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讓清華大學生科院處於世界頂級,2018年生科院傑青數量最多

2020-11-29 高校網大秀

讓中國學子不用遠渡重洋去留學

施一公青年的夢想已經實現

放棄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授職位回到清華的施一公,他當時是帶著自己青年的夢想回國,當初自己遠渡重洋,花費巨資,辛苦打工患病,被搶劫差點喪命的經歷,讓他心中燃氣一個願望,那就是爭取以後中國的學子不用遠渡重洋在國內也可以享受到優秀的高等教育,他通過十幾年的努力,已經把清華的生科院帶入了世界頂級實驗室的水準,為清華培養了一大批青年科研學者,甚至做到了中國培養的頂尖人才達到飽和可以向國外輸送!最近在2018年中國傑青最新名單中,清華大學入選的18人大名單,其中就有6名來自清華生命醫學科學院!

帶著恥辱歷史的清華大學

庚子賠款的產物

清華大學雖然是中國工科最強的高校,但是他是近代庚子賠款的產物,清華大學本身就讓中國時刻保持清醒的高校,落後就要挨打,近代中國自然科學全靠外來輸入,只要真正達到知識科技向外輸出才能洗褪清華帶著恥辱的歷史,2018年清華大學在傑青評選中,以18人位列全國高校之首,其中生物醫藥領域,陳柱成、劉萬裡、王宏偉、程功、肖百龍、尹航共計6名專家入選青年傑出基金。而2018年對於清華大學來說,也是人才向外輸送的一年,顯示了清華大學強大的人才儲備力量!

顏寧拿NCS主刊灌水的牛人

清華大學生科院人才向外輸送不完全名單

從2017年開始,施一公去了杭州創辦西湖大學,2018年又發表多篇NCS主刊論文的顏寧重返普林斯頓做教授,清華大學生科院施一公和顏寧屬於標杆人物,但是清華大學也向國內外高校輸送了大量優秀人才,高寧去了北大主持電鏡中心,戴俊彪去了中科院深圳擔任合成生物學研究所副所長,楊茂君去南方科大主持電鏡中心,柴繼傑,出任德國科隆大學正教授。

