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泛素化過程一相關基因調控作用

2020-11-25 科學網

 

泛素依賴的蛋白質降解過程是真核生物細胞內的一種重要生理過程。此過程調控許多重要的生物學功能,如細胞的生長、分化、凋亡、信號轉導、細胞周期運轉、炎症反應和抗原呈遞等。泛素化過程如發生錯誤會導致癌症誘發、遺傳疾病等。

 

動物所陳大華實驗室的工作人員以果蠅生殖幹細胞為研究對象,發現泛素化過程相關的一種重要的基因effete ——編碼一種泛素接合酶E2(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在調控果蠅卵巢生殖幹細胞的命運決定中發揮重要作用。進一步運用遺傳學、生化及分子生物學等多種手段研究發現,Eff蛋白通過結合有絲分裂後期促進因子APC(一種多亞基的泛素連接酶E3)複合體中的dAPC2,介導細胞周期蛋白——Cyclin A的泛素化,從而通過調控Cyclin A蛋白水平的變化來影響生殖幹細胞的命運。

 

本工作將泛素化信號通路調控與幹細胞的命運決定聯繫起來,同時也表明了細胞周期調控因子直接控制幹細胞的維持與分化。泛素化機理和細胞周期調控機制從酵母到高等哺乳動物高度保守,本研究工作暗示了哺乳動物中可能存在相似的調控機制控制幹細胞的命運。該工作得到科技部、基金委以及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來源: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Mol Cell:科學家發現不需要E3連接酶的泛素化過程
    2016年7月11日訊 /生物谷BIOON/ --癌症包含了超過100種不同的疾病,但所有癌症都是由於細胞和基因脫離了正常的分裂過程,在體內按照自身計劃進行複製所導致。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發展為研究人員提供導致癌症發生的基因突變或細胞變化信息之外,也提供了一些信息可以用於癌症預防措施和治療方法的開發。
  • 泛素化及去泛素化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在形成泛素鏈的過程中,下一個泛素分子可以選擇性結合到上一泛素分子的7個中任意一個賴氨酸位點,因此構成7種不同的形式。其中K48與K63是目前人們最為熟知也是研究最為廣泛的泛素鏈。在通常情況下,K48形式連接的多聚泛素化鏈能促使靶蛋白通過26S蛋白酶體進行水解,K63形式連接的多聚泛素化鏈往往參與內吞運輸、DNA修復、細胞信號的轉導,兩種修飾方式在免疫通路中起著關鍵的調控作用。
  • Cell Res:武漢大學生科院發現去泛素化過程介導抗病毒免疫應答新機制
    2018年11月18日 訊 /生物谷BIOON/ --在固有免疫應答中,宿主的模式識別受體(PRR)檢測病原體的抗原 相關分子模式(PAMP)是啟動應答的第一步。病毒核酸是典型的PAMP,能夠被RLR、TLR和NLR等受體分子識別,隨後觸發信號轉導導致I型幹擾素和促炎症細胞因子的表達和釋放。
  • Nature:王橫濱等—組蛋白H2A去泛素化過程機理研究
    來自阿拉巴馬州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遺傳學系,細胞生物學系,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的研究人員識別出了組蛋白H2A的主要去泛素化(deubiquitination)過程,也證明H2A去泛素化是細胞周期和基因表達的關鍵步驟。
  • 研究揭示蛋白質泛素化與SUMO化修飾交互作用在減數分裂中的新機制
    研究發現蛋白質的泛素化與SUMO化修飾之間存在交互作用(Ubiquitylation-SUMOylation Crosstalk),其中SUMO靶向泛素連接酶(SUMO-targeted ubiquitin ligases;STUbLs)是一種重要的泛素化-SUMO化交互調控因子。
  • NAR & JCS:鄭曉峰等揭示組蛋白泛素化和類泛素化修飾調控的新機制
    真核細胞的組蛋白存在著各種翻譯後修飾,包括甲基化、乙醯化、磷酸化和泛素化等,這些修飾使得DNA的複製和轉錄得到多層次的調控。組蛋白H2A是最早鑑定的泛素化修飾底物,組蛋白H2A泛素化修飾參與了基因轉錄調控和DNA損傷修復等多個生理反應過程,它受到非常嚴格而精細的調控,但有關H2A泛素化修飾調控的分子機制還有許多問題尚待解決。
  • 景傑重磅快訊 | Hepatology:TRIM8通過泛素化調控TAK1加劇胰島素...
    景傑編者按:最新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Hepatology上的文章通過體內體外功能實驗發現E3連接酶TRIM8能夠結合併泛素化調控JNK/p38信號通路的重要分子TAK1,從而加劇高脂脅迫下的胰島素耐受及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相關代謝紊亂病症,臨床樣本中也檢測到了TRIM8的過度表達,暗示其成為治療靶點的可能。
  • 對於泛素化,你了解多少?
    泛素化在蛋白質的定位、代謝、功能、調節和降解中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它也參與了細胞周期、增殖、凋亡、分化、轉移、基因表達、轉錄調節、信號傳遞、損傷修復、炎症免疫等幾乎一切生命活動的調控。泛素化與腫瘤、心血管等疾病的發病密切相關。
  • 鄭曉峰:組蛋白H2A泛素化、類泛素化修飾調控的新機制
