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文物|唐·青釉鳳首龍柄壺

2020-12-06 文旅中國

青釉鳳首龍柄壺,通高41.3釐米,口徑19.3釐米,足徑10.2釐米。

文物鑑賞

唐青釉鳳首龍柄壺通體青釉,紋飾新穎,造型奇特,盤口形、細頸,斜溜肩,腹部自上而下逐漸圓鼓,下腹緩收,圈足呈喇叭形;壺蓋與壺口吻合成鳳頭狀,鳳的嘴下啄,鳳頭扣住壺的口沿上,使得壺整體頗似一隻挺立的鳳鳥;在鳳頭的後側,從口沿順肩而下至底部,壺柄塑成一條直立的蟠龍,龍口銜住口沿,作窺視探飲狀,前肢撐於壺肩部,後肢立於喇叭形底座上;壺體以塑貼和刻畫技法裝飾;腹部塑貼主體紋飾兩層,上層為6個聯珠紋圓形開光,圈內有胡人舞蹈紋,下層為寶相花6朵;口沿、頸、肩及脛部飾以聯珠紋、蓮瓣、卷葉或垂葉紋,各組紋飾間以弦紋相隔。其裝飾紋樣繁複,結構嚴謹,層次清晰,疏密有致,十分協調,富有美感。此壺釉質、釉層較為凝厚,青綠色中略泛有黃色,有玻璃質感,光滑圓潤,帶有北朝以來北方青瓷的遺風,為唐代青瓷中的典型器物。從造型、紋飾、釉色等方面看,此壺具有以下兩個方面的特點:一是造型上,通過壺的頂端塑一鳳頭蓋和尖嘴流,合而成為一隻亭亭玉立的鳳鳥,而把柄又塑成龍形,繼承和發揚了中國傳統的龍鳳藝術,饒有神韻,栩栩如生,真是巧奪天工,匠心獨具;二是釉色,青綠中略泛黃色,具有一種古樸淳厚的玉質感。因此這件青瓷鳳頭龍柄壺,堪稱是唐代瓷器中的瑰寶。

六朝至唐代,我國與西亞各國文化交流頻繁,波斯的一種鳥首壺傳到我國,影響所及,在唐代的青瓷、白瓷及三彩釉陶中出現了鳳首壺,其中以這件青釉鳳首龍柄壺最為精美。此壺既吸取了波斯薩珊王朝(226-642年)金銀器造型的特點,又融入了我國傳統的龍鳳裝飾藝術,集塑貼、模印、刻花、劃花等裝飾技法於一體,體現了唐代制瓷工匠的高超技藝。

文化寓意

唐青釉鳳首龍柄壺通過聯珠紋的裝飾,使人聯想到波斯薩珊王朝各種金銀工藝常用的圖案,體現了唐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繁榮景象。唐青釉鳳首龍柄壺腹身模印力士像,下腹塑寶相蓮花,體現了六朝以來的佛學氣息。

文物價值

2013年8月19日,唐青釉鳳首龍柄壺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唐青釉鳳首龍柄壺既吸取了波斯薩珊王朝(226~642年)金銀器造型的特點,又融入了中國傳統的龍鳳裝飾藝術,集塑貼、刻花、模印、劃花等裝飾技法於一體,體現了唐代制瓷工匠的高超技藝。

社會評價

收藏家、古董鑑賞家馬未都《瓷之紋=Patterns on porcelain》:著名的故宮博物院藏品唐朝青釉鳳首龍柄壺,借鑑西域金銀器風格,腹身模印力士像,下腹塑寶相蓮花,流露出六朝以來的佛學氣息,而龍柄鳳首結合優雅,充滿了異域風韻。

