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E3泛素連接酶CUL7促進腫瘤細胞生存新機制

2020-11-24 生物谷

 

隨著腫瘤發病率和致死率的升高,它幾乎已經成為「人類第一殺手」。人們在對其擔憂的同時,更多的是展開思考和研究,探索為什麼腫瘤會發生和進展。其實,機體組織器官的發育以及正常生理活動的維持不但依賴於細胞的增殖和分化,也依賴於細胞的凋亡。研究證明,腫瘤的無限增殖是腫瘤細胞凋亡受到抑制的結果,因而細胞凋亡受到抑制與腫瘤的發生、發展具有密切的關係。

腫瘤的抗凋亡是目前臨床治療的主要障礙之一。研究發現Cullin家族蛋白在癌症發生和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家族成員CUL7、CCDC8和OBSL1的突變能引發3-M綜合症。患者具有嚴重的產前及產後生長遲緩,常伴特殊面容、男性性腺機能減退,大多智力正常。CUL7在腫瘤中具有抗凋亡功能,然而它如何抑制凋亡的機制仍不是很清楚。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陳策實領導的腫瘤生物學課題組經過研究,發現E3泛素連接酶CUL7具有促進乳腺癌和宮頸癌細胞生存的功能,抑制CUL7表達使腫瘤細胞對誘導凋亡的TRAIL、TNFa、FasL等更加敏感。進一步機制研究發現,CUL7通過與Caspase-8蛋白相互作用促進Caspase-8非K48鏈的多聚泛素化修飾,從而減少其被招募活化。該研究揭示了CUL7在腫瘤細胞過表達可以通過泛素化修飾Caspase-8抑制死亡受體誘導的凋亡途徑活化。

