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揭示蛋白NEDD8誘導細胞中蛋白泛素化機制

2020-11-25 生物谷

2020年3月28日訊/

生物谷

BIOON/---蛋白在細胞中執行特定任務,但是對蛋白活動的時間控制是至關重要的。當蛋白完成它們的任務時,它們就會被降解。為了進行時間控制,一種稱為泛素的標記被附著到不需要的蛋白上,從而使得它們隨後遭受降解。儘管將泛素附著到靶蛋白上的複雜分子機器是已知的,但這些分子機器如何進行這種標記過程尚不清楚。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生化研究所和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的研究人員合作揭示了這些分子機器,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NEDD8 nucleates a multivalent cullin–RING–UBE2D ubiquitin ligation assembly」。

圖片來自Kheewoong Baek/MPI of Biochemistry。

諸如免疫應答或細胞增殖之類的許多細胞過程取決於許多不同的蛋白按照一定的次序發揮作用。為了讓細胞正常運行,蛋白必須在完成它們的工作後受到降解。當引起疾病的突變阻止蛋白及時降解時,蛋白可能會在錯誤的時間起作用,這可導致包括癌症、心臟病和發育障礙在內的疾病。

控制蛋白降解

細胞利用泛素對不需要的蛋白進行標記以便它們隨後受到降解。這種稱為泛素化的標記過程是通過稱為E3連接酶的分子機器進行的。重要的是,E3連接酶本身要在細胞中正確的位置和正確的時間被開啟和關閉。在所有E3連接酶中,它們的開啟開關(on-switch)中的大約三分之一是一種類似於泛素的小蛋白,即NEDD8。

NEDD8控制對其他蛋白的關閉

儘管這些蛋白降解機器的各個組成部分是已知的,但尚不清楚NEDD8如何開啟E3連接酶並能夠用泛素標記靶蛋白。論文通訊作者、馬克斯普朗克生化研究所分子機器與信號轉導系主任Brenda Schulman說,「這尤其重要,這是因為抗癌

臨床試驗

中有阻斷NEDD8的藥物,並且某些傳染性

細菌

會操縱NEDD8來幹擾細胞過程。」

Schulman和她的團隊如今破譯了這種泛素化的分子機制。Schulman說,「我們研究了NEDD8開啟E3連接酶的作用方式。我們發現NEDD8如何誘導E3分子機器將泛素標記帶到它的靶標上。這是細胞中的蛋白不再需要時在適當的時間關閉它們的關鍵。」

通過使用化學技術和低溫電鏡技術,Schulman團隊成功地觀察到了在泛素化過程中一種重要的被NEDD8激活的E3連接酶。論文第一作者Kheewoong Baek解釋說,「為此,我們仔細研究了這種標記過程中的每個步驟。這種自然發生的過程在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內發生,此後這種分子標記機器會瓦解。捕獲這種通常短壽命狀態的過程尤其困難。」

E3連接酶分子機器控制許多細胞過程。Schulman說,「這個被破譯的機制不僅解釋了正常的過程和在某些因發生突變導致E3連接酶分子機器失效的癌症中什麼地方出錯了,而且還可以作為開發用泛素標記不想要蛋白的治療方法的指南。我們希望,從長遠來看,這可能幫助降解導致癌症的蛋白。」(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Kheewoong Baek et al. NEDD8 nucleates a multivalent cullin–RING–UBE2D ubiquitin ligation assembly. Nature, 2020, doi:10.1038/s41586-020-2000-y.

