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青瓷|硬核!世界各博物館藏龍泉窯瓷器薈萃

2021-01-14 騰訊網

1991年,遂寧市金魚村發現一處大型宋瓷窖藏,經清理髮掘,出土瓷器985件,其中有一批極為珍貴的南宋龍泉窯瓷器,堪稱國寶。

南宋龍泉窯青釉盤口弦紋瓷瓶 四川宋瓷博物館

南宋龍泉窯青釉琮式瓷瓶 四川宋瓷博物館

南宋龍泉窯青釉荷葉形蓋瓷罐 四川宋瓷博物館

實際上,國內許多地方的博物館都收藏有龍泉窯瓷器,可見當時的生產規模多麼龐大。

南宋龍泉窯堆塑蟠龍蓮瓣紋蓋罐 上海博物館

南宋龍泉窯蟠龍瓶 溫州博物館

元龍泉窯梅子青釉雙耳帶環瓷瓶 四川博物院

實際上,龍泉窯的瓷器也一直受到宮廷的關注,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都有為數不少的龍泉窯瓷器收藏,可以說,在龍泉窯的收藏方面,兩岸故宮的藏品相映生輝。

宋龍泉窯青釉琮式瓶 故宮博物院

宋龍泉窯青釉琮式瓶 臺北故宮

明龍泉窯青釉刻花石榴式尊 故宮博物院

明龍泉窯青釉刻花石榴式尊 臺北故宮

龍泉窯自宋朝開始成為一代名窯後,生產的瓷器不僅在國內銷售,更遠銷亞洲、歐洲甚至澳洲、非洲各國和地區。如今,在日本、英國、美國等多個國家的博物館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到來自中國的龍泉窯青瓷。

元龍泉窯刻花菱口大盤 託普卡帕宮

託普卡帕宮是位處土耳其伊斯坦堡的一座皇宮,自1465年至1853年一直都是奧斯曼帝國蘇丹在城內的官邸及主要居所,1924年之後變成帝國時代的博物館。託普卡帕宮博物館收藏有不少元代的龍泉窯瓷器珍品,見證了元朝時期與西亞地區的密切聯繫。

元龍泉窯露胎龍紋大盤 託普卡帕宮

龍泉窯雲龍紋折沿大盤 託普卡帕宮

元龍泉窯纏枝牡丹紋獸耳銜環瓶 託普卡帕宮

在我們的鄰國——日本,我們可以看到大量龍泉青瓷,這源於日本人當年對中國文化的敬慕之心。

南宋龍泉窯鬲式爐 東京富士美術館

早在隋唐時期,日本人對中國的先進位度、文化等十分憧憬。因此也喜歡追求來自中國的各類器物,中國的瓷器自然也不例外。

南宋龍泉窯琮式瓶 東京富士美術館

作為宋元時期的名窯,龍泉窯瓷器自然也成為了他們熱衷於收藏的器物。因此在日本,主要的博物館、大財團、寺廟以及古玩商都熱衷於收藏龍泉窯的精品青瓷。

南宋龍泉窯青瓷鳳耳瓶 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

元龍泉窯點褐彩玉壺春瓶 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

對於日本人而言,龍泉窯青瓷不僅僅是先進中國文化的代表,同時也與他們所崇尚的禪宗相契合。

南宋龍泉窯青釉花口碗 東京國立博物館

自鎌倉時代禪宗思想從中國傳入後,這種思想逐漸形成了特有的思想體系,並貫穿到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南宋龍泉窯鬲式爐 出光美術館

南宋龍泉窯弦紋貫耳瓶 出光美術館

龍泉青瓷整體風格含蓄靜謐,造型端莊簡樸、線條流暢、色澤純淨澄澈,與禪宗所倡導的寧靜、簡約、自然三種美學相合,自然也就成為了禪意之美的代名詞。

南宋龍泉窯青瓷鳳耳瓶 日本白鶴美術館

而在歐美國家,龍泉窯的美麗則源於他們對東方神秘古國的好奇,與對精美瓷器的嚮往。當西方人第一次見到來自中國的精美瓷器時,驚訝於東方的器物竟能燒得如此精美。由於他們對中國瓷器的熱愛,瓷器自然也就成了中國對歐洲貿易中的大宗商品。

