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國學子不用遠渡重洋去留學
施一公青年的夢想已經實現
放棄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授職位回到清華的施一公,他當時是帶著自己青年的夢想回國,當初自己遠渡重洋,花費巨資,辛苦打工患病,被搶劫差點喪命的經歷,讓他心中燃氣一個願望,那就是爭取以後中國的學子不用遠渡重洋在國內也可以享受到優秀的高等教育,他通過十幾年的努力,已經把清華的生科院帶入了世界頂級實驗室的水準,為清華培養了一大批青年科研學者,甚至做到了中國培養的頂尖人才達到飽和可以向國外輸送!最近在2018年中國傑青最新名單中,清華大學入選的18人大名單,其中就有6名來自清華生命醫學科學院!
帶著恥辱歷史的清華大學
庚子賠款的產物
清華大學雖然是中國工科最強的高校,但是他是近代庚子賠款的產物,清華大學本身就讓中國時刻保持清醒的高校,落後就要挨打,近代中國自然科學全靠外來輸入,只要真正達到知識科技向外輸出才能洗褪清華帶著恥辱的歷史,2018年清華大學在傑青評選中,以18人位列全國高校之首,其中生物醫藥領域,陳柱成、劉萬裡、王宏偉、程功、肖百龍、尹航共計6名專家入選青年傑出基金。而2018年對於清華大學來說,也是人才向外輸送的一年,顯示了清華大學強大的人才儲備力量!
顏寧拿NCS主刊灌水的牛人
清華大學生科院人才向外輸送不完全名單
從2017年開始,施一公去了杭州創辦西湖大學,2018年又發表多篇NCS主刊論文的顏寧重返普林斯頓做教授,清華大學生科院施一公和顏寧屬於標杆人物,但是清華大學也向國內外高校輸送了大量優秀人才,高寧去了北大主持電鏡中心,戴俊彪去了中科院深圳擔任合成生物學研究所副所長,楊茂君去南方科大主持電鏡中心,柴繼傑,出任德國科隆大學正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