相關焦點

  • 饒毅和施一公的若干個人生相似點:比如都曾經落選過院士
    時年45歲的饒毅從美國西北大學歸國;2008年,剛過不惑之年的施一公從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歸國。回國前,兩人都已在美國的頂級大學任教十多年了。當時,兩人的回國在國內學界引起了不小的反響,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技界吸引力增強的標誌之一。 2019年12月,施一公入選「中國海歸70年70人」榜單,入選理由是「牽頭創辦中國第一所民辦研究型大學——西湖大學,翻開中國高等教育多元化的新篇章」。
  • 聽「大家」之聲,探神奇地球 地科院舉辦「走進地球科學」系列講座
    本站訊(地球系統科學學院供稿)2020年11月17日至2021年1月8日,天津大學地科院首門本科專業課《地球概論》暨「走進地球科學」系列講座在衛津路校區成功舉辦。來自天津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中科院地質與地理研究所等八所知名院校/所的6位中科院院士及7位國家「傑青」獲得者講述了多姿多彩的神奇地球。
  • 施一公請辭清華副校長任職西湖大學 施一公照片簡歷
    攝影|張沫  西湖高等研究院由施一公、饒毅、潘建偉、錢穎一等10人於2015年發起,是西湖大學的前身與籌建依託主體,由施一公擔任院長。2017年3月,西湖高研院完成第一批博士生的招生工作,8月,浙江省政府正式批覆成立西湖大學(籌)。
  • 清華施一公當選美國雙院院士 曾落選中科院院士
    )【施一公當選美國雙院外籍院士 鄧興旺等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當地時間30日消息,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當選2013年該院外籍院士。饒毅和施一公所參評的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以下簡稱生科醫學部)一共有128名院士,他們中有投票權的八九十名院士決定了誰能成為新科院士。在兩會代表委員中,僅全國政協委員中就有12名生科醫學部院士。2011年的院士評選可能是近年來最受外界關注的一次,饒毅和施一公兩個學界明星的雙雙摺戟,引發了輿論對院士評選的熱議。
  • 施一公請辭清華副校長:「腳踏兩隻船」不符我風格
    西湖高等研究院由施一公、饒毅、潘建偉、錢穎一等10人於2015年發起,是西湖大學的前身與籌建依託主體,由施一公擔任院長。2017年3月,西湖高研院完成第一批博士生的招生工作,8月,浙江省政府正式批覆成立西湖大學(籌)。
  • 施一公請辭清華副校長 擔任西湖大學院長(附簡歷)
    西湖高等研究院由施一公、饒毅、潘建偉、錢穎一等10人於2015年發起,是西湖大學的前身與籌建依託主體,由施一公擔任院長。2017年3月,西湖高研院完成第一批博士生的招生工作,8月,浙江省政府正式批覆成立西湖大學(籌)。
  • 施一公籌資200億打造西湖大學,豪言「5年超過清華」,如今怎樣
    施一公畢業於清華,同樣留學,同樣放棄了美國優厚待遇,他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有單獨200平方米的實驗室,1000萬美元的科研資金,他的各項待遇都是最高級的,很少有教授能夠達到施一公這種程度。
  • 施一公:我35歲就是普林斯頓最年輕終生教授,你們誰可以做到?
    施一公是何人?施一公,1967年生於河南鄭州,他的學習經歷和一生中所獲得的榮譽是很多人極為羨慕的。從求學經歷來看,施一公於1989年從清華畢業,拿到了清華大學的學士學位。從排名來看,放眼全球,霍普金斯大學的世界排是第十二名,同時它在美國這樣的擁有全球最多頂級高校的地方的排名是第九名。這所大學擁有全球最頂級的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國際關係學院,它的生物工程和空間科學以及社會與人文科學等多項學科在全球的排名都很靠前。約翰·霍普金斯醫院作為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教學研究單位,該醫院也不出所料,已經連續21年被評為全美最佳醫院。
  • 施一公:曾放狠話,打造西湖大學,5年超過清華,結局怎樣
    一說起清華北大,大家可謂是熟悉至極。它們作為中國的頂尖學府,甚至在世界上排名也很靠前,很多的學生都想考入這兩座學府,把他們作為學習的動力和目標。施一公曾擔任清華的副校長職位,在他辭去副校長職位後,便立下豪言要5年內建起超過清華大學的西湖大學,並且還得到了商業家200億的投資,到現在過了很多年,施一公的豪言是否實現了呢。清華副校長施一公清華大學的誕生和清代有著莫大的淵源。
  • 施一公院士的妻子有多厲害?
    施一公院士的名字火遍大江南北是在2018年,因為2018年是西湖大學正式成立的時間,而締造西湖大學的主要人物之一兩個人雖然呆在清華的學習時間有重疊,但他們二人在清華就讀期間卻並沒有相識,相識都沒有,又怎麼可能會在這個期間釀生出愛情呢? 02趙仁濱女士真的超級厲害 自古就有「佳人配英雄」的說法,施一公院士是何等人也?那麼在正常的情況下,他所選擇的另一半自然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 81%清華出國留學生不回來了?施一公:我們的學生很現實
    2020年年初,代表我國教育最高水平的清華大學發布了一則關於學生未來就業發展的報告,報告中顯示,從清華走出的留學生中,有81%的人在去往美國或者是其他發達國家之後,便選擇留在了那裡不再回來。而之後有人通過查閱相關數據發現,這並不是特例,早在很久以前,清華北大等高等學府就呈現出這樣的狀況了。
  • 2018世界大學排名出爐,北大清華斷崖下跌,美國大學佔半壁江山
    中國最好的兩所大學清華北大遭遇斷崖式下跌,北大從去年的54名跌至92名,清華大學從去年的65名下降到98名,眼看都要跌出前100名。這兩所讓無數國內學生高山敬仰,只有尖子生才能進的名校,竟然眼看著就快要跌出世界排名前100了?而中國除了北大和清華,其他大學的排名則更加「慘不忍睹」。
  • 清華副校長施一公的妻子有多牛?86年高考狀元、上市公司大股東
    提起來清華副校長施一公,想必大家不會陌生,施一公當年放棄國外優越的條件,全職回到清華工作,僅這一點就贏得了無數人的欽佩,在清華大學任教期間,他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幾年時間就從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升到了清華大學副校長,所以他的學術能力、管理能力由此可見並不一般。
  • 上海生科院舉行2011年研究生畢業典禮
    辛勞的汗水伴著開心的笑臉,在家人、朋友的陪伴下,6月17日,在生科大樓二樓報告廳,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140多名畢業生參加了這次難忘的畢業典禮。上海生科院學位評定委員會領導、上海生科院學位委員會成員、各所導師代表、教育管理幹部等出席了此次典禮。在莊嚴的國歌聲中,上海生科院2011年研究生畢業典禮拉開序幕。
  • 這所大學聘請施一公任校長,揚言5年趕超清華北大,如今怎樣了?
    但是在前幾年,卻有一所新起的院校揚言要在5年之內超過清華和北大這兩所百年院校,相信很多人早有所耳聞,這所新起的院校正是西湖院校。 西湖院校的首任校長名叫施一公,1967年5月5日出生於河南省鄭州市,說起來他與清華還有著極深的淵源,1985年施一公考入清華大學,本科畢業後前往了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留學,並獲得了博士學位。
  • 丘成桐怒斥2020丘賽清華排名:一流大學的數學人才該怎麼培養?
    2018 年 5 月,清華大學增設「丘成桐數學英才班」。「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由丘成桐教授在 2010 年發起,面向中國大陸、香港及臺灣地區高校在校大學生開展。2018 年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北京大學包攬了全部金牌,相比之下,清華大學的成績則稍顯平淡。
  • 國家人才施一公,被稱為「第二個錢學森」的男人
    而2008年,在全球生物科學界屢獲國際科技大獎的我國生物結構學頂級專家施一公教授書香門第育才俊,聰慧過人的施一公被保送清華施一公的爺爺叫施平,是早年畢業於南京金陵大學的一名知識分子,而施一公的父親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母親則畢業於北京礦業大學,都是上個世紀50年代的大學生。
  • 5年前,施一公喊出西湖大學五年超清北的口號,現如今怎麼樣了?
    諾貝爾是世界上的頂級獎項,每次諾貝爾頒發獎項後,都會引起國內媒體探討:中美大學之間的差距到底在哪。我國近些年對於文化教育越來越重視,一直想拉近與美國的差距,甚至很多學校開始模仿美國著名的大學的教育制度,就比如今天我們要講的這所西湖大學。
  • 81%的清華留學生選擇定居國外,施一公:我們的學生都很「聰明」
    2020年初,清華大學公布了一則數據:在清華出國留學的學生中,畢業選擇回國的人只有19%,也就是說有81%的清華留學生選擇了在國外定居,不再回國。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比例,據2019年清華公布的出國留學比例來看,2019年清華大學出國深造的研究生佔比8.4%,本科生佔比24.6%。這也就是說,清華每培養5個學生,就有一個學生選擇了「逃離」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