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多重耐藥性非結核分枝桿菌可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2021-02-13 測序中國


囊性纖維化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不具有傳染性。但囊性纖維化的一種嚴重併發症——由多重耐藥性膿腫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abscessus)引起的肺部感染,似乎可以直接或者間接地在人與人之間傳播,而不是從環境中獲得。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對來自517個囊性纖維化患者的約1100個膿腫分枝桿菌分離物進行測序,使用比較基因組學和系統發育學來追蹤分離物的來源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分析結果表明,M. abscessus通常藉助於懸浮顆粒,或者附著於物體表面,例如衣服、皮膚和頭髮,在個人之間傳播,這項研究近期在線發表在《Science》上。

在接下來的細胞系和小鼠模型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了M.abscessus毒力增強的證據。基於這些結果,他們著手尋找這類微生物的潛在藥物靶點,並提出感染控制方案。

文章共同通訊作者、維康基金會桑格研究所的Julian Parkhill說,「我們現在知道了這類感染是如何擴散的,可以採取行動應對了。我們的研究也在幫助宣傳感染控制政策,並且提供監控這些政策有效性的方法。」

與分枝桿菌屬中的其他微生物不同,M.abscessus 與結核病感染無關,但它導致囊性纖維化患者和其他肺部炎症患者發生非常嚴重的肺部感染,進而導致危險的肺損傷。

為了了解囊性纖維化患者感染的潛在來源和傳播,研究人員對來自英國診所的517名患者的1080個膿腫分枝桿菌進行全基因組測序。

利用這些測序數據,研究人員確定了M. abscessus的3個亞種:730個分離株是M. a. abscessus;256個分離株是M. a. massiliense;91個分離株是M. a. bolletii;還有3個分離株中存在多個M. abscessus亞種。

20世紀90年代及21世紀初對囊性纖維化患者中的M. abscessus 分離物的遺傳模式分析表明,該感染的微生物來源是土壤或水。而這項最新的測序成果表明,M. abscessus分離物之間存在遺傳上的關聯。

例如,研究小組分析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基因組序列,確實看到了一些分離株高度不同,似乎來源於環境,但除去混雜因素後,幾乎四分之三的分離株以人對人傳播的方式聚集。

參考文獻:Emergence and spread of ahuman-transmissible multidrug-resistant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um. DOI:10.1126/science.aaf8156du

- END -

點擊下方二維碼,關注 測序中國,回復以下【關鍵詞】獲取更多內容

回復【精準醫療】:聆聽各方專家觀點!

回復【從零學測序】: 查看測序中國《從零學測序》系列課程!

回復【臨床沙龍】:查看「基因檢測的臨床應用」沙龍演講!

