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素化是最近發現的組蛋白的另外種重要的化學修飾

2020-12-03 小剛娛樂圈

組蛋白磷酸化在哺乳動物細胞和醇每細胞基因轉錄的激活中也發揮著作用。生長因子刺激哺乳動物細胞啟動一系列早期基因如e-fos和c-jun的表達,該過程中,組蛋白H3磷酸化的水平明顯開高,面且磷酸化同樣發生在組蛋白H3第10位絲氨酸上。酵母細胞中,在乙院基轉移酶Gen5激活某線基因表達時,組蛋白H3的磷酸化水平也升高。果繩熱體克基因表達同樣受組蛋白H3磷酸化的調控。

此外,哺乳動物生物鐘的控制也跟光房導產生的下丘腦神經元細胞中組蛋白第10位檢氨酸的磷酸化有關。可以看出、組蛋白3第10位絲氨酸是有絲分裂和基因表達調控過程中磷酸化激酶作用的一個主要租點。

組蛋自的泛索化是指在組蛋白上連接泛素(abiquiti)。泛素化是最近發現的組蛋白的另外種重要的化學修飾。在哺乳動物細胞中,用蛋白H2A險基末端存在普遍的迂素化現象。面H2B段基末端的泛素化是醇母細胞有控分裂和或數分裂的關鍵,你化設求化的酶可能是Rad6.協同激活因子和乙醯基轉移酶TAFI 250也能夠維化組蛋自H與泛素的結合,在果繩中去掉泛素結合活性而保留乙醯基轉移酶活性的TAF 250突變體協同徽活基因表 達的活性降低,這說明和乙院化、磷酸化、甲基化樣 邁索化也是轉錄調控的重要機制,

組蛋自聚ADP核糖基化是指在組蛋白上加上多個ADP分子,他化此反應的酶為聚ADP枝糖聚合酶。它是種高度保守的真核生物核內酶,共活性完全依賴 於含缺口單鏈成雙鏈DNA的存在。在DNA缺口的修復過程中家ADP核糖果合酶被激話,從而引起組蛋白H田I的案ADP核糖化.組蛋白H1的聚AD 核糖化會導致染色質纖維的舒展。從面為DNA物復酶提供更為有利的工作條件.