南宋龍泉窯簋式爐 大英博物館

關於歐洲的龍泉青瓷,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當歐洲人第一次見到來自中國的龍泉瓷器時,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形容這種瓷器的釉色。當時正好有一部上映的歌劇,裡面的男主雪拉同身上穿的衣服顏色與龍泉青瓷的色彩剛好相同,而兩者都被法國人乃至歐洲人所喜愛,因此人們就用「雪拉同」來稱呼龍泉青瓷。

南宋龍泉窯青釉弦紋長頸盤口瓶 大維德基金會

元龍泉窯梅瓶 大維德基金會

而在記錄著中國與西方瓷器貿易往來的《葡萄牙王國記述》中,歐洲人將龍泉青瓷稱為「是人們所發明的最美麗的東西,看起來要比所有的金、銀或水晶都更可愛」。可見他們對龍泉青瓷的珍愛程度。

南宋龍泉窯堆塑螭龍五管瓶 英國阿什莫林博物館

如今,在美國的各大博物館中,我們也經常能看到龍泉青瓷的身影,這些精美的瓷器不但見證了當年世界各國人民對這些瓷器的狂熱,也說明了龍泉窯的瓷器在世界各地扮演了中國文化宣傳大使的角色。

元龍泉窯洗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明初龍泉窯刻花卉紋大盤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元龍泉窯貼花卉紋尊 底特律美術館

