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巖性、斷層、地層接觸關係由於地質演變的復_澎湃新聞-ThePaper

2020-12-09 澎湃新聞
X

您好,我大二地質在讀,通過大一大二兩次地質野外實習越來越發現地質科學和其他自然科學研究方法有很大區別,比如在野外觀察到的巖性、斷層、地層接觸關係由於地質演變的複雜性都是不太明確的,肉眼也只是看到一小部分,只能通過想像力和經驗去推斷這一現象,老師們也不敢說是完全正確的,這讓我真的感到非常困惑,我們只懂得一些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沒有經驗,面對野外複雜不明顯的現象都只能記住老師的分析,而不知道老師是如何得到這一分析的。現在我基本的想法是考研,考與工程相關的工程地質方向,我覺得看到自己的工作是架起了一座橋,貫通了一條隧道更能夠看到工作的成果,請問您是怎麼看的,能否給我一些學習地質的方法,我該如何選擇?謝謝!

每個問題背後都有一份翹首以待的熱情,如何回復,你懂得!

已輸入0

有3個回答

看得出來你是愛學習想學習的學生,我不太清楚你所在的學校和教學情況,但就你所說的情況看,我認為可能過於誇大了「想像力和經驗」的能力……如果都靠想像,那麼那些礦產資源、石油天然氣、可燃冰等等,都是如何被準確探測並開採的?~如果說現在通過地球化學手段可以獲取更準確可靠的數據和鑑別結果,那也是對野外初步判斷的驗證和提高精度。比如你要測試一次巖漿活動是什麼時候發生的,你得先能在野外找到這一次侵入或噴發的巖漿巖,才能帶回來做年齡測試,仍然得先靠野外能力。
地質學確實和很多自然科學不同,它是建立在野外實踐的基礎上的,但這種實踐不是靠想像和猜測,即便有假設,也可以得到驗證。如果你認為巖性、斷層和不整合在野外都看不出來的話,我覺得可能要反思一下自己的野外能力。比如三大巖類能否區分?灰巖、砂巖和礫巖能否區分?花崗巖和玄武巖能否區分?很多巖石都是可以通過野外觀察識別的。而斷層和不整合的差異,也是可以得到判斷的,比如斷層中會有斷層泥或斷層角礫,而不整合面上是含褐鐵礦的風化殼。
很多信息是可以直接觀察到的,不需要靠猜。而區域的地質演化,需要把不同位置的野外信息串到一起,再綜合分析,要求的能力就更高了。
你才大二,很多專業課還沒開始接觸,而且野外經驗是個逐漸積累的過程,很多人開始在野外都完全看不懂,因為書本上都是典型的不能再典型的樣子,在野外不會什麼都那麼完美。當知識和野外積累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清晰了。地質有句俗語叫「從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最後再回到看山還是山」。
另外你也可以請教一些其他的老師,不同老師的教學有不同的方式,有可能你會找到更好的學習途徑。
工程地質確實是一個應用面廣而且重要的一個方向,它主要為各種工程項目做勘查工作,也要涉及到地層、巖性、構造等等,還有各種力學測試和分析,以確保工程的可行性和穩定性。所以如果決定讀研,建議你等專業知識和各個方向都足夠了解後再決定。

說你什麼好呢

已輸入0

不客氣,對巖性的判斷是基礎,但也是個積累的過程,沒有人一開始就能準確鑑別各種巖石。只能靠多觀察,經驗多了自然就判斷的準了。

您能在百忙之中如此認真的解答我的困惑真是讓我感到受寵若驚,正如您所說我確實誇張了"想像力"和經驗的作用,因為那天野外踏勘我實在是滿肚子的疑問可又不知道從何問起,所以才在這裡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向您提問。我目前是在河北地質大學就讀地質工程專業,現在正在石家莊井陘縣野外實習,實習內容是地質填圖。我一直在對巖石標本的識別中有很大問題,這可能就是我在野外會有這樣問題的原因吧。最後非常感謝您的指點!

說你什麼好呢

已輸入0

您能在百忙之中如此認真的解答我的困惑真是讓我感到受寵若驚,正如您所說我確實誇張了"想像力"和經驗的作用,因為那天野外踏勘我實在是滿肚子的疑問可又不知道從何問起,所以才在這裡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向您提問。我目前是在河北地質大學就讀地質工程專業,現在正在石家莊井陘縣野外實習,實習內容是地質填圖。我一直在對巖石標本的識別中有很大問題,這可能就是我在野外會有這樣問題的原因吧。最後非常感謝您的指點!