原首都博物館館長馬希桂《古瓷器》:釉色淡青微黃,造型優美華麗,是唐代初期青瓷中的優秀作品。

責編:李曉霞

相關焦點

  • 霽藍釉天球瓶
    林久兄知我愛好收藏,從自己的藏品中,挑選了一隻「霽藍釉天球瓶」送給我(附照片)。我很喜歡此瓶獨特的造型和釉彩,多年來,我尋遍各地的文物商店(地攤),想給這隻瓶子配一隻同款的,以形成一對,但「踏破鐵鞋無覓處」,始終未能如願。我的這隻天球瓶高28cm、口徑5.8cm、足徑9cm,直頸豐肩,圓腹圈足,造型端莊,胎體堅緻,通體滿施霽藍釉,釉色純正肥潤,明亮奪目,工藝精湛。
  • 哥釉以及仿哥釉的工藝和裝飾特點
    哥窯的器型有各種樣式的瓶、爐、洗、盤、碗等;胎質有瓷胎、沙胎之分;胎色有黑灰、深灰、淺黃等幾種色調;釉色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黃各種顏色。在古代文獻上記載哥窯瓷有「紫口鐵足」的特徵。「鐵線」是在燒制瓷器時,因為釉層厚而出現大的裂紋,這是哥窯瓷的特徵。明朝曹昭在《格古要論》中記載了哥窯的特徵:「黑胎厚釉,醬口鐵足。釉面上有大小開片。」
  • 唐陵石刻被「洗澡美白」? 文物部門:虛假信息
    照片張冠李戴,實為戶外石刻保存的自然狀況,未進行過任何人為清洗  唐陵石刻又被「洗澡」?5日一個關於唐陵石人石馬被「洗澡」的帖子引起關注,並很快在社交媒體傳開。就在大家質疑文物部門的做法時,昨日,唐陵管理部門鹹陽市文物局在其官網發帖,稱唐陵石刻被「洗澡」為虛假信息,並表示此信息已對文物部門工作造成不良影響。
  • 如果你手上的釉裡紅有這些特徵,請慎重!專家說可能是假的
    釉裡紅系用銅紅料在瓷胎上繪畫,施透明釉後在高溫中一次燒成。其紅色用銅紅料在釉下,故屬釉下彩。釉裡紅瓷器燒造時需要一種環境,專業術語叫「氣氛」,瓷器都是在某種氣!氛中燒成的。一般來說氣氛就是兩種:一種是氧化,一種是還原。簡單來說,就是爐子開著火門,有充分的氧氣進去,就叫氧化氣氛。而關著窯門,悶著火,就稱為還原氣氛。
  • 唐陵石刻保護調查:石刻文物保存現狀堪憂
    原標題:唐陵石刻保護調查:石刻文物保存現狀堪憂   唐代石刻是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重要寶庫之一。而唐獻陵的石虎、石犀,昭陵的六駿,順陵的走獅、天鹿,乾陵的蹲獅、翼馬等,又是唐代石刻作品中被視作中國古典雕刻的典範,是中國陵墓石刻的一個高峰。作為「三百裡唐代石刻露天博物館」,唐十八陵石刻有著極高的歷史和考古價值。
  • 茶葉末釉是我國古代鐵結晶中重要的品種
    茶葉末釉是我國古代鐵結晶中重要的品種 茶葉末釉是我國古代鐵結晶中重要的品種之一,屬高溫黃釉,釉呈失透的黃綠色,在暗綠的底色上閃出猶如茶葉細末的黃褐色細點,釉色黃綠摻雜似茶葉細末,綠者稱茶,黃者稱末,古樸雅致。
  • 原來,每件文物都可以是一張絕美色卡!
    微博用戶@芊眠小楓的繞線滴膠作品這樣看來,感覺文物在生活中的實用性又增加了呢~跟隨《千裡江山圖》這樣的優秀先例,小編選取了部分故宮博物院的藏品,在它們之間析出了幾款色卡,如此一來,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不會配色啦!
  • 「釉」惑|明代的幾種特殊釉面
    明洪武 釉裡紅折枝牡丹紋蓮花瓣式盤洪武釉裡紅、青花瓷器的釉面呈青白色,白中微閃青,釉稍厚、肥潤,柔和悅目,釉厚處顯乳白,其最突出的一大特點就是釉面縮釉現象嚴重。宣德紅釉的「蝦青」與「燈草口」故宮博物院舊藏的幾件永樂紅釉器是宮廷用器,是當時御窯廠經過嚴格挑選後的進貢之物,故宮幾代人經過對比研究發現,永樂紅釉呈色純正、鮮豔,猶如初凝的雞血紅,因而有永樂「鮮紅」之稱。
  • 銅紅釉彩瓷再出精品——《東方如意尊》
    長沙銅官窯——世界銅紅釉彩陶瓷發源地長沙銅官窯,始於初唐,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銅紅釉彩和釉下多彩陶瓷發源地,享有「中華彩瓷第一窯」之美譽。唐代長沙銅官窯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重要裡程碑意義的窯場。
  • 清 雍正 仿官釉粉青荸薺瓶
    雍正仿官釉、仿哥釉、仿汝、仿鈞釉都很成功,其中仿官釉有時能做到以假亂真。今天介紹朋友的一件藏品——雍正仿官釉荸薺瓶。附圖雍正仿官釉有無款和有款兩種。雖然仿官釉可以做到以假亂真,但是這件不會亂真,這個器型宋代沒有。據唐英的《陶成紀事》記載:「一仿鐵骨大觀釉,有月白、粉青、大綠等三種」。也就是說雍正把仿宋官放在第一位。
  • 清仿哥釉獸耳罐
    清仿哥釉獸耳罐 清仿哥釉獸耳罐 尺寸:口徑3.5cm、高15.5cm 品相:口兩衝,一條延伸至底部
