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王橫濱等—組蛋白H2A去泛素化過程機理研究

2021-01-11 生物谷

    來自阿拉巴馬州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遺傳學系,細胞生物學系,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的研究人員識別出了組蛋白H2A的主要去泛素化(deubiquitination)過程,也證明H2A去泛素化是細胞周期和基因表達的關鍵步驟。之前的研究雖然揭示了一些組蛋白泛素化的機制,但是並未在H2A去泛素化過程機理研究中獲得進展,這一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目前公布在《自然》雜誌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來自阿拉巴馬大學的王橫濱(Hengbin  Wang,音譯)副教授,其早年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於中國農業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之後赴日本九州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目前任阿拉巴馬大學副教授。 

    組蛋白翻譯後修飾在染色體結構和功能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扮演著調控者的角色,這些修飾中的組蛋白泛素化(ubiquitination)主要出現在組蛋白H2A和H2B上,近期雖然已識別出組蛋白H2A的泛素化配基在Hox基因沉默和X染色體失活的H2A泛素化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但是H2A去泛素化(deubiquitination)過程中的酶以及H2A去泛素化作用至今並不清楚。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報導了組蛋白H2A,Ubp-M(也稱為USP16)主要泛素化的功能性特徵,實驗表明體外Ubp-M接近於核小體底物,與組蛋白H2A去泛素化特異性相關,但是體外與體內都與H2B無關。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員敲除了HeLa細胞中的Ubp-M,結果發現細胞周期的有絲分裂過程受到影響,導致細胞生長緩慢,進一步研究則揭示Ubp-M引起的H2A去泛素過程是接下來的H3上Ser10的磷酸化,以及細胞進入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分離(chromosome  segregation)的必要條件。 

    而且研究人員也證實Ubp-M可以通過H2A去泛素化調控Hox基因表達,阻斷Ubp-M的功能會導致光滑爪蟾(Xenopus  laevis)的生長缺陷。這些研究識別出了組蛋白H2A的主要去泛素化過程,也證明H2A去泛素化是細胞周期過程和基因表達的關鍵步驟。

原始出處:

Nature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3 October 2007 | doi:10.1038/nature06256; Received 23 May 2007; Accepted 11 September 2007; Published online 3 October 2007

Regulation of cell cycle progression and gene expression by H2A deubiquitination

Heui-Yun Joo1,4, Ling Zhai1,4, Chunying Yang1, Shuyi Nie2, Hediye Erdjument-Bromage3, Paul Tempst3, Chenbei Chang2 & Hengbin Wang1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Genetics,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Kaul Human Genetics Building 402A, 720 South 20th Street, Birmingham, Alabama 35294, USA Department of Cell Biolog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MCLM 360, Birmingham, Alabama 35294-0005, USA Molecular Biology Program,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1275 York Avenue, New York, New York 10021, USA 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

Correspondence to: Hengbin Wang1 Correspondence and requests for materials should be addressed to H.W. (Email: hbwang@uab.edu).

Post-translational histone modifications have important regulatory roles in chromat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1, 2, 3. One example of such modifications is histone ubiquitination, which occurs predominately on histone H2A and H2B. Although the recent identification of the ubiquitin ligase for histone H2A has revealed important roles for H2A ubiquitination in Hox gene silencing4, 5, 6 as well as in X-chromosome inactivation7, 8, the enzyme(s) involved in H2A deubiquitination and the function of H2A deubiquitination are not known. Here we report the identification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ajor deubiquitinase for histone H2A, Ubp-M (also called USP16). Ubp-M prefers nucleosomal substrates in vitro, and specifically deubiquitinates histone H2A but not H2B in vitro and in vivo. Notably, knockdown of Ubp-M in HeLa cells results in slow cell growth rates owing to defects in the mitotic phase of the cell cycle. Further studies reveal that H2A deubiquitination by Ubp-M is a prerequisite for subsequent phosphorylation of Ser 10 of H3 and chromosome segregation when cells enter mitosis. Furthermore, we demonstrate that Ubp-M regulates Hox gene expression through H2A deubiquitination and that blocking the function of Ubp-M results in defective posterior development in Xenopus laevis. This study identifies the major deubiquitinase for histone H2A and demonstrates that H2A deubiquitination is critically involved in cell cycle progression and gene expression.