相關焦點

  • 鄭曉峰:組蛋白H2A泛素化、類泛素化修飾調控的新機制
    2015年6月4日訊 /生物谷BIOON/--6月4日在上海"2015蛋白質修飾與降解論壇"上,來自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鄭曉峰教授與大家分享了組蛋白H2A泛素化、類泛素化修飾調控的新機制。
  • NAR & JCS:鄭曉峰等揭示組蛋白泛素化和類泛素化修飾調控的新機制
    真核細胞的組蛋白存在著各種翻譯後修飾,包括甲基化、乙醯化、磷酸化和泛素化等,這些修飾使得DNA的複製和轉錄得到多層次的調控。組蛋白H2A是最早鑑定的泛素化修飾底物,組蛋白H2A泛素化修飾參與了基因轉錄調控和DNA損傷修復等多個生理反應過程,它受到非常嚴格而精細的調控,但有關H2A泛素化修飾調控的分子機制還有許多問題尚待解決。
  • B肝轉染與感染HCC細胞中,HBc蛋白,可通過泛素化修飾
    B肝轉染與感染HCC細胞中,HBc蛋白,可通過泛素化修飾近期,小番健康介紹了HBV的核心蛋白(HBc)在其生命周期中起到重要作用,包含在轉錄調控、RNA包埋、反轉錄以及病毒釋放等,這是捷克科學院有機化學和生物化學研究所、查爾斯大學科學院遺傳學和微生物學系、捷克科學院分子遺傳學研究所研究人員,在2020年11月26日發表於Cells上的觀點。
  • 生命科學學院鄭曉峰研究組揭示組蛋白泛素化和類泛素化修飾調控的...
    真核細胞的組蛋白存在著各種翻譯後修飾,包括甲基化、乙醯化、磷酸化和泛素化等,這些修飾使得DNA的複製和轉錄得到多層次的調控。組蛋白H2A是最早鑑定的泛素化修飾底物,組蛋白H2A泛素化修飾參與了基因轉錄調控和DNA損傷修復等多個生理反應過程,它受到非常嚴格而精細的調控,但有關H2A泛素化修飾調控的分子機制還有許多問題尚待解決。
  • B肝生命周期新發現,HBc泛素化,可能起重要作用
    那麼,到底是什麼在HBV生命周期中起著重要作用呢?2020年11月26日,Hana Langer、Barbora Luby等研究人員闡述了這一研究,那就是HBV的核心蛋白(HBc)。B肝生命周期新發現,HBc泛素化,可能起重要作用研究人員認為,核心蛋白(HBc),比如在HBV生命周期中的轉錄調控、RNA包埋、反轉錄和病毒釋放方向都起著重要作用。
  • 《自然》—王橫濱等—組蛋白H2A去泛素化過
    來自阿拉巴馬州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遺傳學系,細胞生物學系,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KetteringCancerCenter)的研究人員識別出了組蛋白H2A的主要去泛素化(deubiquitination)過程,也證明H2A去泛素化是細胞周期和基因表達的關鍵步驟。
  • 湖北大學楊平仿團隊泛素化修飾組學揭示水稻種子萌芽過程的動態...
    本篇研究不僅揭示了水稻種子萌芽過程中泛素化以及蛋白組的調控,更擴展了我們對種子萌發過程中這一關鍵翻譯後修飾的理解。景傑生物作為共同署名單位之一,參與了其中的蛋白質組和泛素化修飾組學檢測和分析工作。)進行泛素化修飾組研究。
  • Nature:王橫濱等—組蛋白H2A去泛素化過程機理研究
    來自阿拉巴馬州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遺傳學系,細胞生物學系,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的研究人員識別出了組蛋白H2A的主要去泛素化(deubiquitination)過程,也證明H2A去泛素化是細胞周期和基因表達的關鍵步驟。
  • 【盤點】2019年一季度組蛋白修飾重大學術研究
    組蛋白修飾(Histone Modification)是指組蛋白在相關酶作用下發生甲基化、乙醯化、磷酸化、腺苷酸化、泛素化、ADP核糖基化等修飾的過程。組蛋白修飾是表觀遺傳學研究的核心熱點,隨著蛋白質組學技術以及抗體技術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型組蛋白修飾以及新穎的調控機制被揭示出來,並見諸高水平期刊。今天介紹的第一篇文章為19年3月發表在Nature雜誌的,首次報導了神經遞質5-羥色胺能夠進入細胞核使組蛋白發生化學修飾(serotonylation),進而調控基因表達。
  • 組蛋白修飾
    組蛋白修飾(histone modification)是發生在組蛋白上的翻譯後修飾,主要發生在核心組蛋白的某些胺基酸殘基上,包括乙醯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等。特定的修飾狀態可以決定組蛋白的活性,是招募一些蛋白質與之結合,還是解除已結合的蛋白質,從而決定DNA的命運?是打開基因的表達,還是關閉?是進入複製,還是進行修復?這些都有可能受到組蛋白修飾方式的影響。