  • 這幾天,寧強因「文物」火了!
    剛剛過去的這幾天 寧強因「文物」燃爆網絡當你在網絡各平臺搜索「寧強」時 會發現所有的新聞焦點聚集在「文物」上 是什麼讓媒體如此關注呢?
  • 雲臺山茶旅集團茶旅人風採——唐青
    唐青,湖南東安縣人,1986年生人;2018年5月6日入職雲臺山茶旅集團,集團0843號服務員;現任雲臺山茶旅集團茶旅通用航空公司總經理。 唐青屬於有十多年通航工作經驗的 2018年11月,正緊鑼密鼓組建公司時,一項新的任務擺在了唐青的面前:要在短時間內編制好包括運行、管理、維修和維護、飛行等5本厚厚的工作手冊。時間緊、任務重,唐青和兩位同事為趕進度,通宵達旦已成家常便飯;每當東方露出魚肚白,他們才發現,又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幾易其稿,編制好的手冊,最終獲得了上級檢查組的一致首肯。
  • 全國文物腐蝕率超50% 揭秘文物腐蝕的結與解
    原標題:館藏文物之痛:文物腐蝕的結與解   近日,一個關於全國館藏文物腐蝕率超50%的數據,引發公眾對館藏文物安全的關注。   這組數據從何而來?包含怎樣的內容?折射出我國館藏文物保護的哪些問題?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文物局和相關單位及專家學者。
  • 明、清官窯仿哥釉器賞析
    明宣德 仿哥釉碗高10.6cm,口徑20.7cm,足徑7.6cm碗敞口,深弧腹,圈足較高。通體及足內均施仿哥釉,釉色灰青,釉層開片,釉面略泛橘皮紋。足內有青花雙圈「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此碗內壁開片紋較大,外壁次之,碗心及足內片紋細碎,較好地模仿了宋哥窯瓷器釉面開片的特徵。
  • 考古研究成果證實:高溫釉上彩是長沙窯彩瓷主流工藝
    (資料圖片) 張興國 攝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陳沐 長沙窯是唐代南方重要的、規模甚大的青瓷窯場,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參與者,其釉下彩工藝被業內專家譽為「陶瓷史上的裡程碑」。 不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顛覆了這一結論。6月29日,《中國文物報》刊登了該所副研究員張興國、館員邱玥的研究論文《釉上還是釉下?
  • 沉睡海底千年的「黑石號」文物,展開唐代海上絲路圖卷
    展覽掀起的熱度不僅僅在於,這是受全球疫情影響之後上海博物館本年度唯一保留下來的國際展覽項目,更在於展出的這批來自黑石號沉船、收藏於海外的珍貴唐代文物本身。  「黑石號」沉船承載著目前海外發現最精美、體量最大的一批唐代文物遺存,在印度尼西亞爪哇海域沉睡1100年之後,面世示人。其中來自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的168件/組黑石號珍品現身此次展覽,不少都是重量級、精品級文物。
  • 天青色、天藍色、梅子青、粉青到底都是什麼?其實它們屬於青瓷
    我國歷代所稱的縹瓷、千峰翠色、艾色、翠青、粉青等瓷,都是指這種瓷器。唐代越窯、宋代官窯、汝窯、龍泉窯、耀州窯等,都屬於青瓷系統。有「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之美稱。天藍釉是瓷器釉色名。一種高溫色釉。由「天青」演變而來,清康熙時創燒。釉色淺而發藍,似天藍色。粉青是一種釉色,青釉的品種之一。
  • 190餘件(套)中外文物讓你開眼界
    該展覽匯聚敘利亞、阿聯、巴基斯坦、柬埔寨、黎巴嫩、日本等6個國家的文博機構文物藏品,同時還有河北博物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南京博物院部分文物藏品同臺亮相,對比展示。  展覽最先登場的文物有敘利亞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藏約公元前9200—前8800年的黑石殘件、女性石雕像等,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約公元前6000年—前5000年陶面具等,都向人們訴說著漫長歷史長河中,亞洲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流域、印度河和恆河流域、黃河和長江流域的人們如何點亮文明的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