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揭示分枝桿菌蛋白泛素化抑制免疫

2020-11-25 科學網

中國科學家揭示分枝桿菌蛋白泛素化抑制免疫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6 16:58:32

同濟大學醫學院戈寶學和上海科技大學饒子和研究組合作,揭示了宿主介導的分枝桿菌蛋白泛素化抑制免疫。2020年1月15日,《自然》在線發表了這項成果。

他們報導宿主E3泛素連接酶ANAPC2(後期促進複合物/環體的核心亞基)與分枝桿菌蛋白Rv0222相互作用,並促進11位賴氨酸連接的泛素鏈對Rv0222的76位賴氨酸的連接,從而抑制促炎細胞因子的表達。特異性的短髮夾RNA對ANAPC2的抑制作用抵消了Rv0222對促炎反應的抑制作用。此外,Rv0222上泛素化位點的突變會削弱Rv0222對促炎細胞因子的抑制作用,並降低小鼠感染期間的毒力。從機理上講,ANAPC2對Rv0222的11位賴氨酸連接的泛素化促進了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1募集到銜接蛋白TRAF6上,從而阻止了63位賴氨酸的連接泛素化和TRAF6的激活。他們的發現確定了結核分枝桿菌用來抑制宿主免疫力的一種以前未被認識的機制,並提供了與開發針對結核分枝桿菌的有效免疫調節劑相關的見解。

研究人員表示,結核分枝桿菌是一種細胞內病原體,它使用多種策略來幹擾宿主免疫分子的信號傳導功能。許多其他細菌病原體利用宿主泛素化系統促進發病機理,但是該系統是否調節結核分枝桿菌蛋白的泛素化尚不清楚。

附:英文原文

Title: Host-mediated ubiquitination of a mycobacterial protein suppresses immunity

Author: Lin Wang, Juehui Wu, Jun Li, Hua Yang, Tianqi Tang, Haijiao Liang, Mianyong Zuo, Jie Wang, Haipeng Liu, Feng Liu, Jianxia Chen, Zhonghua Liu, Yang Wang, Cheng Peng, Xiangyang Wu, Ruijuan Zheng, Xiaochen Huang, Yajun Ran, Zihe Rao, Baoxue Ge

Issue&Volume: 2020-01-15

Abstrac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s an intracellular pathogen that uses several strategies to interfere with the signalling functions of host immune molecules. Many other bacterial pathogens exploit the host ubiquitination system to promote pathogenesis1,2, but whether this same system modulates the ubiquitination of M. tuberculosis proteins is unknown. Here we report that the host E3 ubiquitin ligase ANAPC2—a core subunit of the anaphase-promoting complex/cyclosome—interacts with the mycobacterial protein Rv0222 and promotes the attachment of lysine-11-linked ubiquitin chains to lysine 76 of Rv0222 in order to suppress the express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hibition of ANAPC2 by specific short hairpin RNA abolishes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Rv0222 on proinflammatory responses. Moreover, mutation of the ubiquitination site on Rv0222 impairs the inhibit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by Rv0222 and reduces virulence during infection in mice. Mechanistically, lysine-11-linked ubiquitination of Rv0222 by ANAPC2 facilitates the recruitment of the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SHP1 to the adaptor protein TRAF6, preventing the lysine-63-linked ubiquitination and activation of TRAF6. Our findings identify a previously unrecognized mechanism that M. tuberculosis uses to suppress host immunity, and provide insights relev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immunomodulators that target M. tuberculosis.

DOI: 10.1038/s41586-019-1915-7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915-7

