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宇小組實現一步法構建自主發光分枝桿菌—新聞—科學網

2020-12-06 科學網
中科院廣州生物院
張天宇小組實現一步法構建自主發光分枝桿菌

 

本報訊(記者朱漢斌 通訊員黃博純)記者3月16日從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獲悉,該院張天宇研究組構建了無抗性篩選標記的穩定自主發光的分枝桿菌。相關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

分枝桿菌引起的疾病如結核病、麻風病和布魯利壞死病,一直是在全球引起高致殘率和死亡率的疾病。多數致病性分枝桿菌生長緩慢,嚴重阻礙了對該類病原菌的研究和藥物、疫苗的研發。

張天宇研究組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成功構建了一種用於高效構建無抗性標記重組分枝桿菌的抗性表達盒,同時採取多種策略進行研究,最終實現了一步法構建自主發光分枝桿菌,包括結核分枝桿菌(實驗室標準株和多種臨床耐藥株)、卡介苗、海分枝桿菌和非致病的恥垢分枝桿菌等。這些自主發光分枝桿菌不僅無篩選標記,而且發光元件非常穩定。

據了解,該研究組已利用此類發光菌建立了高效、完整的抗結核藥物篩選評價平臺,同時與相關單位合作,篩選了4萬多個化合物並進行了不同階段的研究。目前已獲得近十個具有體內抗結核活性的化合物,並申請國家專利3項。

《中國科學報》 (2015-03-17 第4版 綜合)