看得出來你是愛學習想學習的學生,我不太清楚你所在的學校和教學情況,但就你所說的情況看,我認為可能過於誇大了「想像力和經驗」的能力……如果都靠想像,那麼那些礦產資源、石油天然氣、可燃冰等等,都是如何被準確探測並開採的?~如果說現在通過地球化學手段可以獲取更準確可靠的數據和鑑別結果,那也是對野外初步判斷的驗證和提高精度。比如你要測試一次巖漿活動是什麼時候發生的,你得先能在野外找到這一次侵入或噴發的巖漿巖,才能帶回來做年齡測試,仍然得先靠野外能力。
地質學確實和很多自然科學不同,它是建立在野外實踐的基礎上的,但這種實踐不是靠想像和猜測,即便有假設,也可以得到驗證。如果你認為巖性、斷層和不整合在野外都看不出來的話,我覺得可能要反思一下自己的野外能力。比如三大巖類能否區分?灰巖、砂巖和礫巖能否區分?花崗巖和玄武巖能否區分?很多巖石都是可以通過野外觀察識別的。而斷層和不整合的差異,也是可以得到判斷的,比如斷層中會有斷層泥或斷層角礫,而不整合面上是含褐鐵礦的風化殼。
很多信息是可以直接觀察到的,不需要靠猜。而區域的地質演化,需要把不同位置的野外信息串到一起,再綜合分析,要求的能力就更高了。
你才大二,很多專業課還沒開始接觸,而且野外經驗是個逐漸積累的過程,很多人開始在野外都完全看不懂,因為書本上都是典型的不能再典型的樣子,在野外不會什麼都那麼完美。當知識和野外積累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清晰了。地質有句俗語叫「從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最後再回到看山還是山」。
另外你也可以請教一些其他的老師,不同老師的教學有不同的方式,有可能你會找到更好的學習途徑。
工程地質確實是一個應用面廣而且重要的一個方向,它主要為各種工程項目做勘查工作,也要涉及到地層、巖性、構造等等,還有各種力學測試和分析,以確保工程的可行性和穩定性。所以如果決定讀研,建議你等專業知識和各個方向都足夠了解後再決定。

說你什麼好呢

已輸入0

Copyright © 2014~2020 The 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 滬ICP證:滬B2-20170116 |

