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 Cell:科學家發現不需要E3連接酶的泛素化過程

2020-11-25 生物谷

2016年7月11日訊 /生物谷BIOON/ --癌症包含了超過100種不同的疾病,但所有癌症都是由於細胞和基因脫離了正常的分裂過程,在體內按照自身計劃進行複製所導致。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發展為研究人員提供導致癌症發生的基因突變或細胞變化信息之外,也提供了一些信息可以用於癌症預防措施和治療方法的開發。

來自美國Moffitt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了一種調節蛋白活性的新機制,這種叫做SETDB1的組蛋白甲基轉移酶的活性能夠受到該機制調控,該蛋白在多種癌症類型中都存在表達上調的情況。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Molecular Cell上。

研究人員發現的這種控制蛋白功能的新機制叫做單泛素化。一般情況下蛋白質能夠受到泛素化過程調控,泛素化修飾能夠導致許多不同效應:將許多泛素分子添加到蛋白上可以引導蛋白發生降解,但是添加單個泛素分子(單泛素化)可以激活蛋白信號途徑或促進其他蛋白發生泛素化。通常泛素化過程的發生需要三種酶的協同作用:E1活化酶,E2結合酶和E3連接酶。

SETDB1能夠調節DNA的縮合水平和基因表達,當SETDB1處於活躍狀態,其靶基因的表達會受到抑制,由於SETDB1在調節基因表達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因此SETDB1必須受到精準調控確保基因表達得以合理進行。

Moffitt的研究人員進行了分子生物學分析,首次發現SETDB1能夠受到單個泛素分子的修飾,並且泛素化過程由E1和E2兩種分子直接介導,不需要E3連接酶的參與,並且這種單泛素化修飾可以促進SETDB1活性,抑制靶基因表達。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首次證明不需要E3泛素連接酶的參與就可以完成單泛素化修飾,同時表明E2結合酶是開發癌症治療新方法的一類非常有吸引力的新靶點。(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原始出處:Researchers find new way to control genes often involved in cancer growth

doi:10.1016/j.molcel.2016.04.022 

E3-Independent Constitutive Monoubiquitination Complements Histone Methyltransferase Activity of SETDB1