相關焦點

  • 一步法構建高強度自主發光銅綠假單胞菌
  • 洛哌丁胺對結核分枝桿菌、牛分枝桿菌和蒙脫石等有直接殺菌作用
    此研究使用REMA測定法確定了洛哌丁胺對分枝桿菌種類的殺菌作用(圖 S1)。實驗者觀察到不同濃度的洛哌丁胺會抑制所有評估的分枝桿菌物種的生長。結核分枝桿菌H37Ra株和恥垢分枝桿菌是易受<100 μ克毫升-1,而牛分枝桿菌BCG和結核分枝terrae易受到<150 μ克毫升-1。
  • 我國科學家新力作:從結構上揭示分枝桿菌能量代謝機制
    這種細菌與結核分枝桿菌存在著密切的親緣關係,而且是一種用於研究許多細菌物種的流行模型。這種詳細的結構揭示出電子如何在一種迄今為止觀察不到的過程中在細胞內傳遞。在這項新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從恥垢分枝桿菌中提取出並純化了這種呼吸鏈超級複合物,並利用低溫電鏡技術在3.5 Å的解析度下可視化觀察它的結構。這種結構為揭示這種呼吸鏈超級複合物中的電子直接傳遞機制提供了重要的見解。這種呼吸鏈超級複合物的尺寸在200×70×120 Å的範圍內,以一種對稱的線性結構存在著,這完全不同於之前報導的呼吸鏈超級複合物。
  • :一種新型分枝桿菌F-ATP合成酶抑制劑的發現
    F1FO-ATP合成酶是結核分枝桿菌生長和生存所必需的酶,臨床已經證實是一個有效的抗結核靶點。                           抑制細菌呼吸作用是開發新抗菌藥物的一個有效途徑,結核分枝桿菌的電子傳遞鏈及ATP合成酶的組成如上圖所示,其中2012年FDA批准的耐多藥結核病貝達喹啉(BDQ)即為結核分枝桿菌F-ATP合成酶首個上市的抑制劑;近年來貝達喹啉臨床耐藥日益嚴重,發現具有新作用方式的F-ATP抑制劑是克服貝達喹啉耐藥的有效途徑
  • 實時螢光PCR方法檢測結核分枝桿菌mRNA的研究
    深圳市職業病防治院  摘要:目的  建立檢測結核分枝桿菌mRNA表達水平的實時螢光PCR反應體系,快速鑑定結核分枝桿菌。 方法 設計合成結核分枝桿菌mRNA相應引物和探針,探針標記以JOE為報告基團,BHQ1為猝滅基團。優化反應條件,建立結核分枝桿菌mRNA的實時螢光PCR檢測方法。
  • 結核分枝桿菌全基因組測序的臨床價值
    許多研究已經解決了結核桿菌全基因組測序的問題,並且知道整個基因組的序列,而不僅僅是幾個片段,這就大大增加了分子流行病和接觸者追蹤的準確性。此外,一些問題如突變率、耐藥性、新藥物的靶點、結核分枝桿菌複合群的系統發育和進化演變已通過WGS闡明。儘管如此,WGS還不能解釋菌株之間的傳遞性差異,或者為什麼一些菌株比其他更有毒性或更容易出現多藥耐藥發展。
  • 摩擦起電誘導電致發光研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近日,河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科研團隊在摩擦起電誘導電致發光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先後在《先進科學》和《納米能源》發表。
  • 時隔20年,非結核分枝桿菌病終於出指南了!
    非結核分枝桿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以下簡稱NTM,不是指除結核分枝桿菌以外的分枝桿菌,而是指除結核分枝桿菌複合群和麻風分枝桿菌以外一大類分枝桿菌的總稱。
  • Science:多重耐藥性非結核分枝桿菌可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但囊性纖維化的一種嚴重併發症——由多重耐藥性膿腫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abscessus)引起的肺部感染,似乎可以直接或者間接地在人與人之間傳播,而不是從環境中獲得。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對來自517個囊性纖維化患者的約1100個膿腫分枝桿菌分離物進行測序,使用比較基因組學和系統發育學來追蹤分離物的來源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 中國科學家揭示分枝桿菌蛋白泛素化抑制免疫
    中國科學家揭示分枝桿菌蛋白泛素化抑制免疫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6 16:58:32 同濟大學醫學院戈寶學和上海科技大學饒子和研究組合作,揭示了宿主介導的分枝桿菌蛋白泛素化抑制免疫。
  • 多篇文章聚焦結核分枝桿菌研究新進展!
    之後,通過與馬德裡的Oscar Llorca研究小組合作,使用複雜的數據處理策略計算了蛋白質複合物的三維圖,並最終創建該複合體的分子結構模型。從中研究人員能夠發現傳輸孔形成的關鍵因素,並找到將化學能轉化為動能從而驅動效應蛋白傳輸的機制。
  • 苯達喹啉結合的分枝桿菌ATP合酶結構
    苯達喹啉結合的分枝桿菌ATP合酶結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2 19:24:51 加拿大兒童病醫院John L.
  • 微生物所等在結核分枝桿菌異煙肼抗性相關潛伏蛋白研究中取得進展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人類慢性傳染性疾病,是導致人類死亡最多的傳染病之一,並且全球約有1/3人口為結核分枝桿菌感染者。新近的統計數據顯示大於10%的病例至少對一種藥物有抗性,1%病例為多耐藥菌感染,在某些地方已經分離出目前尚無藥可治的結核分枝桿菌耐藥菌株。因此研究結核分枝桿菌抗藥機制對結核病的防治非常重要。異煙肼是活動性結核病和潛伏感染結核病治療非常重要的一線藥物,研究其耐藥機制對於臨床治療和新藥研發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 ...大學章曉聯/殷雷發現結核分枝桿菌分泌的蛋白可促進細胞焦亡作用
    【學術前沿】武漢大學章曉聯/殷雷發現結核分枝桿菌分泌的蛋白可促進細胞焦亡作用 2020-10-27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港大化學系抗菌藥物研究獲得重大進展—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訊 (記者韓琨)近日,記者從香港大學處獲悉,由香港大學化學系副教授李學臣團隊及其在美國佛羅裡達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的合作夥伴在國際學術期刊
  • 基因工程讓微生物不需吃飯—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KWANGSHIN KIM   合成生物學家改造了一種通常以單糖為食的細菌,使其像植物一樣能通過吸收二氧化碳構建細胞。這項工作可能會催生出能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並將其轉化為藥物和其他高價值化合物的工程微生物。
  • 研究分析耐藥結核分枝桿菌的傳染性和疾病進展風險
    研究分析耐藥結核分枝桿菌的傳染性和疾病進展風險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28 15:39:11 美國哈佛醫學院Megan Murray小組近日進行了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分析了耐藥結核分枝桿菌的傳染性和疾病進展風險
  • 10餘患者感染分枝桿菌 永嘉吳美娥診所「病」在哪
    相關報導:溫州現疑似分枝桿菌聚集性感染 15位病人都針灸過多人疑因針灸感染分支桿菌 溫州永嘉怪病調查10餘患者感染分枝桿菌 永嘉吳美娥診所「病」在哪  溫州網訊 昨天下午,永嘉縣江北街道的吳美娥中醫針灸診所已被要求停止開展所有診療項目。
  • Nature:分枝桿菌分辨不同巨噬細胞的方式
    在這項研究中,Lalita Ramakrishnan及同事發現,結核分枝桿菌及其致病性近親海洋分枝桿菌進化出了一個避開殺菌性巨噬細胞、同時招募那些允許它們生存的巨噬細胞的策略。這種偏向性的招募是通過兩個步驟完成的:第一,該細菌通過生成「分枝桿菌結核菌醇雙結核蠟酸酯」脂質來掩蔽被殺菌性巨噬細胞識別出的PAMPs (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與病原體相關的分子模式);第二,它們產生「酚糖脂」,後者通過宿主的一個「趨化因子受體-2」介導的通道促進「寬容」的巨噬細胞的招募。
  • 17名患者感染結核分枝桿菌 吳美娥診所被責令停業
    相關報導:在吳美娥診所治療過的患者感染的分枝桿菌從何來  溫州15病人疑因針灸感染初步鑑定為牛型結核桿菌  溫州15病人疑因針灸感染分支桿菌衛生部門介入  溫州網訊  永嘉甌北患者在診所治療後集中出現的感染事件引起社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