滬ICP備14003370號

| 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相關焦點

  • 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思路及解釋技術
    地質論壇,您的移動信息庫,掌上圖書館,記得星標哦 巖性地層圈閉油氣藏的類型 勘探巖性地層油氣藏的難點 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思路 勘探巖性油氣藏的主要方法與技術
  • 各種地質圖件
    一般地質現象:地層、巖性、產狀、斷層等。         特殊地質現象:崩塌、滑坡,泥石流、喀斯特、泉及主要蝕變現象。、厚度、巖性變化及接觸關係等。):在地質圖上表現為兩套地層的界線大體平行,較新的地層也只與一個較老地層相鄰接觸,但地層年代不連續。
  • 地勘人必備:閱讀地質圖基本功!
    地質圖    地形    水系    巖性-地層-時代    地質構造(褶皺、斷層)    地質發展史    其它信息  巖層間的相互關係  1.沉積巖間的接觸關係  (1)整合接觸(2)平行不整合接觸、角度不整合接觸  2.沉積巖與巖漿巖之間的接觸關係
  • 工程地質知識:地層的接觸關係是什麼
    地層的接觸關係有沉積巖之間的整合接觸、平行不整合接觸和角度不整合接觸以及巖漿巖與圍巖之間的沉積接觸和侵入接觸。(1)整合接觸指相鄰的新、老兩套地層產狀一致,它們的巖石性質與生物演化連續而漸變,沉積作用沒有間斷。(2)平行不整合接觸又叫假整合接觸。
  • 地質圖是怎麼畫出來的,明明只有很少剖面能顯露出來?
    會的,地質圖上的地層寬度、厚度同樣會有變化,在大比例尺的地圖上更明顯些。根據產狀和地層傾角就可以從圖上計算出實地的真實厚度。地質圖的編繪實際上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由於篇幅所限,在此簡要的介紹一下一般的繪製過程。當你面對一個陌生的填圖地區時,首先要做的是進行對這個區域進行踏勘,也就是作戰前的偵查工作。
  • 看懂地質圖的「三部曲」,地質人必須掌握的基本功!
    從地質圖上可以全面了解一個地區的地層順序及時代、巖性特徵、地質構造(褶皺、斷層等)、礦產分布、區域地質特徵等內容。因此地質圖是指導生產實踐,進行區域地質、地理、自然環境研究的重要資料。一般所說的地質圖是指平面圖,但也往往製成地質剖面圖(實測或從平面圖上按指定方向繪製),以便更清楚地反映地下地質情況。
  • 化石:遠古的饋贈 | 薦書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化石:遠古的饋贈 | 薦書 2020-11-20 1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巖土工程師考試輔導:地層接觸關係
    同一地區在某一時期可能是以上升運動為主,形成高地,遭受風化剝蝕,另一時期可能是以下降運動為主,形成窪地,接受沉積;也可能是在長時期內下降接受沉積,這樣就使得早晚形成的地層之間具有不同的相互關係,即地層接觸關係。  (一)整合接觸  沉積物連續堆積,新老地層之間產狀完全一致,時代連續。巖石性質與生物演變連續而漸變,表明志層是在沉積區持續穩定下降的背景上沉積的。
  • Science Advances:慢滑移源區具有巖性和幾何非均勻特徵
    在過去的20年間,由於數字觀測技術的發展,GPS測量和地震觀測已經識別出一系列的慢滑移地震事件。,得到如下認識:慢滑移地震事件所在斷層的巖性、力學和摩擦非均質性以及與板塊俯衝有關的幾何複雜性促進了慢滑移事件和相關慢地震的發生。
  • 九華山河流受構造或巖性因素的影響,在河流的源頭,山間盆地發育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九華山河流受構造或巖性因素的影響,在河流的源頭,偶有山間盆地的發育。前者如九華盆地,處於中龍山-九華街斷層帶,又是印支期花崗閃長巖與燕山期花崗巖的接觸帶,經流水長期作用而形成的侵蝕構造盆地。
  • 地層有哪些接觸關係?
    地層的接觸關係有沉積巖之間的整合接觸、平行不整合接觸和角度不整合接觸以及巖漿巖與圍巖之間的沉積接觸和侵入接觸:  (1)整合接觸指相鄰的新、老兩套地層產狀一致,它們的巖石性質與生物演化連續而漸變,沉積作用沒有間斷。  (2)平行不整合接觸又叫假整合接觸。
  • 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20-11-30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20-12-02 0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褶皺、斷層分類與判別標誌
    1.2 褶皺分類a) 根據組成褶皺的中心地層(核部)和兩側地層(兩翼)的新、老關係分類:將褶皺分背斜和向斜。背斜是核部由老地層、翼部由新地層組成的褶皺;向斜是核部由新地層、翼部由老地層組成的褶皺。2.2斷層與有關構造的幾何關係分類根據斷層產狀和所在巖層產狀的關係,可將斷層分為:走向斷層、傾向斷層、斜向斷層和順層斷層;根據斷層走向與褶皺軸向的關係,可將斷層分為縱斷層、橫斷層和斜斷層。
  • 秦皇島柳江向斜地層剖面典型巖石圖冊
    書中以地質年代為縱坐標,用5 個典型路線實習剖面展示了自新元古界青白口繫到中生界上侏羅統共計23 個地層組的巖石特徵,按照上下層位關係從老到新順序編排各種巖石類型。其中,採用野外剖面照片42 張、手標本圖片25 張和薄片照片184 張等,每幅圖片均附有對地學愛好者很容易接受和理解的簡要說明。
  • 2017年巖土工程師考試《基礎知識》知識點:地層接觸關係
    同一地區在某一時期可能是以上升運動為主,形成高地,遭受風化剝蝕,另一時期可能是以下降運動為主,形成窪地,接受沉積;也可能是在長時期內下降接受沉積,這樣就使得早晚形成的地層之間具有不同的相互關係,即地層接觸關係。  (一)整合接觸  沉積物連續堆積,新老地層之間產狀完全一致,時代連續。
  • 構造行跡:節理、斷層、褶皺識別大全
    由於巖石受力而出現的裂隙,但裂開面的兩側下形成的裂紋或裂縫。由於巖石受力而出現的裂隙,但裂開面的兩側沒有發生明顯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質學上將這類裂縫稱為節理,在巖石露頭上,到處都能見到節理。:兩者的關係大致平行。
  • 如果,這些石頭會說話……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如果,這些石頭會說話…… 2020-11-05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要預測地震得先達到這個「小目標」:破解地殼斷層滑動之謎
    :澎湃新聞 我們已經知道世界上絕大多數地震是由地殼斷層引起的,但這些斷層在什麼時候會突然發作,我們卻難以準確把握斷層的「脾氣」。
  • 北戴河實習帶上ta:《秦皇島柳江向斜地層剖面典型巖石圖冊》
    內 容 提 要本書為秦皇島柳江向斜地層層序巖性圖集。書中以地質年代為縱坐標,用5 個典型路線實習剖面展示了自新元古界青白口繫到中生界上侏羅統共計23 個地層組的巖石特徵,按照上下層位關係從老到新順序編排各種巖石類型。其中,採用野外剖面照片42 張、手標本圖片25 張和薄片照片184 張等,每幅圖片均附有對地學愛好者很容易接受和理解的簡要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