相關焦點

  • ...所揭示結核分枝桿菌表面蛋白招募泛素觸發宿主異體自噬的分子機制
    微生物所揭示結核分枝桿菌表面蛋白招募泛素觸發宿主異體自噬的分子機制 2019-05-06 微生物研究所 通過一系列深入分析和驗證,研究組成員鑑定出Mtb編碼的Rv1468c即是一種定位於結核分枝桿菌表面並可被宿主Ub識別的蛋白。
  • 【學術前沿】武漢大學章曉聯/殷雷發現結核分枝桿菌分泌的蛋白可...
    但是,來自結核分枝桿菌(M.tb)的巨噬細胞的細胞焦亡相關蛋白在很大程度上尚未開發。由結核分枝桿菌(M.tb)引起的結核病(TB),是全世界傳染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世界衛生組織報告說,2018年全世界約有1000萬新結核病病例,全球約四分之一的人口感染了結核分枝桿菌。
  • ...大學章曉聯/殷雷發現結核分枝桿菌分泌的蛋白可促進細胞焦亡作用
    但是,來自結核分枝桿菌(M.tb)的巨噬細胞的細胞焦亡相關蛋白在很大程度上尚未開發。EST12結合巨噬細胞中活化的C激酶1(RACK1)的受體,以及EST12-RACK1複合體募集去泛素化酶UCHL5來促進NLRP3的K48連接去泛素化,隨後導致NLRP3–caspase-1 / 11–GSDMD–interleukin-1β(IL-1β)免疫過程。EST12晶體結構的分析表明,胺基酸Y80充當RACK1的關鍵結合位點。
  • 多篇文章聚焦結核分枝桿菌研究新進展!
    【2】Science:揭示免疫系統靶向維生素B12途徑來中和結核桿菌機制doi:10.1126/science.aay0934全世界有將近18億人感染了結核分枝桿菌(Mtb),這是一種常見且偶而致命的細菌,它每年引起數百萬例結核病。這種細菌已經與人類進化了數千年,為了自身的利益,想出了從人類宿主那裡搶奪營養物質的方法。
  • 研究揭示宿主蛋白Cyclophilin A調控抗病毒天然免疫機制
    該研究從天然免疫角度揭示了CypA如何通過調節天然免疫反應來影響病毒的複製,首次闡明了CypA在RIG-I介導的天然免疫信號通路中的作用靶點及其泛素化調控機制,更深入地了解了CypA在抗病毒天然免疫領域的功能。CypA是一種肽基脯氨醯順反異構酶,在各種組織中廣泛存在,高度保守。
  • Sci Adv | 結核菌誘導焦亡免疫調控機制
    責編 | 酶美結核病是由於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至今結核分枝桿菌導致慢性感染機制不明,細菌進化出多種機制既可以逃逸宿主免疫攻擊又可以啟動抗結核免疫反應以維持細菌慢性感染。因而目前急需深入揭示結核分枝桿菌與宿主相互作用分子機制和慢性感染機制,從而為研製新型疫苗和發掘新型抗結核藥物靶標奠定基礎。
  • 洛哌丁胺對結核分枝桿菌、牛分枝桿菌和蒙脫石等有直接殺菌作用
    洛哌丁胺是一種有效的免疫調節劑。它減少的細胞內生長的結核分枝桿菌H37Rv的在人類和小鼠肺泡巨噬細胞在體外通過調節產生TNF-α和抗微生物肽的誘導自噬(Juárez等人。2016,2018)。此外,洛哌丁胺對海洋汙染細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具有直接的殺菌活性,對卡氏棘阿米巴和棘阿米巴菌的致病菌株具有抗寄生蟲活性。(Chai等人。2014 ;Ryu等。2016 ; Baig等。2017)。
  • 蘇州大學鄭慧團隊揭示線性泛素化調控IFN抗病毒信號的新機制
    LUBAC/OTULIN廣泛參與NF-kB、IFN、NLRP3、TRIM25等天然免疫相關蛋白的調控,但是具體的機制還未知。線性泛素化修飾的生物學功能研究主要集中在NF-κB介導的免疫反應和細胞死亡等相關通路中,已經鑑定的線性泛素化修飾的底物僅有NEMO、 IRF3、ASC和TRIM25幾個。
  • Cell:NF-kB 105蛋白泛素化激活新機制
    在未激活狀態下,NF-kB停留在胞漿中,並通過錨蛋白重複序列(ankyrin repeats)與IkB蛋白結合,保持抑制狀態。許多不同種的胞外刺激信號能夠促進IkB蛋白的降解,從而釋放NF-kB二聚體進入胞內開啟轉錄調控功能。
  • 饒子和團隊Science解析「藥靶-藥物」三維結構,揭示一線抗結核藥物...
    結核分枝桿菌是引起結核病的病原菌,其細胞壁極為特殊,主要成分包括分枝菌酸(MA)、阿拉伯半乳聚糖(AG)、肽聚糖(PG)和脂阿拉伯聚糖(LAM)等,對結核菌起到天然保護作用。抑制細胞壁成分的合成被認為是合理的抗結核新藥研發思路。當前使用的一線抗結核藥物異煙肼、乙胺丁醇等均是通過抑制細胞壁合成發揮作用的。
  • Nature:揭示蛋白NEDD8誘導細胞中蛋白泛素化機制