相關報導:

Molecular Cell:轉錄複合物被泛素控制

Science:DNA雙鏈缺口修復的新發現

Molecular Cell:轉錄複合物被泛素控制

PNAS:研究人員發現對抗自體免疫疾病的分子途徑

Gen&Dev:減數分裂中組蛋白修飾作用

2. Function of chromatin remodeling in signal transduction

相關焦點

  • 《自然》—王橫濱等—組蛋白H2A去泛素化過
    來自阿拉巴馬州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遺傳學系,細胞生物學系,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KetteringCancerCenter)的研究人員識別出了組蛋白H2A的主要去泛素化(deubiquitination)過程,也證明H2A去泛素化是細胞周期和基因表達的關鍵步驟。
  • 組蛋白H2A的單泛素化調控轉錄熱點染色質開關的分子機制
    PcG蛋白通過負向修飾染色質抑制基因表達,主要的作用分為三種:單泛素化修飾組蛋白H2A(H2AK121ub)、三甲基化修飾組蛋白H3(H3K27me3)、壓縮染色質。相比較PcG介導的兩種組蛋白修飾,PcG蛋白如何調控染色質結構仍不清楚。
  • 鄭曉峰:組蛋白H2A泛素化、類泛素化修飾調控的新機制
    2015年6月4日訊 /生物谷BIOON/--6月4日在上海"2015蛋白質修飾與降解論壇"上,來自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鄭曉峰教授與大家分享了組蛋白H2A泛素化、類泛素化修飾調控的新機制。在報告中鄭教授提到真核細胞的組蛋白存在著磷酸化、乙醯化和泛素化等多種翻譯後修飾。組蛋白H2Ashi最早鑑定的泛素化修飾底物,組蛋白H2A的泛素E3連接酶PRC1複合體的自身泛素化對於其E3連接酶活性至關重要,組蛋白H2A泛素化修飾參與了基因轉錄調控和DNA損傷修復等多個生理反應過程,它受到非常嚴格二敬慕的調控,但有關H2A泛素化修飾調控的分子機制還有許多問題尚待解決。
  • 中國科學家揭示分枝桿菌蛋白泛素化抑制免疫
    中國科學家揭示分枝桿菌蛋白泛素化抑制免疫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6 16:58:32 同濟大學醫學院戈寶學和上海科技大學饒子和研究組合作,揭示了宿主介導的分枝桿菌蛋白泛素化抑制免疫。
  • NAR & JCS:鄭曉峰等揭示組蛋白泛素化和類泛素化修飾調控的新機制
    真核細胞的組蛋白存在著各種翻譯後修飾,包括甲基化、乙醯化、磷酸化和泛素化等,這些修飾使得DNA的複製和轉錄得到多層次的調控。組蛋白H2A是最早鑑定的泛素化修飾底物,組蛋白H2A泛素化修飾參與了基因轉錄調控和DNA損傷修復等多個生理反應過程,它受到非常嚴格而精細的調控,但有關H2A泛素化修飾調控的分子機制還有許多問題尚待解決。
  • 【科技前沿】高璞組揭示病原菌介導的新型泛素化及去泛素化的催化...
    【科技前沿】高璞組揭示病原菌介導的新型泛素化及去泛素化的催化調控機制 2020-06-06 03: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命科學學院鄭曉峰研究組揭示組蛋白泛素化和類泛素化修飾調控的...
    真核細胞的組蛋白存在著各種翻譯後修飾,包括甲基化、乙醯化、磷酸化和泛素化等,這些修飾使得DNA的複製和轉錄得到多層次的調控。組蛋白H2A是最早鑑定的泛素化修飾底物,組蛋白H2A泛素化修飾參與了基因轉錄調控和DNA損傷修復等多個生理反應過程,它受到非常嚴格而精細的調控,但有關H2A泛素化修飾調控的分子機制還有許多問題尚待解決。
  • 研究揭示組蛋白H2A泛素化修飾對核小體的調控機制
    核小體,作為染色質的基本結構單元,在基因複製與轉錄過程中高度動態調控。DNA/RNA聚合酶前的核小體結構要被打開,使得聚合酶能順利通過核小體,對核小體包裹的DNA進行複製轉錄;而聚合酶通過後的DNA要被重新組裝形成核小體,保護DNA免受損傷,並維持或繼承該區域表觀遺傳信息。組蛋白泛素化修飾,作為一類重要的組蛋白化學修飾方式,在核小體結構的動態調控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 高璞組揭示病原菌介導的新型泛素化及去泛素化的催化調控機制
    蛋白質泛素化修飾是真核細胞最重要的翻譯後修飾之一。經典的泛素化修飾需要通過E1-E2-E3三酶級聯反應來催化完成,而近期鑑定的兩類L. pneumophila效應蛋白(SidE和MavC)卻可以通過不依賴E1-E2-E3的全新方式催化宿主蛋白的泛素化修飾(圖1)。