    2015年6月4日訊 /生物谷BIOON/--6月4日在上海"2015蛋白質修飾與降解論壇"上,來自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鄭曉峰教授與大家分享了組蛋白H2A泛素化、類泛素化修飾調控的新機制。在報告中鄭教授提到真核細胞的組蛋白存在著磷酸化、乙醯化和泛素化等多種翻譯後修飾。組蛋白H2Ashi最早鑑定的泛素化修飾底物,組蛋白H2A的泛素E3連接酶PRC1複合體的自身泛素化對於其E3連接酶活性至關重要,組蛋白H2A泛素化修飾參與了基因轉錄調控和DNA損傷修復等多個生理反應過程,它受到非常嚴格二敬慕的調控,但有關H2A泛素化修飾調控的分子機制還有許多問題尚待解決。
  • 生命科學學院鄭曉峰研究組揭示組蛋白泛素化和類泛素化修飾調控的...
    真核細胞的組蛋白存在著各種翻譯後修飾,包括甲基化、乙醯化、磷酸化和泛素化等,這些修飾使得DNA的複製和轉錄得到多層次的調控。組蛋白H2A是最早鑑定的泛素化修飾底物,組蛋白H2A泛素化修飾參與了基因轉錄調控和DNA損傷修復等多個生理反應過程,它受到非常嚴格而精細的調控,但有關H2A泛素化修飾調控的分子機制還有許多問題尚待解決。
  • NCB:parkin和USP30通過泛素化過程調控線粒體自噬
    2015年2月1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美國一研究小組在著名國際期刊Nature Cell Biology發表文章,他們發現parkin和USP30能夠通過泛素化過程平衡調控線粒體自噬,了解這一過程對開發治療帕金森疾病的藥物具有重要意義。 許多研究表明,線粒體功能紊亂在帕金森病的發病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 蘇州大學鄭慧團隊揭示線性泛素化調控IFN抗病毒信號的新機制
    近年來,蛋白質泛素化成為基因表達調控研究的熱點,泛素化在各類細胞信號通路中發揮重要的調節作用。泛素分子通常含有7種內部賴氨酸殘基,通過這些殘基可與其他泛素分子的甘氨酸C端相連產生分支,形成多聚泛素化修飾。
  • 科學家發現男性生育能力相關基因,基因突變將致「無精子症」
    2017年5月26日凌晨,在線發表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細胞》(Cell)的一篇研究論文顯示,一類與男性不育直接相關的基因被發現。該基因Piwi (Hiwi)的三種突變,均會導致男性不能產生成熟的、有活力的、合格的精子,即「無精子症」,造成男性不育。該研究成果或將為臨床治療帶來新的轉機。
  • 遺傳發育所謝旗研究組發表「泛素化修飾調控植物低磷脅迫響應」的...
    泛素化修飾是一種重要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通過精確調控蛋白質的穩定性、亞細胞定位、活性和與其它蛋白的相互作用在多種生命活動中發揮重要功能。近幾年的研究發現,泛素化修飾在植物低磷脅迫響應中發揮著核心調控作用。
  • Cell:p53泛素化的新機制被發現
    1可以作為一個不典型的E3泛素連結酶,調控p53效應,並且該過程不依賴於P53的降解。它可引起p53鉸鏈區的賴氨酸發生少量的泛素化,其作用機制不同於Hdm2,後者是通過乙醯轉移酶PCAF乙醯化特定的靶蛋白。
  • 《自然》—王橫濱等—組蛋白H2A去泛素化過
    之前的研究雖然揭示了一些組蛋白泛素化的機制,但是並未在H2A去泛素化過程機理研究中獲得進展,這一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目前公布在《自然》雜誌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來自阿拉巴馬大學的王橫濱(HengbinWang,音譯)副教授,其早年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於中國農業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之後赴日本九州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目前任阿拉巴馬大學副教授。
  • 研究發現表觀遺傳學標記能調控抑癌基因的表達
    p53特異性靶基因的表達,由此指出了一種癌症表觀遺傳作用新機制,相關成果公布在《細胞》(Cell)雜誌上。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著名的基因轉錄調控研究專家,洛克菲勒大學終身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拉斯克獎獲得者Robert G.Roeder博士。Roeder教授發表的文章至今已逾400餘篇,他曾發現了3種負責讀取即轉錄基因的RNA聚合酶,並揭示了轉錄非同尋常的複雜性。
  • 多篇文章解讀近年來科學家們在泛素化領域的重要研究成果!
    在TGF-b以及IL-6的共同刺激下,天然T細胞能夠最終分化形成Th17,IL-23與IL-1則能夠促進這一分化過程。RORgt的突變會導致小鼠與人類中炎症的免疫缺陷症狀。由於其轉錄因子的特性,此前的研究著重於它在介導Th17分化中的作用,並且發現RORgt能夠直接刺激IL-17基因的表達。然而,對於RORrt的轉錄後調節機制,目前研究的卻不夠充分。
  • 泛素化專刊:通路調控、病理過程、藥物研發和實驗手段
    而本期課程則將繼續聚焦泛素化,並針對泛素化的信號通路調控作用、所介導的病理過程、藥物研發和研究實驗手段進行了詳細講解。很多信號通路,如AKT-mTOR通路、Hippo-YAP通路和NF-κB通路,都會採用泛素化降解的方式關閉信號傳導,因此泛素化過程對於信號通路的調控非常重要。
  • B肝生命周期新發現,HBc泛素化,可能起重要作用
    那麼,到底是什麼在HBV生命周期中起著重要作用呢?2020年11月26日,Hana Langer、Barbora Luby等研究人員闡述了這一研究,那就是HBV的核心蛋白(HBc)。B肝生命周期新發現,HBc泛素化,可能起重要作用研究人員認為,核心蛋白(HBc),比如在HBV生命周期中的轉錄調控、RNA包埋、反轉錄和病毒釋放方向都起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