    2020年3月28日訊/生物谷BIOON/---蛋白在細胞中執行特定任務,但是對蛋白活動的時間控制是至關重要的。當蛋白完成它們的任務時,它們就會被降解。為了進行時間控制,一種稱為泛素的標記被附著到不需要的蛋白上,從而使得它們隨後遭受降解。儘管將泛素附著到靶蛋白上的複雜分子機器是已知的,但這些分子機器如何進行這種標記過程尚不清楚。
  • NAR & JCS:鄭曉峰等揭示組蛋白泛素化和類泛素化修飾調控的新機制
    ubiquitination by downregulating PRC1 ubiquitin E3 ligase activity, is essential for cell proliferation」和「RNF168-mediated H2A neddylation antagonizes its ubiquitination and regulates DNA damage repair」的論文,揭示了組蛋白
  • 生命科學學院鄭曉峰研究組揭示組蛋白泛素化和類泛素化修飾調控的...
    downregulating PRC1 ubiquitin E3 ligase activity, is essential for cell proliferation」和「RNF168-mediated H2A neddylation antagonizes its ubiquitination and regulates DNA damage repair」的論文,揭示了組蛋白
  • Nature:中美科學家聯手揭示軍團菌效應蛋白SidJ調節磷酸核糖泛素化...
    2019年7月24日訊/生物谷BIOON/---細菌病原體嗜肺軍團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使用通過它的Dot/Icm分泌系統遞送的數百種效應蛋白廣泛地調節宿主細胞功能,從而產生一種允許它複製的細胞內微環境(intracellular niche)。
  • Science:蛋白質泛素化機制研究新進展
    來自類鼻疽桿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的CHBP和來自致病性大腸桿菌(Enteropathogenic E. coli)的Cif是一類具有木瓜蛋白酶催化結構域的三型分泌效應蛋白,這類效應分子具有阻斷宿主細胞周期的活性。
  • J immunol:RORγt泛素化抑制Th17活性
    由於Th17細胞能夠產生多種細胞因子,包括IL-17A,IL-17F,IL-22以及GM-CSF,從而介導炎症反應,因此,Th17細胞一直被認為是治療自體免疫疾病的潛在靶點。學術界與製藥界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了用於治療Th-17相關自體免疫疾病的RORgt抑制劑。因此,理解RORgt的轉錄後調控作用不僅僅能夠加深對其調節Th17分化作用的認識,而且還能夠促進新型的治療自體免疫疾病的療法的開發。
  • 微生物所等在結核分枝桿菌異煙肼抗性相關潛伏蛋白研究中取得進展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人類慢性傳染性疾病,是導致人類死亡最多的傳染病之一,並且全球約有1/3人口為結核分枝桿菌感染者。新近的統計數據顯示大於10%的病例至少對一種藥物有抗性,1%病例為多耐藥菌感染,在某些地方已經分離出目前尚無藥可治的結核分枝桿菌耐藥菌株。因此研究結核分枝桿菌抗藥機制對結核病的防治非常重要。異煙肼是活動性結核病和潛伏感染結核病治療非常重要的一線藥物,研究其耐藥機制對於臨床治療和新藥研發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 中國科學家揭示植物幹細胞先天抗病毒免疫機制
    中國科學家揭示植物幹細胞先天抗病毒免疫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9 15:01:37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趙忠、田朝霞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WUSCHEL在植物幹細胞中觸發先天抗病毒免疫
  • NAT COMMUN:饒子和院士等團隊合作解析含有SdhF膜蛋白的恥垢分枝桿菌琥珀酸脫氫酶三聚體的冷凍電鏡結構
    研究人員首先對恥垢分枝桿菌Sdh2進行了純化和鑑定。數據證實,純化的Sdh2是將琥珀酸氧化與menadione(甲萘醌)還原偶聯的功能性複合物。Sdh2的結構是通過冷凍電鏡(cryo-EM)確定的,解析度為2.8Å,呈三聚體形式。研究人員確定膜錨定的SdhF是複合物的一個亞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