Lidong Sun1, Jia Fang1

Ubiquitination typically occurs through the sequential action of three enzymes catalyzing ubiquitin activation (E1), conjugation (E2), and ligation (E3) and regulates diverse eukaryotic cellular processes. Although monoubiquitination commonly confers nondegradative activities, mechanisms underlying its temporal and spatial regulation and functional plasticity still remain largely unknown. Here we demonstrate that SETDB1, a major histone H3K9 methyltransferase is monoubiquitinated at the evolutionarily conserved lysine-867 in its SET-Insertion domain. This ubiquitination is directly catalyzed by UBE2E family of E2 enzymes in an E3-independent manner while the conjugated-ubiquitin (Ub) is protected from active deubiquitination. The resulting constitutive lysine-867 monoubiquitination is essential for SETDB1’s enzymatic activity and endogenous retrovirus silencing in murine embryonic stem cells. Furthermore, the canonical hydrophobic patch on the conjugated-Ub is critical for Ub protection and function. Together, our findings highlight an E3-independent mechanism for monoubiquitination and reveal mechanistic details of SETDB1’s enzymatic activity and the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of its SET-Insertion.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新型RING類別E3泛素連接酶
    類別的E3泛素連接酶,正調控結瘤的一個關鍵基因SIE3,這將有助於揭示泛素化修飾在豆科植物共生信號轉導及根瘤發育中作用和功能。 自2008年以來,農業微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張忠明研究組在The Plant cell,Plant physiology等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獲得了豆科植物共生信號轉導途經及調控機制研究方面的不少重要成果。
  • Cell Reports | 孫毅組揭示兩種RING泛素E3連接酶相互間負向調控的...
    責編 | 兮  RING結構域泛素化連接酶E3是泛素化連接酶中的最大家族,主要成員包括CRL(Cullin-RING連接酶)和APC/C(Anaphase-Promoting Complex)兩大類。
  • 多篇文章解讀近年來科學家們在泛素化領域的重要研究成果!
    最近來自美國貝勒醫學院的華人科學家Ping Yi等人發現一種泛素化修飾能夠導致受體酪氨酸激酶活性異常促進前列腺癌轉移。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受體酪氨酸激酶上發生的非降解功能泛素化修飾能夠調節其激酶活性促進受體酪氨酸激酶介導的前列腺癌轉移。TRAF4是一個E3泛素連接酶,在發生轉移的前列腺癌中高水平表達。
  • Cell:NF-kB 105蛋白泛素化激活新機制
    最近一期的《cell》雜誌上,來自以色列的科學家Aaron Ciechanover等人發表了他們對於p105蛋白切割的新機制的研究成果,並進一步說明了這一機制對於腫瘤抑制的重要作用。 由於目前為止,具體介導p105蛋白切割的E3泛素連接酶還沒有鑑定出來,作者因此設計了非常系統的體外純化方法:以兔源網織紅血球細胞裂解液為樣本,經過一系列色譜純化步驟分成分子量由小到大的若干組分,然後利用體外重建的系統檢測這些組分是否具有泛素化標記p105蛋白的能力。在有特異性泛素連接酶活性的組分中進一步通過質譜的方式對其中的蛋白質成分進行鑑定。
  • Cell death& differ:類泛素化E3連接酶調節小鼠造血功能
    2015年5月12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在國際學術期刊cell death&differentiation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ufm1
  • Nature communication:E3連接酶抑制ERK維持小鼠胚胎幹細胞乾性
    2015年6月4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吳緬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一種E3泛素連接酶在維持小鼠胚胎幹細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研究人員發現泛素連接酶Cdh1通過促進Gsc泛素化調節顱面部發育
    研究人員發現泛素連接酶Cdh1通過促進Gsc泛素化調節顱面部發育 來源: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6-05-16   今日/
  • B肝轉染與感染HCC細胞中,HBc蛋白,可通過泛素化修飾
    還有一些重要發現,比如,第7位的HBc K-to-R突變(K7R)導致HBc-Ub1、Ub2、Ub3和Ubn的減少。HBc在96位的K-to-R突變(K96R)對泛素化水平的影響很小。怎樣理解 科學家的上述新發現?簡單的講,導致以上結果的重要原因是,K96殘基的更保守的K-to-R突變,對B肝病毒複製或釋放沒有影;另外,7位賴氨酸殘基在HBc泛素化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 發現單個酶足以完成泛素化過程!
    2016年4月21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北京大學和美國普渡大學的研究人員鑑定出單個酶能夠做三種酶做的工作,其中這三種酶是控制一種常見的細胞信號轉導過程所必需的,而且這一過程正被人們作為治療靶標進行研究。
  • 發現泛素化過程一相關基因調控作用
    泛素依賴的蛋白質降解過程是真核生物細胞內的一種重要生理過程。
  • 物物理所等揭示 Wnt 信號通路泛素化連接酶降解機制
    物物理所等揭示 Wnt 信號通路泛素化連接酶降解機制 來源:生物物理研究所   發布者:左麗媛   日期:2017-06-06   今日/總瀏覽:5/2705
  • 對於泛素化,你了解多少?
    1、Mol Cell:科學家發現不需要E3連接酶的泛素化過程來自美國Moffitt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了一種調節蛋白活性的新機制,這種叫做SETDB1的組蛋白甲基轉移酶的活性能夠受到該機制調控,該蛋白在多種癌症類型中都存在表達上調的情況。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Molecular Cell上。
  • 研究揭示E3泛素連接酶CUL7促進腫瘤細胞生存新機制
    研究發現Cullin家族蛋白在癌症發生和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家族成員CUL7、CCDC8和OBSL1的突變能引發3-M綜合症。患者具有嚴重的產前及產後生長遲緩,常伴特殊面容、男性性腺機能減退,大多智力正常。CUL7在腫瘤中具有抗凋亡功能,然而它如何抑制凋亡的機制仍不是很清楚。
  • Molecular cell:去甲基化酶也能促進泛素化,到底怎麼回事?
    2015年3月18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復旦大學醫學院的徐彥輝研究小組在著名國際期刊molecular cell發表了他們的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組蛋白去甲基化酶
  • Cell Death Dis:蛋白質泛素化調控細胞凋亡研究取得進展
    細胞凋亡是維持機體組織平衡的重要生物學過程,腫瘤細胞的抗凋亡現象是目前癌症治療領域中的主要障礙。在細胞凋亡過程中,caspase家族扮演著關鍵角色,其中caspase-8作為凋亡起始因子顯得尤為重要。HECTD3是近年來發現的一個新的E3泛素連接酶。
  • Nature:王橫濱等—組蛋白H2A去泛素化過程機理研究
    來自阿拉巴馬州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遺傳學系,細胞生物學系,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的研究人員識別出了組蛋白H2A的主要去泛素化(deubiquitination)過程,也證明H2A去泛素化是細胞周期和基因表達的關鍵步驟。
  • 泛素化及去泛素化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其中,泛素化與去泛素化這對翻譯後修飾在先天性免疫反應中受到廣泛研究。泛素(Ubiquitin, Ub)是一種廣泛存在於各類真核細胞中,由76個胺基酸組成的具有高度保守的蛋白質。泛素化(ubiquitination)是指單個或多個泛素小分子偶聯到靶蛋白賴氨酸(Lys)殘基上的過程,需要E1泛素化激活酶、E2泛素化結合酶以及E3泛素化連接酶的共同參與。
  • Mol Cell|肖瑞平課題組報導高糖抑制AMPK信號通路的分子機制
    AMPK感知細胞代謝狀況,葡萄糖、ATP等缺乏引起AMPK激活【1】,促進細胞中能量的產生,並抑制各種消耗能量的生理過程,從而維持細胞的代謝穩態。但是人們對於抑制AMPK活性的負調節機制卻知之甚少,缺乏對於AMPK信號通路調控方式的全面認識。研究能量過剩如何抑制AMPK信號通路,不僅能夠幫助我們全面了解AMPK信號通路的調控,而且對於探尋肥胖、2型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的分子機制和治療策略具有重要意義。
  • 鄧興旺/陳浩東團隊發現植物光信號轉導及泛素連接酶激活新機制
    ,並發現了SCF這一類泛素連接酶激活的新機制。鄧興旺/陳浩東團隊近期的研究鑑定到促進PIF3降解的一組新的E3泛素連接酶SCFEBF1/2,與此前報導的CRL3LRBs不同,SCFEBF1/2正調控光形態建成。該研究發現,暗中生長的植物見光過程中,SCFEBF1/2可以通過泛素化PIF3促進其快速降解,該調控過程依賴於被光激活的光敏色素誘導的PIF3的磷酸化。
  • Cell Res:武漢大學生科院發現去泛素化過程介導抗病毒免疫應答新機制
    MAVS是介導細胞抗病毒應答的重要接頭分子,之前研究表明這個蛋白的活性和穩定性受到泛素化修飾的廣泛調控。但是MAVS的去泛素化過程如何受到調控還不清楚。來自武漢大學生科院的研究人員最近在國際學術期刊Cell Research上報導了他們關於MAVS去泛素化參與細胞抗病毒應答的最新進展。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OTUD4(ovarian tumor family deubiquitinase 4)能夠靶向MAVS進行去泛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