該研究於2月28日以CUL7 promotes cancer cell survival through promoting Caspase-8 ubiquitination 為題,在線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上。昆明動物所助理研究員孔燕傑、博士王澤華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雲南省科技廳、中國博士後基金會和中科院的資助。(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大揭示了E3泛素連接酶識別羧基端精氨酸-降解決定子的分子...
    中國科大揭示了E3泛素連接酶識別羧基端精氨酸-降解決定子的分子機制 高等真核生物細胞通過降解清除不需要或錯誤摺疊的蛋白質以維持胞內蛋白質分子的正常水平及功能
  • 研究人員發現泛素連接酶Cdh1通過促進Gsc泛素化調節顱面部發育
    研究人員發現泛素連接酶Cdh1通過促進Gsc泛素化調節顱面部發育 來源: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6-05-16   今日/
  • 上海生科院發現泛素信號調節細胞自噬、感應泛素脅迫新機制
    該研究組之前報導了具有腫瘤抑制活性的泛素連接酶HACE1可以通過泛素化自噬受體OPTN,調控自噬受體複合物形成,增加細胞自噬途徑降解的通量並抑制多種腫瘤發生發展的機制(Liu et al Cancer Cell
  • 我國科學家揭示HECT型E3連接酶的一種多鎖酶活調控機制
    2019年7月18日,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華山醫院神經外科溫文玉課題組在Nature Communicaitons雜誌上發表了題為「A multi-lock inhibitory mechanism
  • Cell Reports | 孫毅組揭示兩種RING泛素E3連接酶相互間負向調控的...
    責編 | 兮  RING結構域泛素化連接酶E3是泛素化連接酶中的最大家族,主要成員包括CRL(Cullin-RING連接酶)和APC/C(Anaphase-Promoting Complex)兩大類。
  • 鄧興旺/陳浩東團隊發現植物光信號轉導及泛素連接酶激活新機制
    Arabidopsis」的研究論文,鑑定了調控植物光信號核心轉錄因子PIF3穩定性的E3泛素連接酶,並發現了SCF這一類泛素連接酶激活的新機制。PIF3在暗中的積累以及見光後的迅速降解對於植物在不同光環境中的生存具有決定意義,它的穩定性如何受調控一直是植物光信號轉導領域的核心科學問題。CRL3LRBs是已報導的促進PIF3降解的E3連接酶,然而遺傳學分析表明CRL3LRBs是光形態建成的負調控因子,它們可同時降解PIF3及紅光受體phyB [Science 344, 1160-1164 (2014)]。
  • 同濟大學醫學院癌症中心王平課題組揭示腫瘤幹細胞調控新機制
    在胚胎幹細胞中NANOG的Ser52、Ser65、Ser71和Thr287可以發生磷酸化修飾,並促進其與蛋白異構酶Pin1的結合,阻礙NANOG的泛素化降解,增強NANOG的蛋白質穩定性。另外有研究發現在胚胎幹細胞中ERK1能夠磷酸化NANOG,招募FBXW8,促進NANOG的蛋白酶體降解,2016年王平課題組發現在胚胎幹細胞中去泛素化酶USP21可去泛素化並穩定NANOG的蛋白水平,但是在腫瘤細胞中NANOG的泛素化調控機制尚不十分清楚。
  • Mol Cell:科學家發現不需要E3連接酶的泛素化過程
    2016年7月11日訊 /生物谷BIOON/ --癌症包含了超過100種不同的疾病,但所有癌症都是由於細胞和基因脫離了正常的分裂過程,在體內按照自身計劃進行複製所導致。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發展為研究人員提供導致癌症發生的基因突變或細胞變化信息之外,也提供了一些信息可以用於癌症預防措施和治療方法的開發。
  • 研究發現新型RING類別E3泛素連接酶
    繼今年年初華中農業大學張忠明教授研究組在Plant Cell雜誌上發表了關於克隆豆科植物固氮調控基因的研究成果之後,近期又再次發表文章,發現了新型的RING
  • 研究揭示去泛素化酶USP33調控線粒體自噬新機制
    已有研究表明Parkin蛋白泛素化和去泛素化修飾參與線粒體自噬調控過程,但Parkin蛋白的去泛素化酶及其調控線粒體自噬的分子機制尚不清楚。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趙永良研究組發現,去泛素化酶USP33通過去除Parkin蛋白Lys435位點的K63泛素鏈來調控線粒體自噬的發生,進而調控神經毒性劑MPTP誘導的神經腫瘤細胞的凋亡。
  • 【學術前沿】鍾波組發現MAVS和MITA泛素化修飾的新機制
    研究表明,MAVS和MITA的活性與穩定性受到泛素化與去泛素化修飾的嚴格調控【2】。目前有多個E3泛素連接酶參與病毒感染後MAVS泛素化,進而激活或抑制RNA病毒感染誘導的信號轉導,但對於處於靜息狀態細胞中MAVS的調控及其生理意義尚未見報導。此外,DNA病毒感染誘導MITA發生K63連結的泛素化修飾,促進其寡聚化進而激活下遊信號級聯反應,但介導這一過程的E3泛素連接酶仍然不清楚【3-8】。
  • Nat Comm | MAVS和MITA泛素化修飾的新機制
    目前有多個E3泛素連接酶參與病毒感染後MAVS泛素化,進而激活或抑制RNA病毒感染誘導的信號轉導,但對於處於靜息狀態細胞中MAVS的調控及其生理意義尚未見報導。此外,DNA病毒感染誘導MITA發生K63連結的泛素化修飾,促進其寡聚化進而激活下遊信號級聯反應,但介導這一過程的E3泛素連接酶仍然不清楚【3-8】。
  • 北京基因組所揭示去泛素化酶USP33調控線粒體自噬新機制
    研究團隊首次證明去泛素化酶USP33定位於線粒體外膜,利用質譜分析和免疫共沉澱技術發現與E3泛素連接酶Parkin存在直接相互作用。  該研究揭示了去泛素化酶USP33在調控線粒體自噬方面的新機制,解析了泛素化和去泛素化動態平衡對線粒體自穩態維持的關鍵作用,相關研究為闡明線粒體自噬發生的分子機制和生物學功能提供了重要依據,為相關神經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靶點。
  • Molecular cell:去甲基化酶也能促進泛素化,到底怎麼回事?
    2015年3月18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復旦大學醫學院的徐彥輝研究小組在著名國際期刊molecular cell發表了他們的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組蛋白去甲基化酶
  • 科學家發現免疫細胞活化調控新機制
    原標題:科學家發現免疫細胞活化調控新機制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曹雪濤團隊發現,E3泛素連接酶分子Nrdp1在T細胞抗感染、抗腫瘤功能的活化中起重要調控作用,為研究如何增強機體抗感染、抗腫瘤特異性免疫功能同時抑制自身免疫病發生發展提出了新的分子機制與幹預方法。相關研究論文發表於9月21日的《自然—免疫學》雜誌。
  • 揭示腫瘤細胞胺基酸代謝異常新機制
    原標題:揭示腫瘤細胞胺基酸代謝異常新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華鳳課題組、高平課題組與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宋立兵課題組以及中科院武漢物數所唐慧儒課題組等合作發現,在營養匱乏條件下,癌基因cMyc誘發的絲氨酸生物合成途徑的激活對於癌症的發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細胞研究》。
  • Mol Cellu Biol:李林等揭示泛素連接酶ITCH負調控Wnt途徑的分子機制
    《分子與細胞生物學》(《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雜誌近日在線發表了上海生科院生化與細胞所李林研究組的研究論文「The E3 Ubiquitin Ligase ITCH Negatively Regulates Canonical Wnt Signaling by Targeting Dishevelled
  • 饒楓/汪濤組揭示代謝小分子調控CRL泛素連接酶擬素化修飾的功能與機制 ​
    【6】,通過綜合性運用生物化學、結構生物學、化學生物學及遺傳學等研究手段,揭示了代謝小分子六磷酸肌醇(IP6)作為分子「膠水」促進CRL-CSN複合物組裝和Cullin去擬素化的功能、機制和進化保守性。
  • 【中國科學報】泛素化信號調節細胞自噬機制獲揭示
    美國時間7月14日,國際學術期刊《癌細胞》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胡榮貴課題組的最新成果,揭示了具有腫瘤抑制活性的泛素連接酶HACE1通過介導細胞自噬受體蛋白(OPTN)的泛素化修飾,促進細胞自噬受體複合物形成,「激活」細胞自噬,從而抑制腫瘤細胞增殖的分子機制。
  • Nature | 小分子誘導的聚合促進BCL6的泛素化降解
    小分子誘導的蛋白降解已成為一種很效的治療策略,如一些沙利度胺類藥物可調節CUL4-RBX1-DDB1-CRBN(CRL4CRBN)E3泛素連接酶的活性其他小分子如異源雙功能降解劑也已被開發出來用以降解包括激酶、核受體等多個臨床靶點,這些小分子降解劑同時作用於E3連接酶和靶蛋白,促進形成底物-藥物-連接酶複合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