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網北京10月7日訊 記者蔡巖紅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透露,9月24-10月5日在南非約翰尼斯堡召開的第17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 CoP 17)締約方大會上,所有183個締約方一致通過決議,承諾消除非法網絡野生動物犯罪。
    據悉,打擊網絡野生動物犯罪提案由肯亞提出,獲得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全體183個締約方的一致支持。決議要求各締約方採取多種措施來切實制止網絡犯罪,並將各國政府、執法人員和網際網路科技公司聯合起來,擔負拯救野生動物的共同使命。
    在CITES締約方大會上批准的決議,政府可採取以下舉措:開展執法行動並共享執法行動的最佳實踐,包括同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協作來建立調查指南;確保政府擁有最強有力的適用法律,並鼓勵秘書處、政府同網際網路市場以及社交媒體平臺增進交流以應對網絡野生動物犯罪;此外,號召建立網絡野生動物犯罪研討會,涵蓋製品國、消費國,以及大型網際網路公司、擁有專家、律師和相關人才的非政府組織,以在下一屆締約方大會上繼續推進此問題。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全球網絡野生動物犯罪項目主管McCrea-Steele說,通過行使更有效的執法、加強同商業領域的交流、以及強有力的立法支持,此決議將會帶來更有效的反對網絡野生動物犯罪的行動,消除此類的犯罪。
    目前,非法網絡野生動物貿易嚴重威脅野生動物生存。中國在打擊網絡貿易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據了解,在此次CITES締約國大會期間,IFAW還與中國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TRAFFIC)、騰訊、eBay共同主辦了「打擊網絡野生動物犯罪」為主題的邊會,並向世界分享了國際和國內網際網路企業打擊網絡野生動物貿易的策略和經驗。
    野生動物網絡貿易是一個巨大、很難監控的產業。IFAW曾在2014年發布的《死生盡予奪:揭露在線野生動物貿易》報告中披露,在短短6周內,16個國家的280個在線市場同時在售超過30000件動物製品或動物活體,調查者發現了9482條有關瀕危動物和野生動物製品的廣告,預估價值不低於1000萬美元。其中象牙和疑似象牙約佔在線廣告的三分之一。「網絡野生動物犯罪對大象、犀牛、爬行動物和鳥類等瀕危動物造成了嚴重威脅。」IFAW全球網絡野生動物犯罪項目主管Tania McCrea-Steele在邊會上表示,非洲象的數量降至歷史新低,遭到偷獵的犀牛數以千計,且近三年來盜獵數量不斷攀升。在這樣一個時期,企業、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必須聯合起來,共同遏制事態惡化。這樣的合作形式才能讓全方位地打擊網絡野生動物犯罪成為可能。
    2015年5月,騰訊公司與大自然保護協會(TNC)和IFAW共同發起了「企鵝愛地球」項目,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TRAFFIC)也隨後加入此項目。該項目旨在向微信等平臺上的用戶傳播動物保護知識,給非法野生動物貿易貼上恥辱的標籤;此外,騰訊還定期刪除微信和QQ上發布的違禁野生動物製品內容,並且協助執法。
    中國國家瀕管辦常務副主任孟憲林博士認為,網絡非法交易瀕危野生動植物問題是全球各國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需要每個國家和相關保護機構組織、企業都要給予高度重視,並付諸於實際行動,加強相互間的溝通協作,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減少和消除相關交易信息和活動,為全球瀕危物種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