  • 湖北大學楊平仿團隊泛素化修飾組學揭示水稻種子萌芽過程的動態...
    水稻(Oryza sativa)是植物研究中的經典模式生物,針對水稻種子萌芽已經在轉錄組,代謝組和蛋白組水平上進行了深入研究,但是該過程中的翻譯後修飾研究目前還不是很多。本篇研究不僅揭示了水稻種子萌芽過程中泛素化以及蛋白組的調控,更擴展了我們對種子萌發過程中這一關鍵翻譯後修飾的理解。景傑生物作為共同署名單位之一,參與了其中的蛋白質組和泛素化修飾組學檢測和分析工作。
  • Nature:一個頂三個!發現單個酶足以完成泛素化過程!
    2016年4月21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北京大學和美國普渡大學的研究人員鑑定出單個酶能夠做三種酶做的工作,其中這三種酶是控制一種常見的細胞信號轉導過程所必需的,而且這一過程正被人們作為治療靶標進行研究。
  • 泛素化是最近發現的組蛋白的另外種重要的化學修飾
    組蛋白磷酸化在哺乳動物細胞和醇每細胞基因轉錄的激活中也發揮著作用。生長因子刺激哺乳動物細胞啟動一系列早期基因如e-fos和c-jun的表達,該過程中,組蛋白H3磷酸化的水平明顯開高,面且磷酸化同樣發生在組蛋白H3第10位絲氨酸上。
  • Nature:揭示蛋白NEDD8誘導細胞中蛋白泛素化機制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生化研究所和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的研究人員合作揭示了這些分子機器,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NEDD8 nucleates a multivalent cullin–RING–UBE2D ubiquitin ligation assembly」。
  • 研究發現組蛋白變體H2A.z調控大腦發育的機制
    胚胎大腦是研究腦發育機理以及探究某些神經發育疾病的重要模式系統。在胚胎大腦發育過程中,神經元發生(neurogenesis)始於腦室區(ventricular zone,VZ)和腦室下區(subventricular zone,SVZ)的神經前體細胞,通過一定的遷移模式到達正確位點,最終組成高度精細、複雜的神經迴路。胚胎大腦發育異常導致精神分裂症、自閉症、癲癇等神經發育疾病。
  • 發現泛素化過程一相關基因調控作用
    泛素依賴的蛋白質降解過程是真核生物細胞內的一種重要生理過程。
  • HDAC 組蛋白去乙醯化
    HDAC 組蛋白去乙醯化 衰老研究所下期的視頻要講到HDAC組蛋白去乙醯化這個概念,我們提前把HDAC 組蛋白去乙醯化給大家交代一下
  • 多篇文章解讀近年來科學家們在泛素化領域的重要研究成果!
    MAVS是介導細胞抗病毒應答的重要接頭分子,之前研究表明這個蛋白的活性和穩定性受到泛素化修飾的廣泛調控。但是MAVS的去泛素化過程如何受到調控還不清楚。來自武漢大學生科院的研究人員最近在國際學術期刊Cell Research上報導了他們關於MAVS去泛素化參與細胞抗病毒應答的最新進展。
  • 高璞組闡釋病原菌介導新型泛素化及去泛素化的催化調控機制
    經典的泛素化修飾需要通過E1-E2-E3三酶級聯反應來催化完成,而近期鑑定的兩類L. pneumophila效應蛋白(SidE和MavC)卻可以通過不依賴E1-E2-E3的全新方式催化宿主蛋白的泛素化修飾(圖1)。
  • Science:蛋白質泛素化機制研究新進展
    該研究發表於Science雜誌上。通過三型分泌系統分泌效應分子進入真核細胞內,進而阻斷或調節宿主關鍵信號轉導通路是許多病原菌普遍採用的致病機制。尋找效應分子在宿主細胞中的靶蛋白並闡明其作用於靶蛋白及相關信號通路的生物化學機理對我們了解病原菌致病機理和建立有效防治手段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這也可能促進我們對真核細胞本身信號轉導機制的進一步理解。
  • 泛素化及去泛素化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細胞內同時也存在與這些修飾對應的去翻譯後修飾,以滿足細胞精確調控信號轉導的需求。其中,泛素化與去泛素化這對翻譯後修飾在先天性免疫反應中受到廣泛研究。泛素(Ubiquitin, Ub)是一種廣泛存在於各類真核細胞中,由76個胺基酸組成的具有高度保守的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