2.How cellular machinery labels proteins for degradation
https://phys.org/news/2020-02-cellular-machinery-proteins-degradation.html

相關焦點

  • Nature:中美科學家聯手揭示軍團菌效應蛋白SidJ調節磷酸核糖泛素化...
    2019年7月24日訊/生物谷BIOON/---細菌病原體嗜肺軍團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使用通過它的Dot/Icm分泌系統遞送的數百種效應蛋白廣泛地調節宿主細胞功能,從而產生一種允許它複製的細胞內微環境(intracellular niche)。
  • 中國科學家揭示分枝桿菌蛋白泛素化抑制免疫
    中國科學家揭示分枝桿菌蛋白泛素化抑制免疫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6 16:58:32 同濟大學醫學院戈寶學和上海科技大學饒子和研究組合作,揭示了宿主介導的分枝桿菌蛋白泛素化抑制免疫。
  • Nature:王橫濱等—組蛋白H2A去泛素化過程機理研究
    來自阿拉巴馬州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遺傳學系,細胞生物學系,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的研究人員識別出了組蛋白H2A的主要去泛素化(deubiquitination)過程,也證明H2A去泛素化是細胞周期和基因表達的關鍵步驟。
  • 結構生物學揭示NEDD8介導的泛素組裝機制
    結構生物學揭示NEDD8介導的泛素組裝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14 10:55:11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生物化學研究所Brenda A.
  • B肝轉染與感染HCC細胞中,HBc蛋白,可通過泛素化修飾
    B肝轉染與感染HCC細胞中,HBc蛋白,可通過泛素化修飾近期,小番健康介紹了HBV的核心蛋白(HBc)在其生命周期中起到重要作用,包含在轉錄調控、RNA包埋、反轉錄以及病毒釋放等,這是捷克科學院有機化學和生物化學研究所、查爾斯大學科學院遺傳學和微生物學系、捷克科學院分子遺傳學研究所研究人員,在2020年11月26日發表於Cells上的觀點。
  • 研究揭示宿主蛋白Cyclophilin A調控抗病毒天然免疫機制
    ubiquitination is critical for RIG-I-mediated antiviral immune responses 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宿主蛋白Cyclophilin A(CypA,親環素A)對RIG-I介導的抗病毒天然免疫的調控機制。
  • 《自然》:靶向蛋白破壞機制找到了
    真核生物(細胞中含有細胞核的生物)的許多細胞功能都是通過破壞某些蛋白來調節的,而這種靶向蛋白破壞是通過一個稱為泛素化的過程實現的。
  • 【中國科學報】泛素化信號調節細胞自噬機制獲揭示
    美國時間7月14日,國際學術期刊《癌細胞》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胡榮貴課題組的最新成果,揭示了具有腫瘤抑制活性的泛素連接酶HACE1通過介導細胞自噬受體蛋白(OPTN)的泛素化修飾,促進細胞自噬受體複合物形成,「激活」細胞自噬,從而抑制腫瘤細胞增殖的分子機制。
  • Cell:NF-kB 105蛋白泛素化激活新機制
    由於目前為止,具體介導p105蛋白切割的E3泛素連接酶還沒有鑑定出來,作者因此設計了非常系統的體外純化方法:以兔源網織紅血球細胞裂解液為樣本,經過一系列色譜純化步驟分成分子量由小到大的若干組分,然後利用體外重建的系統檢測這些組分是否具有泛素化標記p105蛋白的能力。在有特異性泛素連接酶活性的組分中進一步通過質譜的方式對其中的蛋白質成分進行鑑定。
  • 《自然》—王橫濱等—組蛋白H2A去泛素化過
    來自阿拉巴馬州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遺傳學系,細胞生物學系,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KetteringCancerCenter)的研究人員識別出了組蛋白H2A的主要去泛素化(deubiquitination)過程,也證明H2A去泛素化是細胞周期和基因表達的關鍵步驟。
  • Nature | 宋保亮組揭示進食後膽固醇合成調控的機制