  • 病原菌泛素化修飾新機制獲闡釋
    該工作解析了來源於高致病性嗜肺軍團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的新型泛素化酶MavC與底物蛋白UBE2N及泛素分子的複合物結構,並同時解析了MavC及其同源蛋白MvcA與負調控因子Lpg2149的兩種複合物結構。結合大量生化和細胞實驗,闡明了這種新型泛素化修飾系統催化和調控的分子機制。 蛋白質泛素化修飾是真核細胞最重要的翻譯後修飾之一。
  • 組蛋白H2A的單泛素化調控轉錄熱點染色質開關的分子機制
    PcG蛋白通過負向修飾染色質抑制基因表達,主要的作用分為三種:單泛素化修飾組蛋白H2A(H2AK121ub)、三甲基化修飾組蛋白H3(H3K27me3)、壓縮染色質。相比較PcG介導的兩種組蛋白修飾,PcG蛋白如何調控染色質結構仍不清楚。
  • 研究揭示組蛋白H2A泛素化修飾對核小體的調控機制
    組蛋白泛素化修飾,作為一類重要的組蛋白化學修飾方式,在核小體結構的動態調控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H2A作為最早發現被泛素化修飾的組蛋白,在高等真核生物中,約有5-15%的H2A在高度保守的K119位被單泛素化修飾(ubH2A)。研究發現ubH2A大量富集在不活躍的近著絲粒區、失活的X染色體和沉默的發育基因區域。
  • 多篇文章解讀近年來科學家們在泛素化領域的重要研究成果!
    MAVS是介導細胞抗病毒應答的重要接頭分子,之前研究表明這個蛋白的活性和穩定性受到泛素化修飾的廣泛調控。但是MAVS的去泛素化過程如何受到調控還不清楚。來自武漢大學生科院的研究人員最近在國際學術期刊Cell Research上報導了他們關於MAVS去泛素化參與細胞抗病毒應答的最新進展。
  • JCI:泛素化修飾讓前列腺癌更容易發生轉移
    2018年6月22日 訊 /生物谷BIOON/ --受體酪氨酸激酶是癌症的重要驅動因素。除了基因的異常改變,野生型受體酪氨酸激酶的異常激活也會促進癌症進展。但是受體酪氨酸激酶如何促進前列腺癌,隱藏其中的機制目前仍然不明確。最近來自美國貝勒醫學院的華人科學家Ping Yi等人發現一種泛素化修飾能夠導致受體酪氨酸激酶活性異常促進前列腺癌轉移。
  • 趙英明課題組揭示新型蛋白質翻譯後修飾並鑑定出63個組蛋白修飾位點
    隨著人們對蛋白質功能和生物學機制的研究的逐步深入,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比如磷酸化、乙醯化、甲基化、泛素化和糖基化等翻譯後修飾是真核細胞生物調節蛋白質發揮生物學功能的重要方式,對發育、代謝、疾病等眾多生理過程均起到關鍵的調控作用。過去十年來, 50%以上的重磅抗癌藥物(年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的作用靶點是磷酸化調節酶。
  • Mol Cell:科學家發現不需要E3連接酶的泛素化過程
    2016年7月11日訊 /生物谷BIOON/ --癌症包含了超過100種不同的疾病,但所有癌症都是由於細胞和基因脫離了正常的分裂過程,在體內按照自身計劃進行複製所導致。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發展為研究人員提供導致癌症發生的基因突變或細胞變化信息之外,也提供了一些信息可以用於癌症預防措施和治療方法的開發。
  • 組蛋白修飾的研究方法精華篇
    許多組蛋白的各種翻譯後修飾(PTM)(即甲基化,乙醯化,泛素化和SUMO化)發生在賴氨酸位點 [1] 。雖然在被覆蓋的組蛋白摺疊域內發現了少數的修飾位點,但是翻譯後修飾在柔韌的N-末端尾部區域卻是相當普遍的。許多組蛋白修飾能夠調節染色質結構中重要的功能性變化,並通過直接地改變染色質結構/動態變化或通過招募組蛋白修飾蛋白和/或核小體改構複合體來實現 [1] [2] 。
  • ABA等植物激素調控與蛋白翻譯後修飾研究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蛋白質的動態變化,尤其是蛋白質修飾水平的動態變化,是激素調控響應中的重要過程。應用基於質譜的蛋白質組學或蛋白質修飾組學分析特定狀態下植物不同細胞組織或器官中所表達的蛋白質組豐度、及翻譯後修飾的動態變化,能夠從分子水平了解特定蛋白質的生物學功能,揭示生物體的發育調控、發育異常等的機制等。
  • Cell:NF-kB 105蛋白泛素化激活新機制
    150年前左右,Rudolf Virchow發現了淋巴細胞向腫瘤內部浸潤的現象,從而提出了慢性炎症與腫瘤惡化之間的聯繫。最近的一系列研究發現NF-kB參與了調控這一聯繫的內在機制。NF-kB在腫瘤發生過程中的作用十分複雜。一些研究發現NF-kB在腫瘤細胞內部大量表達,從而提高了抗凋亡分子的水平(如X-IAP等);然而,另外一些研究則認為NF-kB具有抗腫瘤的作用。