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紅玲,浙江龍泉人,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會員,全國古陶瓷專業委員會委員。浙江麗水市第二屆人大代表,浙江省女企業家協會理事。
自參加工作以來,梅紅玲潛心青瓷新產品的研究、開發和製作。努力提高創作設計水平,積極參加相關學術研討會和各類全國性會展,與其他門類的陶瓷同行切磋技藝,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涵養。經過近20年的努力,梅紅玲設計製作的產品與陶瓷作品深受專家的好評和消費者喜愛。
1998年初出茅廬的梅紅玲即獲第六屆全國陶瓷藝術創新評比三等獎。此後分別獲得第七屆全國陶瓷評比作品《牡丹》餐具獲一等獎、作品《自然》獲三等獎。作品《飛來峰十八羅漢》推薦在中南海紫光閣陳設、作品《故鄉的雲》獲第三屆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獲中國工藝美術金獎。作品《春色》獲2002杭州民間手工藝品展金獎、作品《孔子》獲2002杭州民間手工藝品銀獎。作品《彩雲歸》獲第三屆中國工藝美術銅獎、作品《青釉鬥笠碗》和作品《秋水碧連天》分別獲第一屆中國陶瓷藝術展銅獎、作品《大漠秋思》獲首屆杭州民間手工藝品展銀獎。
2004年被共青團中央辦公廳授予「全國鄉村青年民間工藝能手」稱號。2005年作品《哥窯關公》在杭州西湖博覽會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獲「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優秀作品獎。2006年作品《寒梅》入選(中國杭州)國際休閒產業博覽會、民間藝人節優秀作品展演。2007年作品《風和小魚》在中國收藏家喜愛的藝術大師和精英評選中獲得金獎。2007年作品《青瓷魂》獲「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銀獎。
在中國瓷界,梅紅玲以「痴迷、大膽、堅韌」的特點讓人印象深刻,也因35歲就被評為省級工藝美術大師而讓同行稱羨。梅紅玲早期的作品更多地是在生活器皿領域進行模仿創新。在確定主攻方向後,梅紅玲展現出大膽個性。在創作時「辯證性繼承,創造性轉化,開拓性發展」,作品以造形清雅、釉色翠青如玉、聲音如磬而被稱譽。但青瓷的本質是一種藝術,因而藝術之美才是它的靈魂。自1997年開始,梅紅玲把主要精力用於藝術創作並且以人物作為主創領域。她創作的《南海觀音像》身姿飄逸、面相慈祥,《孔子》溫而厲、威而不猛,《周恩來》神態自然、略帶微笑,每一尊都十分地生動,形神兼備。十年磨劍,進入新世紀,梅紅玲進入藝術收穫期。2001年,梅紅玲創作的《故鄉的雲》榮獲了第三屆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展金獎。2002年(杭州)國際民間手工藝品展覽會上,她創作的青瓷作品《春色》被評委會授於金獎。
龍泉窯在南宋時燒制出了晶瑩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標誌著龍泉青瓷達到了一個顛峰,此後在藝術上超越南宋成為一代代成泉青瓷藝人的夢想。2008年,梅紅玲成功燒制出青瓷「鳥巢」作品,就技藝而言,梅紅玲也達到了藝術創作的第一個高峰。她認為,要超越青瓷藝術,要從人文內涵上突破。梅紅玲不斷創新求索,提升人文內涵,向國學和美術、書法大師學習,因此,梅紅玲經常帶著自已作品,天南地北、國內國外地去跟名家們對話,通過這些對話,梅紅玲在不斷完善自已的同時,作品的韻味也益發深邃。(文/梅戈 圖/梅紅玲)
責編:葉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