元龍泉窯貼花卉紋尊 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

元龍泉窯戲珠龍紋折沿盤 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

元龍泉窯戲珠龍紋折沿盤 波士頓藝術博物館

元龍泉窯露胎人物紋梅瓶 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博物館

從這些國內外博物館的龍泉瓷器中,我們不僅能看到當時龍泉青瓷的興盛,同時也能看到中外商貿與文化交往的繁榮昌盛。這也正是一個大國應有的國家氣度。

來源:老窯

相關焦點

  • 從茶、香、文房、陳設之器,看龍泉青瓷在宋元明時期的發展
    3月28日,「青峰拾翠——龍泉青瓷收藏展」在嘉興博物館三樓禾緣展廳開幕,「澎湃新聞·古代藝術」(www.thepaper.cn)從嘉興博物館獲悉,此次展覽通過「茶藝之器」、「香道之器」、「陳設之器」、「文房之器」四個單元,選取了4位民間藏家收藏的100件龍泉窯青瓷,其中「茶藝之器」展品40件,「香道之器」展品19件,「陳設之器」展品20件
  • 宋人追求極致釉色之美的瓷器-南宋粉青釉
    粉青釉色首創於南宋龍泉窯,粉青釉創燒之初就風行一時,風靡了1000多年,成為龍泉青釉瓷器的代表而經久不衰。南宋龍泉窯粉青釉折沿洗南宋龍泉窯粉青釉折沿洗洗口呈圓形板沿,腹較深,坦底。內外施青釉,光素無紋。龍泉窯是中國青瓷史上的瑰寶,自宋代一經興起,就憑藉其肥美的釉汁和優雅的形態稱絕於世。
  • 其實它們屬於青瓷
    青瓷,一直以來都是古代瓷器中最名貴的瓷器之一,早在商周時期就出現了原始青瓷,三國兩晉南北朝後,南方和北方所燒青瓷開始各具特色。我國歷代所稱的縹瓷、千峰翠色、艾色、翠青、粉青等瓷,都是指這種瓷器。唐代越窯、宋代官窯、汝窯、龍泉窯、耀州窯等,都屬於青瓷系統。有「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之美稱。
  • 元明龍泉窯大盤辨偽——與窯址標本比對!
    龍泉青瓷在歷史上一直備受青睞。明弘治年間龍泉青瓷傳入歐洲上流社會,羅馬主教將一件珍貴的龍泉青瓷贈送給英國牛津大學。該青瓷器當時被稱為「華爾哈姆(Warham)碗」。其後歐洲對這種青色瓷器的需求愈增,16世紀歐洲人取得遠東貿易的壟斷,中國瓷器更是大量流入歐洲市場。
  • 瓷器中的貴族,元代青花瓷器!其實元代除了青花外還有這些品種!
    重要的瓷窯廠有浙江龍泉系窯,盛產青瓷器。初以溫州為出口港,後經松溪,順閩江,以福州為出口港。福建窯廠亦多,生產福建青瓷及青白瓷。其中建陽窯產烏金釉茶盌,福清窯產青瓷及烏金釉兩種,光澤茅店窯產黑釉茶盌;德化窯產白瓷。此外,連江、浦口及泉州的同安窯均產福建青瓷器。福建一地的產品,分別集中於福州、泉州兩齣口港,其中連江窯的產品可直接出海。
  • 中西文化的碰撞與融合,當插畫藝術遇上龍泉青瓷!太驚豔了!
    02 龍泉青瓷行業協會會長 陳愛明 010 龍泉青瓷新秀楊盛侃
  • 北宋鄧窯魚水菊瓣紋青瓷釉碗
    圖1 北宋晚期鄧窯魚水菊瓣紋青瓷釉碗正背面  圖2 北宋鄧窯素六分區青瓷碗  圖3 北宋晚期蓮瓣小碗殘片  ■河南鄧州 許滿貴  據南宋葉寘《坦齋筆衡》、南宋顧文薦《負暄雜錄》載:「本朝以定州白磁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窯器。故河北、唐、鄧、耀州悉有之,汝窯為魁。江南則處州龍泉窯,質頗粗厚。
  • 博物館裡價值連城的歷代瓷器,讓人大開眼界!
    這裡收集了部分中國歷代瓷器名品――青瓷、白瓷、黑瓷、釉裡紅、窯變、油滴、玳瑁、粉彩、法琅彩、墨彩、青花、黃釉等等……精美的圖片和經典的賞析短文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這些瓷器的精與美之所在。
  • 世界上:收藏中國元青花最著名的兩個博物館
    蒙古人1220年將之夷為平地,建立蒙古帝國附屬伊爾汗國,瓷器是中國皇帝的贈禮。阿爾達比勒博物館是迄今為止伊朗收藏中國瓷器最多的博物館。其中百餘件瓷器多為明清兩代青花瓷,器形中等偏大。另外,還收藏有28件元青花瓷器,是世界上保存傳世、完好元青花的第二大收藏國。
  • 一周觀展指南|京滬瓷器特展多,江南扇面涼風至
    炎炎夏日,京滬兩地紛紛開啟了關於瓷器的大展,「龍泉青瓷」、「空白期瓷器」、「明德化瓷器」等,望觀眾感受瓷器的魅力。而在江南、蘇杭等地則接連推出了「明清扇面展」、「扇與江南雅文化」等,為酷暑帶來一絲涼風。此外,北京故宮的「良渚與古代中國——玉器顯示的五千年文明」,敦煌的「吐蕃文明展」,深圳的「國漫展」也都吸引著藝術愛好者的目光。
  • 梅紅玲青瓷藝術特色:造形清雅 釉色翠青如玉
    2020-12-14 14:13:13 來源: 海外網 舉報   梅紅玲,浙江龍泉人
  • 大師佳構+瓷器經典+全球首創大理國夜場,雲南典藏秋拍上硬菜
    參閱:天津博物館精品系列圖集《天津博物館藏瓷》185 頁。說明:明代正統,景泰,天順三朝歷時近三十年,正值景德鎮御窯廠生產低落的時期,迄今還未發現署有確切記年款識的官窯瓷器,被稱為明代陶瓷史上的空白期。
  • 龍泉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浙東四先生」之一!
    所制之器名「哥窯」,產品以青瓷為主。當時就行銷全國,遠銷高麗、日本、東南亞、印度和西亞、埃及、歐洲,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章生二:章生二,章生一之弟,作品繼承龍泉青瓷傳統風絡,因有發展,著色蔥翠,創造了梅子青、粉青、 白胎厚釉,光澤柔和、滋潤如玉、扣之如磬,極耐磨弄,其精品皆是呈宮廷。因其為弟,所制之器名「弟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