精細胞釋放的分子機制
    在這一系列過程中,花粉管與雌方組織之間存在大量的物質和信號交流。已有的一些植物生物學研究表明,小肽分子可以作為重要的信號參與這些過程,而細胞膜定位的類受體激酶(Receptor-like kinase, RLK)可能作為感知這些信號分子的受體。
  • 林聖彩團隊發現感知葡萄糖調控mTORC1的感受器和機制
    責編 | 酶美蛋白質激酶AMPK和mTOR是細胞內代謝調控的關鍵分子【1】。2012年,MIT的Sabatini課題組報導了在持續性激活的RAGA敲入小鼠中,mTORC1維持高活力並不受葡萄糖水平的調控,證明了RAGs也是葡萄糖調控mTORC1所必需,甚至是佔有主導地位的【15】。但長久以來,葡萄糖如何被感受並經由RAGs調節mTORC1一直未知。最近,廈門大學林聖彩課題組發表在Cell Research上的文章正是報導了這一過程。
  • 清華謝震研究組在《自然·通訊》發文報導控制Cas9活性的新策略
    清華謝震研究組在《自然·通訊》發文報導控制Cas9活性的新策略清華新聞網10月8日電 10月3日,清華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籌)謝震課題組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了題為「利用拆分dCas9結構域的整合與置換實現哺乳動物細胞的轉錄控制」(Integration and exchange of split
  • 醫學院李海濤課題組連續發文首次揭示組蛋白巴豆醯化特異識別機制
    醫學院李海濤課題組連續發文首次揭示組蛋白巴豆醯化特異識別機制 清華新聞網4月23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醫學院李海濤研究團隊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分子細胞》和《細胞研究》分別發表題為「AF9 YEATS結構域在分子層面偶聯組蛋白巴豆醯化修飾和活躍轉錄」(Molecular Coupling of
  • 《Nature》報導T細胞功能調控的關鍵轉錄因子
    , 參與宿主防禦, 但是遇到自身抗原或者在慢性感染和腫瘤微環境中, 它們會發生命運改變, 進入功能失能命運, 但是調控T細胞功能失能的分子機制會不清楚。本研究通過轉錄組及表觀組學手段,發現功能缺陷的T細胞 [Dysfunctional T cell], 包括免疫耐受T細胞 [Tolerant T cell] 和慢性感染和腫瘤微環境導致的耗竭T細胞 [Exhausted T cell], 都特異性穩定高表達轉錄因子NR4A1。NR4A1對於自身免疫疾病和腫瘤免疫都起著關鍵負調控作用。
  • 清華課題組《細胞》發文:破譯組蛋白乙醯化密碼
    原標題:清華大學醫學院李海濤課題組《細胞》發文破譯組蛋白乙醯化密碼   清華大學醫學院基礎醫學系和結構生物學中心李海濤研究團隊於10月23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發表了題為「AF9 YEATS domain links histone acetylation to DOT1L-mediated H3K79 methylation
  • ...研究組發文報導B細胞受體跨膜信號轉導和B淋巴細胞免疫活化新進展
    清華生命學院劉萬裡研究組發文報導B細胞受體跨膜信號轉導和B淋巴細胞免疫活化新進展清華新聞網12月1日電 11月28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萬裡研究組在《細胞報導》(Cell Reports)期刊發表題為《磷脂醯肌醇4,5-二磷酸和磷脂醯肌醇3,4,5-三磷酸平衡以及胞質分裂作用因子2蛋白的招募和活化調控B細胞抗原受體微簇體成熟》(Growth
  • 前沿:清華學者提出細胞對機械力「感知」的精巧機制
    比如聽覺和觸覺,肺對擴張的感知,血管壁對血流的感知,許多生理過程都與機械力的感知有關。一些特化的細胞進化成為專門感知機械力的「終端」,比如內耳毛細胞、本體感覺神經元等等,它們通常對機械力非常敏感。不僅如此,大部分細胞都含有感知機械力的結構,這對於細胞遷移、擴增以及分化等功能都很重要。
  • 分子所陳良怡、劉彥梅課題組揭示活體胰島β細胞功能成熟機制
    由於這項工作在相關領域內的獨創性和重要性,內分泌學科頂級雜誌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對其進行了亮點介紹,認為該工作是技術進步推動科學重要發現的典型例證。胰島β細胞在血糖調控與糖尿病的發病中起著重要作用,其數量和功能直接和血糖紊亂程度密切相關。近年來,基於幹細胞的胰島β細胞再生治療糖尿病是領域內重要研究方向。
  • 生科鄧宏魁課題組與合作者在Science報導功能成熟細胞在體外長期...
    如何誘導獲得功能成熟的細胞並在體外保持其功能性是再生醫學的關鍵瓶頸。研究團隊致力於在體外獲得大量功能性細胞。在個體發育過程中,多種發育信號精確調控,分化產生功能各異的細胞並長期穩定地維持其生理功能。然而,這些功能細胞一旦離開體內微環境便會迅速去分化並失去功能。
  • 清華生命學院頡偉課題組發文報導哺乳動物早期胚胎譜系特異表觀...
    清華生命學院頡偉課題組發文報導哺乳動物早期胚胎譜系特異表觀基因組的建立過程及動態調控清華新聞網12月8日電 12月5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頡偉研究組在《自然-遺傳》期刊(Nature Genetics)以長文形式發表了題為《小鼠早期胚胎發育譜系分化過程中表觀基因組動態調控》(Dynamic epigenom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