    Nature雜誌上發表文章Feeding induces cholesterol biosynthesis via the mTORC1-USP20-HMGCR axis,揭示了進食誘導膽固醇合成的機制
  • 孫玉華團隊揭示自閉症相關蛋白ADNP在神經誘導和分化中的關鍵作用
    然而,ADNP突變的致病機制尚不清楚。近日,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孫玉華團隊利用小鼠胚胎幹細胞和斑馬魚作為體外和在體模型,首次揭示了ADNP在神經誘導和分化中的關鍵作用。研究團隊發現,在小鼠胚胎幹細胞朝神經誘導分化過程中,ADNP缺失顯著抑制神經前體細胞的誘導和分化(圖1)。通過蛋白質組學互作分析,發現ADNP與WNT信號關鍵因子β-catenin互作。
  • 組蛋白H2A的單泛素化調控轉錄熱點染色質開關的分子機制
    ,在動物和植物中功能保守。PcG蛋白通過負向修飾染色質抑制基因表達,主要的作用分為三種:單泛素化修飾組蛋白H2A(H2AK121ub)、三甲基化修飾組蛋白H3(H3K27me3)、壓縮染色質。相比較PcG介導的兩種組蛋白修飾,PcG蛋白如何調控染色質結構仍不清楚。
  • NAR & JCS:鄭曉峰等揭示組蛋白泛素化和類泛素化修飾調控的新機制
    真核細胞的組蛋白存在著各種翻譯後修飾,包括甲基化、乙醯化、磷酸化和泛素化等,這些修飾使得DNA的複製和轉錄得到多層次的調控。組蛋白H2A是最早鑑定的泛素化修飾底物,組蛋白H2A泛素化修飾參與了基因轉錄調控和DNA損傷修復等多個生理反應過程,它受到非常嚴格而精細的調控,但有關H2A泛素化修飾調控的分子機制還有許多問題尚待解決。
  • 蘇州大學鄭慧團隊揭示線性泛素化調控IFN抗病毒信號的新機制
    LUBAC/OTULIN廣泛參與NF-kB、IFN、NLRP3、TRIM25等天然免疫相關蛋白的調控,但是具體的機制還未知。線性泛素化修飾的生物學功能研究主要集中在NF-κB介導的免疫反應和細胞死亡等相關通路中,已經鑑定的線性泛素化修飾的底物僅有NEMO、 IRF3、ASC和TRIM25幾個。
  • 生命科學學院鄭曉峰研究組揭示組蛋白泛素化和類泛素化修飾調控的...
    真核細胞的組蛋白存在著各種翻譯後修飾,包括甲基化、乙醯化、磷酸化和泛素化等,這些修飾使得DNA的複製和轉錄得到多層次的調控。組蛋白H2A是最早鑑定的泛素化修飾底物,組蛋白H2A泛素化修飾參與了基因轉錄調控和DNA損傷修復等多個生理反應過程,它受到非常嚴格而精細的調控,但有關H2A泛素化修飾調控的分子機制還有許多問題尚待解決。
  • 高璞組揭示病原菌介導的新型泛素化及去泛素化的催化調控機制
    該工作解析了來源於高致病性嗜肺軍團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的新型泛素化酶MavC與底物蛋白UBE2N及泛素分子的複合物結構,並同時解析了MavC及其同源蛋白MvcA與負調控因子Lpg2149的兩種複合物結構。結合大量生化和細胞實驗,闡明了這種新型泛素化修飾系統催化和調控的分子機制。
  • Nature:細胞膜曲率誘導的蛋白間吸引力
    生物谷報導:細胞膜遠不止是細胞外的一層包裹物,對其拓撲進行的重塑研究,將它們與內吞作用、囊泡形成和蛋白分選等重要功能聯繫了起來。專門的蛋白能夠感知和生成膜曲率,指導膜的重塑。幾種蛋白需要一起發揮作用才能完成這一任務,所以一種比較普遍的效應被認為也在發揮作用。
  • 配體誘導的BIK1單泛素化調節植物免疫力
    配體誘導的BIK1單泛素化調節植物免疫力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23 14:01:50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Libo Shan、Ping He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配體誘導的BIK1單泛素化調節植物免疫力。
  • 揭示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3識別和轉運底物的分子機制
    清華大學顏寧研究組在《自然》發表論文揭示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3識別和轉運底物的分子機制清華新聞網7月16日電 7月15日,清華大學醫學院顏寧研究組在《自然》(Nature)在線發表題為《葡萄糖轉運蛋白識別與轉運底物的分子基礎》(Molecular Basis of ligand recognition and trans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