測序中國 seq.cn
基因科技|精準醫療

相關焦點

  • 多篇文章聚焦結核分枝桿菌研究新進展!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報告,共同解讀科學家們近期在結核分枝桿菌研究上取得的新成果,與大家一起學習!【2】Science:揭示免疫系統靶向維生素B12途徑來中和結核桿菌機制doi:10.1126/science.aay0934全世界有將近18億人感染了結核分枝桿菌(Mtb),這是一種常見且偶而致命的細菌,它每年引起數百萬例結核病。這種細菌已經與人類進化了數千年,為了自身的利益,想出了從人類宿主那裡搶奪營養物質的方法。
  • 結核分枝桿菌全基因組測序的臨床價值
    許多研究已經解決了結核桿菌全基因組測序的問題,並且知道整個基因組的序列,而不僅僅是幾個片段,這就大大增加了分子流行病和接觸者追蹤的準確性。此外,一些問題如突變率、耐藥性、新藥物的靶點、結核分枝桿菌複合群的系統發育和進化演變已通過WGS闡明。儘管如此,WGS還不能解釋菌株之間的傳遞性差異,或者為什麼一些菌株比其他更有毒性或更容易出現多藥耐藥發展。
  • 洛哌丁胺對結核分枝桿菌、牛分枝桿菌和蒙脫石等有直接殺菌作用
    鹽酸洛哌丁胺是苯基哌啶衍生物,是高度親脂性的外周作用μ阿片受體激動劑,通常用於治療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急性和慢性腹瀉(Baker 2007;Regnard等。2011)。洛哌丁胺是一種有效的免疫調節劑。它減少的細胞內生長的結核分枝桿菌H37Rv的在人類和小鼠肺泡巨噬細胞在體外通過調節產生TNF-α和抗微生物肽的誘導自噬(Juárez等人。2016,2018)。
  • 【學術前沿】武漢大學章曉聯/殷雷發現結核分枝桿菌分泌的蛋白可...
    但是,來自結核分枝桿菌(M.tb)的巨噬細胞的細胞焦亡相關蛋白在很大程度上尚未開發。由結核分枝桿菌(M.tb)引起的結核病(TB),是全世界傳染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世界衛生組織報告說,2018年全世界約有1000萬新結核病病例,全球約四分之一的人口感染了結核分枝桿菌。
  • ...大學章曉聯/殷雷發現結核分枝桿菌分泌的蛋白可促進細胞焦亡作用
    【學術前沿】武漢大學章曉聯/殷雷發現結核分枝桿菌分泌的蛋白可促進細胞焦亡作用 2020-10-27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7名患者感染結核分枝桿菌 吳美娥診所被責令停業
    相關報導:在吳美娥診所治療過的患者感染的分枝桿菌從何來  溫州15病人疑因針灸感染初步鑑定為牛型結核桿菌  溫州15病人疑因針灸感染分支桿菌衛生部門介入  溫州網訊  永嘉甌北患者在診所治療後集中出現的感染事件引起社會關注。
  • 實時螢光PCR方法檢測結核分枝桿菌mRNA的研究
    深圳市職業病防治院  摘要:目的  建立檢測結核分枝桿菌mRNA表達水平的實時螢光PCR反應體系,快速鑑定結核分枝桿菌。 方法 設計合成結核分枝桿菌mRNA相應引物和探針,探針標記以JOE為報告基團,BHQ1為猝滅基團。優化反應條件,建立結核分枝桿菌mRNA的實時螢光PCR檢測方法。
  • 「胸科學術」結核分枝桿菌游離核酸檢測有效提高結核性胸膜炎的...
    該研究提出:結核分枝桿菌游離DNA檢測(cf-TB)與Xpert MTB/RIF和分枝桿菌培養相比,特異性保持不變的情況下診斷敏感性顯著提高,建議將cf-TB作為結核性胸膜炎診斷的一線檢查手段。結核性胸膜炎(Tuberculous pleurisy, TP)是最常見的肺外結核之一,也是胸腔積液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 時隔20年,非結核分枝桿菌病終於出指南了!
    非結核分枝桿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以下簡稱NTM,不是指除結核分枝桿菌以外的分枝桿菌,而是指除結核分枝桿菌複合群和麻風分枝桿菌以外一大類分枝桿菌的總稱。
  • 微生物所等在結核分枝桿菌異煙肼抗性相關潛伏蛋白研究中取得進展
    微生物所等在結核分枝桿菌異煙肼抗性相關潛伏蛋白研究中取得進展 來源:微生物研究所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12-03   今日/總瀏覽:2/2344
  • 研究分析耐藥結核分枝桿菌的傳染性和疾病進展風險
    研究分析耐藥結核分枝桿菌的傳染性和疾病進展風險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28 15:39:11 美國哈佛醫學院Megan Murray小組近日進行了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分析了耐藥結核分枝桿菌的傳染性和疾病進展風險
  • ...所揭示結核分枝桿菌表面蛋白招募泛素觸發宿主異體自噬的分子機制
    微生物所揭示結核分枝桿菌表面蛋白招募泛素觸發宿主異體自噬的分子機制 2019-05-06 微生物研究所 中 小】 語音播報   由結核分枝桿菌
  • Cell Systems | tRNA甲基化全局性控制細菌多重耐藥性
    在本文中,作者就詳細研究了tRNA中反向密碼子的甲基化對於細菌多重耐藥性的影響。     對於革蘭氏陰性菌來說,由於其雙重膜結構的原因天然對於很多藥物具有非常好的耐藥性。這是因為其膜結構在作為一個滲透膜的同時也錨定有很多外排泵,這些外排泵可以很快速的將藥物小分子泵出細菌體外,從而使得藥物無法再細菌體內達到足夠的濃度從而無法發揮作用。
  • 我國科學家新力作:從結構上揭示分枝桿菌能量代謝機制
    這種細菌與結核分枝桿菌存在著密切的親緣關係,而且是一種用於研究許多細菌物種的流行模型。這種詳細的結構揭示出電子如何在一種迄今為止觀察不到的過程中在細胞內傳遞。通常,在細胞呼吸期間,能量來源(糖、脂肪酸和胺基酸)的氧化與電子受體(氧氣、硫、硝酸鹽和硫酸鹽)的還原偶聯在一起,從中可獲得化學能來合成三磷酸腺苷(ATP)和驅動細胞反應。
  • 10餘患者感染分枝桿菌 永嘉吳美娥診所「病」在哪
    相關報導:溫州現疑似分枝桿菌聚集性感染 15位病人都針灸過多人疑因針灸感染分支桿菌 溫州永嘉怪病調查10餘患者感染分枝桿菌 永嘉吳美娥診所「病」在哪  溫州網訊 昨天下午,永嘉縣江北街道的吳美娥中醫針灸診所已被要求停止開展所有診療項目。
  • 苯達喹啉結合的分枝桿菌ATP合酶結構
    苯達喹啉結合的分枝桿菌ATP合酶結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2 19:24:51 加拿大兒童病醫院John L.
  • 中國科學家揭示分枝桿菌蛋白泛素化抑制免疫
    中國科學家揭示分枝桿菌蛋白泛素化抑制免疫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6 16:58:32 同濟大學醫學院戈寶學和上海科技大學饒子和研究組合作,揭示了宿主介導的分枝桿菌蛋白泛素化抑制免疫。
  • 張天宇小組實現一步法構建自主發光分枝桿菌—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廣州生物院
  • 新生入學,為什麼要做結核菌素實驗?
    為了加強學校結核病預防控制工作,有效防範學校結核病的傳播,確保廣大師生身體健康。根據國家衛生部發布的《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規範》,結核菌素實驗(PPD)規定為學校新生入學的必做檢查項目。 肺結核是一種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統傳染病,病灶主要發生在肺組織、氣管、支氣管及胸膜部位,也稱為「肺癆」。肺結核主要通過空氣傳播,人群普遍易感,當肺結核患者將含有結核分枝桿菌的微滴播散在空氣中,被他人吸入則可引起感染,各個年齡段皆可發病,學校人口密集,一旦發病,易引起流行性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